商洛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路径探究
2024-09-25张淑芸
摘要:森林康养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商洛市具有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前,商洛市森林康养产业布局已初步形成,行业规范、标准不断健全,产品不断丰富,品牌建设成效明显,但还存在产业化水平低、同质化现象严重、森林质量不高、康养环境有待提升、康养人才短缺、产业发展受制约等问题。因此,必须丰富森林康养产品供给、保护和优化森林康养环境、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提高森林康养产业服务水平、加大政策保障支持力度,以促进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而推动乡村振兴。
关键词:森林康养;产业;现状;问题;对策;商洛市
森林康养是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利用森林生态、景观、食药和文化等资源并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的服务活动。森林康养是林业、旅游业、健康服务业等多个产业的融合,是现代林区开发与保护的新模式。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的有效路径,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意义十分重大。就商洛市而言,商洛市具有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商洛市地处陕西省东南部,是全省林业大市、重点林区,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全市辖6县1区98个镇办1283个行政村,常住人口205万人,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处于西安1小时经济圈,毗邻西安市蓝田县、长安区。全市林地面积2547万亩,占全市面积的86.69%,森林覆盖率69.56%,森林蓄积量6140万立方米,森林负氧离子6000~10000个/cm3。年平均气温13.9℃,相对湿度65%,全年优良空气天数330天以上,空气质量状况始终位于陕西省前列,具有健康养生的绝佳气候资源和生态环境。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中国气候康养之都”“中国最佳康养休闲旅游市”“陕西省森林旅游示范市”等称号,2022年1月入选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市,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市(目前全国仅有9个地市)。2023年,全市森林旅游接待游客1940余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20.7亿元,社会旅游从业人员达1.41万人,带动3.86万脱贫人口致富,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在森林康养产业较快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商洛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
商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43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参与的商洛市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商洛市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市建设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快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工作的通知》,从资金、用地、融资、创新发展机制、日常监督考核、舆论宣传引导等六个方面加强保障,建立健全了市、县、镇、村四级工作调度体系,为商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森林康养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一)“一心两带多点多园”的产业布局初步形成
商洛市坚持统筹规划,全域布局,围绕“秦岭桃花源·深闺康养吧 ”的形象定位,委托国内知名团队编制了市、县《全域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产业聚集、错位协同、特色发展的总体要求,确立了“一心两带多点多园”的产业布局,明确了商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目标、产业体系、产业布局、重点任务等,基本形成商洛市全域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体系,为商洛市全域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引。“一心”即“一心引领”,就是以中心城区为中心,依托市内的基础设施、医疗卫生资源和体育场馆资源,以高铁康养新城、金凤山康养新区等重大项目为重点,实施中心城区环城绿色屏障修复工程,发展以“森林康养+医养结合+体育健身”为主的森林康养产业核心引领区;“两带”即“两带聚集”,就是以柞水县、镇安县、山阳县生态旅游为载体,打造以山水生态休闲体验为特色的“乾佑河—金钱河百里康养廊道”和以商州区、丹凤县、商南县、洛南县古道驿站和生态景观为依托的“丹江—洛河百里生态长廊”;“多点多园”即“多点布局,多园并进”,就是以自然保护地和林业产业示范园为着力点和抓手,发展以自然公园为主的森林生态旅游业,以森林康养小镇、基地、人家为多点支撑,开展秦岭山水乡村建设、村庄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实现森林康养特色区与周边区域、农村产业、乡村振兴统筹发展。
(二)行业规范、标准不断健全
商洛市在启动全国森林康养建设试点市的同时,还出台了《商洛市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市建设规范》《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市、县、镇建设标准》《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标准》《森林康养小镇建设标准》《森林康养人家建设标准》《森林康养示范村建设标准》等一系列标准,规范森林康养产业发展。
(三)产品不断丰富
商洛市有序推进森林康养企业发展,做大做强核桃、板栗、中药材等森林康养产业集群化发展,推出森林康养产品60种,康养步道347公里,疗养设施808套,体验线路107条,森林浴场100多万平方米,评选发布全市十大最美“森林氧吧”15个,“森林景点”22个,“森林康养路线” 13条。
(四)品牌建设成效明显
商洛市围绕“秦岭最美是商洛”“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等打造商洛森林康养品牌,构建市、县、景区三级协同的宣传营销机制,并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媒体覆盖以及全员参与营销的良好发展态势。以“秦岭桃花源,深闺康养吧”作为商洛市森林康养特色品牌,把商洛市建成森林康养环境优良、设施完善、产品丰富、文化繁荣、条件良好、制度健全、保障有力、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国家级森林康养示范市,把商洛打造成知名的养生养老最佳目的地。目前,商洛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县全域覆盖、全域建设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格局,全市有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区)7个,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镇11个,创建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人家、小镇等载体56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16处,中国森林康养人家15处,省级森林康养基地、自然教育基地10个,商洛全域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吸引着一批批游客前来旅游、康养、休闲,让康养和旅游实现了绝美的融合,推动商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二、商洛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商洛市森林康养产业目前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产业配套设施缺乏,产品市场占有率低,服务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少,旅游景区发展与康养融合不充分,医养结合产业发展不成熟,系统产业链未形成,森林康养宣传营销不足,康养产业地区影响力弱、品牌价值不高等问题比较突出。
(二)同质化现象严重,地域特色不突出
商洛市虽然近两年挖掘出一批森林康养示范载体,但仅仅是森林康养的初级形态,特色不鲜明,载体同质化,没有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多类型的森林康养产业格局。从省内竞争看,商洛与安康、汉中客源地、资源禀赋和消费模式雷同,趋同化竞争态势愈演愈烈,差异化互补态势尚未形成。从省外竞争看,与甘肃天水、四川巴中、河南南阳、湖北十堰等其他省的地级市比较,也不具备明显优势。商洛同时面临省内外“被赶超”与“赶超”的双向压力,未来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三)森林质量不高,康养环境有待提升
近年来,商洛市森林面积虽在不断扩大,但优质的森林资源不多且分布不均匀,林分林相质量不高,森林康养疗效和生态功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将对森林康养产业发展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四)康养人才短缺,产学研融合不充分
商洛市当地从事森林康养的人员较少,且普遍技能水平不高,加之全市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很难吸引一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前来就职,造成森林康养人才短缺。除此以外,商洛科技创新能力不够、水平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严重制约了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
(五)经济基础薄弱和土地资源紧缺,产业发展受制约
一是商洛市经济欠发达,项目开发受资金制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充足的资金能够更好地推动产业建设与发展。商洛市处于秦巴山区,曾是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区,经济发展落后,景区开发建设受到财政约束,加之地方财政困难,支持较少,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较弱,导致产业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二是商洛市土地资源紧缺,项目承载力弱。根据《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陕西商洛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8-2025年)》等文件规定,商洛市全域处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内,建设用地指标总量控制受限,供地矛盾较为突出,可用于发展康养产业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加之林地保护等级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
三、商洛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路径
(一)丰富森林康养产品供给
一是强化绿色高品质康养农产品供给。开发全绿色生命周期的康养产品,加大“绿色、有机、名特优新”食用菌、核桃、板栗、中药材、茶叶等森林产品认证力度,形成“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二是深度开发生态康养旅游资源潜力。打造“丹江—洛河百里生态长廊”“乾佑河—金钱河百里康养廊道”,同时积极挖掘保护商洛红色资源,实现与森林康养的有机融合。三是培育特色鲜明的优质森林康养产品及品牌。开发一批健康养生食品,围绕核桃、板栗、茶叶、木耳、食用菌等商洛特色产品,开发休闲系列小食品;研发一批医药康养产品,重点开发中药食品、中药保健品、中药化妆品、中药日化用品、食品添加剂、功能性食品等;规划一系列蕴含森林康养文化的项目,同时开发一系列凸显商洛地方风情的工艺品、纪念品及艺术品。在此基础上,持续发掘文化与旅游资源,创作以森林为背景的演艺演出,并开展顾客参与式的文旅康养体验项目。此外,还应打造一系列森林康养服务,构建一个集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以及文化、体育、保健、医疗、养老、康复等多功能于一体,且能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需求的森林康养产品体系。最终,形成一套独特的森林康养模式,将森林康养与医学、养老、教育、生态农业、体育及文化旅游等产业相融合,创造出具有商洛特色的森林康养体系融合新模式。
(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立足商洛全域统筹规划,发挥不同区域资源优势,突出差异,实施“森林康养+”多业融合发展模式,坚持森林康养产业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秦岭山水乡村建设相结合,持续推动森林康养产业与乡村旅游、医疗健康、养生保健、文化传承、现代农业、体育运动等多元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不断拓展产业业态的广度与深度,致力于构建一个独具商洛地方特色的森林康养产业体系。
(三)保护和优化森林康养环境
一是实施林分质量提升工程。开展林相改造工程、森林抚育工程和景观提升工程,有针对性地营造和补植具有康养功能的珍贵树种、芳香树种、彩色树种、花卉等植物。以市区城周和景区、景点为核心,建设一批效果明显的彩色、芳香康养林。二是加强优质康养林保育工程。加强康养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天然林及秦岭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实施,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和平安林区建设,巩固秦岭“五乱”涉林整治成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提升生态系统生态功能。
(四)提高森林康养产业服务水平
一是建立森林康养创新服务平台。依托商洛市林业中心、中药中心、自然保护地中心、核桃研究所等机构,创建森林康养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开展森林康养环境特征和指数监测、森林医学疗效、森林康养技术规范、康养食品开发等研究,为商洛森林康养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培养森林康养专业人才队伍。实施森林康养人才培训计划,依托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加强森林康养人才队伍的培养。三是深化引进来、走出去的人才交流与培养策略,提高森林康养行业、康养基地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
(五)加大政策保障支持力度
一是强化资金保障。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森林康养产业的支持力度,建立“以奖代补”的工作机制,做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财政支持和保障。二是拓宽融资保障。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支持引导经营主体投资发展森林康养产业。依托现有融资平台公司,探索设立政府引导资金,产业发展基金,以融资担保、贷款贴息、项目奖补等方式,大力培育森林康养龙头企业。三是创新发展机制。对国有林场等公益事业单位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按照收支两条线规定,营利收入部分上缴国库后,予以足额返还,用于森林康养产业发展。
综上所述,在实施乡村全面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商洛市应把握机遇,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市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森林康养产业的引擎支撑力、品牌影响力和惠民带动力,推动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林改发〔2019〕20号)[EB/OL].[2019-03-13].https://www.forestry.gov.cn/c/www/gkzfwj/272396. jhtml.
[2]米子扬.融合山水人文 打造康养名城(我市全域推进森林康养试点市建设侧记)[N].商洛日报,2023-12-18(04).
[3]余传辉,王卫.全市打造中国康养之都迈出坚实步伐[N].商洛日报,2024-01-30(05).
[4]商洛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打造全域旅游的商洛实践[N].商洛日报,2018-08-17(04).
[5]中国共产党商洛市第五次代表大会报告摘要.为谱写商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N].商洛日报,2022-03-24(03).
[6]马泽平,米子扬,贾书章,肖云.康养产业集群挺起康养之都脊梁[N].商洛日报,2023-11-02(03).
[7]通讯员,代绪刚.商南培育优质森林康养产品及品牌[N].商洛日报,2022-11-16(02).
[8]巴中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研究[J].决策咨询,2021(05):14-16.
[9]黄骁,王梦君,叶静,等.我国森林康养产业研究进展与对策分析[J].林业建设,2021(03):53-58.
(作者单位:中共山阳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