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传播
2024-09-25王海波李金云
摘要:当代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传播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主要特征是以政府为主导,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性;第二阶段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时期译介传播的主体开始多元化,译介作品的审美性开始得到关注;第三阶段为21世纪以来,此时译介传播的主体更加多元化,审美性更加凸显。当代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传播已经取得一定进展,相对有影响的是莫言、余华、苏童等作家的小说和近年来有较大影响的《狼图腾》《三体》等单部作品。以这些为具体考察对象,结合亚马逊网站的读者评论、Proquest学位论文库和Jstor数据库的数据,分析发现:当代小说英语译作数量虽多,但是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十分有限。当代小说的译介传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世界的文学格局密切相关,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预期效果。此外,在译者选择、译作挑选和出版推广模式方面,需要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需求和传播目的地的图书市场运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当代小说的译介传播,服务于提高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
关键词:中国当代小说;译介传播;文学外译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的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2023GA030)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4)09-0102-08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开始有组织地对外译介当代文学,旨在为国际社会提供一个了解当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窗口。进入21世纪,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实施了系列外译项目。例如,2004年国务院新闻办启动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2006年中国作家协会启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译介工程”;2011年《人民文学》推出了专门对外译介当代文学的英文版期刊《路灯》(Pathlight)等。由于英语在全球的通行性,当代文学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传播占据十分重要地位,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代文学其他语种的外译和在世界其他地区的传播。当代文学的多种体裁中,小说的影响力较大,小说的译介传播占绝对优势,反映了当代文学译介传播的范围和效果。本文重点考察当代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传播现状,发现不足,并进行反思,以期为将来的中国文学对外传播提供一定参考。
一、当代小说在英语世界译介传播的现状
当代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传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八九十年代和21世纪以来,每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 第一阶段的译介传播以政府为主导,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性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让世界了解社会主义新中国,政府决定以文学为突破口,向西方译介当代文学。在当时文化部副部长周扬的支持下,叶君健开始着手筹办《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杂志。叶君健邀请了翻译家杨宪益及其夫人戴乃迭、美国汉学家沙博理一起创办该杂志。在他们的努力下,1951年10月1日,英文版第1期正式出版。创办初期,《中国文学》的目标读者是海外进步人士和高级知识分子,强调刊载作品正确的政治定位和高质量的翻译。1959年6月9日,陈毅副总理在会议上指出:“《中国文学》不是通俗的杂志”,“《中国文学》是高级刊物,要发表高级文学、艺术作品。用作品吸引人,打动高级知识分子的心。它不可能大众化,不要追求发行量。”(1)
在译介作品的选择上,《中国文学》体现了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它既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窗口,同时也反映了我党的文艺路线。1951年发行的第1期上翻译介绍了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邵荃麟的《文艺界两条路线的大斗争》,反映了国内文艺界当时的动态。第3期上翻译发表了周扬的《文艺战线的一场大辩论》,展现了国内文艺界其时的反右运动。同时,该期还翻译发表了毛主席的18首诗词。在当时,《中国文学》是海外人士了解我国当代文学乃至当代社会的重要窗口。曾在《中国文学》编辑部工作35年的资深编辑徐慎贵指出:“许多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不少是从阅读《中国文学》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发展迅速,英法两个版本的发行量高达6万份。根据1986年的统计数字,英文版“在美国订户为1731户,在芬兰为1195户”(2)。《中国文学》共出版了590期,是向外译介当代文学的主要渠道,但是20世纪90年代订阅量开始下降,并于2000年停刊。
除《中国文学》期刊外,我国政府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有计划地将一部分有关战争、农村和工业题材的小说翻译为英语,由外文出版社出版,这包括60部小说和19部小说集,代表性作家包括赵树理、周立波、刘白羽、柳青、李准等。这些译作并未引起海外读者的广泛关注。有研究表明,这些作品中,“西方主要学术刊物上只有五篇非常简短的译评,分别关于《阿Q正传》《黎明的河边及其他》《山乡巨变》《耕耘记》《上海的早晨》,对其文学性则持有一种不重视或不欣赏的态度”(3)。这反映了西方学术界这一时期对中国文学的态度,他们普遍认为,由政府主导的译介传播,更加重视作品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而非作品的文学性和审美性。对此,有西方学者指出,1949—1976年的中国文学价值不大,因为他们带有明显的政治宣传性,为政治服务的文学不能算作真正的文学。
(二)第二阶段译介传播的主体开始多元化,译介作品的审美性开始得到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相应地文学也进入复苏和快速发展时期,出现了知青文学、寻根文学、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等一些新的文学流派。此外,随着冷战结束和中美建交,我国政府希望将更多新作品译介出去,旨在宣传我国的新形势和新发展,为海外大众提供更多了解中国的途径。文学译介进入一个相对繁荣的阶段,除《中国文学》杂志外,这时期还启动了“熊猫丛书”计划。
“熊猫丛书”计划由杨宪益提出并策划,于1981年开始出版,后由于营利问题,于2007年终止。在27年的时间内,“熊猫丛书”总共出版200余种,英文版图书最多,其中大部分为当代小说,涉及近一百位作家,包括沈从文、王蒙、张贤亮、冯骥才、高晓声、张洁、梁晓声、扎西达娃、贾平凹、王安忆等。尽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所选作品多为国内经典化的作品,译作质量也较高,但整体而言,“熊猫丛书”并未取得预期传播效果。有研究表明,丛书总共推出的200余部英文译本中,仅有10部左右得到了英美读者的关注,其他绝大部分被忽略(4)。部分原因在于该丛书属于我国政府翻译机构的官方译介行为,无法满足英语读者的期待。此外,当时我国综合国力有限,并未引起世界的关注,当代小说对英语世界的读者缺乏吸引力。
除“熊猫丛书”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当代文学作品被译为英文,这包括“张洁的《沉重的翅膀》(Heavy Wings),王安忆的《小城之恋》(Love in a Small Town)、《荒山之恋》(Love on a Barren Mountain)和《锦绣谷之恋》(Brocade Valley),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Half a Man Is Woman),刘索拉的《蓝天绿海》(Blue Sky Green Sea and Other Stories),郑万隆的《异乡异闻》(Strange Tale from Strange Lands),阿城的《三王》(Three Kings),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The Garlic Ballads),苏童的《妻妾成群》(Raise the Red Lantern),李锐的《银城》(Silver City)等”(5)。西方读者对这些译本的认知不再局限于其意识形态和社会内涵,而是开始关注作品的文学性和审美性。
(三) 第三阶段译介传播的主体更加多元化,审美性更加凸显
21世纪以来,我国继续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2017年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6)。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当代小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2010年8月10日北京举办的“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铁凝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学作品的译介和交流对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在世界仍然被各种政治的、文化的偏见所分隔的时候……文学让人意识到,原来彼此之间有相通的情感;文学也会使人认识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文学和文学翻译都是通向和谐世界的重要桥梁。”(7)文学,尤其是当代小说的外译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很好地带动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而且有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这一时期,外国读者不仅仅把当代小说视为了解我国社会和政治的途径,而且关注到小说本身的审美性。译介模式较前两个阶段更加多元,除了政府主导的外译外,还有汉学家发起的译介、西方商业出版社发起的译介、网络英译的平台等。政府主导的外译包括:新闻出版总署推出的“丝路书香出版工程”“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国家汉办发起的“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等。一些致力于中国当代文学英译的汉学家包括葛浩文、杜博妮、白亚仁等,中国当代网络文学网络英译的平台主要包括纸托邦(Paper Republic)、武侠世界(Wuxia World)、引力小说(Gravity Tales)等。
二、当代小说在英语世界的影响
截至目前,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已经译介到英语国家的作家有100多位,主要包括:莫言、余华、苏童、阎连科、李锐、王安忆、王蒙﹑贾平凹、韩少功、铁凝﹑毕飞宇、卫慧、方方、古华、格非、金庸、马原、王朔、张承志、张天翼﹑冯骥才、刘心武、阿城、张贤亮、张洁、周立波﹑张抗抗、林夕、宗璞、残雪、张炜、扎西达娃、陈染、迟子建等。这些作家的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传播存在较大差异。
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一方面从美国俄亥俄大学主办的“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资源中心”(MCLC Resource Center)查询主要作家小说的英译情况,同时也结合网上其他资源进行补充。另一方面,笔者查询亚马逊网站关于作品英译本的读者评论的数量,从Proquest学位论文库查询关于主要作家的博士论文,同时从Jstor数据库搜索关于特定作家的研究,包括论文、书评和影评等,因为一些作家的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由此产生了一定影响。之所以选择这两个方面进行统计,原因在于:“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资源中心”关于当代作家作品英译的统计较为全面,很好地反映了当代小说的英译情况;Proquest学位论文数据库和Jstor数据库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当代作家及其小说在英语学术界的影响;亚马逊网站的读者评论能大体反映其在普通读者中的影响。受资料所限,笔者的统计可能存在一定疏漏,但能大体反映出当代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传播现状。经统计发现,虽然大量当代作家的小说被译为英语,但是产生的影响十分有限。相对而言,比较有影响的是莫言、余华、苏童、阎连科、王安忆、贾平凹等作家的小说和近年来有较大影响的《狼图腾》《三体》等单部作品。
(一)六位小说英译数量较大的作家
1.莫言
自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吸引了一些英语世界学者的关注。目前,除了一些短篇小说外,他的小说英译主要包括:《蛙》(Frog, 2015)、《透明的红萝卜》(Radish, 2015)、《檀香刑》(Sandalwood Death, 2013)、《四十一炮》(Pow, 2013)、《变》(Change, 2010)、《生死疲劳》(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 2008)、《师傅越来越幽默》(Shifu, You’ll Do Anything for a Laugh, 2006)、《丰乳肥臀》(Big Breasts and Wide Hips, 2004)、《酒国》(The Republic of Wine, 2000)、《天堂蒜薹之歌》(The Carlic Ballads, 1995)、《红高粱》(Red Sorghum, 1993)等。
在亚马逊网站上,其英译作品的读者评论总计有1700多条,超过100条的译作包括:Red Sorghum (538条评论)、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409条)、The Garlic Ballads (253条)、Shifu, You’ll Do Anything for a Laugh (203条)、Frog (166条)、Big Breasts and Wide Hips (159条)。
关于莫言在英语学术界的影响,Jstor数据库检索发现,标题中含有“Mo Yan”的文学研究论文和书评有85篇,其作品改编为电影的电影论文和影评有3篇。在Proquest学位论文数据库里检索,题目中含有“Mo Yan”的国外大学英文博士论文有6篇。这6篇论文中,有3篇专门研究莫言作品,另外3篇还研究了其他两位作家,而且从姓名来看,论文作者多为华人或中国留学生。这说明,尽管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在英语学术界的影响十分有限。博士论文具体包括:Reconstruction Through Omission: A Case Study of Omissions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Mo Yan’s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Guo Jiahao, University of Durham, UK, 2021)、Mo Yan’s Style in Using Color Expressions and Goldblatt’s Translation Strategies—A Parallel Corpus-based Study(Ding Rongrong,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6)、The Crisis of Emasculation and the Restoration of Patriarchy in the Fict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Male Writers Zhang Xianliang, Mo Yan and Jia Pingwa(Fang Jincai,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2004)、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The Fiction of Mo Yan(Chan Shelley Wing,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2003)、The Representation of Histor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Han Shaogong, Mo Yan, Su Tong(Lee Vivian Pui Yin,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2001)、Politics of Sexuality: The Fiction of Zhang Xianliang, Mo Yan and Wang Anyi(Ngai Ling Tu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1994)。
2.余华
数据显示,除短篇小说外,余华的主要作品的英译包括:《四月三日事件》(The April 3rd Incident: Stories, 2018)、《第七天》(The Seventh Day, 2016)、《黄昏里的男孩》(Boy in the Twilight: Stories of the Hidden China, 2014)、《十个词汇里的中国》(China in Ten Words, 2011)、《兄弟》(Brothers, 2009)、《在细雨中呼喊》(Cries in the Drizzle, 2007)、《许三观卖血记》(Chronicle of a Blood Merchant, 2004)、《活着》(To Live, 2003)、《往事与刑罚》(The Past and the Punishments, 1996)。
在亚马逊网站上,能查询到他英译作品的读者评论总计有1900多条,超过100条读者评论的小说有5部:China in Ten Words(756条评论)、To Live(661条)、The Seventh Day(216条)、Brothers(152条)、Chronicle of a Blood Merchant(119条)。
关于余华在英语学术界的影响,Jstor数据库检索发现,标题中含有“Yu Hua”的文学论文、书评以及电影论文和影评共有76篇。Proquest学位论文数据库检索发现,题目中含有“Yu Hua”的国外大学英文博士论文有4篇,其中1篇专门研究余华作品的英译,其他3篇论文还研究了其他作家,这些论文作者多为华人或中国留学生。具体包括:Reconstructing Coherence in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Yu Hua's Three Avant-Garde Fictions(Yang Long, University of Leeds, UK, 2017)、Coming of Age in a Time of Trouble: The Bildungsroman of Su Tong and Yu Hua(Li Hua,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2007)、Dynasties of Demons: Cannibalism from Lu Xun to Yu Hua(Keefer James Robinson,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2002)、Nihilist Vision Through Literary Subversion in Mainland Chinese Avant-Garde Fiction. Two Cases: Nihilism of the Indifferent as Exemplified by Yu Hua and Nihilism of the Absurd as Exemplified by Can Xue (Li Yinghong,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1998)。
3.苏童
截至目前,苏童的多部小说已经翻译为英文,主要包括:《红粉》(Petulia’s Rouge Tin, 2018)、《另一种妇女生活与三盏灯》(Another Life for Women and Three Lamps, 2016)、《刺青:三部小说》(Tattoo: Three Novellas, 2010)、《河岸》(The Boat to Redemption, 2010)、《碧奴》(Binu and the Great Wall: The Myth of Meng, 2007)、《妻妾成群》(Raise the Red Lantern: Three Novellas,1993)、《桥上的疯妈妈及其他》(Madwoman on the Bridge and Other Stories, 2008)、《米》(Rice, 1995)、《我的帝王生涯》(My Life as Emperor, 2004)等。
截至目前,亚马逊读者评论超过100个的只有1部,《妻妾成群》(Raise the Red Lantern: Three Novellas),读者评论高达713条。Jstor数据库检索发现,标题中含有“Su Tong”的论文有93篇,其中包含1篇影评。Proquest学位论文库里,题目中含有“Su Tong”的国外大学英文博士论文有2篇,具体包括:Coming of Age in a Time of Trouble: The Bildungsroman of Su Tong and Yu Hua(Li Hua,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2007)、The Representation of Histor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Han Shaogong, Mo Yan, Su Tong(Lee Vivian Pui Yin,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2001)。
4.阎连科
阎连科近些年有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文在海外出版,包括小说、散文、文论等。主要包括:《沉默与喘息》(Sound and Silence: My Experience with China and Literature, 2024)、《心经》 (Heart Sutra, 2023)、《发现小说》(Discovering Fiction, 2022)、《坚硬如水》(Hard Like Water, 2021)、《我与父辈》(Me and My Father’s Generation, 2020)、《日熄》(The Day the Sun Died, 2018)、《年月日》(The Years, Months, Days, 2017)、《炸裂志》 (The Explosion Chronicles, 2016)、《骨髓》(Marrow, 2016)、《四书》(Four Books, 2015)、《受活》(Lenin’s Kisses, 2012)、《丁庄梦》(Dream of Ding Village, 2011)、《为人民服务》(Serve the People, 2007)等。
Jstor数据库里,标题中含有“Yan Lianke”的研究论文和书评有47篇。亚马逊网站上,读者评论超过100的作品有3部:The Four Books (189条评论)、Dream of Ding Village(151条)、The Day the Sun Died(103条)。Proquest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查询,标题中包含“Yan Lianke”的有1篇国外大学英文博士论文:Ideological Patterns in the Translation of Yan Lianke into English(Shen Chunli, Bangor University, UK, 2022)。
5.王安忆
王安忆的小说英译相对较多,尤其是之前的“熊猫丛书”翻译出版了她的多部小说。截至目前,她的作品英译情况如下:《我爱比尔及其他故事》(I Love Bill and Other Stories, 2023)、《富萍》(Fu Ping, 2019)、《小饭店》(The Little Restaurant, 2010)、《忧伤的年代》(Years of Sadness: Selected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s of Wang Anyi, 2010)、《长恨歌》(Song of Everlasting Sorrow, 2008)、《锦绣谷之恋》(Brocade Valley, 1992)、《荒山之恋》(Love on a Barren Mountain, 1991)、《流逝》(Lapse of Time, 1988)、《小城之恋》(Love in a Small Town, 1988)、《小鲍庄》(Baotown, 1985)。
在亚马逊网站上,能查询到她英译作品的读者评论有80多条,没有超过100条读者评论的作品。Jstor 数据库里检索,标题中含有“Wang Yanyi”的论文和书评共有72篇。在Proquest学位论文数据库里检索,题目中有“Wang Anyi”的国外大学英文博士论文有6篇,其中1篇专门研究王安忆作品,其它5篇还研究了其他作家,这些论文的作者也多为华人或中国留学生。具体包括:The City in Wang Anyi’s Novels: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Li Y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2009)、Memory and Woman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hen Congwen, Zhang Ailing, and Wang Anyi(Xiao Jiwei,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School of Graduate Studies, 2004)、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Historical Fictions by Toni Morrison, Thomas Pynchon, Wang Anyi and Zhu Tianxin(Li Chi-s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 2001)、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Female Selves in the Fiction of Li Ang, Wang Anyi, and Amy Tan(Huang Shuying, University of Georgia, 1999)、Critical Perspectives of Desire and Communist Idealism from Post-Mao Chinese Writers: Wang Anyi and Wang Shuo(Chen Ha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1995)、Politics of Sexuality: The Fiction of Zhang Xianliang, Mo Yan and Wang Anyi(Ngai Ling Tu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1994)。
6.贾平凹
除短篇小说外,贾平凹主要作品的英译情况包括:《老生》(The Mountain Whisperer, 2021)、《极花》(Broken Wings, 2019)、《高兴》(Happy Dreams, 2017)、《带灯》(The Lantern Bearer, 2017)、《废都》(Ruined City, 2016)、《古堡》(The Castle, 1997)、《天狗》(The Heavenly Hound, 1991)、《晚雨》(Heavenly Rain, 1996)、《浮躁》(Turbulence, 1987)。
在亚马逊网站上,读者评论超过100条的作品只有1部,为《高兴》(Happy Dreams),读者评论为1608条。Jstor数据库显示,标题中含有“Jia Pingwa”的研究论文与书评为26条。在Proquest学位论文数据库里检索,题目中有“Jia Pingwa”的国外大学英文博士论文有3篇:The Tragic Vision in Jia Pingwa’s Four Novels of the 1990s(Zheng Ming Fang,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2004)、The Peasant Intellectual Jia Pingwa: An Historico-literary Analysis of His Life and Early Works(Stowe John Edward,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2003)、The Crisis of Emasculation and the Restoration of Patriarchy in the Fict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Male Writers Zhang Xianliang, Mo Yan and Jia Pingwa(Fang Jincai,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2004)。
(二)单部表现突出的英译小说
一些作家的小说英译数量不多,但是单部小说产生了一定影响。比如刘慈欣的《三体》、姜戎的《狼图腾》、麦家的《解密》等。刘慈欣的《三体》(The Three-Body Problem, 2017)出版后,在英语世界的普通读者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亚马逊网站上,关于该书的读者评论较多,纸质书《三体》英译本的评论有3381条,有声书的读者评论较多,其中该作的第一部《三体》,读者评论高达44582条;第二部《三体II:黑暗森林》(The Dark Forest)读者评论高达27274条;第三部《三体III:死神永生》(Death’s End)读者评论达20955条。但是,《三体》并未在英语学术界产生大的影响,Jstor数据库显示,关于刘慈欣的研究论文和书评为69篇,这可能与其出版时间不长有关;Proquest数据库里,暂未发现关于他的英文博士论文。
在亚马逊网上,读者评论相对较多的英译作品包括:姜戎的《狼图腾》(Wolf Totem, 2008)和麦家的《解密》(Decoded, 2014),前者的读者评论达468条,后者为370条。Jstor数据库里暂未发现标题中包含“Jiang Rong”和“Mai Jia”的研究论文或书评。Proquest数据库里,暂未发现标题中包含两位作家姓名的博士论文。
三、对中国当代小说在英语世界译介传播的反思
从上述统计可以发现,当代小说英译的数量虽多,但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十分有限,与期望的传播效果相差甚远,这包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在内。当代小说在英语世界依然处于非常边缘的位置,学术界的关注不够,普通读者也不怎么感兴趣。这其中,似乎只有刘慈欣的《三体》吸引了众多普通英语读者的关注。究其实际,当代小说的译介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综合国力、译作挑选、译者选择、传播推广模式等,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的反思。
(一)当代小说译介传播的影响因素
一方面,文学的译介传播并不只是文学问题,而是与我国综合国力和世界文学格局密切相关。一般而言,文学译介传播的主流方向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播,而反向传播则相对困难。这其实反映了发达国家的文化霸权,而且出版社也不愿意出版发展中国家的文学作品译本。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美国出版社出版的作品中,小说和诗歌方面,翻译的作品占比不到1%,“大约只有0.7%”(8)。此外,这也体现了发达国家读者的傲慢心态,他们不愿意关注和阅读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学,比如,美国文论家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曾断言:“第三世界小说不会带给我们阅读普鲁斯特或乔伊斯时的满足感;或许更糟糕的是,这些小说反而提醒我们它们不过是我们第一世界文化发展的过时阶段,于是我们不得不得出结论:‘第三世界作家现在仍然是像德莱塞或舍伍德·安德森那样写作’。”詹明信的观点极具代表性,不仅反映了发达国家多数知识分子对待我国当代文学的态度,也反映了普通读者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优势。当然,他们的这种心态不利于文化交流,也不利于其文学的良性发展,但这样的状况恐怕还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随着综合国力的上升,我国当代文学将会在英语世界乃至全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当代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传播也与历史上形成的世界文学格局有关。关于世界文学格局,法国当代批评家帕斯卡尔·卡萨诺瓦(Pascale Casanova)指出:“在文学世界里占统治地位的等级结构是文学历史的直接产物”,不同民族文学“在相互的较量过程中,它们逐步建立了不同的等级及依附关系”(9)。世界文学史上历来存在一些文学的中心或重镇,比如中世纪的罗马,17、18世纪的巴黎。虽然伦敦在维多利亚时代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但是伦敦并未成为世界文学中心。20世纪上半叶,巴黎似乎仍然是世界文学的中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庞德、海明威、斯泰因、菲茨杰拉德等都有旅居巴黎的经历。20世纪后半期以来,美国经济迅速崛起,纽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文学世界的运行有着自己的机制,既具有一定独立性,同时也与政治和经济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常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学处于世界文学的中心,它们确立了文学经典的标准,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学则处于边缘位置,很难挤入中心。
(二)译者的选择
译者选择方面,可以进一步充分发挥海外汉学家和华裔译者的作用。在当代小说的译介传播过程中,译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承担着翻译重任,而且其对译作的海外市场推广也十分关键。译作的质量仅仅是影响作品海外传播效果的一个因素,高质量的译作并不一定有理想的传播效果。比如,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红楼梦》英译本质量较高,获得国内翻译界的一致好评,但是在海外并未产生很大影响,反而是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思(David Hawkes)的译本产生了较大影响。对此,德国翻译理论家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指出,杨译本并不适合普通的英语读者阅读,译本中的人名和中国文化元素影响了读者的理解,“译者虽然添加了脚注,但是这些脚注是用更多陌生的内容来解释原本陌生的内容。比如里面谈到一种戏曲,脚注的解释是明朝著名作曲家的作品。我知道戏曲是什么东西,但是我不知道明朝处于中国历史的哪个时期,并且也没听说过这位作曲家。……我想通过阅读来了解中国文化,但是它并没有为我打开这扇大门”。之后,诺德开始阅读霍克斯的译本,发现可以跟着故事的主线阅读下去,“在考虑读者方面,霍克斯做得更好,他可能对内容进行了一些删节,但是如果我对译本的一大半内容都不了解的话,那么其功能又在何处呢?”(10)
由此来看,海外汉学家译者比国内译者更了解目的语读者的需求,能据此进行灵活的翻译。此外,他们也熟悉海外图书市场的运作规律,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译作推广,给出版社带来利润。例如,葛浩文在翻译莫言的作品时,征得莫言的同意后,进行了大量的省译和改译,使得译作更加符合英文读者的阅读期待。图书出版后,葛浩文在多种场合进行了推广。有学者指出,在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汉学家译者的作用,“汉学家译者无疑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理想翻译群体”(11)。英国汉学家葛瑞汉(A. C. Graham)也强调指出,翻译需要母语人士译入,而不是译出(12)。瑞典汉学家马悦然(Göran Malmqvist)持相同看法,“一个中国人,无论他的英文多么好,都不应该把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要把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需要一个文学修养很高的英语国家人,因为他通晓自己的母语,知道怎么用英文进行表达”(13)。我国政府可以借鉴法国、西班牙等国家对海外译者资助的做法,设立对汉学家译者的资助项目,鼓励更多的汉学家从事中国文学的译介传播工作。
此外,海外的华裔学者也是一支十分重要的翻译力量,他们十分熟悉中国文化,同时具备西方思维模式,熟悉目的语国家情况,能较好地完成翻译和推广任务。比如,刘慈欣的《三体》英译本在海外取得不俗成绩,这与其华裔译者刘宇昆的精彩翻译与推广密不可分。这方面,意第绪语犹太文学在美国的成功译介传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辛格、贝娄、马拉默德等作家的意第绪语作品,正是借助欧芝克等美国犹太人译者的翻译,才得以在美国产生重要影响。这些美国犹太人译者熟谙犹太文化,同时也十分熟悉美国的出版市场,他们的努力有力推动了意第绪语犹太文学在美国的传播。
(三)译作的挑选
在中国当代小说的译介传播过程中,作品的选择也至关重要。纵观之前的文学翻译项目,无论是《中国文学》译介的作品,还是“熊猫丛书”选择的作品,大都基于国内的视角,没有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需求,这可能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一个因素。传播内容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传播对象的需求,就当代小说而言,选择哪些作品进行译介传播直接影响着传播效果。关于作品选择,英国汉学家、翻译家韩斌(Nicky Harman)指出,西方出版商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一是必须赚钱,二是必须出版他们认为读者想读的东西(这样才能赚钱)”(14)。葛浩文也持类似观点,他在选择作品时,非常重视市场原则,选择的作品多数以揭露社会黑暗为主,因为这满足了西方读者的阅读需求。他曾指出,“美国人对讽刺的、 批判政府的、唱反调的作品特别感兴趣。就比如,一个家庭小说,一团和气的他们不喜欢,但家里乱糟糟的,他们肯定爱看”,或者“凡是对现状有批判的,就喜欢;赞扬的,欧美读者就不看了”(15)。
韩斌和葛浩文的看法代表了许多西方译者的观点,在当前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推进期,作品选择需要适当考虑这些因素。但是,从长远来看,中国当代小说要走出去,需要大量译介代表中国文学水平的优秀作品,这样才能为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建构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做出文学应有的贡献。作家阎连科曾指出,“关键是我们要写出好作品,写出值得输出的作品来”(16)。有研究者也指出,我们需要不断修炼中国文学的内功,“只有不断创作出真正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表现中国独特审美品格,描绘中国人充满活力的生活,抒写中国人丰富精神世界的文学作品,才能为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资源”(17)。刘江凯也指出,“翻译只是流通环节中最重要的因素,而能否创造出优秀的文化作品才是制约当代中国文化能否走出去的关键所在”(18)。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方面运用了独具一格的创造性叙事手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中华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这些作品具有关注人类情感和命运的悲悯情怀,表达了与所有人密切相关的主题,例如爱恨情仇、生老病死、环境危机等,这样的作品才是具有传播价值的优秀作品。
(四)出版模式与传播渠道
当代小说的外译和国际传播过程中,译作的出版模式和传播渠道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有学者深入研究了目前五种主要的翻译出版模式:华裔学者发起并翻译、西方学术出版社出版,国家外宣机构发起并资助、外文出版社出版,汉学家发起并翻译、西方学术出版社出版,汉学家发起并翻译、西方商业出版社出版,以及中国作家发起、西方商业出版社出版。研究发现,汉学家发起并翻译、西方商业出版社出版的模式传播效果最好,中国作家发起、西方商业出版社出版模式在译者翻译能力较强且具有一定市场号召力的前提下,效果也不错。但是,西方学术出版社的出版模式,无论译者是汉学家还是华裔学者,传播效果均不及商业出版社,国家机构出版模式的效果与学术出版社相近。虽然五种模式的传播效果各异,但是在实践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比如,学术出版社适合出版文学、哲学、历史等经典类作品,这些作品适合西方学术性读者,适合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图书馆收藏,不大可能成为畅销书;商业出版社则适合西方普通读者感兴趣的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儿童文学等,商业出版社成熟的营销渠道有助于这些译作的推广;国家外宣机构发起并资助,外文出版社出版的模式适合对外系统地输出国内的重要作品,属于开拓国外市场的基础性工程,可以为其他模式奠定基础。不同的作品在外译和对外传播时,需要根据作品的定位和可能的受众,选择合适的外译和出版模式,实现对外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在当前移动社交媒体时代,对外传播渠道方面,可以突破传统的出版发行和推广营销渠道,充分发挥TikTok、脸书、油管、微信等自媒体的作用,进行英译作品的介绍和推广。这方面,作品的译者、西方出版社的编辑、海外华人、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海外人士、爱好中国文化的西方读者等都可以发挥传播作用。除译者和编辑外,其他人其实既是传播受众,又是传播主体,这可以突破传统传播模式中传播主体和传播受众的二元对立,使得传播受众与传播主体处于平等的地位,同样具有主体性。
四、结语
当代小说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实施过程中,当代小说的外译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外国人可以借由文学这个“窗口”了解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理解中国人的生活、情感和审美,潜移默化地消除误会,并有可能达成情感和认知上的共识。这是一种“柔软”的、长期的、润物细无声的文化外交,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这种外交在很多时候比政府的媒体宣传更为有效,但是不能要求当代小说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对外传播效果,并立竿见影地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而是应该以理性的、务实的态度,进行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切实推进当代小说的译介传播,这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注释:
(1) 参见王颖冲:《中国文学外译之再思》,《外国语文研究》(辑刊)2020年第1期。
(2) 徐慎贵:《〈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历史贡献》,《对外大传播》2007年第8期。
(3) 王国礼:《建国后中国文学的英语外译作品及传播效果》,《东南传播》2014年第6期。
(4) 耿强:《中国文学:新时期的译介与传播》,南开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205页。
(5) 季进:《作为世界文学的中国文学——以当代文学的英译与传播为例》,《中国比较文学》2014年第1期。
(6)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3页。
(7) 参见王杨:《连接心灵与友谊的彩虹——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文艺报》 2010年8月11日。
(8) 参见谢天振等:《翻译与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江西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第190页。
(9) 帕斯卡尔·卡萨诺瓦:《文学世界共和国》,罗国祥、陈新丽、赵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92页。
(10) 张汨:《关注翻译目的与译者培养提高中国文学外译质量——Christiane Nord教授访谈录》,《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11) 胡安江:《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以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为例》,《中国翻译》2010年第6期。
(12) A. C. Graham, Poems of the Late Tang, Penguin Books, 1965, p.37.
(13) 参见鲍晓英:《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以莫言英译作品译介为例》,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7页。
(14) 李佳悦:《中国文学英译的思与识——英国汉学家、翻译家韩斌访谈录》,《外文研究》2021年第4期。
(15) 参见陈伟:《中国文学外译的基本问题反思:软实力视角》,《当代外语研究》2014年第10期。
(16) 参见许多:《中国文学译介与影响因素——作家看中国当代文学外译》,《小说评论》2017年第2期。
(17) 姚建彬:《如何做好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与中国国际形象建构》,《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9年9月10日。
(18) 刘江凯:《影响力与可能性——中国当代作家的海外传播》,《文艺研究》2018年第8期。
(19) 汪宝荣:《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模式研究:以英译现当代小说为中心》,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353—354页。
作者简介:王海波,武汉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湖北武汉,430081;李金云,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湖北武汉,430081。
(责任编辑 刘保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