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经济学话语的构成与生成表达
2024-09-25贾后明吴宇杰
摘要:当代中国经济学要形成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与中国风格的经济学,其话语影响力的生成就不能靠部分创新观点和零散范畴,需要推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核心的当代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建设。当代中国经济学缺乏较大的话语影响力,主要原因在于其话语来源构成的多样化和不同话语之间存在的逻辑矛盾。要提高当代中国经济学话语的影响力和理论自信,需要建立统一的话语表达和多层次的话语体系,全面系统地反映当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成就与理论成果,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与学科教材体系。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本论话语形态与当代中国经济学话语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2AKS005);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本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构建的典范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1EYA002)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4)09-0020-06
话语体系包含着思想、概念、逻辑和表达方式等形态,既可以通过概念词语表达思想,又可以通过一定的叙述方式促进话语内涵的传播,增强话语生成者的地位和影响力。米歇尔·福柯曾说过,“话语即权力”(1)。在当代中国,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的思想理论与概念范畴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社会实践的总结,造成了当代中国经济学教材中的话语构成多元化与话语逻辑之间的矛盾,造成了教学研究上严重分歧甚至是相互“否定”(2),制约了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的生成表达与影响力发挥。话语体系既包含话语的不同形态,也有着不同的层次;既有学术理论层面,也有政策措施层面,还有教材教学层面和社会传播层面。不同层面的话语有着各自的表达特点和要求,不同层面的话语不能相互替代。理论体系研究注重的是思想观点创新和逻辑严密,不同理论之间存在着观点差异、出现思想分歧是常见的。而话语体系注重的是思想观点的表达和传播方式,相同的思想观点用不同方式表达,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甚至是截然不同的效果。在话语体系研究上,不仅要重视理论体系与范畴逻辑体系,还要注意话语生成与表达的特性与规律,了解不同层面话语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话语表达上的统一与相互支撑的关系。在当代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构建中,教材是话语表达与传播的关键与核心,是理论、知识与话语体系的集中呈现,是“国家、民族天大的事情”(3),是建立中国经济学自信的必要途径(4)。学术理论层面的话语虽然可以为其他层面话语提供理论逻辑和范畴概念的基础,但是教材的核心作用是知识体系的搭建与话语传播,完全可以将不同观点在同一表达目标下形成相互融合的知识与话语体系,这是当代中国经济学教材的定位、目标与任务(5)。当代中国经济学要处理好不同学科之间理论知识与话语表达的矛盾,建立统一多层次的话语体系。
一、当代中国经济学话语的构成
当代中国经济学话语首先继承了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话语形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指导思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导地位就已经确立,前苏联编撰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和理论研究都产生过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没有变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话语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有了较大的创新发展,担当起改革政策制定和主流宣传的重任(6),反映出传统话语通过创新发展是可以适应中国经济建设发展要求的。
在当代中国经济学话语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依旧是其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运用唯物史观的科学方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作出了科学揭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建设领域的基本观点、方法与立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当然也可以用于指导中国经济建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传统形态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内在逻辑,是包含着学术话语逻辑与实践话语逻辑的统一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依旧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从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与未来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必须始终坚持,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话语在当代中国经济学中的主导地位。中国从全面小康进入基本现代化并最终实现全面现代化,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还是结构性问题,发展的关键依旧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完善。这些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不可能解释与解决的问题,而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这些问题上的分析是深刻而全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要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经济建设中,如果缺乏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形态,必然在事业发展中无法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和要求,会出现发展目标与方向的偏离。承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就需要在当代中国经济学中坚持其相应话语形态的主导地位。
西方经济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体系与发展话语的重要来源。改革开放后,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西方经济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演进发展的分析与研究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在经济学教学和社会应用传播话语层面有一些影响(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需要有理论的解释与支撑,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传统话语注重的是社会制度层面的分析,集中在对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本质等问题的论述,对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市场具体运行和政府宏观治理等方面缺乏系统的论述。西方经济学有比较系统的市场经济知识体系,包括微观经济部分与宏观经济部分的基本知识。微观经济涉及企业、市场和经济个体行为,而宏观经济涉及政府的金融货币、外贸、财政等政策运用及其影响,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建立起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与理解。西方经济学的这些知识为中国经济学在对市场进行分析时提供参考,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学中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话语来源之一。
同时,市场经济的对外开放增加了中国经济与外部经济的联系与交往,使中国在经济学教学与研究方面对西方的经济学理论话语学习有了更多的了解。话语的本质与意义就是一种交流,经济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需要东西方可以交流的话语。西方学者内部对许多经济问题有不同意见,这在其教材话语体系中得到呈现。因为教科书构建了一个系统完整的似乎无可置疑的知识体系,让学生产生出只要是教科书论述的才是科学理论的错觉。而那些没有被教材涉及到的思想与观点往往被认为是不值得关注的(8)。西方经济学教材将不同观点融合为一个知识体系,有的教科书还介绍关于同一事物的不同观点或历史上不同经济学家的相关争议,表现出客观介绍不同思想的态度,似乎在经济问题分析上教材编撰者没有立场与观点的偏向。再加上他们在教材中结合生动事例和简洁清晰的表达,把不同观点用一定的逻辑与先后叙述顺序进行表达,使教与学都有了更加便利有效的接受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教材话语权(9)。在西方教材话语体系面前,我们急切需要建构自己的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学科教材体系。
现实经济生活是话语的实践来源,当代中国经济学是时代实践的产物。当代中国经济学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经济建设实践,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是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我们今天有信心说中国有自己的经济学,有中国经济学,就是因为中国的实践证明了中国道路的价值与科学性。在这个实践中,我们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形态,没有脱离中国的历史、文化与现实经济发展水平,从实践出发提出了许多新思想与新观点,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五大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等。这些从中国实践而来的话语是当代中国经济学话语的重要来源与构成,既有对过去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有对历史文化的传承,还针对现实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揭示了未来发展方向。因此,当代中国经济学既能反映中国建设实践的社会主义性质,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提供理论指导,是中国发展的经验和规律的总结。
因此,中国的实践性质决定了当代中国经济学的话语构成必然要从实践中获得话语的源泉,并形成了时代性与实践性的鲜活话语。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话语上要有自己的特色,首先要能够解决与解释中国的问题,当然也要有这样的自信。这种自信正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文化的自信一样。当代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不是要到世界上获得什么学术奖项,而是要能够解决好中国经济建设的问题,能够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当代中国经济学话语的逻辑矛盾
当代中国经济学话语的三个来源与构成在话语逻辑上存在着矛盾,难以形成统一的话语体系,影响中国在经济学领域的话语权。经济学虽然是一门实践性学科,但经济学理论也受制于自身的理论逻辑。不管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有着自身的理论话语逻辑。由于其不同的立场、研究目标与思想观点,二者在理论话语逻辑上不一致甚至在某些方面是对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话语就是以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尤其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而著称;而西方主流经济学继承了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当下中国经济建设是历史实践的产物,是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历史逻辑在共同发挥作用。因此,当我们用“中国经济奇迹”来描述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时,“奇迹”表达的正是现有的经济学理论话语无法适应中国经济建设实践的需要,无法阐释中国发展(10)。
第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话语逻辑存在矛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和话语有着巨大的差别,存在着不同的立场、观点和话语,历来属于两个不同的学派,存在着理论话语的逻辑矛盾是必然的。
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话语,虽然也以揭示现代经济规律为研究任务之一,但是其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要论证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最终消亡的规律。正是基于这一任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来揭示资本剥削的秘密,指出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相对过剩、利润率下降趋势、劳动者的相对贫困、经济周期性波动与经济危机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消亡。可见,马克思是用批判话语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其目的不是为资本主义提供解决其问题的措施和方案,而是指出资本主义被未来社会制度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这样的话语当然是革命性而不是建设性的,批判的正是西方庸俗经济学为资本主义辩护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历史长期发展的基本规律。
西方主流经济学是西方普遍认可的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提供解释的理论与话语体系。这套体系当然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提供辩护,而不是真正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与指导作用,但也正是其辩护性使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对西方市场经济制度的分析和阐释。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存在着立场、观点与方法上的差别甚至对立是难免的。从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中对于西方经济学中的范畴、观点与方法的分析与批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话语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存在着鲜明的话语矛盾与话语竞争关系。这里既有理论解释力的竞争,也有意识形态的竞争,但首先是理论解释力的竞争。马克思主义工程教材《西方经济学》在编撰上也明确说明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批判态度(11)。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与中国实践话语的矛盾。从前苏联编撰《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开始,以《资本论》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话语主要用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分析与批判,而在社会主义经济部分,则用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基本设想加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与经验融合而成,与《资本论》话语之间已经形成较大差异,无法实现话语逻辑的统一(12)。在20世纪50年代,孙冶方已经感到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分析缺乏理论说服力,他尝试用《资本论》中的价值规律理论构建能够揭示社会主义经济本质与活动规律的理论体系,但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证明,只从经典理论话语出发难以实现对中国实践的指导(13)。
当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最大实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批判话语转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性话语,需要进行大量的话语转化研究工作(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属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其中国化内容的系统阐述。学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与范畴体系作了大量研究,但至今仍没有取得共识。脱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实践而意图在经典话语形态中进行理论架构都只是理论思维的主观努力,构建的理论体系就难以实现既能解释现实又能指导未来的作用。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能仅仅将传统话语进行当代转换,而是要能将当代中国实践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体现实践的理论价值与意义。这决定了我们在当代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与话语体系构建上要理论结合实践,而不是实践服从理论,更不能从概念到概念,而是要从实际出发。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时代,有其自身的研究目标和任务。时代变化已经使这些任务和目标有所改变,不可能只要重复经典理论话语就可以理解并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现实经济问题。中国和世界的社会主义实践也提供了许多历史经验与教训,需要总结这些经验教训,从实践中发现并寻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新思想。不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而是时代需要新的表述和解释。不管是概念还是主题,时代的变化必然使这些内容有所变化,而适应时代的要求就是要运用新的概念去理解和认识时代。当代中国经济学需要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解决当代中国问题,为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和支撑。我们要解释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是何阶段,是何状态,为什么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既有经济发展阶段的一般性问题,也有一些是中国特有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经典话语中没有现成答案,也无法直接应用经典范畴与话语进行解释,与时代和中国实践相适应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发展的主要难点。
第三,西方经济理论与当代中国经济实践的矛盾。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有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中国发展成就并不是真正的奇迹,并没有理论上独特之处,发展经济学和传统西方经济理论完全可以解释中国发展,中国经济发展过程只被当作是落后国家实现经济起飞发展的一般过程(15)。而另一观点则认为,中国发展有着自身独特的条件、途径和办法,这是传统西方经济理论不能理解和解释的,说明西方经济理论存在局限,西方经济学面临着与中国实践之间的矛盾(16)。
一方面,西方经济学无法准确解释中国发展道路。虽然西方经济学在普及市场经济知识和宏观经济分析与调控方面有许多借鉴与启发,西方非主流的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对分析中国经济制度的演变也有所助益,但西方主流经济学话语体系中对于制度特性和政府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欠缺甚至是否定性结论(17),当然对中国发展道路的阐释和面临问题的解决办法就非常有局限性。
另一方面,中国现实经济既不同于西方发达经济体,也不同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既有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的特点,也有多种所有制并存并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混合经济特点。西方主流经济学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经验总结与概括,对中国经济发展当然是不适用的。再加上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影响和资源禀赋,中国的发展不是西方经济学所能概括和解释的(18)。
三、当代中国经济学教材需要实现话语生成表达的统一性
当代中国经济学话语包括学术、政策、教材和实践等不同层面的话语体系建设。这些话语处在不同的语境下,当然会出现不同的表达目标与形态特点。长期以来我们关注的是学术理论话语上的矛盾,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理论与方法上的分歧。但是,从话语生成与表达特点来看,关键在于从实践出发,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通过设置不同层次话语的主题与任务,发挥好主导话语的作用,完全可以将其他思想融入其中,形成相应层次的话语统一表达,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当代中国经济学话语的核心是解决好学科教材体系中的话语关系,不仅要从意识形态的话语价值角度对各学科之间的内容进行评判和确立其地位与作用,更要全面研究《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等课程在经济学学科体系、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中的相互关系、地位与作用,形成系统完整统一的话语体系。
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引领,夯实当代中国经济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一个学科应该有自己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论,这是学科基础的话语,是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逻辑与方法。在经济学学科中,只有政治经济学才能有这样的地位与作用,而在中国经济学中只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才能承担这样的角色,也只有这样定位,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作用与影响。一种理论在话语上是否有地位,关键在于相关话语中能否被提及与运用(19)。将《政治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恢复到其初始的研究对象,即研究社会经济生活的本质和制度演变规律,以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性分析为主要的分析任务,从人类社会的初始开始,一直到未来社会发展的社会形态变化中经济活动的动力、因素、影响等,以及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相互作用,使政治经济学更充分体现出其作为经济学方法论与基本原理的特点。《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应该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当代中国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特色与研究方法。要加强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学习、研究与应用,用这些方法提出对中国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提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层面的经济结构矛盾和发展变化规律,在经济学学科中应该是在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上的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基础。在这样的目标定位下,把政治经济学作为对经济学基本思想进行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探索的一门学问,政治经济学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是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中心话语,编撰总结反映中国发展成就和理论成果的当代中国经济研究教材。当代中国经济学要有一本介绍研究当代中国经济的基本问题、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的教材,这本教材是分析与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中国经济建设成就的理论成果,是了解和认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与道路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创新的教材。可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当代中国经济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等课程相融合,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习的基础性课程。该课程以研究当代中国经济中的理论与现实等重大问题为主要任务,在研究内容、方法与观点上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反映当代中国经济研究的重要创新成果,中心话语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引。习近平经济思想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立场和观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国经济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构建中国自己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就要设置以研究中国问题为主题的话语表达目标。当代中国经济学就是以研究当代中国为主题的经济学,中国经济学的教材就应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为研究对象,以发现和总结中国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成就并揭示其普遍意义为教学研究的目标,研究中国经济建设的理论成果和成功失败的案例,分析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与未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而习近平经济思想正是以研究当代中国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核心,回答了社会对当代中国发展道路与模式的疑问,用中国的思想、话语与方法来阐释中国的历史与未来,形成了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中国学派。要在教材中介绍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和基本方法的运用,分析其在经济学领域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总结中国经验,提炼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发展规律。
三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打破西方教材的话语方式,建立中国自己的宏观、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教材话语。当前,中国经济学的话语缺失最主要表现在宏观微观经济学教材上的缺乏,这一领域的缺失必然引起经济学基础教育上对西方理论的尊崇和盲信(20)。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与方法为基础,以当代中国经济为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形成与世界各国可以交流的中国经济学知识体系与教材体系。当然这样的教材也要以当代中国经济学为话语核心,建立中国经济学的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2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经济活动中经常接触和使用的正是宏观经济政策(22)。应该结合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历史,对我国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的特色、历史成就与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提高对中国问题的分析与应用水平。要鉴别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与分析方法,把中国历史案例与现实问题融入其中,提高学生辩证理解和科学把握中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水平。微观经济学以研究经济主体的行为作为主要话语,这些领域的研究可以借鉴用于我们对于市场经济中的中国企业与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但是应该直接从经济主体和市场机制着手,研究市场中的经济主体的关注点(23)。
四、结语
近些年来学界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理论框架、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等问题(24),力图借鉴《资本论》的叙述方式和范畴体系,提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经济学教学与理论研究中的影响力。但是,这种做法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学科体系、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中是何种角色与地位?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教材编撰上看,存在着是按《资本论》结构叙述方式还是从“制度、运行、发展、开放”等类似板块方式叙述的分歧(25)。当代中国经济学更注重的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要随着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而不断调整其理论结构,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是按照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板块进行结构式撰写。当代中国经济学指称的是当代中国经济的内涵与性质,而当代中国经济学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我们不能简单地模仿《资本论》的叙述方式,而要以更宽广的视野去构建中国风格与气派的经济学理论与话语体系。
从根本上说,我们今天面对的西方经济学的情景与马克思面对古典经济学是一样的。马克思承认古典经济学存在的科学成分,在对古典经济学的思想、范畴与方法进行全面分析批判后,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运用、改造和创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与研究主题,进行《资本论》创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在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继承与创新中诞生的,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话语的继承与发展创新是我们学习的典范。《资本论》的创作奠定了马克思在经济学领域的地位与影响,也开创了马克思自己的研究范式。因此,我们构建当代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不能忽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我们要创造能让世界接受的学术概念和学术观点,要用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让中国人说出对中国和世界经济有分量的学术成果话语,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能够站在中国最为广大的实践成就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包括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内的各种经济学研究成果。当代西方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继承了古典经济学中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庸俗成分,但也有对经济发展规律科学揭示的内容,尤其是关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经济分析与调控的科学内容。我们应该如马克思一样,在批判中进行理论创新,树立中国经济学在世界上的话语影响力。
注释:
(1) 许宝强、袁伟选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2) 简新华:《关于新时代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思考》,《理论月刊》2021年第1期。
(3) 黄少安:《“经济学探索的内容”不等于“经济学教材的内容”》,《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7期。
(4) 洪银兴:《中国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和理论创新》,《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7期。
(5) 裴长洪:《关于中国经济学的内涵及教科书编写》,《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7期。
(6) 刘国光:《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
(7) 史蒂夫·科恩、谢富胜、汪家腾、朱安东:《西方新古典经济学如何主导了中国的经济学教育?(二)》,《海派经济学》2017年第2期。
(8) 张晓晶:《主流经济学危机与中国经济学的话语权》,《经济学动态》2013年第12期。
(9) [美]保罗·萨缪尔森、[美]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18版),萧琛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10) 谢富胜、匡晓璐:《转型增长的中国奇迹》,《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1期。
(11) 颜鹏飞、周绍东:《述评结合:〈西方经济学〉教材编写思路和结构安排》,《中国大学教学》2020年第4期。
(12) 李文溥:《斯大林〈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3) 冒天启:《价值规律内因论与商品生产外因论——〈孙冶方文集〉序》,《经济研究》2017年第9期。
(14) 贾后明:《从“生产力发展”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兼论推进马克思经济学话语的时代转换》,《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
(15) 王秋石:《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中国化改造研究之点滴》,《审计与理财》2004年第12期。
(16) 张军:《中国过渡经济导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年版,第17页。
(17) 周文、刘少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理论、历史与现实》,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27页。
(18) 厉以宁、林毅夫、刘世锦等:《中国经济新动力:找准中国经济下一个增长点》,中国工人出版社2020年版,第112页。
(19) 蒋学模:《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的几个原则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述评”研讨会上的发言提纲》,《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2期。
(20) 刘汉林:《西方经济学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兼论从现状看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1) 周文:《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与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江汉论坛》2023年第6期。
(22) 裴小革:《中国理论经济学框架探索——兼评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局限性》,《政治经济学评论》2005年第2期。
(23) 钟昌标:《数字经济与经济学理论创新》,《阅江学刊》2022年第5期。
(24) 宋冬林、孙尚斌:《论人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范畴》,《经济学动态》2023年第2期。
(25) 孟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叙述方法和体系结构——对现有教科书结构与内容的批判性考察》,《人文杂志》2021年第3期。
作者简介:贾后明,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基地教授,江苏南京,210044;吴宇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责任编辑 李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