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数学试卷试题分析与教学启示探讨

2024-09-23刘掬慧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4年17期

【摘要】高考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优秀人才的选拔,而数学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与能力的良好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新高考数学卷在对基础知识进行考察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考察.并且试题设计更为多样化,重视跨学科学习,注重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评估.为了更好地发挥新高考数学试卷的功效,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本文在对新高考数学试卷试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相关的教学启示,创新高中数学教学对策,以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高考;试题分析;教学启示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当下,新高考制度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已经在全国得到了有效推广.新高考既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有效检验,还能够为高中数学发展提供良好机遇.数学是高中教育阶段的核心学科,其教学质量对学生核心素养与能力的发展有着关键影响[1].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新高考数学试卷试题的深入分析,积极探究其中所具备的教学启示.新高考数学试卷试题更为关注知识之间的有效联系以及实践应用,注重对学生各项能力的考查,其不仅能够实现对高考命题趋势的有效反映,还能够为高中数学教学指明方向.

1 新高考数学卷试题分析

1.1 试卷结构设计的创新

新高考数学试卷在结构设计方面有着十分明显的创新,通过对内容改革的有效深化,对素养导向的不断强化,强调对学生思维过程、思维方法以及创新能力的考查.通过减少题量、增加答题分值、优化多选题赋分方式,让学生拥有充足的思考时间,转变机械的应试套路,明显提升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使其能够对数学问题本质进行深入探究[2].通过对试卷结构设计的创新,可以让学生不再只追求做题进度与速度,可以对题目进行专注、深入思考,使其能够更为从容地做题.新高考数学试卷不再是传统模式,而是通过更加科学、灵活的方式明确试题内容以及顺序.

例如 在新课标Ⅱ卷中,以往作为压轴题的函数题目出现在了解答题中,而概率与统计题目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有效考查,安排在解答题的倒数第2题.试卷结构的调整,可以打破学生应试的机械性,防止猜题、押题问题的出现,并且还可以对学生的应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进行有效测试.同时新课标卷重视对试题情境、呈现方式以及设问方式的创新.

(新课标Ⅰ卷第19题)设m为正整数,数列a1,a2,a3,…,a4m+2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若从中删去两项ai和aj后剩余的4m项被平均分为m组,且每组的4个数都能构成等差数列,则称数列a1,a2,a3,…,a4m+2是(i,j)-可分数列.

(1)写出所有的(i,j),1≤i<j≤6,使数列a1,a2,…,a6是(i,j)-可分数列;

(2)当m≥3时,证明:数列a1,a2,a3,…,a4m+2是(2,13)-可分数列;

(3)从1,2,…,4m+2中一次任取两个数i和j(i<j),记数列a1,a2,a3,…,a4m+2是(i,j)-可分数列的概率为Pm,证明Pm>1U91oEVnjzIRFRMEHyDnNWw==8.

这一题以等差数列为背景,但不再是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或者前n项和进行求解,而是通过对新颖数学定义或数学模型的设置,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运算规律对问题进行解决.同时通过对设问方式的创新,引导学生对思维平台进行搭建,使其能够积极开展思考,进一步领悟解题方法,从而灵活采用分析、解决问题的对策.

1.2 强调思维能力考查

新高考数学试卷试题设计实现了对考试内容改革的不断深化,强调对学生思维过程、方法以及创新能力的有效考查.试题聚焦于主干知识、关键能力以及核心素养进行考查,以实现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评估,使学生能够由解题逐渐向着解决问题不断转变.并且减少了题量,学生拥有更为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有效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 (新课标Ⅰ卷第6题)已知函数f(x)=-x2-2ax-a,x<0ex+ln(x+1),x≥0在R上单调递增,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0. (B)-1,0.

(C)-1,1. (D)0,+∞.

在对这一题目进行解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分界点的大小关系获得不等式组,从而得到结果.即因为f(x)在R上单调递增,且x≥0时,f(x)=ex+ln(x+1)单调递增,则需要满足--2a2×(-1)≥0,-a≤e0+ln1,由此可得-1≤a≤0.即a的取值范围是-1,0.

此题考查学生应用导数工具进行分析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等.不仅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更需要重视对自身应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锻炼.

1.3 重视考教的有机结合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考试与教学之间的有机结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检验,更是对教学质量、教学方法的有效反馈.通过对试题内容的科学设计,对考试结果的合理分析,可以为教师科学调整教学对策提供有效助力,实现对教学内容的优化,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创造优质条件.

例如 (新课标Ⅰ卷第14题)甲、乙两人各有四张卡片,每张卡片上标有一个数字,甲的卡片上分别标有数字1,3,5,7,乙的卡片上分别标有数字2,4,6,8,两人进行四轮比赛,在每轮比赛中,两人各自从自己持有的卡片中随机选一张,并比较所选卡片上的数字的大小,数字大的人得一分,数字小的人得0分,然后各自弃置此轮所选的卡片(弃置的卡片在此后的轮次中不能使用),则四轮比赛后,甲的总得分不小于2的概率为.

这一题目的考查重点不在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而在于对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排列组合的应用以及随机事件与概率的理解,更为注重对学生理性思维、探究能力的考查,使得传统的套路、模板不再有效,死记硬背方式不再适用于高考新要求.

新高考数学试卷在试题设计方面重视考与教的结合,不仅注重对学生数学素养与能力的考查,还能够为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变革提供有效助力.此种结合既可以与高考功能定位相符,还能够为素质教育发展、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大力支撑.在新高考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新高考数学试卷所具备的积极作用持续发挥,并为数学学科发展提供有效引领,使其向着更高的水平不断发展.

2 新高考数学试卷试题的教学启示

2.1 回归教材内容

通过对新高考数学卷试题的有效分析,表明教师应以课程标准为中心,以教材为基础,组织与开展教学活动,进一步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明显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与思维能力.回归课标与教材,尽可能避免超纲、超量学习的问题,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提升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3].新高考数学试卷中会出现教材原题或者以此为基础的改编题目,这不仅是对教材的重视,还能够强化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关注力度,使其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并进行拓展应用.在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的同时,鼓励与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应用,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切实落实对学生数学素养与能力的培养,从而为学生今后的更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响应此教学启示,将新课标、教材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中.

2.2 注重思维训练

新高考数学试卷试题设计更为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查,并不是单纯地要求得出试题答案.试题中可能涉及多个推理步骤,包含开放性问题,需要学生对解题思路进行自主构建.这不仅需要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更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应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创造性思考能力.通过对新高考数学试卷试题的有效分析,我们明确认识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4].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对教学知识的传授,更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切实培养.通过对思维训练的不断强化,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于更好地适应新高考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新情境、新定义的引入,对具备一定挑战性试题的设计,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新高考,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还能够督促教师不断提升自己,获得更为优异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进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2.3 关注学生个体

新高考重视对试题的精心设计,使其难度、复杂性可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基础题、中等难度题、难题的有机组合,不仅可以让所有学生拥有答题机会,也能够让优秀学生参与有效挑战.同时,应用题作为新高考数学试卷中的重要内容,题材广泛,所涉及的领域众多,如生活、科技、经济等.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其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其能够运用自己熟知或者感兴趣的知识解答问题.同时,在开放性问题的引入下,可以使学生由不同角度积极思考、探索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对那些拥有创新思维、独特思路的学生而言,可以为其提供一个展现自己的良好平台.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为轻松、自在地面对考试,还能够使其拥有更多机会对自身优势与特长进行展示[5].因此,通过对新高考数学试卷试题的分析,我们可以获得有效的教学启示,重点关注学生个体.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特点与需求的全面了解,积极探索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学校应重视对多样化教学资源的提供,如:不同难度的学习资料、开放性的问题、探索习题集等,以便于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与兴趣.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鼓励与引导,使其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与分析,切实落实对学生创新思维、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此外,学校与相关教育部门应重视对评价体系的有效改革,在传统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应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的培养,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3 结语

在对新高考数学试卷试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在揭示试题核心、特点以及考查趋势的同时,还能够获得更为宝贵的教学启示.新高考数学试卷试题不仅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有效考查,更为重视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积极探索,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高考要求.同时,数学教学作为一个动态过程,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需要我们始终保持良好的洞察力,并积极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与能力,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National Education Examinations Authority.深入考查基础知识和能力助力人才选拔和“双减”落地——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评析[J].中国考试,2023(07):15-21.

[2]韩玉新.新高考背景下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究[J].高考,2024(14):3-5.

[3]袁张瑾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提升学科核心素养[J]..浙江考试,2024(06):29-33.

[4]叶顺.新高考数学试题综合难度分析及复习备考探究[J].中学数学月刊,2024(06):69-71.

[5]周裕燕,柯跃海.聚焦人才选拔,引导高中教学——2023年新高考数学全国Ⅰ卷试题分析与教学启示[J].福建教育,2023(46):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