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伪杂糅,探源寻真

2024-09-23鹿珈漩

收藏与投资 2024年9期

《虚构的鉴藏史—项元汴的虚构与虚构的赵孟頫》(以下简称为《虚构的鉴藏史》)①是赵华所著的一部书画鉴藏史著作(图1)。全书共五章,前两章主要聚焦于“神龙本”《兰亭序》,第三、四章重点揭示项元汴是如何虚构鉴藏史的。最后一章以赵孟頫为中心,分析他的书画作品及印章的真伪问题。作者以十八万字的体量论证和解读了明代收藏大家项元汴伪造印章而导致在艺术鉴藏史中存在的虚构现象,文章运用图像对比、数据分析等方式鉴定印章的真伪,并通过十多个伪造案例对伪造者的作伪动机和手法进行剖析,旨在修正以往鉴藏史中的谬误,使读者对此类虚构现象进行深入思考。

本书的研究契机得益于作者在撰写《因时相传—赵孟頫与兰亭序》时,需要对赵孟頫的大量真伪印鉴进行图像归类,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了多个伪印系列,其中伪造的赵孟頫藏品占四成以上,这促使作者开始深入研究以项元汴为线索的虚构鉴藏史。笔者将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学术贡献三个方面探讨此著作的具体面貌。

一、观察入微:科学的研究方法

本书基于整理、归纳和鉴定书画中的印章,揭示古代书画鉴藏史中制造伪印的现象以及分析作伪群体和作伪动机。米芾在《书史》中写道:“画可摹,书可临不可摹。唯印不可伪作,作者必异。”②由此可见,作伪和真印有明显区别,这与古代的作伪技术落后有关,而如今的鉴定水平日趋成熟,研究者可以采取多种技术和手段进行鉴定。赵华在书中提及大量印章鉴定的案例,其采用了“改色叠加法”“双钩叠加法”“节点绝对平移法”等对比方法,也使用了“节点位移矢量法”进行定量的统计评价。如作者在第五章第二节谈及俞和作伪的赵孟頫书画和收藏品,将“大雅”伪印与标准品进行对比,就使用I/ybE0mGAc2LeG3RrTnWHQ==了“节点绝对平移法”③,他提取了两枚印章上的节点进行重合对比,发现其相近程度达48.6%,充分证明了俞和伪作了大量赵孟頫的印章以混淆视听。

此外,作者还使用了逻辑学和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其中以逻辑学为主。赵华在书中前言部分就以简易的逻辑实战模型引出古代书画如同逻辑实战,通过残存的图像、著录等材料来鉴定真伪,而在其过程中必然会存在逻辑的自洽和矛盾,作者利用这些自洽和矛盾对藏品的真伪进行分析、归纳、统计和推算,最终勾勒出比过去更为真实的鉴藏史。值得注意的是,本书在第一章第四节论述丰坊的冤案时涉及了概率推算法和假设法④,推翻了唐兰认为“神龙本”《兰亭序》为丰坊伪造这个命题。在逻辑学的研究基础上,作者在书中确立了20条艺术史和鉴藏史原点,如“神龙本”《兰亭序》存在题跋移配和部分伪印两大问题、项元汴制作了大量重要藏家的伪收藏印等。这些重要的命题不仅纠正了过去艺术史和鉴藏史研究中的虚构现象,也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统计学在艺术史和鉴藏史著作中运用较为广泛,其旨在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性。笔者统计,《虚构的鉴藏史》中共有248幅图片,9张统计表。其中图片不仅包含书画本作及局部,还有作者整理各类印章真伪、印章分期、书法结构等信息的对比图(图2)⑤。由于本书的图片涉及较多书画作品以及书画作品与印章的关系问题,作者在目录前附了图例,解释了标示的具体含义。统计表多涉及藏品上印章的真伪情况,用红、橙、黄等颜色进行区分,如“项元汴伪造、伪添、伪印简表”⑥。美中不足的是,本书存在图注编号排版问题⑦,对观者的阅读有一定影响。

二、去伪存真:虚构的鉴藏史

赵华在前言以“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为切入点,向观者说明本书的中心议题—虚构的鉴藏史是可以被认知和修正的。作者所谈及的“虚构”其实是指古代书画艺术的作伪现象而导致历史研究的不准确性,也因为客观的局限性,我们无法目睹古人创作书画的过程,其产生的作品就会存在被添盖伪印的现象。

本书的写作逻辑和编排并不是以时间为线索,而是通过具体的个案引出现象,从而在其基础上深掘内在规律。第一、二章作者以“神龙本”《兰亭序》为论述中心,从作品上移配的题跋、伪赵孟頫的收藏印两个角度去揭示古人在真迹上增添名人鉴藏印的现象,从而引出第三章作伪大家项元汴,其不仅伪赵孟頫印,还伪造宋徽宗、宋高宗、杨士奇等唐、宋、金、元、明藏家的印。赵华统计的作品数量达58件,但因文献材料的缺失和局限性,其真实数量并不限于此。本书较为精彩且笔墨较多的章节为第四、五章,谈及书中的两位中心人物:项元汴和赵孟頫。

作者以丰富的个案和藏品流散分析为支撑,深入阐释和论证了项元汴直接作伪的行为。通过对其伪造现象的详细描述,作者否定了项氏上、下家作伪的可能性,并将讨论延伸至晚明时期的伪造团体活动。在余论中,作者还指出了项元汴的伪造手法、心理以及对藏家、鉴定家的影响,使观者明晰在阅读古人著录的书籍时需仔细分辨,在去伪存真的同时,也能正确认识和使用真实信息。

第五章聚焦赵孟頫,通过深入探讨历代印鉴的作伪技术与心理,将观众的视角引向了画家和收藏家的身份。赵孟頫在项元汴虚构的鉴藏史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作品被伪造的比例超过四成,凸显了他在鉴藏史中的重要性。本章不仅揭示了赵孟頫原印的去向和伪冒的作品,还通过大量案例推论出赵孟頫极少在前代名迹本幅上跋、印的重要命题,辩驳了以往的研究理论。在第七节,作者深入分析了历代名迹上伪书画印、伪收藏印的作伪技术与心理⑧,再次强调了虚构的鉴藏史的认知重要性。

整体而言,古代书画鉴藏史中的作伪现象,是现代学者需重视的部分。从古书画来看,没有在其表面盖收藏印的在流传的过程中容易销声匿迹,正因市场内流传有序的“苛刻条件”,影响了像项元汴一样的作伪者在书画上画蛇添足的行为,但这也间接地保护了一部分书画作品。从鉴藏史的角度看,因为这些被伪造的痕迹经过不同年代和群体的流传,足以混淆视听,掩盖真相,所以我们只能尽量去还原较为真实的面貌,清理这些被覆盖的历史碎片。

三、承前启后:搭建学术的阶梯

书画作伪的风气自魏晋时期就已萌发,宋代出现较多作伪现象,明清时期更为猖獗,并且此时期鉴藏和交易较为兴盛,鉴藏家、收藏家层出不穷,留下了许多书画鉴藏著录和笔记,其中就涉及作伪问题。如李日华的《味水轩日记》、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吴其贞的《书画记》等。由于古代的鉴定书画的方式多为过眼,会存在误读的现象,鉴别书画作品的真伪情况有局限性。李日华在《味水轩日记》卷二就曾记录走眼的经历,将杨即之手写的《楞严经》第九卷看成《白居易》的作品⑨。20世纪以来,出现了许多书画鉴定领域的大家,如谢稚柳、徐邦达、启功、张珩等,他们推动了书画鉴定研究的发展和完善,出版了大量著作,如徐邦达的《古书画鉴定概论》、张珩的《怎样鉴定书画》。此时期的著作涉及大量书画鉴定,其内容也有对作伪品的叙述,如孙殿起在《琉璃厂小志》中提到的:“其字画悬满壁间……并有临时苇棚,中间挂满古今名人字画书帖,文人墨客,考古专家,往返盘桓,若不胜其看;惟珍贵者殊鲜,其行货则投机者居多数耳。”⑩余绍宋的日记中也有叙述作伪团队的手段,但此时期的著作对书画伪造的个案研究较少,缺乏系统性的整理。

直至21世纪,在学者们的努力耕耘下,有关书画真伪鉴定的研究愈发丰富,既包含宏观视角,也有微观角度。如徐鼎一的《鉴识齐白石》、叶子的《中国书画鉴藏通论》、王乃栋的《中国书画分类鉴定图说》等。随着学者们对书画鉴定的日益重视,作伪现象的问题更加凸显。李万康曾对项元汴有过研究,如《编号与价格·项元汴旧藏书画二释》,作者在后期研究中也指出了项元汴印章的伪造现象。丁羲元所著的《中国画学纵横论丛·晋唐五代宋元书画鉴藏古印》聚焦于晋唐五代宋元古书画,对历代鉴藏古印的真伪作全面分析和考辨。其中,在宋徽宗、宋高宗、金章宗等伪印问题上,已经判断出是项元汴所为,但与《虚构的鉴藏史》不同的是,其时间跨度和涉及的群体更为多元,以朝代为顺序进行写作,为本书的论点提供了理论支撑。

赵华对赵孟頫有多年研究,曾出版《赵孟頫闲居考》,书中涉及赵孟頫印鉴分期、称谓分期等新的研究方法,对于赵孟頫书画作品重新鉴定和分期有重要意义,为《虚构的鉴藏史》提供了文献材料。通过这些学术成果,赵华为观者提供了鉴藏史的新视角,《虚构的鉴藏史》以个案的视角去窥探伪造者的伪造手法、心理等问题,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历史情景。这部著作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是一部初步呈现的书籍,但其大量的图像对比和逻辑推理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更为真实的语境,值得观者阅读和品味那些虚构的鉴藏史。

四、结语

《虚构的鉴藏史》是一部兼具科学性和学术性的精彩著作,其写作风格平实,文献资料丰富,为观者呈现了鉴藏史中作伪书画作品的现象,进一步阐释了项元汴的作伪手法和心理现象。赵孟頫作为被伪造的收藏家,其作品的真伪现象也值得关注。本书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数据统计和大量的图像对比分析订正了艺术史和鉴藏史上对作品真伪的误读。正如《虚构的鉴藏史》作者所言,许多大藏家既推动了鉴藏史的发展,也是鉴藏史的虚构者。基于如今的科技水平和鉴定条件,虚构的鉴藏史正逐步被世人认知和修正。

作者简介

鹿珈漩,汉族,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美术史。

参考文献

[1](宋)米芾.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2]孙殿起.琉璃厂小志[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3]萧高洪.中国历代玺印精品博览[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4]赵华.艺术鉴藏丛书·虚构的鉴藏史—项元汴的虚构与虚构的赵孟頫[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3.

注释

①赵华:《虚构的鉴藏史—项元汴的虚构与虚构的赵孟頫》,艺术鉴藏丛书之一,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3年。

②(宋)米芾:《书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7页。

③赵华著、范景中总主编:《艺术鉴藏丛书·虚构的鉴藏史—项元汴的虚构与虚构的赵孟頫》,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3年,第173页。

④赵华著、范景中总主编:《艺术鉴藏丛书·虚构的鉴藏史—项元汴的虚构与虚构的赵孟頫》,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3年,第21-22页。

⑤赵华著、范景中总主编:《艺术鉴藏丛书·虚构的鉴藏史—项元汴的虚构与虚构的赵孟頫》,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3年,第36页。

⑥赵华著、范景中总主编:《艺术鉴藏丛书·虚构的鉴藏史—项元汴的虚构与虚构的赵孟頫》,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3年3月,第154页。

⑦本书图注编号问题:第四章第九节李唐《采薇图》图注编号应为“4-70”(第141页),第五章第六节宋蔡襄《致茂才陈弟尺牍》图注编号应为“5-60”(第198页)。

⑧赵华著、范景中总主编:《艺术鉴藏丛书·虚构的鉴藏史—项元汴的虚构与虚构的赵孟頫》,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3年,第202页。

⑨刘晓溪:《明代晚期嘉兴一带文人书画作伪考》,《艺术品》,2019年第4期,第56页。

⑩孙殿起:《琉璃厂小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