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丙中洛一眼千年的人神共居秘境

2024-09-23龚守一

城市地理 2024年8期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西北部与西藏林芝市察隅县接壤处,因一条奔腾不息的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怒江州是国内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也是中国民族族别成分最多的地方,其中独龙族和怒族是其特有的少数民族,他们世代居住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依山傍水而生。

甲生村丙察察线进藏从这里开始

丙中洛位于贡山县的东北部,云南西北三大山脉——高黎贡山、怒山、云岭,与三大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形成了一个倒“川”字的“三江并流”区域,丙中洛就位于其中的核心位置。怒江和219 国道由北向南贯穿丙中洛全境,东边的碧罗雪山和西边的高黎贡山将怒江夹在中间,形成了丙中洛独特的高山峡谷地貌。

丙中洛原名“碧中”,意为“藏族村”。傈僳族从澜沧江流域和怒江下游迁徙到此处定居后,在原“碧中”的基础上加上“洛”的音,意为“箐沟”或“地方”,于是地名就由“碧中”演变为“丙中洛”。

丙中洛盛名由来已久,是六条经典进藏线路“丙察察线”的起点。丙察察线东起丙中洛,西至西藏察隅县城,途经察隅县察瓦龙乡,全长270公里,曾是经典进藏线路中最难走的一条。但鉴于此地雪山环绕,风光秀丽无双,怒江第一湾、石门关、茶马古道、甲生村、雾里村、秋那桶村等景点汇聚于此,所以人们对前往丙中洛的热情一直居高不下。

进入丙中洛第一个景点便是“怒江第一湾”。其实它并不是怒江地理意义上的第一个弯道,而是由北向南奔腾千里的江水,在此被王箐千丈高崖阻断流向,迂回宛转形成了一个“几”字形大弯,当地傈僳族将这个地貌称为“火夹”,从高空俯瞰蔚为壮观。

江面海拔在1700 米左右,周边的观景台高出水面许多,但据土著居民讲,观景台并不是观“怒江第一湾”的最佳视角,爬上丙中洛十大神山之一的贡当神山再往下俯瞰,才是最震撼人心的。

从“怒江第一湾”继续沿219国道往西北方向前行,不远处便是甲生村。

甲生村是中国第四批传统村落之一,也是从丙察察线进藏的第一个古村。整个村落人口不多,降水丰沛,平均海拔1600 多米,即使在三伏暑日,也因气候清凉吸引着沿路旅客驻足小憩。

宜人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使得这片土地成了青藏高原地区难得的沃野,烟草、玉米、土豆是村子里主要的农作物品种。此间的怒族和傈僳族人一直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农耕生活。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直到2010年,村子里终于迎来了“五通”,即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

除了传统的农业以及畜牧业,甲生村在近年来又引进了新的“活计”。因为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村子成为了一味名贵山珍——羊肚菌的种植基地。小小的菌子“落户”甲生村,为村民带来了一笔不薄的收入。

驱车进入甲生村,先要经过一段较为宽敞的柏油路,然后再驶进一条乡间水泥路。道路两侧田畦密布,整齐划一地分布在平原之上,田野中一条条羊肠小道蜿蜒其间,路旁种有不少桃树,乡间房屋就隐于桃林稻田之间。这些房屋主要由砖石头、土木混合而建,看上去古朴玲珑。

村中游人不多,大概都去了大热的雾里村,甲生村也就成了丙中洛难得的清静之地。

村中有座古刹,坐落于四周山脉环抱之间,仔细观察山脉起伏的走势,竟都朝向这座古刹,形如莲花花瓣,风水上佳,难怪它能在此地屹立几百年。

古刹名为普化寺,始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 年),前身是建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 年)的菖桶飞来寺。现存的寺庙体量不大,内由主殿、僧房、库房等主要建筑组成,但胜在装饰精美,整体端庄大气,民族风俗浓郁,是游甲生村必去之处。

雾里村茶马古道上的东方小瑞士

从甲生村的乡道出来,继而折返回219 国道,溯江北上不远处就是丙中洛另一著名景点——石门关。石门关,顾名思义,是由两边对峙的石山组成的关口,左侧为碧罗雪山,右侧为高黎贡山,高山重岩叠嶂,清荣峻茂,奔腾千里的怒江从石门关中倾泻而出,尽显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妙。

石门关是滇藏公路的必经之处,也是丙中洛重要的交通枢纽。从石门关再往前,便可抵达丙中洛人气最旺的雾里村。

雾里村声名远扬,还得“归功”于著名导演田壮壮。20 年前,一部纪录片电影《茶马古道之德拉姆》横空出世,并斩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数字电影奖。这是中国第一部使用“高清”数字技术拍摄出来的影片,它的播出,将丙中洛和茶马古道上的雾里村带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的面前。

“雾里”是怒族语的音译,该村是怒族、傈僳族、藏族、独龙族、汉族多元共居的一个传统村寨,村民多居住在怒江以东。由于气候湿润,昼夜温差较大,雾里村常年有薄雾笼罩,远远望去,像是与世隔绝的桃源仙境。

进入雾里村需要过桥跨江。曾经通往雾里村只有一座朝红桥,后由于219 国道的修建,朝红桥逐渐失去了昔日交通要塞的地位,继而一座崭新的大桥在南面卧江横立,但朝红桥所承载的老一辈的历史记忆与乡愁,却经久不散。

雾里村的茶马古道被称为“真正活着的茶马古道”。虽然在进入新世纪后,219 国道贯穿了整个丙中洛,但它并没有失去原先的使用价值,至今仍可运输往来于滇藏线上的人员和货物。

走过崎岖的茶马古道,可见雾里村的民居散落在山脚与怒江中间一片较为平坦的田园里。此处民居有一大特色,房屋的主要结构为干栏式木楞房与土墙房。干栏式木屋是我国南方潮湿地区一种古老的建筑形式,最早见于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约5000年到7000 年前)。人们伐木造屋,用一根根长短相当的木柱子竖起来充作房屋的地基,将居住的房间地板与潮湿多水的地面隔绝开来,下层空间还可以用来堆放杂物和豢养家畜。

在这些传统民居的屋顶之上,盖有一片片原始的石头瓦片,这些丙中洛特有的石爿是就地取材而来。在依山傍水的传统村寨里,这种古老的建屋方式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可使房屋冬暖夏凉,同时有一定防震功能。因此,雾里村的传统民居建筑群被列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村子也于2019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雾里村也是我国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一个典型村子。村中寺庙教堂并存,一处挂满五彩经幡的白塔被当地人称为“以巴西宫”,村民会在每月固定的日子里,带一把柏树枝前来煨桑。煨桑是一种传统的祈福仪式,先将柏树枝放置在桑炉内点燃,然后再撒上些许糌粑、茶叶、青稞等,最后再用柏枝蘸上清水向燃起的烟火挥洒三次,并颂念吉祥之语。传闻中神灵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闻到桑烟香味,便宛如赴宴,所以民众会到寺院、山顶煨桑祭神。

雾里村村民聚居的面积不大,环绕整个村子,有两间客栈。其中一家名为“雾里人家”,店内明亮宽敞,也是传统的土木建筑。雾里人家既可打尖,也可住宿,据店家讲,在每年怒族传统的鲜花节以及汉族传统节假日期间,前来住宿的游客较多,平时大多是流动的散客,吃过饭便会走。

在雾里人家的饭桌上,可以品尝到本地特色美食土锅鸡、琵琶肉,以及新鲜的农家蔬菜。琵琶肉光听名字,实在想象不出是一种什么肉,待到上菜之后,食客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道形似琵琶的风干猪肉。据相关文献记载,琵琶肉是将整猪宰杀后去毛洗净,取出内脏及骨头,再撒上多种调味料腌制,经一些特殊处理,风干后形成。

秋那桶进藏前最后一个古老村寨

从雾里村出来,沿着国道继续往西前行,便是丙察察线进藏前最后一个传统村落——秋那桶村。秋那桶村不仅被列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和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也是众多驴友心中“中国最美村落”之一。

盛名之下,秋那桶村是否言过其实?只能在深入村子腹地之后才能下定论。

秋那桶村坐落于怒江大峡谷之间,周边有碧罗雪山和神山嘎瓦嘎普雪山作为屏障,北邻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是贡山县进藏的必经之地。整个村子主要为怒族、傈僳族人聚居地。“桶”字在怒族语中意为“平安”又或“一块平地”,秋那桶的含义,是“依山傍水之地”。

甫入村子,刻有“全国最美村镇”的石木牌标志就矗立在路旁检查站一侧,往右进去,才是真正的秋那桶老村。

整个村子分布在狭长的峡谷之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民居的构造和雾里村相似,仍以木石结构为主,普遍存在干栏式木楞屋,石头瓦片较为平整,也是本地特有的一种风干石片。

秋那桶村曾是怒江地区出了名的“贫困村”,由于入村山路崎岖难行,可用于耕作的土地资源较少,诸多因素限制了它的发展。近年来,这种贫困的局面有了很大改善。据当地老人讲,自从实现了“五通”,骑车、开车,甚至徒步来村子的游客越来越多了,尤其是节假日,村里的民宿往往一房难求,旅游业也成了秋那桶的一个金字招牌。

在秋那桶闲逛,田野间阡陌相通,鸡犬相闻,随处可见村民散养的跑山鸡和黑猪。黑猪是云南珍稀地方猪种之一,名为高黎贡山猪,已有几千年的饲养历史。黑猪的体型较小,生长也较为缓慢,天然的生长环境使得其肉质紧实鲜美,多用来做成当地特色美食琵琶肉、火腿等。

在秋那桶村子里,陆陆续续开了十几家民宿,领头的是村支书家开的“山里人家”。山里人家名字简单,整体设计装潢却并不简单,它的外形延续了丙中洛地区传统民居的样式,里间装修更趋现代化,精致的布局不亚于星级酒店。客栈庭院里花草繁茂,屋外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小住于此,确能令人领略到“人神共居”之地的美景。

山里人家不仅住宿条件好,老板娘还做得一手好菜,在她的巧手下,一道道怒江传统美食令人食指大动,石板粑粑、琵琶肉、火腿片、漆油鸡都是来自山里最朴实的馈赠。

随着游客日益增多,除了开民宿和农家乐,村支书还带领着村民开起了土特产专卖店。远道而来的人,都会选择带走一份源自秋那桶村的“礼物”,这里面有来自怒江奔腾不息的阵阵浪声,有来自雪山之巅清冽纯净的清风味道,似乎还能听到茶马古道上的铜铃回响,嗅出秋那桶乡间的泥土芬芳。

因所处地域群山叠嶂,在丙中洛,人们在冬至那日可以看到两次日出奇观,第一次日出是太阳从碧罗雪山后缓缓升起,第二次是从西南角的贡当神山背后升起。特殊的地理环境成就了丙中洛“人神共居之地”的美誉,它似乎不是一段路途的起点,亦不是一段路途的终点,它深藏怒江与神山之间,令人一眼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