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老船厂到艺术中心黄浦江上的文艺往事

2024-09-23宋奕

城市地理 2024年8期

因船而盛的城市

雄踞长江入海口,又有黄浦江、苏州河蜿蜒而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上海注定成为一个依水而兴之地。

早在元代,上海崇明岛诞生的我国四大帆船类型之一——沙船就已经在海运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1684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江海关,上海这个海边村落、港口县城,急遽蜕变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清嘉庆至道光年间,聚集于上海的沙船数量据估计已达三千多艘,它们停泊在黄浦江沿岸码头,形成一派帆樯林立的壮观景象。随着西方的蒸汽船开到中国,上海现代造船业的发展也拉开序幕。

1843年上海开埠,11家洋行在一个半月内涌入上海。虽然当时的上海在东南沿海的“五口通商城市”里算是“小字辈”,但它得天独厚的位置条件毋庸置疑。因为地处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入海口,上海的开埠,意味着洋人为顺江而上、直达中国内陆腹地做好了准备。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他们终于得到了从上海至汉口的航行特权,并随即垄断了长江航运业务。

随着洋船洋舰的大规模到来,上海逐渐成为国外远洋贸易商的集中地,船运与船舶工业在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急速发展起来。一时间,英美等国的商人纷纷在黄浦江畔开坞设厂,“伯维”“包德”“耶松”“新船澳”等都是当时洋船厂的名字。在英商、美商占得上海造船业先机的情况下,民族船舶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上海首个由民族资本创立的造船厂在1865年诞生,它就是洋务运动中官办的集兵器制造与造船于一身的江南制造总局,也是江南造船厂的前身。第二年,上海开办了首个华资民营造船厂——发昌机器厂。

到了19世纪90年代,洋船从上海至汉口的航行特权,随着《烟台条约》的签订延伸到了长江中游的重庆;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又把这个特权进一步扩展到了长江的大小支流上。这也进一步刺激了大量资本涌入上海的航运贸易与船舶工业。与此同时,在上海开埠之后的数十年时间里,现代航运贸易的发展和港口建设之间互为动力,进一步推动了新的城市格局的形成。

在原来的上海县城以外的黄浦江西岸,形成了以英租界为首的航运贸易聚集区、法租界航运贸易聚集区以及苏州河以北美租界虹口造船业聚集区,后来又扩展至黄浦江以东的陆家嘴等区域。这些沿着黄浦江岸发展的船运贸易与船舶工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与其他工、商、金融、服务业相互影响,带动了城市诸多方面的建设发展,同时也刺激了各租界区域不断扩展,推动了上海整体的城市化进程。从船进舟出的港口开始,一个依水而兴、因船而盛的现代工商业港口大都市——上海,初具雏形。

独步风云的上海船厂史

19世纪60年代,浦东陆家嘴诞生了一家叫“祥生”的外资船舶修造企业,老板是英国商人尼柯逊和包义德。像那个时代的许多船厂一样,1862年建厂的“祥生”也是军火与修造船业务兼营,曾经为清政府造过炮艇。靠不断兼并做大并形成垄断,似乎是当时船舶企业在竞争中的突围法则。祥生在1870年代兼并了新船澳和浦东炼铁机器厂后,又在1901年,与沪上另一家规模更大的英资船舶企业耶松船厂合并,形成拥有六个大船坞的耶松船厂公司,实力大增,一度被称为“东方最大的修造船垄断组织之一”。

当时的上海外资船舶修造领域,基本是英美商人一统天下,此外只有零星几家来自荷兰、德国和日本的企业。其中有一家叫“瑞镕”的德资厂,在一战德国战败后厂主便转成英国国籍,厂子也就变成了英商企业。又过了十多年,为了避免英商企业自相竞争内耗,“瑞镕”又与已经合并三十年有余的“祥生”和“耶松”在1936年协议合并,形成了更大规模的英联船厂。占地30万平方米、职工近千人的“英联”,一时间在船舶业界风头无两,据说在合并前后共十年时间里,英联承修的中外舰船数量超过了2200艘。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对英美宣战,随即进驻上海的公共租界,并接管了那些英美在上海的“敌产”,英联船厂自然也在其列,此后成为专修日本军舰的地方。直到抗战结束后,英联船厂才被归还英商。

上海解放后,上海军管会先后接管了招商局机器造船厂和英联船厂,1954年两厂正式合并。从1958年开始,上海船舶修造厂由主业修船进入“修造并举”的时期,当年就成功研制了国内第一台2000马力船用柴油机;之后在1959年建成3000吨级沿海货船“和平49号”;在1970年建成万吨级远洋货轮“风雷号”;又在1978年建成新中国首艘出口万吨级远洋货轮“绍兴号”。1982年,上海船舶修造厂由交通部划归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领导,并于1985年正式改名为“上海船厂”。

时间步入新世纪初。2005年,上海船厂整体搬迁到崇明岛这个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中国沙船故乡”,在那里,上海新的船舶工业聚集区正在形成。而搬迁之后留下的老厂区该作何打算?这就要从上海自2002年启动的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说起了。

浦江城市生活“秀带”

从上海开埠伊始的百年来,黄浦江滨水工业带作为上海这座工商业港口都市的根基,为其发展贡献良多,但同时也积累了巨大的环境生态压力。大量滨水企业产生的工业废水,连同城市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让黄浦江早在1963年就出现了黑臭现象。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上海的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凸显。此外,黄浦江内港的水深与容量条件上的限制,以及港-城分离的全球化趋势,都促使黄浦江两岸城市空间走上更新之路。

从2000年开始,上海逐渐通过一系列规划,着手实现黄浦江两岸滨水空间的“华丽大变身”,力图将生产岸线打造成公共文化空间,并且提出了“把黄浦江两岸空间还给人民”、从“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发展秀带”转变的目标。2002年,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正式启动,大批老旧港口码头设施与工业企业搬离此区,为生态居住、金融贸易、文化旅游等新业态“让路”。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江南造船厂、上海港口机械厂、南市发电厂等老厂的亮相,开启了滨水工业遗产的更新之路。其中的南市发电厂旧址,在世博会结束后成为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所在地,曾经的工业污染“锈带”一跃成为了滨水城市的文化与生活“秀带”。到2018年,上海已经实现了黄浦江两岸45公里水岸公共空间的全部贯通,黄浦江也从原来“黑臭”的河流化身为生态宜居、文化宜人的城市之心。

上海船厂也是这场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重要参与者。在2005年迁厂崇明之后,上海船厂位于浦东的厂区被纳入陆家嘴滨江金融城的项目中,成为滨水“发展秀带”上的一个闪光点。这是一个集综合商业、办公、酒店、艺术和住宅功能于一身的大型综合体项目,总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在这个综合体中最引人瞩目的部分,就是由上海船厂造机车间改造的“船厂1862”。这座造机车间建于1972年,面积9250平方米的大车间,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它的三角空腹立柱、锯齿状钢屋架和室内吊车梁等,都在诉说着工业厂房空间的迷人魅力。

2011年改造项目启动,负责设计的是日本著名的建筑大师隈研吾。这位设计过长城脚下的竹屋和东京奥运会主场馆的大师,深受禅宗美学影响,一直都在追求低调谦虚、能充分融入环境的“负建筑”境界。

多元文化的“船厂1862”

在“船厂1862”的工业厂房改造设计中,隈研吾的设计思想似乎以一种“对历史环境予以充分尊重”的形式得到了体现。不仅厂房内外原有的梁、柱、桁架、砖墙、钢楼梯、标语、烟囱、支架被保留了下来,老旧的蒸汽管道也被改造成了新空调系统的送风管,甚至老车间里那些锈迹斑斑的钢板、铁管也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重生为指示牌。而在新材料的运用上,与原厂房老旧质感相协调的材料被大量运用,其中包括氧化锈迹钢板、加气混凝土、不锈钢金属网等,当然还有形成外立面质感标志的钢拉索吊挂随陶砖。通过各种形式的“质感再生”,工业材料与结构的独特美感尽显,老船厂的造船工业场所精神也得到了延续。

改造过程中,对历史环境的尊重不仅体现在老旧构件和材料的保留与利用上,还体现在造车间的空间感之中。在谈到长200米、南北宽45米、最大净高26米的厂房空间更新设计时,隈研吾说:“在建筑内,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均拥有通透的视线,希望来到这里的人能再次感受到老船厂原有的规模。我认为在老厂房中预留尺度感是很重要的,这在当代的购物中心或美术馆中都难以感知。”

在视线通透的巨大厂房中,两条南北向的贯穿动线将陆家嘴金融区、浦东滨水岸线和黄浦江联系到一起,一种新的人、江、城市以及历史的时空纽带形成了。

在“船厂1862”这个庞然大物里,超过1.6万平方米的综合“艺术+商业”空间内集合了艺术设计、画廊、艺术品商店、高端定制、江景文化餐厅等多种新业态;而另一个游人密集的“1862时尚艺术中心”,则是一家由保利剧院经营的剧院。“1862时尚艺术中心”有着“先锋时尚、古典跨界、国际多元”的艺术定位,是面向年轻观众打造的“小而美”的艺术空间。纷繁多元的演出种类包括浸入式悬疑剧场、音乐剧、脱口秀、芭蕾、新马戏、电游竞赛等等,吸引了一批稳定的观众群体,也为黄浦江滨水空间打造了一个独特且颇具影响力的演艺文化场所。“船厂1862”从曾经远洋货轮起航的地方,俨然变身成了一艘有着多元文化的“迷你航母”。

岁月悠悠,作为“一江一河”浦东滨江段地标性建筑,自“船厂1862”面世以来,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往来其间,包括曾任英国首相的特蕾莎·梅。2021年,上海船厂被确定为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2021年底,“1862时尚艺术中心”首部年度驻场大戏——全感官浸入式悬疑剧场《法医秦明—尸语者》首演,并在接下来的两年多里连演上千场,引来成千上万的观众火爆打卡,创下一周年1000场售罄、100%上座率,连演两年平均上座率超七成的佳绩。2024年,“喜欢上海的理由”漫画艺术大展也在“船厂1862”举办……

故事还没结束,上海船厂滨水工业遗产的更新之旅仍在延续。位于杨浦滨江的两个老船坞正在被改造成一座聚焦古船与水下考古的博物馆,它们将在不远的将来接过时光话筒,继续讲述江、海、船与上海这座城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