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看 从“心”看
2024-09-22王伟
一开学,小熊就成了我高度关注的对象。早读铃已经响了,他还在校门口和妈妈争吵,不愿意进学校。课堂上,他注意力不集中,时而睡觉,时而发呆,时而玩文具。课下,我和他聊天,他总说他胸闷、恶心。无奈,我只好批准他请假回家休息。
其实,像小熊这样的孩子不止一个。刚开学,很多孩子在课堂上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些“开学综合征”其实是学生潜意识的心理防御行为,是一种无意识的“抗议”。因此,教师要从“心”出发去看待问题。
刚开学,为了让学生迅速收心,有的教师会采取一些“杀手锏”:检查暑假作业、来一个“下马威”以树立威严、快速推进新学期的课程等。这些方法或许能迅速见效,但负面影响可能更明显。教师如果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疏导,又怎能期待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新学期呢?于是,为了解决“开学综合征”问题,我采用了以下“心”方法。
开启微行动,造势收心
开学前一周,家长既担心孩子无法适应新学期,又高兴于终于能将孩子送回学校了。那么,教师就要充分借助家长的力量,让收心教育先行一步。教师可以在家长群推送一些指导性强、容易操作的收心攻略。比如,根据要求检查每一项作业的完成情况、准备新学期的学习用具、和孩子一起制订新学期计划、预习课本内容、逐步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增加户外运动等。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新学期,教师可以将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分享给家长,建议他们提前一周循序渐进地调整孩子的生物钟。比如,每一天比前一天早起几分钟、早睡几分钟,直到与学校的作息时间一样。
开学前,班主任不妨给学生和家长写一封信,既表达对学生的想念,也明确本学期的期望与目标。班主任应根据班情和学情提前制订班级发展规划,为学生指明努力方向。
针对小熊的问题,我一步一步指导小熊妈妈协助小熊调整作息、远离电子产品,并了解他的假期作业完成情况。这份独特的关怀让小熊欢欣雀跃,他时不时给我发语音消息,与我分享暑假的乐事与糗事,我被他逗得合不拢嘴。有时候,一些细微的关怀和问候更能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真挚的情感,从而对开学充满期待。
新鲜仪式感,激发乐心
为了激发学生对开学的期待,我特意设计了几个班级活动。
和假期告别。开学第一天,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回顾假期生活,分享收获与遗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的困境与压力,同时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与闪光点。学生与过去挥手告别,带着满满的正能量迎接一个全新的、正在成长的自己。
惊喜“姓名牌”。开学前,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给学生送上一份别出心裁的寄语。每个名字都包含着美好的寓意,于是,我决定做专属“姓名牌”,并在反面写上和学生名字有关的美好祝福。比如:吴之恒(持之以恒)、张知礼(知书达礼)、靳一铭(一鸣惊人)等。这一份份美好的祝福,是我送给学生的“见面礼”,希望学生带着美好的祝福开启新学期。
创意“红包墙”。我设计了两面“红包墙”——“幸运红包墙”与“激励红包墙”。放假前,我向学生说明了规则:开学后,根据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可以获得不同次数的红包抽取机会。作业被评为A等的学生可抽取两次“幸运红包”,作业被评为B等的学生可抽取一次“幸运红包”,作业被评为C等的学生可抽取一次“激励红包”。同学们一听便对红包里的奖励与激励充满了好奇。就这样,一个小小的红包就能带动他们整个暑假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期待开学。
主题心理课,树立信心
我给每个小组发了一个带有刻度的“忧愁和焦虑之杯”,让学生分小组倾诉担忧开学的原因,每分享一个原因,就往杯中注入50ml水。通过讨论,学生总结出以下原因:一是原来的“动力定型”被打破。假期舒适而放松的生活将学校紧张而充实的学习节奏打断,再次投入紧张的学习生活时,生理和心理上可能会出现一种“逆反”现象,难以迅速适应。二是部分同学出现了头晕、失眠等症状。这其实是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将负面情绪转化为了身体反应。了解到这些症状是正常的,学生也就释然了。
同学们集思广益,互相提供心理疏导方法。我也分享了“SW(S)TC”情绪调节法。第一步:“停”(Stop)——停止消极思考,深呼吸平复情绪;第二步:“写”(Write)或者“说”(Speak)——勇敢表达负面情绪;第三步:“思”(Think)——积极回忆学校发生的快乐事情;第四步:“换”(Change)——换个角度思考,通过听歌、运动、阅读或写作等方式排遣消极情绪。我讲完后,不少学生开始尝试用这个方法进行心理调适。
最后,我给各小组发了一个带有刻度的“快乐与期待之杯”,让学生分享对开学的期待,每分享一个期待,就往杯中注入50ml水。之前的“忧愁和焦虑之杯”变成了“快乐与期待之杯”,学生克服“开学综合征”的信心也随之增强。
家校共同频,保持恒心
开学“频道”的转换,家校合作至关重要。在前面三步的基础上,很多同学已经调整了心态,释放了消极情绪,专注于课堂。要想使学生保持这种良好心态,教师和家长之间就要保持良好的沟通。
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经常用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每天,我都会选择一位有进步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在候课时,我会拨通该学生家长的电话,让全班同学一起大声告诉家长:“今天,某某同学上课非常专注,我们特地给您致电报喜。”这样简单的一句话,不仅能让家长感受孩子的成长,还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在课堂上更加认真。这个不到一分钟的表扬电话,有可能成为改变孩子的契机,也能加深家长对教师的信任,为后续的家校共育铺平道路。基于这份信任,家长也更愿意与我分享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动态。
新学期已经开始,教师要抛开焦虑,提前准备,慢慢梳理带班头绪,引导学生以坦然从容的心态迎接新学期。(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万福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