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促进技能人才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思考与实践

2024-09-22鲁储生

职业 2024年15期

新时代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尖端技术取得了显著突破和飞速发展,为我国带来了科技引领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契机。这一系列的科技革新不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升,更为技能人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和多样化的职业选择。面对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和挑战,技能人才应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积极投身行业变革和创新发展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劳动者的重任。实现技能人才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技工院校的职责所在与价值体现。近年来,技工院校在实现技能人才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技工院校为技能人才的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背景下,技工院校通过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工学一体、产教融合,促进技工教育科学规划和优质发展,为技能人才的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首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强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注重生产过程中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前沿阵地,紧密对接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确保了培养的人才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其次,技工院校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立了紧密的产教融合生态链。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调整和产业发展的耦合,从而拓宽了学生实习就业渠道,拓展了高技能人才发展空间。

最后,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背景下,技能人才的高质量充分就业成为技工院校的重要使命。技工院校开展工学一体化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助力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提供就业指导服务、鼓励创新创业等,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和发展目标,提升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未来,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技工院校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作出贡献。

二、实现技能人才高质量充分就业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技工院校积极践行高质量充分就业政策要求,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精准度,缩短了就业适应期。随着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推进,新兴产业所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将存在巨大缺口,技能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仍将存在。

一是从产业角度来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产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具备特定技能、创新能力和适应变化能力的人才。然而,现有的青年群体中,部分人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与产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导致相关企业难以找到与之完全适配的技能人才,影响了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二是对于青年而言,他们在寻找成长和就业机会时往往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部分学校教育体系与产业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现象,使得青年在学校所学知识难以直接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职业指导和规划缺乏针对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导致青年对自身的发展方向不明确,盲目求职,难以找到真正适合自己成长的岗位工作。

三是从就业市场方面来看,供需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和交流平台。青年存在不了解新兴产业发展动态和企业人才需求的情况,而这些企业也难以精准地找到合适的人才。这种结构性矛盾导致青年就业不稳定、频繁跳槽。

三、促进技能人才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对策与实践

(一)聚焦新业态发展趋势,拓展人才就业新渠道

新业态的蓬勃发展为技能人才提供了更为广阔和灵活的就业空间。聚焦新业态拓展就业渠道,是技工院校促进技能人才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一环。一是要针对新业态的特点和需求,积极调整和优化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强与新业态相关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新。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推动新业态领域技能人才的供需对接,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二是要建立健全新业态领域的就业服务平台,加强新业态领域的就业信息收集和发布,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选择。三是要注重新业态领域创新性强、灵活性高的特点,加强新业态领域的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鼓励和支持技能人才在新业态领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四是要树立“教育数字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理念,发挥数字赋能效应,促使就业优质化。

鲁储生院长参加中国通信协会数字经济产教融合研讨会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紧密贴合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方向,通过“链长制”紧密对接产业链,全力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优势产业,及其催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按照“服务公用事业需求,对接智慧城市发展”的办学定位、“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建设思路,布局智慧城市所需新工科新职业相关专业。近三年,学院聚焦新业态和数字经济发展,新建设芯片测试与应用等11个专业,淘汰国际贸易等10个专业。

(二)构建职教联盟平台,打造人才培养和就业桥梁

职教联盟是汇聚教育资源、产业需求和社会力量的重要平台。技工院校应积极探索职教办学新模式,建立职教联盟协作机制,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局面,形成共同推动技能人才培养和就业的合力。及时了解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实现与产业的深入对接。搭建就业服务平台,组织招聘会、进行校企合作,为技能人才提供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和就业信息等服务,促进技能人才与用人单位的对接和匹配。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携手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广州公交集团牵头72家单位组建的广州粤港澳大湾区公共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称职教集团),通过“师傅+教师”双导师教学,实施“跟岗+顶岗”实习,提供“工作+学习”机会,极大助推了师生成长,大大提升了学生就业质量。目前,职教集团被认定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第二批技工教育联盟。

(三)深化“产教评”融合,护航人才就业与发展

推动“产教评”深度融合是促进技能人才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策略。这一策略旨在通过教育、产业和评价的紧密结合,提升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而实现技能人才的充分就业。技工院校应紧密对接地方产业,结合城市特色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通过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同推进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和学习资源。积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技能人才的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估。校企共同制定满足产业需求的评价标准,确保教育质量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应势而动,积极融入“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在纵深推进产教融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索“产教评”融合,打造“产教评”技能生态链示范基地,助力培养适应社会、产业发展的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大大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四)发挥竞赛助推剂作用,增加就业竞争力和吸引力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科技背景下,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技能竞赛是展示选手技能水平的绝佳舞台,也是检验技能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平台。参加技能竞赛不仅提升了选手的综合素质,而且帮助选手获得了荣誉,大大提升了就业竞争力。因此,技能竞赛正逐渐成为推动技能人才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策略。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坚持“以赛促学、学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组织开展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紧密联系的各类技能竞赛,搭建起了校、市、省、国家四级技能竞赛平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等重大赛事为抓手,辐射行业竞赛、学科竞赛,全方位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素养、科技创新能力等实践能力。

(五)完善供需对接机制,提升就业质量和稳定性

完善供需对接机制是促进技能人才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一环。一是建立全面的信息收集与发布平台,实时收集并发布关于技能人才的需求和供给信息。通过信息共享,企业和求职者准确了解市场状况,提高匹配效率。二是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确保所培养的人才满足市场需求。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坚持以服务产业、就业、创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不断开拓就业市场,吸引业内领先优质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大大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促进技能人才高质量充分就业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重要动力。对于技能人才而言,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竞争力,还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因此,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技能人才的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技工院校实行多元化创新教学模式、分层次培养创业人才、搭建实践教学平台、结合市场需求调整专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以及优化产业结构促就业等,进一步提升技能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学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优异成绩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以“双创”大赛为抓手,积极探索以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赋能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发展之路。学院紧紧围绕省市各级“双创”大赛组织工作,高标准、高要求、精心策划,积极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形成独特的创新创业机制。学院被授予“优秀组织单位”奖,获奖数量位居广州市技工院校前列。

四、结束语

技工院校在促进技能人才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拥有广阔的前景和无限的可能性。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技工院校通过构建职教联盟平台、聚焦新业态拓展就业渠道、完善供需对接机制、推动“产教评”深度融合、发挥竞赛助推作用以及依托创新创业教育等措施,为技能人才的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技工院校将持续发力,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