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时期淄博大桥王氏家族的变迁

2024-09-21周连华

寻根 2024年4期

明清时期,山东省淄博淄川县域内涌现出多个科举望族,进而成为文化发展最为兴盛的地域之一。彼时淄川籍举人王敬铸所编纂的《淄川乡土志》记载:“淄邑大族,旧推南孙、北韩、西毕、东王……独王姓支派最繁,惟居城东大桥者最著。”由此足见王氏家族于地方社会影响之盛,当时县城以东约十公里的大桥王氏家族科举入仕者众多,誉为“东王”。

王氏约在明初迁居淄川县城东北杨家庄(后改名为大桥村),当时村内的坐地户为杨氏。肇修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的《王氏世谱》序言中对王氏家族的迁徙记载较为清晰:“我王氏之先,出自冀州之枣强。明兴,洪武初年会有迁发之令,始祖讳贵,自枣强迁淄,占籍于丰泉乡杨家庄居焉,即今之桥也。”由此可见,大桥王氏家族最早由河北省枣强迁徙来到淄川,这一说法在后世历次族谱编修时不断得到确认。王贵迁来淄川之时,随行只有母亲、妻子以及两个儿子。其两个儿子分别为王复礼和王复存。长子王复礼无嗣,次子王复存生有五个儿子,分别为王政、王忠、王杰、王敬、王俊。三世王俊生有四个儿子,《王氏世谱》载王俊传记:“公积德累功,垂裕后人,至今子姓殷繁,皆一人所自出,若夫他支,则仅传其绪,愈征积德之报云。”大桥王氏家族后人皆由王俊一支传衍而来。

王氏家族迁居大桥村的初期是地方上的小族。直到五世王逵时,家族才逐渐崛起。王逵以耕读传家,对后代影响深远。明代万历《淄川县志》载有其传记,其中叙述王逵性情淳笃,为人高义,四世同堂,不为分爨。长子王崇义中明嘉靖进士,官至刑部主事。长女适同县高家,相夫教子,辅助开启高家科举之途。正如县志所载:“人谓王氏子之贵而贤也,皆逵之遗德遗教云。”王逵病殁,“葬之日,远迩赴者,无不泣数行下”。这也足见地方民众对于王逵德行的认可。

六世王崇义,明嘉靖戊戌年(1538年)中进士,王氏家族科第之盛自此始。《王氏世谱》谱序记载:“传及六世我曾祖中宪公,奋迹南宫,筮仕西曹……自嘉靖戊戌以来,盖百余年称甲第矣。他如荐贤书贡,大廷膺封,褒袭世爵,育成均而游黉序,以及列职散署徼荣冠带者,凡百四十有九人。门阀之盛,名誉之隆,于淄实称望族云。”淄川当时甚至流传着“一县科甲、半出王门”的赞誉。

王崇义,字子由。进士及第后授刑部主事,后主政宁波。其入京为官时,仗义执言。宫廷嫔妃谋逆案中,他力谏明世宗勿波及无辜,保全七十多人性命。其督查河南狱时,平反出大辟者数百人。之后他出守中丞,不畏权贵,大公无私。致仕归家后,教育族众,后有多人中举。生四子:王晓、王晤、王、王。

王君赏,字汝懋,号四山。其为大桥王氏七世,生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王君赏自幼聪慧异常,十八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与族弟王晓一同中举人,第二年中进士。王君赏为官刚正不阿,“举劾不避权贵,丰骨棱棱,有埋轮之风焉”。

大桥王氏家族的第三位进士为七世王晓,字寅亮,号小田,王崇义长子。王晓生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少年时,“性成孝友,节植刚廉,志伉直,人不敢干以私;少端整,不好玩;早岁能文,古文词一过目辄不忘”。嘉靖戊午年(1558年)中举人,隆庆辛未(1571年)中进士。明万历《淄川县志》“皇明进士篇”记载:“(王晓)初任行人司行人,擢浙江道监察御史。日侍经筵,继巡鹾两淮,河盐不行,商人便之。巡按浙江,墨吏望风解印绶去。好击强宗,气节皎皎。入掌京畿,寻升大理寺左寺丞,以病卒。”

大桥王氏家族七世王载扬,字汝宾,号见山。生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1561年中举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王载扬参加吏部官员遴选考试,获第一名。他于近花甲之年出任淮安府海州知州。

王泽永,大桥王氏家族八世,《王氏世谱》记载:泽永,字恒沐,号翔垓,行七,以《易经》中万历丙午山东乡试,丁未进士,授大名府清丰县知县,后以病致仕。

王鳌永为大桥王氏八世,字克巩,号蘅皋,又号涧溯,行二。王鳌永是王崇义之孙,王晓之侄。生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天启四年(1624年)中举人,次年(1625年)中进士。授襄阳县知县,襄阳县是皇子襄王藩封之域,此地皇族、官吏多骄悍,王鳌永到任之后,专治豪强,清除污吏,后又努力发展地方生产,社会逐渐趋于稳定。由此受到当地商民的称赞,民众自发在县城城门口为其立碑,颂扬功德。

大桥王氏家族九世王,字子下。王鳌永子,生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十四岁入淄川县学,清时入京恩授銮仪卫指挥佥事,入旗籍。

王敷政,字代工,号澹庵。大桥王氏十世,生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清顺治十年(1653年),补博士弟子员。顺治十二年(1655年)随叔父王进京,承其嗣,入旗籍,后入太学攻读。康熙二年(1663年)中顺天府举人,时年二十八岁,特旨无需会试,直接录用,授予县令之职。康熙四年(1665年)王病逝,王敷政承袭世职,为喇布勒哈番。著有《苍桧阁文集》流传后世,乾隆《淄川县志》有传。

明中叶至清初是大桥王氏家族的发展兴旺时期,此一阶段的王氏家族精英获得科举功名者众多,出仕为官者皆刚正不阿、孝悌忠信。此外,王氏家族精英还积极投身于地方社会事务以及本家族的各类建构活动之中。王氏家族的兴盛有赖于出仕族众对于本家族的积极建构与地方影响力的提升,特别是自五世祖王逵确立的重视家族教育的观念,被后世子孙继承下来。

大桥王氏家族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第二次续修世谱时,家族衰败之态已然尽显,十世王居正在谱序中慨叹:“慨自我司农伯祖,天启乙丑联捷后,逮今丙子,已历七十有二年。族中无继登科甲者,即乡荐之士,仅四人而已,子姓中微,家声不振,何以称诗书礼义之家也。或者盛极而衰,运数固有然乎?”显而易见,自八世王鳌永进士及第之后,王氏家族在七十余年间科举出仕者直线锐减,而且族产也尽数易主,衰落之态不言而喻。实际上,大桥王氏家族的衰败已然无法阻挡,之后的历次世谱续修都论及家族科举的衰败之景。

自清康熙三十五年之后,大桥王氏家族科举出仕者寥寥。王宁远于清乾隆乙丑年(1745年)考中武进士,是乾隆年间淄川县唯一考中进士者,清宣统《淄川县志》记载:“王宁远,字德音,乾隆辛酉科武举,乙丑科进士。辛未科殿试,钦点御前侍卫,升广东高州镇标游击,署雷州协统,辖水陆等处。选江南江北寿州镇标,右营副将,诰授武彝大夫。”王宁远不但是王氏家族最后一位进士,而且也是王氏家族历史上唯一的武进士。

王宁远之后六十多年间,大桥王氏无人获得科举功名,家族更趋没落。直到晚清时,十五世王培荀出仕较晚,官职不高,但个人著述颇丰,对王氏家族和地方社会影响深远。

王培荀,字景叔,号雪峤。自幼深受科举世家的文化熏陶,勤勉奋发,饱读诗书,致力于通过科举入仕,期望像先贤一样光耀家族。王培荀的仕途之路充满艰辛,屡次赴考,皆名落孙山,直到清道光元年(1821年),在近四十岁时才考中山东乡试恩科第四名,自此赴蒲台、长山等地设馆授学。道光乙未年(1835年),已过知命之年的王培荀才通过专为落榜举人开设的大挑考试,获得一等。被分配到四川,先后出任丰都、荣昌、新津、兴文、荣县等县知县。王培荀无论身居何处,坚持“以读书为性命”,始终笔耕不辍,著述颇丰,有回忆录、日记、随笔等十几部作品流传于后世,总计达三百多万字。

通过对大桥王氏家族以时间脉络的历史记忆回顾,不难发现该家族经历了从兴起到兴盛,再到衰落的发展历程。王氏家族从明初始祖王贵迁居淄川杨家庄,历经五世,终于在明代中叶成长为享誉淄川的科举望族。在之后的一百五十余年间,王氏子孙登科出仕者不胜枚举,王氏家族在此阶段也不断确立起在地方的影响与权威。这也在历次编修的《淄川县志》中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科举篇”中记载着数量众多的王氏族人,“孝友篇”“循良篇”“孝妇篇”中皆有王氏族人的记叙。除此之外,王君赏为县志题写序文,王敏入为县志创作插图绘画,这些都可显现出王氏家族于地方社会的绝对地位。但是清初以降,随着国家对于江南等南方地区的持续开发与关注,科举世风于鲁中地区不断式微,居于鲁中淄川的大桥王氏家族最终走向了衰落。

[本文系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乡村振兴视域下山东传统村落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3RW081)。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艺术人类学视域下的沂蒙乡土文化研究”(项目编号:L2021Q0708012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