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区七月半烧袱子习俗
2024-09-21侯江民
清代、民国时期,成都地区在农历七月半盛行烧袱子,通过烧袱子以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怀念和追思,直到今天成都部分地区仍进行这一传统的民间祭祀活动。
中元节,成都地区民间称为七月半,是一年中格外重要的祭祀祖先的日子。民国《华阳县志》记载:“清明祭于墓,必焚纸钱,或插坟飘以为识。若上元、中元、冬至则祭于家,俗尤重中元之祭,无贫富必焚纸钱,谓之烧袱子。”七月十五中元节烧袱子是为了给已故亲人送去财物。
袱子就是将一叠冥钱包裹起来。烧袱子的习俗在全国很多地区都有,不过称呼有所不同,如云南、广东等地称为“烧包”,成都地区多称为“烧袱子”。成都地区不仅是在中元节期间烧袱子,也有部分人在除夕、清明等时节烧袱子,不过这种情况不多。除了特定的时节,在其他情况下也会烧袱子,如家中有婚事、小孩满月等。这类袱子和中元节所烧袱子是相同的,只是在写法上有一定的区别。不过在中元节期间烧袱子是最多的,根据方志可见清代、民国时期成都各地在七月半烧袱子的习俗。
一
乾隆《大邑县志》记载:“十五日祀先祖考,谓之鬼节。释氏修斋,以此日设盂兰盆会追荐亡人。道家建醮,以此日为中元地官赦罪之辰,以楮纸包封冥钱具酒馔以荐先人。”
在一些方志中直接提到了烧袱子。嘉庆《崇宁县志》载:“清明、中元之夜,具香烛酒浆,焚钱于道,名为烧袱子。”这里可看出并非只能在中元节期间烧袱子,在清明节也是可以的。
同治《重修成都县志》记载:“十五日为中元,俗称七月半,人家缄封纸钱,填祖宗名讳,谓之袱子,设供于室,祭毕焚于庭。各寺院作盂兰盆会。”
民国时期新繁县百姓也有在中元节烧袱子的习俗,民国《新繁县志》载:“县俗于是日设馔祀其先人,缄楮钱署氏讳于其上,丛于庭中,谓之烧袱子,贫富莫不然也。”简阳县也是如此。
上述清代、民国时期方志可见中元节烧袱子习俗可谓是遍布成都各地,几乎各个州县都有此习俗。方志中对烧袱子习俗的记载相对简略,多是提到将纸钱用纸包好,上面写上祖先的名讳,然后焚烧,其中具体流程不得而知。现今成都部分地区仍保留有烧袱子习俗,可从现今习俗中对区域内烧袱子习俗作进一步了解。
二
今成都部分地区仍保留有烧袱子习俗,不过不同县,甚至是同一县的不同乡镇的袱子也有所不同。这里主要区分袱子中所包的纸钱的不同。纸钱从颜色上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黄色纸钱,另一种为白色纸钱。不同区域纸钱的尺寸有所不同,用纸钱包的袱子的形状也有所差异。
根据实地调查,不少地区这种习俗正在逐渐消失。在成都西南的蒲江县成佳镇,这一传统习俗保存较好,在进入农历七月后,大部分家庭都会采用烧袱子的方式祭祀祖先。
成佳镇位于成都市和雅安市的交界处,当地民众以发展茶叶为主,很多传统习俗保存较好。当地民众大多不会选择在家自己写袱子,多由香烛铺代写。在进入农历七月后便能在当地的几个香烛铺中看见有人在等候香烛铺老板代写袱子,如遇见双日即赶集日,排队的人会更多。
中元节烧袱子的对象多为家中已故的亲人,不过如灶神等家神也是必不可少的。按照祭祀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烧给过世亲人,另一种是烧给神灵。这两种袱子的包法相同,首先取一小叠纸钱铺平,用裁好的白纸将其折叠,然后将纸钱的两头粘住。
成佳镇所烧袱子中的纸钱分为两种,按照祭祀对象的不同,袱子中所包的纸钱有明显的不同。祭祀祖先的,袱子中的纸钱必须是白色的,当地称为“白钱纸”。祭祀神灵的,袱子里面必须装黄色纸钱,当地人称为“黄钱纸”。据当地老年人讲,白色的纸钱是给先人使用的,黄色纸钱是敬菩萨的。
祭祀土地神的袱子的形状是方形的,和灶神、猪神等神灵的长方形不同,其中所包的纸钱是黄色方钱。为何祭祀土地神要使用方钱,当地老年人也说不清楚。
袱子的书写方向是从右往左、从上往下。现在香烛铺所售卖的袱子的封面都是印刷好的,在书写上便节省了很多内容。
祭祀已故亲人的袱子在内容上从右往左为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说明烧袱子的事由和所烧袱子的数量,“今当××化帛虔具冥钱共×封奉上 此为第×封奉”。中元节所烧袱子上写的是“中元化帛”,如果是自己过生日给亲人烧袱子便是“母难化帛”。“奉上”这个词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有所变化,据香烛铺帮人代写袱子的老先生提到,虽然现在印刷好的都是写“奉上”,不过在以前是有讲究的。“奉上”是尊敬用词,烧袱子的对象必须是长辈,同辈之间则使用“化给”,而给晚辈烧袱子则写“赠给”。
第二部分是烧袱子的对象,一般是这样书写的,“故×讳××收用”。
第三部分是说明祭祀者,往往是“祀××叩”。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联系非常紧密,这里的称呼是联系在一起的,能够反映出烧袱子对象与烧袱子者的关系。比如给已故父亲烧袱子应写为“故显考×公讳××老大人正魂收用”。旁边一列应写“祀孝男××叩”。如果是亲人去世未满三年,那么在书写时前面需加上新字,“新故××”或者“新逝××”,如果去世已经满三年,那么就直接写“故××”
第四部分是说明烧袱子的时间,“天运××年×月×日火化”。这里填写的时间须是农历,填好时间之后便要在这一天将袱子烧掉。
现在写袱子也省略了一些步骤。比如并不是每一封袱子上都要写上内容,往往只需要在第一封袱子上写清楚上述信息。这个写有信息的袱子在当地称为“袱面子”,或“袱头子”,意思就是第一封袱子,后面的直接使用书写有“副封同日火化”的袱子,当地称为“袱底子”。比如是给已故亲人烧二十四封,那么就需要二十三封“袱底子”,这二十三封加上写有信息的那封“袱面子”正好是二十四封。据写袱子的先生讲,“袱头子”的作用相当于花名册,意在告诉过世的亲人根据上面写的内容拿属于自己的那份财物。
祭神类袱子的书写与前者的书写差不多,首先也是说明烧袱子的缘由和所烧袱子的个数,后用“奉上”以表达对神灵的尊敬。然后是所祭祀神灵的神号。后面则是“信人××具”,最后一部分是说明烧袱子的具体时间。
成佳镇祭神类的袱子大约分为五种。第一种是祭祀灶神的。上面书写神号“灶王府君 定福夫人”。第二种是祭祀土地神的,上写神号:“长生土地 瑞庆夫人”。第三种是祭祀三官大帝的,上写“天地水府三元三品三官大帝”。第四种是祭祀猪神的,上写“猪神六畜兴旺”。第五种是写给地盘业主和先贤的,二者往往是写在一起的,其中所包的纸钱是用于祭祀土地神的黄色方钱。关于这种袱子中包方钱的原因,询问无果,推测可能与地盘业主和房屋土地有关,所以使用方钱包在其中。
据当地老年人讲,祭神类的袱子以前种类更多,有牛神、城隍、观音等,木匠、石匠等行业还要祭祀鲁班,上写“唐朝敕封鲁班先师”;药行祭祀药王,上写“唐朝敕封药王真人”。不过现今简化,大多数人家都没有饲养耕牛,很少见有给牛神烧袱子的了。现在祭神类袱子一般是灶神、土地神、三官大帝、猪神、地盘业主五种,其中在成佳镇及其周边乡镇中元节祭神类袱子里灶神、土地神、三官大帝和地盘业主是必需的,一些没有饲养猪的人家就不写祭祀猪神的袱子。
现今成佳镇七月半烧袱子的时间不一,从七月初一到七月十五,除了初七不烧,其他十四天都可以烧袱子。当然,烧袱子时间最晚便是农历七月十五,民间认为在农历七月十五晚上鬼门关便会关了,这也意味着在七月十六烧袱子,已故的亲人便不能拿到所给的钱物了。农历七月初七不能烧也是有原因的,据说成都地区土地神的生日是农历七月初七,所以当天不烧袱子。清代、民国方志中也提到七月初七是土地神的生日。嘉庆《温江县志》载:“七月七日为家宅土地生辰,家屠雄鸡致祭。”
如今大家都是前往香烛铺代写袱子,所以节省了一些流程。不过大抵也可分为写袱子、供袱子、供饭和烧袱子。
写袱子过程相对简单,多由香烛铺代写,只需要将逝者的名讳告诉写袱子者,不用自己动手。同时,还需要告诉先生要给某人烧袱子的个数,以及是否给冥衣和冥币等,这些内容都需要写在袱子上。
将袱子带回家后放置在堂屋中。成都的农户家中多有专门的屋子供奉祖宗牌位,称为“堂屋”。家神牌位的写法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天地君亲师”,另一种是“某氏堂上始高曾祖考妣神位”。在街上请人代写好袱子后需要按照袱子上所写的内容将已故亲人的袱子和冥衣等分好,并且往往会提前几天放在堂屋中,如果是农历七月十二烧袱子,七月初七、初八便会让人代写好拿回家中。据老年人讲,供袱子这一步骤是要通知这些已故的亲人在烧袱子当天前往家中领取钱财。
烧袱子的活动是在晚上进行的,烧袱子的当天会做一顿丰盛的晚饭,饭菜做好后要放置在堂屋中,表示先让已故亲人们吃饭。
据当地老年人讲,以前烧袱子地点多为堂屋,现在很多都在院子里进行。正式烧袱子前需要先敬神,先在厨房、堂屋、猪舍等地点烧香、点蜡、烧纸钱。在成佳镇及其周边农村家庭往往会在家中祭祀灶神、土地神、三官大帝和猪神,当地称为“四大神”,也有称为“四老爷”,所以在成佳镇及其周边乡镇中元节祭神类袱子里都会有这四大家神。祭祀家神后,同样要在烧袱子处先烧香、点蜡烛,然后可将袱子、冥衣、纸钱等火化。有些家庭还会另外准备一些纸钱放在烧袱子旁边另烧一堆,这些纸钱是用于祭祀那些没有后人祭祀的孤魂的。
成都地区在七月半烧袱子的时间选择上大抵有三种,第一种便是前文提到的从初一到十五,除了七月初七不能烧袱子,其他时间都可以。第二种是在七月十三、十四烧袱子。大抵是延续了清代、民国时期的烧袱子习俗。第三种是在七月十五烧袱子,这和当天为中元节紧密相关。这一天在佛教和道教中都是很重要的,如前文提到清代大邑县在七月十五佛教寺院会举行盂兰盆会,在道教中,中元节是地官大帝的生辰,也是地官赦罪亡人的日子,道教宫观会打醮,民众会烧袱子。
七月半烧袱子是成都地区流传已久的一种习俗,通过烧袱子,表达了对已故亲人的思念。现在很多地方这一习俗已经逐渐消失,部分地区虽有这一习俗,很多人已经不会写袱子,多是请人代写。同时,烧袱子这一习俗在不同的县镇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过其内容和流程都是类似的。
实地调查发现,不少人认为烧袱子的意义在于让下一代记住祖先的名讳,不至于“忘祖”。同时,在烧袱子当天往往是一大家人聚集在一起,兄弟姐妹多者有几十人团聚,热闹非常。成都地区烧袱子的习俗不仅仅是风俗的传承延续,其背后还表达了人们对过世亲人的无尽思念,以及对“孝”的传承。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