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有科研机构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情况的思考

2024-09-20宋彤彤

今日财富 2024年25期

文章分析了某国有科研机构2011—2021年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在科研项目、团队建设与人才引进培养、支撑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分配现状和成效,并探讨了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在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基本科研业务费稳定支持力度、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比例、加强绩效评价、规范专项资金管理与监督检查工作等建议,以期为科研机构提升基本科研业务费使用效率提供一定的参考。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央财政设立了“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支持科研院所自主开展符合公益职能定位、代表学科发展方向、进行前瞻布局以及自主选题的基础性、支撑性、应急性的研究工作。2016年,财政部修订了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出台了《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6〕268号)(以下简称“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对基本科研业务费的使用方向、使用原则、支出范围、管理规范、绩效评价等做了进一步明确。2021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1〕32号)(以下简称“国发32号文”)精神,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教〔2021〕203号)(以下简称“补充通知”),在基本科研业务费中进一步深化科研项目经费“放管服”改革。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基本科研业务费在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优化科研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着科研院所的稳定发展。

一、管理现状

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明确其使用方向主要是支持科研院所自主选题开展的科研工作,支持所属行业基础性、支撑性、应急性科研工作,支持团队建设及人才培养,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支持科技基础性工作等其他工作。

(一)总体情况

2011—2021年,直接下拨到某国有科研机构下属研究所的基本科研业务费总量为145.5亿元。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主要用于自主部署科研项目、团队建设与人才引进培养,以及支撑能力建设三个方面,其中自主部署科研项目的经费为72.8亿元、支持团队建设与人才引进培养的经费为42.2亿元、用于支撑能力建设的经费为30.5亿元,占基本科研业务费总量145.5亿元的比例分别为50%、29%、21%。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二)使用方向

1.支持自主部署科研项目情况

2011—2021年,自主部署科研项目是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最主要的投入方向,经费总量占总投入的50%。从经费占比看,十二五期间年均占比48%,十三五期间年均占比52.3%,2021年占比47.5%,年均占比基本稳定在50%左右;从经费体量看,十二五期间年均5.9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6.9亿元,2021年增长到8.7亿元,年均经费呈逐渐增长趋势。研究所共部署了13338个项目,平均资助强度为55万元,自主部署科研项目的特点是数量多、强度低。

此外,自主部署科研项目中对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经费占比看,十二五期间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年均占比32.2%,十三五期间年均占比42%,2021年占比42.5%;从经费体量看,十二五期间年均1.9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2.9亿元,2021年增长到3.7亿元;从人员支持规模看,十二五期间年均支持607人,十三五期间年均支持707人,2021年支持843人。

2.支持团队建设与人才引进培养情况

2011—2021年,团队建设与人才引进培养也是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主要的投入方向之一,经费总量占总投入的29%。从经费占比看,十二五期间年均占比26.8%,十三五期间年均占比27.5%,2021年占比38.8%,年均占比呈上升趋势;从经费体量看,十二五期间年均3.3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3.8亿元,2021年增长到7.1亿元,年均经费也呈上升趋势;从支持规模看,共支持团队2415个,经费为13亿元;支持人才计划15426人次,经费为29.2亿元。

此外,团队建设与人才引进培养中对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力度逐渐提高,覆盖面逐渐扩大。从经费占比看,十二五期间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年均占比45.5%,十三五期间年均占比50%,2021年占比59.2%;从经费体量看,呈逐渐增长趋势,十二五期间年均1.5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1.9亿元,2021年增长到4.2亿元;从人员支持规模看,十二五期间年均支持766人,十三五期间年均支持815人,2021年支持878人,支持规模呈增长趋势。

3.支持支撑能力建设情况

2011—2021年,对支撑能力建设的投入力度相对自主部署科研项目和支持团队建设与人才引进培养较小,经费总量占总投入的21%。从经费占比看,十二五期间年均占比25.5%,十三五期间年均占比18.7%,2021年占比13.7%;从经费体量看,十二五期间年均3.1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2.5亿元,2021年2.5亿元。研究所支持支撑能力建设主要用于科研平台建设、图书文献与信息化建设、野外台站建设等方面。

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中用于支撑能力建设的年均经费和年均占比近十年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院层面在支撑能力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大,所以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中用于支撑能力建设方面的投入比例逐渐降低。

(三)支出内容

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按有关规定可以支出的主要范围是业务费、设备费、劳务费,国发32号文出台后允许从基本科研业务费提取不超过20%作为奖励经费。2011—2021年,研究所的业务费支出70.2亿元,占比49%;设备费支出31.1亿元,占比22%;劳务费支出17.2亿元,占比12%;人员绩效支出16.2亿元,占比11%。

二、管理成效

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管理得到了科研机构的普遍认可,对于促进我国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科研竞争力都有较大的成效。

(一)对研究所履行法人主体责任发挥了支撑作用

研究所作为创新体系的微观主体,其运行与发展状况对我国科技创新有着重要作用。在研究所普遍需要依靠争取任务经费弥补人员工资和公共运行等刚性支出的客观情况下,直接下达至研究所的基本科研业务费,成为研究所履行法人主体责任、加强前瞻布局、培养引进人才和支撑能力建设的重要资源,也是研究所自主可支配的主要资源。

(二)对研究所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了基础保障作用

研究所青年科研人员在科研起步阶段,面临着申请各类科研项目的压力。基本科研业务费作为研究所可自主统筹支配的专项资金,在研究所青年科研人员的起步阶段发挥着“种子基金”的作用,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发展起到了基础保障作用。2011—2021年,研究所将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支持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的经费体量和支持规模都呈增长趋势。

(三)对研究所自主可控资金发挥了一定的撬动作用

基本科研业务费对盘活研究所存量资金发挥了撬动作用,形成了溢出效应。2011—2021年,有63%的研究所以基本科研业务费为杠杆,统筹匹配存量资源用于自身布局发展,盘活了存量资源,这部分研究所形成了基本科研业务费和存量资源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态势,提升了资源集成度和使用效益。

三、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研项目经费“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推进,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也在逐步完善和创新,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从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管理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稳定支持经费占研究所总体经费比例低

2011—2021年,直接下达至研究所的基本科研业务费总量虽然有所增加,但经费总量占院科学事业费财政拨款的比重为5%。按照2021年的数据测算,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占其年度科研项目经费总收入的比重仅为2.8%。随着科研竞争日益激烈,竞争性经费的获取难度不断加大,基本科研业务费作为研究所主要可调控的稳定经费比重偏低,对基本科研业务费有力支撑保障研究所科技创新活动有一定程度的限制。

(二)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比例不足

从2011—2021年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情况来看,研究所用于支持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的基本科研业务费占直接下达研究所的基本科研业务费总量的比重近年有所上升,特别是在国发32号文出台后,经费比重和支持规模显著提升,但是总的经费比例仍然不足50%,低于补充通知中“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支持青年科研人员的比例,一般不得低于年度预算的50%”的要求,用于支持青年科研人员的资金比例偏小。

(三)绩效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基本科研业务费在不同类型研究所存在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有些很需要基本科研业务费支持的研究所,申请到的基本科研业务费偏少;有些对基本科研业务费需求不高的研究所,申请到的基本科研业务费反而多。基本科研业务费的专项绩效评价机制尚不健全,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各单位基本科研业务费预算分配相挂钩的奖惩机制一定程度上尚不完善。

(四)管理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研究所缺少完整的、可操作的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制度,在基本科研业务费的使用过程中对其统筹管理不够,存在“重分配、轻管理,重使用、轻效益”等问题。使用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支持自主部署项目方面,从研究所部署项目的数量、规模看,一定程度上存在缺少选题机制、支持重点不突出的问题,更多的是“在做什么”“能做什么”,未能实现“该做什么”。

四、相关建议

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是保障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基本科研业务费是稳定性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为了更好地发挥基本科研业务费稳定性支持的作用,经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基本科研业务费稳定支持力度

近年来,科研院所的科研状况和经费需求已随改革的深化而出现了新的变化,尽管近年国家对稳定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有所增加,但在整体科研经费结构中,所占比重仍然偏低。基本科研业务费作为稳定性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财政支持力度仍需加大。

(二)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比例

青年科研人员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和主力军,也是最需要稳定经费支持的群体。从研究所近十年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管理情况来看,用于稳定支持青年科研人员的资金比例偏小。科研院所应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比例,充分激发青年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三)加强对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绩效评价

将基本科研业务费的使用情况纳入研究所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范畴,院层面以绩效为导向,根据基本科研业务费绩效产出情况,统筹经济资源,逐步提高对不同类型研究所的稳定支持比例,扩大研究所资源配置自主权,充分发挥研究所自主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研究所创新动力、活力,有力支撑保障研究所科技创新活动。

(四)规范管理与监督检查

根据科研院所实际情况,从使用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自主部署项目的选题、立项,到项目结束的验收、绩效评价与考核等阶段入手,建立规范的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机制,加强对基本科研业务费日常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院所两级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机制,提高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管理水平,提升科研水平和科研效率。

结语:

基本科研业务费的高效使用,对推进科研工作有着重要作用,科研院所应高度重视基本科研业务费的使用和管理。财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基本科研业务费稳定支持力度,科研院所在基本科研业务费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应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比例,完善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价机制,进一步规范管理与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基本科研业务费在推进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