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背景下地勘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2024-09-20周吉娜

今日财富 2024年25期

在经济改革背景下,全面发展地勘经济,切实增强国民经济增长能力,是地勘单位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任务。目前,国内地勘经济成功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地勘单位需稳抓行业发展的机遇,有效利用行业优势资源,秉承长远发展理念,开辟地勘经济全新的发展路径,探寻全新的经济增长方向,推动地勘事业有序发展。文章以贵州地勘单位为视角,融合国家发展理念,探寻有效的地勘经济发展战略。

一、改革背景下地勘经济发展环境影响因素

在改革背景下,地勘经济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发展环境是主要的制约因素。

(一)体制机制不完善

在进行划转属地分配、局部地区改革、整体工作推进等各类工作后,国内地勘行业成功迈入了“改革探索,深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截至2023年7月,全国地勘单位进行了大致分类,逐一确定了改革任务。在探索分类改革方案时,地勘单位取得的成效较为显著,但仍然存在较多不足。一方面,地勘各个部门的多数功能具有相似性,各个岗位职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现象,致使地勘单位面临较为严峻的竞争局面,难以展现自身的公益性职能;另一方面,较少的事业经费,较大的岗位责任,致使地勘单位的用工结构、业务体系、服务方案,无法满足地勘经济的发展要求,成为制约地勘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业务结构平衡性不足

在新时期,地质行业成功地为国家探明了种类丰富的矿产资源,增加了地质、海洋等多样性的资源开发项目。与此同时,地勘单位职能也相应增加,从简单的地质寻矿,转变为多样性自然资源集中管理。在业务增加的情况下,受到业务运作形式、资源分配、用工结构、人才专业性组成、技术先进性等各类因素的制约,部分地勘单位建立的业务体系尚未达到服务领域的业务开拓需求,亟待制定系统性方案,重新创建业务结构。由此发现,地勘单位的业务组成是干扰地勘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因素。然而,由于地勘单位在技术先进性、人才专业性、资金充足性等诸多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不足,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调整业务结构,改变业务体系。

(三)社会影响力较弱

当前,自然资源管理正值改革的关键时期,“两个统一”的工作方向,需要地勘单位更多地关注生态建设。多数项目由政府结合实际用料需求,编写对应的预算方案,开展政府服务采购工作。在这种采购模式下,地勘单位能够获得政府更多的物资支持。在事业单位进行资金预算规划时,地勘单位尚未拥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生态项目建设中。地勘单位经历了较长的自主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与其他企业合作项目较少,与区域政府、国有单位的合作不多。这种封闭的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地勘单位与社会公众的距离,使其无法获得较高的社会关注度,成为制约地勘经济发展的间接因素。

二、改革背景下地勘经济的发展策略分析

(一)借助数字技术,搭建数据服务平台

一是持续打造数字勘查信息系统。近年来,贵州省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已开始采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以数据库为核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高可用性、高普适性的精查区三维地质信息系统,实现了勘查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地勘单位开展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与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实施的“贵州省地质三维空间战略调查评价项目”接轨,在大精查业务工作主流程中具体应用“QuantyPES”hev0G55HfkevmUONYx6g/g==软件(固体矿产勘查信息系统),开展钻孔数据数字化采集,勘查大数据存储管理,勘查图件计算机辅助编绘,三维矿床建模与可视化、多方法的资源储量估算工作,为矿山开发提供数字化勘查资料,同时实现矿产资源勘查的全流程数字化与信息化,朝着资源勘查智慧化方向进军。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贵州地矿建立了每个重点精查区的矿产资源勘查信息系统,该系统符合精查矿产特点和矿产勘查工作流程,并划分为:钻孔数据野外数字化采集子系统、勘查数据综合管理数据库子系统、勘查地质图件计算机辅助编绘子系统、矿床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子系统、多方法资源储量估算(传统块段法、剖面法和多种克里格法)五个子系统。系统具有二次开发接口,可以进行二次开发;支持搭载三维矿产资源勘查信息系统的geo、GVP,MapGIS等数据格式,并能够直接访问大型关系型数据库,实现海量数据的快速读取。

地勘单位利用软件完成勘查数据的数字化处理,实现资源勘查过程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实现精查矿山信息的全面数字化管理,完全三维可视化地显示编辑环境下的矿山地表与地下一体化地质建模,形成含有复杂地质结构和矿体成分结构参数的三维数字矿床模型,实现矿床观测和分析数据的三维可视化,提供生动的三维效果以及方便的数字矿山空间查询、量算和各种实用的勘查数据分析、勘查工程决策支持等功能,为矿山资源的勘探部署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提供实用的决策支持分析工具,并在系统正式部署和应用的过程中,不断提供技术支持,不断收集用户意见,不断优化完善系统。

二是创建数据服务平台。国内地勘行业中,大多地勘单位设有项目监理职位。针对地勘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管,这是有效管理地勘项目的关键举措,能够保证地勘质量。在数据服务平台中,开发了一个地勘智能监管程序,旨在从地勘工作的全环节角度进行全面监督管理。此程序设计了远程查看数据、汇总勘察数据、调取关键勘察信息等功能。地勘智能监管程序运行时,能够保证项目出资方、监理方等各方权益,保持各项地勘工作依照规范进行,切实增强地勘监管的有效性。在监管平台,安排有物化探、钻探等多样性的技术内容,便于监理及时查看各项技术规范。系统内给出了完整的监管指标方案,帮助监理明确地勘活动的技术要求、远程监管技术规范。系统能够快速整合工程数据,创建地勘数据库,远程交互地勘资料,在线进行地勘数据分析。数字监管平台的功能,主要是从各类用户角度,分别设计角色权限。

1.地勘管理单位的角色。地勘管理单位的用户,作为地勘监管平台主要管理者,可自由查看各个项目的地勘数据,进行数据统计、资料查询等操作。技术人员拥有导出地勘数据、修正关键数据、进行地勘资料分析的操作权限。技术人员在获取管理者同意后,可自主查看各个项目清单内容。

2.地勘单位的角色。主要是地勘单位各个项目的成员,含有项目负责人、技术勘察人员。可设计多个级别,角色权限有:输入项目信息、查询勘察资料。

3.监理角色。具体包括总监、工程师,依照监理职级,设计用户权限。监理角色可自主查看监管项目的地勘资料。

数字监管平台,主要支持各类用户进行业务数据分析。使用数字监管平台,可从用户权限设计、业务数据分析等方面,有效提高地勘业务的工作速度,切实推动地勘经济发展。比如,在查看项目验收资料时,监管平台可查看的数据类型有:验收文件、野外验收申请表、验收结果、审核报告等。验收资料中,含有地勘项目进行期间的各类资料,比如原始图片、记录卡片、初始编录数据等。各项数据均是进行地勘工作的关键资料,在监管平台内完整存储,有助于形成地勘行业的工作记录,更好地进行项目监管。在智能监管中,利用各个流程的数据资料,分析勘察数据的准确性。监理人员需要设定完整的工作方案,依照物探、钻探、坑探等各类技术规范,完整提交地勘数据分析结果。

(二)树立循环理念,促进产业循环

矿产资源具有较高的稀缺性,勘查后储备资源较少。地勘单位在发展行业经济时,尝试从循环经济入手,获取全新的经济发展机会,循环经济能够有效解决国内能源不充足的问题。参照国内“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现状,地勘单位可利用煤炭资源,创建产业循环体系。积极利用多样性的矿产资源,去除资源中的无用成分,提取价值资源,进行循环生产,建立资源循环利用的生产体系。积极落实低碳勘查工作,减少环境破坏行为,有效控制资源浪费。当勘测发现危机矿山时,一方面主动布局地质灾害预警工作,保证作业人员生产安全并尽可能减少经济损失,防止产生新的次生灾害;另一方面及时寻找替代项目,同时当危机矿山已经形成,须积极开展地质灾害修复工作,或者通过地质灾害修复对矿山环境或资源进行循环再利用,以此延长矿产服务时间。如贵州朱砂古镇风景度假区,该地原为万山汞矿,有着近千年汞矿开采冶炼的历史,也曾是中国最大的汞工业生产基地,现经生态修复后,二次开发建成万山国家矿山公园及矿山怀旧小镇,继续以新的面貌发挥矿产资源的余热。

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工作,合理划分废料类型,进行循环生产,创建绿色生态的生产体系。全力研发洁净生产工艺,将原有的煤炭资源,生产成清洁型的液体燃料,以此减少煤炭污染。妥善利用煤层气、油页岩等资源,制定产业运作方案。组建专业队伍,进行瓦斯抽采,全面增强煤层气的开采力度,有效控制瓦斯危害,将其转变为地勘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借助瓦斯抽采工作,能够有效控制煤矿事故,从安全生产视角,有效防控甲烷污染问题,在开展地勘业务的同时积极推进生态建设工作,建设具有生态环保功能的地勘经济体系。

(三)拓展服务内容,开拓海外市场

其一,妥善利用国内的地勘资源,积极健全地勘市场体系。在有序运作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国际业务。密切关注其他国家的地勘经济发展动态,积极走向国外地勘市场。参照本单位的海外市场经营能力,制定单独经营、合作经营等方案。在开发煤层气勘测业务方面,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均有地勘需求,可以选择国内的地勘单位,进行联合勘测;其二,树立“国际地质”“国际市场”的地勘经济发展理念,有效开拓地质业务类型。地勘单位需要在原来业务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更具勘测价值的项目,寻找更广阔的勘查业务空间,稳步增强地勘经济的发展活力。近年来,贵州地勘单位持续进行“伴生矿产”的勘查活动,给出了“油页岩资源功能评估”“地下热水勘察评估”“乡村贫困区域的饮水质量勘测”等方案,成功获得了政府单位的认可。在进行实际勘察工作的同时,开展了立项、论证等工作,成功开拓了勘查市场;其三,稳步运作矿业经济。根据地勘单位的人才力量、经济发展能力,综合确定矿业经济的运作方案。煤炭勘察单位拥有充足的矿业勘察数据,可借助探矿权单位的资质,获取矿山的开发权限。当前,煤炭市场需求较大,每个矿山的技术服务时间至少为15年,可获得长时间的地勘业务,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前景。

(四)制定品牌战略,优化品牌形象

巧妙利用品牌效应,改变人们对于地勘单位的传统印象,塑造全新的地勘经济形象。地勘单位主要从事各类自然资源的开发活动,可利用自然山水、绿色植物作为品牌形象。比如,地勘单位可选择最新挖掘的水晶石,使用数字技术,在线雕刻地勘单位的名字。此种品牌形象设计,带给人们的印象是:“自然资源”“先进技术”“专业思想”。地勘单位可利用各项自然资源,开发小众产品,拓展业务范围,促使地勘品牌步入市场。开发动画书册,讲解各类自然资源的地勘方法。采取动画演示形式,促使人们了解地勘工作的过程。利用充足的自然资源,制作各类品牌形象。

积极借鉴优秀的品牌塑造方式,全面制定符合地勘经济发展的品牌战略。地勘单位在制定品牌战略时,可从专业性、自然资源、团队特长等方面,提取关键符号,设计独特的、具有辨识度的品牌形象,保证品牌建设效果。主要负责水资源勘测的单位,可选择“水滴”作为品牌形象,开发多样性的水滴产品,比如,水滴吊坠、水滴手杖等。在产品营销时,附带产品介绍卡片,增设二维码,人们可扫码收听“水流的轻音乐”。采取水滴产品、水流音乐的组合营销形式,有效宣传保护水资源、勘测地层水资源的各项知识,有效扩大地勘单位的收入来源,切实增强品牌建设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地勘经济发展可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利用先进的勘测技术、专业的勘察人才、生态型循环生产方式等,全面促进地勘经济发展。在当前国内经济发展中,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地勘单位需要稳抓时代机会,积极利用前端地勘技术,妥善运用循环生产工艺,打造企业品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探寻更佳的地勘经济发展方向,全方位推进地勘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