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烽火求知 矢志治国

2024-09-19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24年9期
关键词:烽火盐城市旧址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第五分校旧址——正北楼

坐落于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校园内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旧址——正北楼,始建于1931年,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

如今,正北楼已成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青年学习社,省、市少先队、共青团教育实践基地,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军事历史教学基地,盐城市党史教育基地。同时,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表彰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这座江苏省盐城市区内保存完好的民国建筑——正北楼,建于1931年,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旧址。“抗日军政大学”,全称是“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中国共产党1937年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前身是红军大学,长征时编为干部团,到达延安后改为“抗日军政大学”。1940年11月,经党中央批准,抗大五分校作为新四军直属分校在盐城正式创建,由陈毅担任校长兼政委。

毛主席非常关心抗大五分校的建设,为进一步充实抗大五分校办学力量,在抗大总校办学力量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从总校抽调120名教师支援抗大五分校,由后来的开国上将洪学智带领,从河北邢台出发,冲破日伪军的层层封锁,跨越五个省,全程2000多公里,无一人掉队。此行被陈毅称为“敌后小长征”。

烽火硝烟年代的抗大五分校汇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进步青年,他们的热血追求和救国心声让正北楼成为一个群英荟萃、人才济济的地方,一个华中地区的军事文化教育中心。除了新四军军政干部前来受训外,还有未转移的盐中学生、地下团员,国统区、敌占区的进步青年、南洋爱国华侨青年、革命遗孤(如张太雷烈士之女张茜蕾)等,他们纷纷突破日伪军重重封锁来到抗大五分校。抗大五分校先后培养了3000多名抗日军政干部。抗大的学员们毕业后,都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了骨干作用。

正北楼前绿茵茵的草坪上,刘少奇的半身塑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塑像底座上,镌刻着刘少奇为抗大五分校的题词:“为正义,为自由,为民族的与社会的解放而战斗到底!”

作为历史的见证,1982年,正北楼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历经七十余载风霜雨雪的正北楼,仍然矗立在盐城市初级中学的校园内,聆听莘莘学子的琅琅书声。听,正北楼的钟声又响起来了!它不仅出现在前辈们的梦中,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更回响在我们的心头,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听着钟声,唱着歌,穿越所有的坎坷和严寒,去奔向花开的季节吧!

寄语

同学们,让我们以新四军革命英雄人物为榜样,赓续铁军血脉,传承抗大“烽火求知 矢志报国”的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江苏省盐城市初级

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韩俊元

猜你喜欢

烽火盐城市旧址
盐城市深化专项整治
盐城市扛起使命担当 锻造应急铁军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烽火瞬息
烽火豪情:初光先照映初心
东方县旧址修复一期工程已完工
走马观花东北边业银行旧址
烽火戏诸侯
难忘烽火岁月
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