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古今,放怀天地
2024-09-18胡春涛
“静观古今,放怀天地”正契合陈文瑛的为人、为学和为艺。“静观”是态度,恬然冲淡,不与争锋;“古今”指厚度,上下求索,纵横有度;“放怀”是风度,游目骋怀,随情适性;“天地”显气度,仰观宇宙,俯察山林。陈文瑛徜徉于山水林壑间,澄怀静虑,舒展怀抱,实现精神的释放与自我超越。
陈文瑛山水画是传统的,又是超越现实的、无关乎功利的。在他笔下,山水是其用以沟通天人并最后达成自我实现的一种途径。王微《叙画》曰:“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陈文瑛以自己的一管之笔创造了一个有情的山水世界。在这个山水世界里有渔樵归隐、山居秋暝、溪山独钓、舟桥水榭、云林观瀑等。这些意象渗透着古人的生活理想,但又有他个人关于悠远传统、周遭物象的感念,时间与空间都内化于心,并借助笔墨外化为一套具有传统特征的表意符号,传达了一种自处与闲适的情绪。他的情感与塑造的山川丘壑融为一体,画面是静谧闲适的,葆有了古典山水的内在气质。陈文瑛以古人生活与艺术的状态,彰显对传统与造化的关照、对须臾与永恒的感悟、对物外与心源的见解,借此沟通天人,体认自我,展现仁智之乐。
这些年陈文瑛的山水风格大致由两类交织发展而成——简阔舒朗一路与绵密朴茂一路,前者删拔大要,有其父陈玉圃先生之风,力图展现用笔的书写性、用墨的抒情性以及用意的诗性;后者远追王蒙、髡残等古人,以密体示人,用笔细腻,用墨淡冶,岩岫繁密邈远,树木郁郁苍苍。大凡疏与密,只是笔墨语言锤炼的结果,而疏密背后是对山水意境的深耕。陈文瑛总是着意于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一种夐远深邃的山水境界,无论繁简,构建天地人合一的意境都是他追求的方向与落脚点。诚如其父陈玉圃先生言:“画虽简而境深,笔虽繁而空灵,皆意境创造之大手笔也。(陈玉圃《中国山水画画理》)”尽管他这种“大手笔”的境界还需要不断地经营并予以深化与升华。
“静观古今,放怀天地”道尽了传统文人身处永恒时间与广袤空间中的自我调适与精神寄托,显现出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达观与通明。陈文瑛创造了一个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理想山水世界,其中包含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追索,也有来源于山水物象的感悟与认知。在这个世界里,他可以淡泊明志,可以澄怀观道,可以悟对通神。陈文瑛能将艺术人生的态度、厚度、风度与气度熔铸于一体,为其通达古今、天地以及回归自我疏通了道路。
【作者简介】胡春涛,江西吉安人,博士,现为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宗教美术、中国与东南亚美术。
责任编辑练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