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教学环境的BOPPPS教学模式在短视频剪辑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4-09-15李蒙蒙张俊楷朱振伸赵敬云
摘要: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等院校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更重视课堂教学实践。为提升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了智慧教学环境下的BOPPPS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短视频剪辑课程,进行相关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课堂授课模式,该模式能显著增强师生交互,促进个性化教学的精准实施,推动学生高阶认知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本文总结了该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BOPPPS教学模式;智慧教学;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24-0127-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0 引言
随着教育数字化的持续推进,教育强国的建设日益受到重视。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关键场所,其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占据核心地位。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满足国家的人才需求,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改革下不懈努力。同时,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也离不开教学环境的优化,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等院校的智慧教学环境建设日益完善,特别是智慧教室基础设施的逐步普及,为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环境基础。
然而,当前部分高校课堂教学仍存在一些不足,如课堂教学内容资源相对匮乏、教学方法难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学模式更新缓慢等。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旨在结合BOPPPS教学模型,依托智慧教学环境,推动环境与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探索基于智慧教学环境的BOPPPS教学模式,以期有效提升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推动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1 相关理论
1.1 BOPPPS教学模式
BOPPPS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名称来自其代表的六个教学环节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分别是:导入(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1]。BOPPPS教学模式多用于高校课堂教学,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该模式的重点是师生互动的参与式学习,教学过程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既注重教学互动和反思,更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2]。BOPPPS教学模式能够优化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丰富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启发的主导作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也能够发挥出其主动性与创造性,优化课堂教学,切实促进高校课堂教学改革。
1.2 智慧教学环境支持
我国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对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所肩负的重要使命进行系统阐释[3]。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也向着智慧化方向逐步转变,智慧教学的实施基础是要有对应的教学环境,智慧教学环境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录播直播、数据分析等多种现代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记录分析学生数据、根据数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具有感知化、泛在化、个性化、预知性和融合性等特征[4]。在进行智慧教学模式设计前,要充分考虑智慧教学环境对智慧教学模式各个环节的支持作用,具体有六个方面。
泛在共享的数字学习资源:智慧教室平台包含有各种数字化学习资源,还能够通过网络获取很多在线优质资源,同时智慧教室也汇聚第三方优质资源及应用,学生可根据需要选择,为BOPPPS教学模式提供坚实的资源基础。
虚实融合的学习空间:智慧教室环境包括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物理空间包含可移动触屏一体机、高清摄像头、智慧讲台、拾音麦、可移动桌椅等构成,虚拟空间由网络教学平台、录播直播平台、智慧教室管理系统、在线交流系统等构成。学生可以实现“人—机—物—环境”智能交互融合,更好地开展参与式学习。
全面展示问题情境:智慧教室能够通过交互大屏向学生展现问题的全貌,创设问题情境,尤其能够展示和阐明一些与生活经验相距甚远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主深化意义建构,从而较快地习得高阶认知能力和策略。相比传统教室,这是智慧教室的优势所在。
伴随式数据收集:智慧教室可以通过虚拟空间的各种平台,采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在线数据,包括线上测验数据、参与讨论的数据、课堂提问的数据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获取的数据详细了解学生的在线学习过程情况;智慧教室物理环境中的摄像头可以录制学生的学习过程,从中获取学生的听课情况、面对面交流情况、学习状况等数据;合理使用这些数据,能够有效支持BOPPPS教学模式中的前测、后测和总结环节,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便捷化互动工具:智慧教室里的硬件设备包括可移动触屏一体机,一体机中有丰富的互动工具,比如互动投屏、演示、标注等。投屏功能可以让教室里的大屏显示同样或者不同的知识内容,也可以和手机、平板、学生自带电脑之间实现多屏信息交换;演示功能可以操作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虚拟仿真等资源放大或者缩小等;标注能支持师生对屏幕显示的各种内容进行勾画、标注,并且可以存储标注内容,以供课后学习探讨交流。
灵活多变的教室布局:智慧教室与传统教室相比,教学形式不再局限于大班集体授课,而是扩展为大班授课、小班授课、小组讨论、自主探究、远程学习等。大班授课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小班授课方便学生开展小组团队学习或者自主探究,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智慧教学环境支持多种形式的班级授课模式,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布局,更好地满足课堂需求。
智慧教学环境的优势包括在线资源丰富共享、数据精准易获取、支持智能交互、教室布局灵活等,不仅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合适的网络资源和服务,还能够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地展示教学知识信息,为教学过程添加趣味性,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学习兴趣,更好地服务师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4]。
2 模式构建
智慧教学模式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与信息化时代到来的基础上逐步出现的,通过智慧教学环境,集成多种信息化技术,对线上线下教学全过程进行完整的记录,收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教学进行反馈并不断改进,最终达到课程教学信息化的目的[5]。
智慧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是BOPPPS模式的六个教学单元与智慧教学模式的融合,将BOPPPS的六个环节灵活贯穿到教学过程中。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教学活动设计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强师生交流与学生之间的同伴交流,构建基于智慧教学环境的BOPPPS教学模式框架,如图1所示。
课前准备主要包括感官导入、制定目标、前置评价三个环节,对应的是BOPPPS教学模式中的导入、学习目标、前测单元。教师在授课前,在智慧教学平台上传短视频剪辑课程的课前预习资源,包括课件、视频并发布学习任务,明确本次课堂教学预期达到的结果,告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接收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提前预习本节课的知识,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问题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实时讨论。教师需要把控课前时间,在课堂讲授前批阅课前任务或作业,掌握学生的课前任务完成度和自主预习情况,结合学生数据分析本次课堂的难点,为后续课堂讲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个性化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主要包括引导讲解和检测评价,针对的是BOPPPS教学模式中的参与式学习和后测两个部分。BOPPPS教学模式中参与式学习是最重要的一个核心环节,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学习的有效性[6]。上课前,教师要明确告知学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在智慧教室授课,利用智慧教学环境和工具进行内容讲解,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开展团队协作学习,智慧教室也便于开展研讨、分享等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设计本节课的随堂测验,智慧教室配备有对应的在线工具,将测验发布到平台上,学生在线完成,教师可以通过测验结果掌握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学生可以依据测验结果及时调整学习计划,教师也可以根据结果进行教学反思,对课程进度进行适当调整,并不断优化课堂设计。
课后总结对应的是BOPPPS模式最后一个教学单元,即总结环节,教师需要对整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带领学生厘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再次强化知识重难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课堂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或者其他形式对课堂的知识内容进行结构化梳理,找到其内在关联性,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这个环节,教师和学生反思课堂目标的实现情况,对后续的学习和教学提出新的期望,对不足的地方及时改进。
3 实践应用
3.1 应用设计
本研究选用短视频剪辑课程,实验选取某大学二年级两个班级,共60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授课地点为智慧教室,配合使用超星学习通,进行实验设计。
3.2 效果分析
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对参与该课程的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主要涉及BOPPPS教学模式的目标达成度、交互参与度、学生主体性、学习效能感、学习氛围5个项目类别,共发出30份问卷,有效问卷28份,有效率为93.33%,如表1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在Crobach’s α信度系数中,“目标达成度”的均值接近量表的最高等级即非常满意,说明学生对BOPPPS教学模式的目标达成度非常满意,“交互参与度”“学生主体性”“学习效能感”“学习氛围”的项目均值都大于4,表明学生对BOPPPS教学模式及整个教学应用过程持较高的满意度。
4 总结展望
基于智慧教学环境的BOPPPS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智能化信息技术,有利于开展课堂的线上资源共享,课堂测验、团队协作探究等教学活动,将智慧教学环境的优势融合到BOPPPS教学模式中,加强深度互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时监控,对学生教学前后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检验,在教学前后进行测验,实现及时的多元化评价,促进师生实时优化教学。在研究过程中,BOPPPS教学模式在智慧教学环境中的优势还未完全发挥,在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时需要考虑学科差异,结合学科的特点,改进优化使之适应不同的学科,切实提升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 冉潇琦.基于BOPPPS的在线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21.
[2] 元肖肖.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SPOC教学活动设计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9.
[3] 石中英.教育强国:概念辨析、历史脉络与路径方法: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44(1):9-18.
[4] 王思皖.智慧教学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2.
[5] 赵玲朗.高中物理智慧教学模式构建及智能支撑工具与资源进化模型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1.
[6] 丁楚瑜.BOPPPS模式培养初中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的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22.
【通联编辑:代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