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装剧中的拖尾长

2024-09-12吕若兰

读报参考 2024年26期

随着近年来古装影视剧的热播,华美古装裙裾再次进入观众的视线。不论置身古代宫廷、快意江湖还是玄幻仙境,一袭拖尾长裙几乎成了女性角色的标配。部分观众可能会有疑问,这真是古人生活中的衣着服饰吗?

长裙曳地,是一种流行

拖尾长裙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后来朝代更迭,无论服装样式如何变化,拖尾一直没有被遗忘。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日常穿着的深衣就有宽大的裙摆拖尾。和上衣下裙不同,深衣就像一张剪裁又拼接的大被子,将人从脖子裹到脚。为了穿着合体、方便活动,深衣的上衣和下裙分开剪裁,在腰间缝合,裙摆处余量充裕,短至脚踝,长至拖地。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所在地曾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此处考古发现50多件锦绣被服。其中较长的深衣有五六件,编号为N-15的绵衣,衣长约200厘米,而墓主人身高仅164厘米,这意味着拖尾至少有30厘米。陈家大山楚墓也是同一时期的墓穴,其中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中描绘了一位侧身站立、双手合掌的妇人,她身上穿的正是深衣,能看出衣服在腰处系紧,袖口宽松,长长的裙摆堆叠在脚边。

汉代依然盛行深衣作为正统服装款式,但细节有所变化。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中就画有穿着深衣的女子,该墓中还出土了一件素纱衣,袖子更加宽大,衣长也有160厘米。

到了魏晋时期,思想开放,简单的服饰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追求新异的需要,深衣的下摆又添了新花样。多层上宽下尖的三角形装饰取代了原本单层的裙边,人们好像把莲花的层层花瓣穿在身上。在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列女仁智图》中,长裙层层裙摆堆叠,画中女子飘然欲仙。

唐宋时期,经济发达、社会繁荣,服饰上奢华璀璨,裙身用料也多,齐胸襦裙流行开来。这种形制,胸口绑带固定裙子,腰处宽松,整条裙子呈梯形下垂,长裙摆在地面堆积。为了让长裙拖尾更加生动,人们想了不少办法。武则天时期,人们在裙尾四角缀上十二铃,铃铛随步伐响动,别具新意;“旋裙”则是在裙摆两边设计了开衩,便于骑马;后来还发展出前后相掩的系带拖尾长裙,称为“赶上裙”。唐文宗曾下令限制这种奢侈的风气,但人们并没有放弃对长裙的喜爱。直到清朝,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诗句中描绘“拖尾长裙摇曳”的场景。

拖尾,身份的象征

然而,拖尾长裙并不是人人都能追求的流行,绝大部分历史时期,“时尚拖尾”是贵族才有的穿衣特权。中国古代以礼法管理社会,等级制度非常鲜明,服饰也分三六九等,区分贵贱亲疏与社会角色,服装的形制、质料、纹样、配饰材质及数量都有规定。汉代司马彪所著《后汉书》中首次设置了《礼仪志》和《舆服志》,通过规定服制来区分尊卑。

“巨大”通常是地位的象征,“大即是美”在人们的审美观念中根深蒂固。更长的拖尾意味着服饰体量更大,穿衣者所占据的空间也更大,是更高权力地位的具象表现。

唐代规定,平民百姓的外套拖地不能超过6厘米,女子的裙子拖地不能超过9厘米。不过,唐代后期,淮南地区还是出现了拖地近14厘米的时新款式。当时的观察使李德特意上书向皇帝报告,还下了严格的行政命令,要求所有过长的裙摆都必须减去9厘米。

明朝时期的规定更为严格,明太祖朱元璋在30年间修订服饰制度百余次,规定平民百姓的上身衣袍距离地面至少17厘米,下身裙子离地也要有3厘米。

对广大劳动人民来说,穿衣还是以方便为主。宝成铁路沿线出土的汉代农民陶俑生动还原了当时的农民形象,他们头戴笠帽,身穿短衣窄裤,系着腰带,十分利落。宋代《清明上河图》中绘制了上千人物,其中不乏穿着短衣沿街叫卖的小贩、裙长不过膝的医馆女子、穿轻便外褂卖炊饼的老板娘等小人物。

不过,即便贵族也很少在日常生活中穿极为庄重尊贵的服饰。出席不同场合时需要穿着的服装等级都有明文规定,越是重要场合就越隆重,其他时候可以穿着常服或便服。

就算偶尔穿着,长拖尾擦过地面,也免不了被弄脏。在洗涤条件有限的古代,应该如何处理?其实对古代贵族而言,衣服几乎是“一次性”的。皇室穿清洗过的衣服甚至是可以载入史册的节俭行为,比如《资治通鉴》中就用“后宫皆服浣濯之衣”来证明隋文帝的节俭。

因为古代染色技术落后,过水清洗很可能导致衣服掉色或染色,贵重衣物上的金丝银线也不能轻易沾水,很多珍贵的华服只能靠熏香去除异味。如果要清洗服装,古人也只能依靠天然材料,如皂角和草木灰。皂角中的皂素能够产生泡沫,草木灰中的碱性成分可以漂白,配上淘米水、黄芩和荷叶,去污的同时可以增香。最后再加上木槌和河水,可不就是“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摘自《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