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飞行的“追风博士”张博
2024-09-12邱广宇
张博今年已经62岁了,媒体喜欢叫他“追风博士”。这不仅因为他是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博士,还因为他在通用航空领域(除了商业航空以外的民用航空、大众航空领域)有着无可比拟的独特经验。2016年,时年54岁的张博驾驶单引擎涡轮螺旋桨飞机,从北京出发,途经23个国家的44个起降点,花费49天回到北京,完成了总距离超过4万公里的环球飞行。
充满变数的华丽冒险
独自一人驾驶飞机,16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只能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万一面临风险需要紧急迫降,也只能冒着生命危险落在海面上——这是张博在2024年3月完成的第三次环球飞行中,面对的一次从未经历过的挑战。在他环球飞行的经验中,某些航程当然是可以有同伴、领航员陪伴的,但这段4000多公里的海上行程必须独自完成。要在海上飞行,一架小型飞机的载重量是有限的,他只能选择尽可能地在飞机上多装油,而不是载人。
孤独的旅程中,张博其实也挺忙,有不少事情需要去操作。有一段路程,他在3000多公尺的高度飞行,雷达在这一路段无法看到他的飞机,于是每隔一个小时,他必须通过卫星电话和空管机构进行沟通,确保安全。此外,他每隔半小时还要给油箱加一次油。即便有这些事可做,这趟旅途还是枯燥得让人无法想象,张博回忆,十几个小时的不眠不休,让飞行的最后一段变得煎熬。开到最后,为了不让自己犯困,他把自己的大腿都掐青了。最终,凭着强大的意志力,他完成了这段长达4000多公里的海上飞行。
张博所进行的这种“环球飞行”,按字面理解就是“自驾飞行器环球飞行一周”,可以独自完成,也可以携带团队或者几架飞行器一起,甚至乘坐热气球旅行也可以算。它之所以被视为一项巨大的挑战,是因为这种飞行并非自行飞完就能算数,还必须满足航空行业内部约定俗成的一些基本条件,才能被载入史册。这些基本条件大致包括:必须是同一位飞行员驾驶同一架飞机,飞行员必须从某地起飞最后回到该地,要穿过地球所有子午线,航线需要绕地球一周,总航程需要超过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的长度等。
因此,环球飞行这一行为本身,就是由无数风险和未知情况构成的一场大型冒险。筹备一次这样的飞行,自然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一位环球飞行者出发前,要先根据飞机自身的条件、承载能力和飞行能力,设计好合理的航线,比如要考虑飞机是要越过某片大洋,还是取道北极圈更适合等。而在设计航线的过程中,飞行者还要对途经国家的空中管制规则有了解,也要和签派公司即负责组织、安排、保障飞机的飞行与运行管理的机构进行密切合作,保证旅途计划的随时变更。而踏上旅途之后,当地瞬息万变的天气条件更是无法预测的,这种时候只能依靠飞行员的随机应变。
这些经验在不同的飞行中可以积攒,但很多问题都是一边出现,一边解决。在2016年第一次的环球飞行中,张博带领了几位团队成员一起上路,他们已经为此筹划了两年,几乎每走一步都有突发状况发生。比如,长途飞行时为了减轻重量不能带太多食物,因此,机上人员在一段长时间的飞行中必须集体不进食,不上厕所,一起挑战极限。他们事前想到了这个问题,却没想到有这么难熬。此外,遇到一些突发的天气状况,也只能当机立断地选择飞往更高的高度,或者掉头回去等待天晴。而途经一些战乱国家时,飞行计划更是随时可能被打乱,只能选择调整。
到了张博实施第二次环球飞行时,因为选择了难度更大的低空飞行,又有很多新的变数出现。出发前,张博突然发现,飞机的螺旋桨有一道裂痕,他只好和伙伴紧急进行修复。在加拿大,张博和同行人员一起经历了暴风雪,行程要修改,要紧急联系签派公司,重新规划行程,这种变化经常让他们猝不及防。在欧洲,张博要使用从前没用过的频率和某地空管沟通,一开始他怎么也调不到适当的频率,在毫无音讯的那段时间,他感到自己像被抛弃在太空中的旅行者。此外,有时即使经过了认真检查,飞机还是会出现一些故障,比如起落架问题、突然爆胎等。幸运的是,每一次,凭着运气和实力,张博都化险为夷。
从不“退休”的飞行理想
1990年代,张博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去往美国留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又在不同领域创立了多家公司,在中美两国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很多人觉得他的人生幸福且幸运,但他深知,是身上那种不易满足的个性促使着他不会像50多岁的人那样有“退休”“享清福”的想法,而是要为自己树立更多的目标,而且,往往目标越是艰难,他就越想挑战一下。
人到中年学习飞行,除了浪漫和理想之外,其实也源于一个更实际的理由——工作需要。2014年,张博担任董事长的一家投资公司需要涉足通用航空业务,而当时他从未涉猎过航空知识,这激发了他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且,他也认为,自己对公司的主要决策应该负责任,不能“拍脑袋”,应该充分了解。很快,他发现,最快地了解航空业的方式,是去考一个飞行员驾照,通过突击学习的方式,他能最快地了解不同的机型、操作,以及航空业的运作、航管知识等最核心的内容。于是,张博决定抽出两个月,到自己的母校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去学习飞行,因为这所大学设有飞行学院,可以为他提供所需的学习环境。
如今想来,张博感觉,自己考飞行驾照的行为,是一个“略显疯狂的举动”。但这种“疯狂”,最终让张博顺利成为一名航空业的专业人士。而随着对航空业的了解越来越多,在和同行的交流过程中,他也获得了更多的信息。此时,他才知道,历史上已经有300多位驾驶员完成了环球飞行,但因为种种原因,还没有一次环球飞行是以中国为终点和起点的。张博开始下决心,他不但要像其他飞行员那样,实现驾飞机环球飞行的终极梦想,还要创造他们从未创造的纪录,就是要以家乡中国为起点和终点,完成这一飞行,填补这项空白。
从2023年12月到2024年3月,62岁的张博又一次挑战了自己。他历时76天,进行了里程更长的第三次环球飞行。这次,他跨越了全球四大洋,穿越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抵达了南极圈,也经历了独自一人在茫茫大海上的极限飞行。
在漫漫的长途飞行中,张博曾看到很多比完成目标还要有趣,更值得思考的事。在第二次环球飞行中,途经北极圈时,张博亲眼看到了不断融化的北极冰川,他还曾站在浮冰上体验、感受了这一切变化。他真切地感受到了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体会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0年前,52岁才飞上蓝天的张博还不曾想到,自己10年后能够完成如此艰苦卓绝却又充满趣味的冒险。不过在他看来,飞行也不仅仅是浪漫的,风险与浪漫永远是并行的。当年刚刚学习飞行时,他也有几次和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有一次,他和教练一起进行飞行训练,飞机刚刚飞到一个不太高的高度时,教练就不小心关闭了引擎,这个行为造成了飞机失速。那一刻,他感到死神“露出了黑色的袍角”,全身被汗水浸透。不过,即便如此,他也知道他不会放弃飞行,旅程中的浪漫和危险,最终都会变成他不断飞上蓝天的动力。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