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召:爱国是他身上最浓重的底色
2024-09-12刘苏雅
8月17日晚,杰出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在我国原子弹研制陷入困境时,他精妙论证出苏联专家数据有误;首颗原子弹爆炸前夜,他与同事通过计算,送上“定心丸”;在“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工作中,他为推动国家科技管理倾注心血和智慧……在95年的人生中,周光召将70年奉献给了科学事业,对推动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功勋卓著。
原子弹爆炸前夜送上“定心丸”
作为理论物理学家,周光召的研究方向为高能物理、核武器理论。1957年春天,周光召带着“向科学进军”的使命,前往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从事粒子物理的研究。他埋头苦学,4年间两次获得联合研究所的科研奖金,发表了33篇论文。1958年,他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1960年,推导出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成为国际公认的该定理奠基者之一。
1960年代,因国家战略需要,周光召强烈要求回国从事原子弹研究。他在致时任二机部负责人的决心书中写道:“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科学家,我愿意放弃自己作了多年的基础理论研究,改行从事国家急需的工作,我们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
周光召曾说:“一个民族要在精神上站立起来,必须要有自信,必须要有伟大的科学家和重大的发明来提升整个民族精神和自信心。”1961年,32岁的周光召回到祖国,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隐姓埋名19年,协助邓稼先(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完成核武器理论设计工作。
“光召兄的回来,使得中国1964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比预想中)早了一两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曾这样评价。作为我国核武器科技事业的开创者之一,周光召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在此过程中,“九次计算”的故事最为人称道。周光召刚刚回国时,原子弹的总体计算陷入困境,科研人员根据苏联专家给出的数据反复进行了九次计算,却仍没有得到正确的结果。周光召反复检查,认为计算过程无误,并巧妙地提出,通过炸药的利用率计算,求出炸药所输出的最大功,论证了苏联专家数据的不可能,终结了争论,推动总体计算继续进行。
在今年5月15日举行的“周光召先生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研讨会”上,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所长王建国分享了这个故事,并感慨:“这是周先生为原子弹研制立下的首功,为推动核武器研制中的自主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杰出的科技事业领导者
今年是周光召从事科学事业70周年。除了投身“两弹一星”事业外,他在推动“863”计划和“973”计划、筹建中国工程院、推进中国科学院学部制度化、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设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设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等一系列重要工作中,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84年10月,我国首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破土动工。1986年,周光召担任对撞机工程领导小组组长,领导该装置的建设工作。前期建设工作顺利推进,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建设团队仅用3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专用非标准设备的设计、研制和主要部件的批量生产。
到了1988年初,建设团队认为工程胜利在望,出现一些松懈情绪。“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到了关键时刻。”周光召勉励建设团队,“在最后关键时刻如果坚持不住,那是很可惜的。”面对当时下海、开发创收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也直言,应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开发的关系,高能所“应该有自己的方针,而不能随着社会舆论摆来摆去”。在他的鼓励下,1988年10月16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比原定计划提前两个月,首次实现了正负电子对撞。
周光召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在物理学界,他也是一位杰出的科技事业领导者。周光召曾担任第二机械工业部九院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等职,以战略科学家的非凡洞察力、对世界科技大势的研判和把握,在人才培养和引进、科技政策改进和调整、国际交流、学科布局和建设等方方面面,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发展贡献心力。
在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期间,周光召提出了“双动力”论,即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具有各自不同的地位、作用和规律,基础研究要强调长远性、原创性和开放性,面向经济主战场则要按市场经济规律,积极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工作,发展高技术企业。由此引申的“一院两种运行机制”模式,为不同类型的科技工作铺设了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发展航道。
将为国奉献的信念传递给学生
“光召先生把他一生都献给了祖国和科学。”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与周光召相识30余年,“先生求真的学术精神、刚正的学者风骨、严谨的治学风格、平和的人生态度,始终无声地激励着我,令我受益匪浅。”
在青年人才的培养上,周光召倾注了大量心血。徐冠华回忆,从1960年代开始,周光召就亲自给年轻人授课,他以一位理论物理学家的敏锐,系统地给年轻人讲核武器物理专业的知识,自己先钻研透了再传授给年轻人,他的钻研精神和实际行动,给年轻人树立了榜样。
“周老师的一生是与祖国和党的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他希望这种为国奉献的信念能在他的学生中流传、发扬下去。”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岳良曾是周光召的学生。1986年,吴岳良博士毕业后,计划到国外开展博士后研究。临行前,周光召向他提了一个问题:“你将来‘翅膀硬了’,可能会面临很多选择,不过一旦国家需要你作出某种选择时,你是否能服从国家需要,回来服务国家?”当时,吴岳良就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并践行了自己的承诺,在1999年放弃优渥条件选择回国,担起了理论物理研究的重担。
周光召是一位有独特人格魅力的科学家,即便不从事科技工作的人,也总会为他所折服。一位曾在全国人大工作的朋友曾谈起这样一件小事:周光召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期间,他曾陪同周光召到美国访问。访问期间,周光召提出要参观一所高校生命科学方面的实验室。校方非常重视这次来访,特意安排了一位科研人员陪同翻译。当时,生命科学还是新兴学科,翻译口中的DNA、表观遗传学等名词,让大家听得云里雾里。发现这个情况,周光召就亲自给大家当起了翻译。“周先生没用那么多术语,说得简洁明白,终于让我们明白了这个实验室究竟研究什么、在做什么。”这位朋友感慨,“从他身上,我才知道大科学家该是什么样!”周光召生活简朴,平易近人。他经常会在讨论结束后,请学生们到研究所旁边的小饭馆“打牙祭”,也会将自己烤面包的“秘诀”传授给别人……
周光召将他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的科技事业。2011年11月15日,在“973计划”专家顾问组会议上,周光召突发脑出血,昏倒在会场。虽经过几次手术,但人们期盼的奇迹并未发生,他未能再回到工作中……
巨星陨落,长歌当哭。但周光召未竟的事业还在传承。也许,对这位伟大科学家最好的纪念,就是将他奉献一生的中国,建成科技强国!
(摘自《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