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法则”推动企业党建与科研生产经营“双融双促”
2024-09-12周国臣余建华
国有企业如何实现党建工作与科研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是关系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航空工业昌飞以其独特的“四法则”,为我们展现了一条成功的实践之路,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深入挖掘“四项功能”推动融促共识达成
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方向不偏向。昌飞公司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构建新时代航空工业高质量党建工程落地模式,将党的领导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切实将“两个一以贯之”的总要求贯彻到企业治理的方方面面,确保公司的发展方向始终与国家战略和航空事业的需求紧密契合,从重大项目的决策到日常生产的安排,党的领导确保了每一项工作都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为航空事业的发展贡献着坚实的力量。
形成强大合力,凝聚各方有力量。党建工作不仅仅是党组织自身的事情,更是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重要任务。昌飞通过党建工作的引领,将党员突击队的旗帜插在攻坚克难的最前线,将企业内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员工紧密团结在一起。无论是科研人员、生产工人还是管理人员,都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这种强大的合力不仅体现在日常工作中,更在面对重大挑战和困难时得以彰显,共同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推动着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优化企业治理,实现运营高效化。昌飞以现代化的企业治理理念为指导,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制度体系。通过党建与企业治理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的高效性。在科研生产经营中,注重流程优化和资源配置,以高效的运营模式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航空产品和服务。
推动创新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昌飞通过加强对创新工作的领导和支持,鼓励员工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培育企业的创新文化和创新能力。同时,积极推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多方面的创新,深化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发挥,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
着力深化“四个同步”推动融促保障有力
同步规划部署,实现二者有机结合。昌飞将党建工作与科研生产经营工作同规划、同部署,确保两项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年度计划时,充分考虑党建工作的需求和目标,将党建工作融入各项业务工作中,形成了统一的整体规划和部署。
同步组织落实,实现执行有力高效。昌飞注重党建工作与科研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步推进,确保各项任务同步组织落实,实现执行有力高效。在科研项目的攻坚中,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带头冲锋在前,带领广大员工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同时,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也通过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执行力,保障生产的有序进行和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同步考核评价,及时衡量工作质效。昌飞建立了完善的同步考核评价体系,将党建工作的成效与科研生产的成果、经营业绩等一同纳入考核范畴,全面、客观地评价各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表现。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使大家更加重视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不断提升工作质效。
同步激励惩处,持续优化机制体制。昌飞建立了一整套同步激励惩处措施,对在党建和业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rDgdbKsih/OzuFPH7MhSkA==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工作不力的则进行批评教育甚至问责处理,以促使其改进提升。同时,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优化相关机制体制,为党建与科研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提供坚实保障。
精心构建“四条路径”推动融促渠道畅通
上下协同并举,加强上下级的沟通与协调。在昌飞,管理层与基层员工之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和良好的沟通。上级及时传达公司的战略规划和工作要求,基层员工也能积极反馈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通过这种上下协同的方式,使得各项工作能够迅速落实,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确保企业的整体运行高效有序。
内外互动联动,积极与外界进行资源整合。昌飞不仅注重内部的协同合作,还积极与外部单位开展互动联动。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与供应商、客户等加强沟通交流,优化供应链管理和提升客户满意度。通过这种内外互动联动,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势互补,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左右紧密协同,增进部门之间合作与配合。不同部门在昌飞如同一个紧密运转的机器中的各个零部件,相互配合、协同工作。研发部门与生产部门密切合作,确保技术成果能够顺利转化为实际产品;市场部门与生产部门及时沟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计划。这种左右紧密协同的工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整体竞争力。
软硬实力兼修,注重软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昌飞在发展过程中,既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更新,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也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等软实力的培养。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培训和文化活动,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企业文化氛围,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准确把握“四个要素”推动融促质效提升
深植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昌飞通过不断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将其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通过科学的管理体系,优化工作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风险防控等,打通和构建“一体化考核评价”机制、“一站式”服务模式等,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为党建与科研生产经营的融合提供良好的管理基础。
再造业务流程,提高运作效率。昌飞通过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进行持续的优化和再造,去除繁琐的环节,简化操作步骤,提高业务流程的流畅性和高效性。专门组建公司流程与数据化部,实施业务流程的再造,不仅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客户满意度,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培育特色文化,实现价值创造。昌飞注重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将企业的价值观、使命和愿景深入人心。公司员工在这种特色文化的熏陶下,更加具有归属感和使命感,积极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通过“形、心、言、行”“一心多元”“党建工程七项行动”等特质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实现了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
涵养优良生态,促进持续发展。昌飞致力于营造良好的企业生态环境,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健康的工作氛围等,持续在衣(医)食住行上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不断提升员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这样的优良生态中,员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企业能够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通过不断涵养优良生态,为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航空工业昌飞在“四法则”的指引下,不断推动党建与科研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双融双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面向未来,昌飞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前进,认真学习和借鉴兄弟单位探索出来的实践经验,不断创新发展,努力提升质效,持续推动企业党建与科研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我国航空工业的繁荣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航空工业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