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三线记忆 赓续红色血脉
2024-09-12何沛骏
贵州的山,层峦叠嶂、峰耸岭峻、气势磅礴。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的群山之间,崎岖道路蜿蜒深处,分散着一批隐蔽的工业遗址,在这里,有山洞车间、宿舍、厂房……仿佛能透过这些旧迹,看到60年前三线创业者们艰苦创业的激情烈火,听到从大山中发出的阵阵激昂轰鸣。
三线贵州航空发动机厂旧址是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黎阳)旧址,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始建于1965年,是国家军工三线建设的典型代表,是集发动机研发、生产、修理、服务为一体的总装总试厂,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动力强军、科技报国,在崇山峻岭之间研制生产了数千台航空发动机,用智慧和双手托起战鹰,守护祖国领空安全,为铸就“蓝天长城”和建设航空强国书写了彪炳史册的华彩篇章。
艰苦创业 好人好马上三线
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形势波诡云谲,在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对抗加剧,美对中东南沿海攻势不断、边境冲突频发的背景下,中国面临西方列强政治、经济、军事的巨大威胁,为加强国防建设和改善生产力布局,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谋划着应对时局的决断,在西南、中南、西北开展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工业建设。毛泽东发出“深挖洞,广积粮,不争霸”“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政治动员令,震撼世界的大三线建设由此在中国西南、西北的广袤山地全面展开。
1965年,中共中央批准《国防工业1965年工作要点》,国防工业在贵州进入了大规模“三线”建设时期,航空发动机也迎来了第三次大规模建设。同年3月26日,第三机械工业部选厂工作组(由包建厂、第四设计院和勘测公司组成)来到贵州省平坝县进行厂址踏勘,他们本着“靠山、隐蔽、分散”的选址原则,决定了代号为“011系统”的贵州航空工业的建设布局,460厂、二所在白云区菜花洞,170厂、601库在马场区屯脚村(距离黎阳23公里)、100厂在十字区夏云公社(距离黎阳15公里)。
那时,到三线工作的人大多三十岁左右,他们血气方刚,风华正茂,一颗红心跟党走,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他们凭着一纸调令,没有二话,简简单单告别亲友,从祖国五湖四海汇集到这里,挥洒着理想与激情、付出与汗水、勇毅与开拓。用一铲一锹将黎阳从深山峡谷中建起,完成了黎阳投产建厂的第一次创业。坐落在平坝县,分散在方圆25公里以内若干处的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企业在这里应运而生。
坚守山洞 激情岁月燃烈火
三线贵州航空发动机厂旧址所处的位置是原黎阳公司的总部(460总装厂),占地51.4万平方米,包括天然与人工山洞车间3处、各类建筑厂房189幢。山洞车间比较潮湿,原来在山洞车间加工生产的师傅们,每天都会固定时间出去“放风”,老一辈三线建设者后来大多都会得风湿。当时,为防止受潮保证产品质量,许多人还把自己家里仅有的棉被捐献出来盖设备和零件。
菜花洞是黎阳第一个建设的山洞车间,该山洞车间原车间代号30,至1983年车间迁出之前,负责涡轮盘轴及转子部件加工。菜花洞是天然山洞,总长近20公里,分上下两层,实际使用面积1831平方米,该山洞前原来是一片油菜花,因此大家就把它起名“菜花洞”,曾为土匪洞和当地少数民族躲兵洞,1965年黎阳三线建设时将山洞改建为生产车间,洞内根据生产需求用砖分隔出若干区域。车间现已空置,但保存有部分设备,且砖墙上留有大量具有时代特征和文化特色的标语。
牛洞车间原车间代号32,也是天然山洞,1965年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筹建时,定址于此并改建为生产车间,负责导向器、压气机匣部件加工。1973年6月,车间迁出。牛洞实际使用总长约248米、面积2000平方米。洞内根据生产需求用砖分隔出若干区域。车间现已空置,是三线建设时期比较典型的山洞车间,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现在仍然可以看到许多天然的钟乳石,空间落差较大。牛洞车间两旁原来设备定点的基础还清晰可见。为了防潮和防止碎石掉落,还可以看到修砌的砖墙,砖墙上还保留大量珍贵的红色标语。两边的隔间均是以前的工具室等生产保障单位,形成整个32车间的厂房区域。
301号试车台是黎阳最早建设的试验厂房, 1967年动工,1970年投入使用,是一座具有热试车能力的多功能试车台,也是中国航发黎阳动力真正的功勋试车台,数十年来完成了无数航空发动机的试验任务,为中国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宝贵试验数据。时值今时,301号试车台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承担着各种新老型号发动机的热试及试验试车任务。它见证了历史的沉淀与科技的融合,这里有20世纪70年代的进气掺混段,80年代的燃油加温罐,90年代的数显转速表,21世纪00年代的数采系统,10年代的振动分析仪以及现代化的集成监控设备。这些不同时代的设备,共同见证了黎阳动力发展的历程,也展示了祖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它是一代代黎阳人的坚守与奉献的见证,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张黎阳的名片。
航空发动机是航空器的“心脏”,几代黎阳人共同接力,从种下一颗“中国心”到领航“中国心”,征途漫漫,“心”火相传。直至2004年最后一个山洞车间搬出,山洞车间见证了黎阳人近四十载铸就强劲“中国心”的激情岁月。
排除万难 矢志不渝铸辉煌
贵州在国家三线建设具有代表性,而黎阳更是众多三线建设企业的典型代表。在那个物资匮乏、缺少现代化手段的年代,黎阳先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住干打垒,睡大通铺,啃窝窝头,喝河中水,边设计、边施工、边生产,期间还排除“文革”的严重干扰和破坏,硬是用肩扛手抬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黎阳1965年选址,1966年开工,1968年完成基本建设任务,1970年组装生产的第一台发动机试车成功……三年完成基本建设任务,两年试制产品成功,在极度落后的生产条件下,完成了贵州第一台涡喷7发动机试车成功;在资金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完成了军品外贸出口并为国创汇;在技术落后于同行业其他单位的竞争中,完成了涡喷13型发动机的测绘研制……至此,在崇山峻岭设施落后的艰苦条件下,研制生产出了涡喷7、涡喷13两型机,为黎阳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生动践行着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
作为国家航空发动机制造骨干企业,黎阳建厂至今,从未脱离主业,为国防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公司三次荣获国家最高质量银质奖,其一型发动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被评为“航空装备研制重大突出贡献单位”,先后荣获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企业等称誉。此外,黎阳率先将中国航空发动机积极推向国际市场,于1981年出口了第一台发动机,开辟了航空发动机军贸出口的先河,且目前出口量占全国最大、创汇最多。
赓续血脉 传承精神守江山
三线贵州航空发动机厂旧址,承载着三线创业者们对“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的生动实践,以及黎阳创业者们在三线建设的实践中锤炼出“艰苦创业、敢打硬仗、求实创新、质量至上”的黎阳精神,丰富和发展了富有黎阳特色的企业文化,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长期以来,黎阳高度重视规范和引导三线贵州航空发动机厂旧址展示工作,充分发挥其纪念、宣传、教育作用。以“航空科普+研学实践”为主线,将研学实践活动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紧密联系,传承红色基因,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结合实际开展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实践。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挥国防军工文化辐射效应,积极主动融入当地文化布局和旅游战略,与阳明文化、孔学堂、屯堡文化等联动,实现国防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持续加强特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共生。同时,将三线贵州航空发动机厂旧址作为员工教育基地,激励广大干部职工以昂扬之姿,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
黎阳在三线贵州航空发动机厂旧址的维护与利用中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和发扬“三线精神”,守护和发展老一辈三线人打下的江山,未来,黎阳将继续以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高标准、全方位、系统性地建好用好三线贵州航空发动机厂旧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一文化瑰宝,通过讲好黎阳红色故事,将红色资源的利用转化为前行的动力,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让三线军工文化资源活起来、亮起来!
(作者单位:中国航发黎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