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红光沟文化资源培育六院党建品牌
2024-09-12航天科技六院党委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坚持党建引领,文化铸魂,以持续抓好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建设为主线,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航天精神,培育出了具有时代特点、航天特质的“红光沟”这一党建优质品牌。
挖掘“红光沟”文化资源,建设国家级航天精神文化区
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以下简称“红光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在三线建设时期的所在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州镇,始建于1965年,绵延21公里,航天六院人在红光沟28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条红光沟,两代发动机,三代航天人接续奋斗,拥有四个核心区,应用于弹、箭、星、船、器五大领域”的事业格局。这里被誉为“中国航天液体动力之乡”,是我国唯一的中国三线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它既是航天系列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航天液体动力文化的孕育地,更是广大科研人员在党的领导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发展航天事业的历史见证地和生动实践地。
2019年以来,航天六院党委充分挖掘红光沟丰富的文化资源,建设国家级航天精神文化区,不断探索党建引领、文化铸魂、打造独具特色的“红光沟”党建优质品牌的新途径新路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红光沟”已成为陕西省、航天系统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全国“大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领导干部培训教学点。
2019年以来,红光沟获得了国家工业遗产、中央企业军工文化遗产等荣誉。六院党委高度重视红光沟这一军工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深度挖掘蕴含其中的军工文化内涵,总结提炼红光沟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和社会价值,决定依托红光沟三线旧址,建设国家级航天精神文化区。六院党委审时度势,以建设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为主线,不断培育具有时代特征、航天特色和液体动力特点的六院党建优质品牌。
2020年4月22日,航天六院 “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项目开工,在保护利用旧址的基础上,历时3年,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两期建设如期完成,现已建成两个核心展区和一个教育服务配套区。第一个核心展区是一期项目建成的位于旧址指挥部的红光沟航天精神展览馆。展览馆拥有8个展室,室内布展面积约2000平方米,将红光沟时期积累的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打造一流动力而凝炼出来的精神财富、文化成果、研制经验、管理案例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展陈。
第二个核心展区—是二期项目建成的集军工文化、航天成果、“两弹一星”精神与航天科普于一体的航天文化体验区,依托201洞(原泵水力试验室)原生态洞体结构,打造了以沉浸式体验、场景体验为主,由回顾液体动力发展历程、展示航天重大工程、领略航天科技魅力、探索航天科技未来、感悟航天精神内涵的五个分展区组成。创新利用3D 技术模拟液体发动机试车场景;在国内首次制作3舱段中国空间站体验场景。同时,在旧址指挥部生活区建成了综合服务配套区,可同时满足800余人走进航天的学习培训需求。
发挥“红光沟”独特优势,打造党建优质品牌
红光沟作为唯一的中国三线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拥有独一无二的弘扬航天精神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载体,既承载着厚重的军工文化和航天精神底蕴,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更承载着老一辈航天人“听党话、跟党走”,建设航天强国的政治品质、精神情怀,是面向全社会特别是党员干部开展党性教育、宗旨教育的生动课堂。
深抓文化梳理,挖掘党建价值,推进“红光沟”党建品牌活起来。一方面,六院党委以红光沟承载的航天精神内涵的文化梳理为主线,充分挖掘新时代六院动力文化建设新思路、新内涵、新元素,提炼总结新时期六院动力文化发展的新脉络、新理念、新举措,发布《中国动力》《中国新动力》《动力高峰》报告文学三部曲和《航天六院文化地图》《新时代六院动力文化读本》,深度挖掘红光沟承载的航天精神优良因子,培育先进的液体动力文化,为推动液体动力支撑航天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撑。另一方面,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院党委在全院范围内开展航天历史文物统计普查工作,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全院航天历史文物的现状,挖掘其蕴含的党建价值,加强对院航天历史文物的保护和管理,为传承和弘扬航天精神提供宝贵的文化载体,为面向全社会更好地开展党性教育、主题党日活动提供鲜活的教材。积极组织开展亲历者口述历史、人物访谈、老照片、老物件等收集等相关工作,近年来,走访、采访老同志50余人次,完成口述材料30余万字,不断整合丰富红光沟所蕴含的航天精神的文化资源、生动鲜活的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生动故事。以访谈视频、沙画艺术作品赏析、“红光初心”留言墙、家书手稿等多种展示形式,呈现红光沟三线建设者的“听党话、跟党走”的芳华年代,让“红光沟”这一独特的党建品牌在新时代动起来、活起来。
细抓文化转化,创新党建实践,推进“红光沟”党建品牌火起来。在文化梳理的基础上,航天六院党委积极推进文化转化,创新党建实践,将“红光沟”所蕴含的时代价值、社会价值和党建价值,有机转化一个个寓意深刻、寓教于乐的文创产品,推动“红光沟”这一党建品牌火起来。
注重将“红光沟”文化价值和党建价值,融入产品设计和生产中。通过创新设计理念,将“红光沟”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党建价值转化为“红光沟”特制书签等特制文创产品,不仅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也增强了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积极建设党建文化创意课程。依托红光沟资源,开展主题党日、党性教育培训、“大思政课”特色教学实践等项目,在红光沟实现体验教学、互动教学、沉浸教学等更多样化的教育培训形式,更加生动、鲜活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加强党性教育,弘扬航天精神。同时,面向社会各类群团、不同层次需求,定制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西安+凤县红光沟”现场教学点为主,与凤县及宝鸡周边的自然、历史、文化、红色教育资源相结合的“航天+三线+红色”党建特色培训与研学项目,使学习者全方位感悟“红光沟”精神和军工文化魅力,体验航天科技成果,增强了爱党爱国热情和使命情怀。
大抓文化传播,拓宽党建渠道,推进“红光沟”党建品牌热起来。院党委通过讲好红光沟故事,弘扬航天精神,命名首批六院十大航天精神暨动力文化教育基地,发挥红光沟为代表的教育平台的功能,生动展示了国防军工企业的良好形象,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航天精神”独一无二的党建文化魅力。院创新开展“红光沟三线子女访谈”,传唱歌颂液体动力歌曲《神州动力》,编创反映共产党员李秉钧烈士舍身抗洪抢险保护国家财产感人事迹的情景剧《天地间的牵挂》,反映共产党员、科研工作者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敢于攀登科技高峰的情景剧《厕所试验室的传奇》,赢得广泛好评。通过中国航天日直播、课程成果展示、园区开放日等活动,在六院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融媒体上,持续推送党建与文化专题专栏文章,讲述“红光沟”好故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播军工文化和航天精神,使“红光沟”这一优质党建品牌越来越“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