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出新疆人的多彩生活
2024-09-12李莉荣
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新疆喀什分会场,热烈欢快的新疆歌舞将浓郁的民族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印象深刻。
新疆,地处古丝绸之路核心地带,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代东西方音乐舞蹈交汇之地,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音乐和舞蹈,早已深深融入新疆人的生活。
舞蹈,是新疆人的“出厂设置”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陆地边境线最长的民族聚集区,少数民族众多,多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这里的维吾尔族、蒙古族、塔吉克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都能歌善舞。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蒙古族的萨吾尔登,塔吉克族的鹰舞,哈萨克族的黑走马……或刚劲有力,或柔美曼妙,或轻松欢快,无论哪一种新疆舞,都浸透着生活的味道。
新疆人尤爱歌舞。新疆的舞蹈是全民热爱的运动,尤其到了重要节日,不同风格的舞者总会翩翩起舞,乐在其中。广场上、公园里、街道旁、餐厅内……不论走在哪个地方,你只要听见欢快的音乐响起,就能看到人们应节起舞的场景。可以说,新疆人在哪里,哪里就是舞台,哪里就有歌舞,跳脱的舞步、欢快的节奏,立刻就3de3d16712035d7a7fa82563047f85ad2ae954a6b88d9b0e6ada979ca3b61039能将快乐传递给每一个人。
对于新疆人来说,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更是情绪上的外放——喜悦、豪爽、热情、友好。所有的美好,都可以通过舞蹈传递。新疆人跳舞没有年龄的限制,无论是刚学会说话的娃娃,还是满头白发的爷爷奶奶,只要音乐一响,他们骨子里的节奏感便被召唤出来,随时可以起舞。在这里,从老人到孩子,从女人到男人,几乎个个都是“舞林高手”;在这里,“10个月年龄,9个月舞龄”算不得稀奇。毫不夸张地说,舞蹈是新疆人的“出厂设置”。
如今,新疆不同的街区、景区、餐厅都在结合当地特色,积极推出各类“歌舞项目”,欢乐的麦西来甫、传统的民族乐器、惊艳的胡旋舞、内容丰富的主题歌舞秀串烧……演员载歌载舞,观众驻足停留,现场感爆棚,氛围感十足。
校园,是新疆舞的传承之地
如何让新疆舞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近年来,新疆歌舞作为社团活动、美育课程走进中小学校园,很受大家喜欢。同学们不仅能欣赏到新疆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感受到独具魅力的音乐节奏,还能学习基本的舞蹈动作,丰富审美体验,了解新疆舞蹈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同时,新疆歌舞也走出校园,助力各种文化宣传活动,成为新疆亮丽的名片。
塔吉克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深塔中学的舞蹈教室里,学生们在多来提拜给木·居马汗和姑丽夏甫塔·吾守尔巴依两位老师的指导下,踏着鹰笛的曲调翩翩起舞,为“中小学生艺术节舞蹈大赛”做准备。
“腰微弯,右臂朝前伸,手指微朝上,左臂弯曲朝后,位于腰部,手指伸开。再来一遍。”多来提拜给木·居马汗老师指导迪丽娜孜·帕尼克、巴合提尼沙·吾拉木江和祖莱丽·艾力西尔三位同学跳鹰舞的动作细节,姑丽夏甫塔·吾守尔巴依老师则在不远处教群体学生基础动作。学生们的动作或庄重肃穆,或轻松明快,有时两臂平行,有时一上一下,恰似鹰的翅膀,脚步随鼓点和笛声可旋转180度和360度,也可朝前和左右前进,惟妙惟肖,极富美感。
鹰舞是塔吉克族的民间传统舞蹈,也是塔吉克人表达欢乐的一种方式,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模拟鹰的动作。2006年,塔吉克族鹰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鹰舞是学校非遗传承课程之一,同学们学得又快又好。
现在,青少年逐渐成为新疆歌舞的新生代,走向国际大舞台。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昭苏天马国际文化节、乌苏啤酒节等特殊活动,都离不开新疆歌舞,更离不开青少年的参与。
新疆舞源自新疆各族群众火热的生活,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热烈拥抱。
快乐就是如此简单,看似平凡日复一日的生活,如歌也如舞,有滋也有味。新疆舞透露着人们对生活的追求,讲述着古老大地上的千年故事。喀什古城的夜晚人声鼎沸,吐鲁番的葡萄园里果实累累,一首歌“唱响”一座城的东方小夜曲《草原之夜》,麦盖提县木卡姆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双胞胎兄弟的故事,还有胡杨下一代代兵团人生生不息的精神……这些属于新疆的画面以及背后动人的故事编创成歌舞,充满人情味、烟火气、趣味点,既有潮流感又有大众性。这一切,源于新疆人对美丽家园的精彩诠释。
伴随着丝绸之路的驼铃声,新疆歌舞作为新疆的一个文化符号,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所认同、所喜爱。
作者单位 新疆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