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白山羊养殖和保种措施
2024-09-11邱江赞
摘要:紫阳白山羊属于陕南白山羊,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偶蹄目、反刍动物亚目、牛科羊亚科。养殖紫阳白山羊要做好合理的前期预算,其养殖工作才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品种;养殖;管理;保种
紫阳白山羊分短毛和长毛2个类型。短毛型又分为有角和无角2个类型。有角短毛型羊按角型又可分为细小的线角和较粗大的板角2种。角多呈扁刀状,向上向后弯曲呈倒“八”字形,性情较温驯。无角短毛型毛被短而稀粗,性温驯,早熟易肥。长毛型也分有角和无角2个类型。有角长毛型羊的角也多呈板角状,性烈好斗;无角长毛型羊肩、侧、股部有9~17 cm长的粗毛[1]。
紫阳白山羊成年公羊平均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分别为(58.40±6.56)cm、(63.60±7.35)cm、(74.07±7.43)cm、(33.0±10.1)kg,成年母羊分别为:(53.16±4.42)cm、(57.98±5.08)cm、(68.73±5.91)cm、(27.3±6.0)kg。紫阳白山羊皮板品质好,致密富弹性,拉力强,面积大,是良好的制革原料。紫阳白山羊中的长毛型羊每年3—5月和9—10月各剪毛1次,不抓绒。成年公羊剪毛量平均为(320±60)g,成年母羊平均为(280±70)g。屠宰率:6月龄为45.5%、1.5岁为50%、2.5岁为52%。肉呈红色细嫩。板皮幅面大,致密富弹性拉力强。山羊胡须和羊毛粗刚洁白,是制毛笔和排刷的原料。紫阳白山羊头大小适中,鼻梁平直。颈短而宽厚。胸部发达,肋骨拱张良好,背腰长而平直,腹围大而紧凑。四肢粗壮。尾短小上翘。毛被以白色为主,少数为黑、褐或杂色。紫阳县位于陕西省南部,地处汉江上游,大巴山北麓,隶属陕西省安康市,县境西面与四川省万源市毗邻,东南方向与重庆市城口县接壤,交通便利、通信便捷。由于北有秦岭阻隔,南有巴山屏障,形成了紫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紫阳气候垂直变化较大,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1℃,无霜期为268 d。产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甘薯及豆类。可以利用的草场为暖性灌草丛,主要为山地草丛类、山地灌木草丛类、山地稀树草丛类3种类型。组成草场的植物80余科,共500多种,以禾本科为主,为紫阳白山羊养殖提供良好的饲料来源。
1 做好合理的前期预算
养殖的预算主要包括饲料费用、医治费用、疫苗费用、销售成本费用,及意外死亡造成的损失估算,在适当的时间销售紫阳白山羊,保证其市场价格最高,也保证山羊的价值足够高。
产值与销售的比值衡量。所谓的产出与销售的比值指的是养羊要考虑公羊和母羊的比例,一个合理搭配的比例能够让新生羔羊价值更高,调整好这个比例需要与当地的畜牧业支持单位进行沟通,听取多方意见,然后根据养羊场的条件以及经验进行判断,最终作出合理购买的决定。为了有效保护紫阳白山羊品种基因库,控制近亲血缘。按照公母1∶30的配比,如果选择符合紫阳白山羊特征的10只不同血缘优质种公羊和300只本地优质母羊建立核心繁育群,加快选育,净化白山羊血缘,扩大种群规模。
想要预算收益,需要精心制定一本账簿。制定账簿需要将每一个时间段进行分析,最好能够将成年牛羊和未成年牛羊分开计算,这样就便于推算的过程更精准。此外,需要积极参加当地举行的各种养殖培训大会,通过与专家的对话便于更加明确本场养殖方面不足,不断提高对紫阳白山羊养殖业的经验和管理水平。
2 科学的管理方式
科学的养殖方式至关重要。根据对影响养殖效率的因素分析,在当今的养殖业中,很多农村地区都存在着相同的特点,就是地区储备人才不够,养羊过于粗放,养殖人员专业度缺乏,养殖工具和饲料都没有得到最好的利用。很多养殖人员一直以来都是坚持传统的做法,导致羊肉品质和产量、身体素质不好[2]。其表现在于山羊的生产率低下、营养严重不良、躯体瘦小、易于生病等问题层出不穷。
对于紫阳白山羊业养殖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保暖,紫阳县属于北亚热带气候,随着极端天气的增多,过热和过冷都容易对牛羊造成严重的影响,比如羊场出现传染病肆虐、羊群不喜欢采食、懒于运动等,一旦出现这些异常的问题就会导致身体内部的器官发生病变,时间长了就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除了山羊的生活环境外,很多养殖业人员的养殖能力低下也是导致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不会选配饲料,无法及时发现山羊生病的迹象,耽误了山羊病情的治疗,最终错过了最佳的时机导致山羊的病种和死亡,直接影响到养殖户对于山羊养殖产业的受益和效率。
养殖户需要提高紫阳白山羊的营养水平,种公羊配种后,要让其采食充足的青草,并视种公羊的具体状况、配种次数、性欲强弱等,每天补饲麦麸、豆类、饼类等精饲料0.5~1.0 kg、鸡蛋2~3个、骨粉10 g、食盐15 g,分3次喂食,晚上可多饲喂一些,以便让其在夜间休息时恢复体力。还要掌握好母羊的发情期,做到适时配种。母羊发情期为1~2 d。母山羊发情30 h左右配种最适宜,尤其在发情末期配种,一般1次即可受孕。但是在配种实践中,为了确保母羊受孕,一般通常在第一次配种后,间隔12 h对仍未发情的母羊进行第二次配种。配种后的孕羊管理很重要,妊娠1个月左右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母羊采食饲草中营养物质的局限性,应配合人工青饲料喂养,青饲料草质好、营养丰富、草产量高,同时还节约成本。养殖户可种植的青饲料草有牧素草、禾荬草等,这些草富含可消化粗蛋白、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如果及时收割利用,消化率可达到75%~80%。在喂养母羊时,青饲料要保持新鲜和清洁,防止发生霉烂。母羊配种受孕后,严禁在放牧中奔跑、跃沟,严禁进出圈舍时拥挤,严禁棍打、狗追和惊吓。对于有习惯性或先天性流产的母羊,宜在有效时间内注射兽用保胎针剂或采取其他保胎措施。
紫阳白山羊养殖过程中更不能忽略疫病防治问题。要保持圈舍卫生,每天至少清理粪便2~3次,每月消毒3~4次,并做好消灭蚊蝇工作。保证休息时间,创造适合羊休息的圈舍环境和运动场环境,使羊在高温环境下能够保持机体的生理机能,增强抵抗力,维持正常生产。加强防疫工作,防止羊病常呈群发性或地方性流行。定期驱虫,入夏给羊注射阿维菌素,按照体重0.02 mL/kg,以驱除体内外寄生虫。防治腹泻。羊腹泻时,可采用早上空腹口服2支8万U的庆大霉素,连服2 d即可。做好羊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羊痘疫等疫苗的接种工作。
3 提高养殖效能
山羊养殖业不仅要效益,也要做好品牌化的建立。很多养殖户都从小户做起,慢慢扩大自己的养殖业,引入更加优秀的人才和管理方法、机械设备逐步从粗放式养殖转向精细化养殖,形成一定的规模后就成了一个小型的养殖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最后形成自己的养殖品牌。
建立品种鉴定标准,使品种的选优劣汰有据可循,基本达到品种生产性能稳定和外貌特征相似的种用要求,利用高科技技术来提高紫阳白山羊的品质。在传统养羊业中,很多优质的品种都是源自杂交形成的,而一只羊是否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与杂交生育也有一定的关系。对于品种和品质方面,要选育优质本地紫阳白山羊做养殖基础,避免近亲杂交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陷阱。做好紫阳白山羊种羊遗传资源保存,购买第三方社会化服务科研机构进行遗传性状DNA测定、贮存。
为确保紫阳白山羊的品种提纯,做好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提升,其最根本就是养殖户自主能动性的提升,需要通过与行业专家多交流,听取专家的建议,和同行们进行意见互换,采取实地考察的做法来学习与提升自己的养殖能力。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学会去选种、配种、诊断山羊常见病症并学着简单的医治与处理,把羊的棚圈清理得更加干净、干燥、透风,保持一个适当的温度,适时去消毒清理、定期注射疫苗与检查来保证紫阳白山羊的健康成长。一旦发现有问题的山羊,要采取果断的方式来进行隔离甚至是无害化处理,避免任何病情传播的可能,不断提升养殖技能和责任心足以提高养殖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4 做好养殖场的后勤保障工作
以我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总体思想为指导,坚持保护、开发、推广、利用相结合的方针,切实做好紫阳白山羊的保种和选育工作,建立紫阳白山羊品牌,加快养羊业产业化进程。
建标准化羊舍,场内建附属设施运动场。保种场尽量选择在周围500 m以内无山羊饲养相对隔离的地方,羊舍建筑要求是标准化墙体,有保暖隔热的作用;有塑钢通风窗和风机,水泥地面;饮水工程(贮水池、饮水管道、饮水消毒设备等);饲草加工房及设备等。山羊养殖场必须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建有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晒粪场、干粪池、化粪池)、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池。
做好疫病综合防控,场内有符合标准化要求的兽医诊断基地和兽用药品存放专柜、冰箱、冰柜。
做好育种记录,建有种羊场信息管理室。育种记录是紫阳白山羊保种工作的核心,如果无育种记录,任何保护措施都达不到保种育种效果,因此做好核心保种群是关键。保种项目建设单位应该组织专门人员做好育种记录,并输入计算机,随时便于查询,为保育种工作服务。依托企业为育种主体,保证基础种母羊的稳定性。
做好青贮饲料加工及优良牧草种植推广工作,一个规模养殖场必定要带动周边农户养殖产业的进步,更要做好后勤保障。除了疫病防控工作,就是牧草供应,特别是在枯草季节的牧草供应。
保种场购置与本养殖场适度规模的优质紫阳白山羊公羊和母羊,通过选育和提纯复壮。每年可向周边养羊户提供杂交羊母本,带动农户产业致富;流转土地,接纳劳动力就近务工增收;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能够通过污水减量措施有效促进畜禽养殖业降成本,通过粪污综合利用措施实现产业提效益。实施过程中,按照“种—养—肥”一体化的思路,发展现代循环农业,提高粪污处理能力,引领周边农户进行循环经营。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5 讨论
紫阳县地处陕南白山羊主产区,养羊悠久历史,农民有着养羊的传统习惯。紫阳白山羊具有初生重大、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膻味小,营养丰富颇受消费者欢迎。多年来,由于饲养管理粗放,近亲繁殖严重,出现了羊个体变小、发育不全、经济效益不高等现象,传统、粗放的生产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发展的要求,严重制约着当地肉羊产业的发展。因此,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白山羊良种繁育场,是不断提高陕南白山羊品质,是保持和提高白山羊群体质量的必由之路,也是确保陕南白山羊优良品种基因不丢失,保护开发利用好本品种资源,更好地推动紫阳县肉羊产业开发和农村产业振兴的客观要求。做好了紫阳白山羊的保种保壮,不仅是为了增产增收,更是促进乡村振兴衔接脱贫攻坚后续的工作顺利开展,为陕南白山羊地方品种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匡崇义,徐驰,袁福锦,等.冬春季饲草营养平衡供应体系的研究[J].养殖与饲料,2010(10):69-71.
[2] 孙飞,方热军.论“公司+农户”养殖模式[J].湖南饲料,2014(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