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分析的巴南区森林旅游高质量发展策略

2024-09-11高振东

新农民 2024年24期

摘要:近年来,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业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凸显。森林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1],有在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情况下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森林资源保护的优势。巴南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森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将SWOT分析法运用于巴南区森林旅游开发,分析其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有针对性地提出策略,以期为巴南区高质量发展森林旅游提供参考。

关键词:SWOT分析;森林旅游;高质量;发展策略

巴南区位于重庆中心城区南部,拥有中心城区1/2的森林资源以及全市1/2的温泉资源,便利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巴南区发展森林旅游的先天优势。然而,目前巴南区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规范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森林旅游资源优势的发挥和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重庆市巴南区森林旅游资源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通过借鉴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和优秀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发展策略,对助力巴南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创造高品质生活取得新进展、山清水秀美丽巴南建设实现新进步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2]。

1 森林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1.1 森林旅游概念

美国人道格拉斯于1986提出森林旅游是指直接利用森林或以森林环境为背景,在森林中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随着国内外学者对森林旅游的深入研究,学界也对森林旅游的概念存在多种定义。秦炜琳(2011)提出森林旅游是以森林、湿地、荒漠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外部物质环境为依托,所开展的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健身疗养、科普教育等旅游活动的统称。贾苗苗等(2020)认为森林旅游是以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作为主体,以森林环境作为主题背景,进行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并通过相关活动带动住宿、餐饮、购物消费等的经济业态模式。

简言之,森林旅游就是利用森林旅游资源开展的游憩行为。这里的森林旅游资源是指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其他自然景观为依托,人文景观为陪衬的一定森林旅游环境中,具有游览价值与旅游功能,并能够吸引旅游者的自然与社会、有形与无形的一切因素[3]。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国外关于森林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早,刘艳梅等(2022)在对国外核心数据库“WOS”1950~2020年收录的2812篇主题为“Forest Tourism/Forest Recreation”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后总结出,国外森林旅游研究的热点集中在森林旅游管理与政策、森林旅游价值评估及方法、森林旅游活动影响、森林旅游者分析方面。游礼枭等(2021)通过文献计量法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694 篇国内森林旅游领域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研究后提出国内森林旅游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森林公园建设与管理、森林旅游资源评价与利用、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路径与对策以及森林旅游产品创新与开发方面。由此看出,国内外关于森林旅游的研究都较为关注森林旅游管理和森林旅游价值评价方面,但区别于国外森林旅游研究关注森林旅游者分析和森林旅游活动影响方面,国内当前对森林旅游需求导向的研究还较少,且缺乏多学科融合[4]。

1.3 森林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表述。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是发展由“量”向“质”转变的新轨道。森林旅游作为当前我国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高质量发展既契合新时代旅游业振兴的主基调,也是推动我国现代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5],必将在生态文明建设、森林资源保护以及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巴南区森林旅游资源SWOT分析

2.1 巴南区森林旅游资源的发展优势(Strength)

2.1.1 地理位置优势

巴南区属于重庆市主城区,位于长江上游,东与涪陵、南川接壤,南与綦江相连,西与江津、九龙坡、大渡口毗邻,VnFy8KJDpCa8tjeEem0hX02xWi46TcEtALcmurCVQ/o=北与南岸、江北、渝北、长寿交界。渝湘、沿江等8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会,铁路东环线贯通南北,是重庆市的重要交通枢纽。

2.1.2 自然资源优势

巴南区现有林地面积9万hm2,拥有中心城区1/2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47.6%,是主城重要的“肺叶”,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主要有圣灯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温泉森林公园、东温泉森林公园等景区景点。境内拥有60 m长江岸线,48条河流,96座水库以及占全市近50%优质温泉资源的东温泉、南温泉等。

2.1.3 人文资源优势

在三千多年的历史里,巴南区这片土地上涌现出英雄将军巴蔓子、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邹容、民主革命家杨沧白等杰出人物。拥有南泉抗战旧址群、丰盛古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接龙吹打”“木洞山歌”。丰富的人文资源有利于与森林旅游资源形成互为补充的利好局面[6]。

2.2 巴南区森林旅游资源的发展劣势(Weakness)

2.2.1 森林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重庆市拥有众多森林旅游景点,其中不乏周边区县的武隆仙女山、南川金佛山、涪陵武陵山等国家级森林公园,相比之下,巴南区的森林旅游产品类型特色不足,服务项目单一、参与性不强,以观光游览为主的传统森林旅游产品对游客缺乏吸引力,更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

2.2.2 规范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巴南区在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专业化、国际化的森林旅游体系和标准尚未建立,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不完善,从业人员服务意识、经营管理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加之部分森林资源被过度开发,森林旅游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7],导致游客的体验不佳,制约了森林旅游的扩大和发展。

2.2.3 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因为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经济大环境的不确定性,国家一直希望通过刺激内需改变现状,扩大服务消费就是刺激内需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巴南区对于旅游服务日益重视,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力度。但是,与其他文旅项目开发相比,巴南区的森林旅游项目开发对于资金的需求量更多,资金投入量却严重不足。

2.3 巴南区森林旅游资源的发展机会(Opportunity)

2.3.1 国家政策扶持

近年来,党中央作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为巴南区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因地制宜引导主城都市区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有利于巴南进一步发挥辖区面积大、生态条件好、发展纵深位居中心城区之首的优势,充分释放发展潜能[8]。

2.3.2 客源市场不断扩大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数据,“十三五”以来,我国森林旅游产业规模快速壮大,平均年游客量达到15亿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5%,2023年全国生态旅游游客量更是达到25.31亿人次。2023年,重庆市重点监测的130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53亿人次,增长98.9%。接待过夜游客1.03亿人次,增长88.1%。巴南区过夜游客188.5万人次,增长106.9%,高于全市平均18.8个百分点。从以上数据来看,巴南区旅游客源市场已驶入发展“快车道”。

2.4 巴南区森林旅游资源的发展威胁(Threat)

2.4.1 森林资源保护不足

森林旅游的飞速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许多问题。部分景区为了从森林旅游获取更多价值,在没有合理规划的前提下,盲目扩大规模,森林资源保护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导致森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开展森林旅游的自然保护区,22%的地区由于开展森林旅游而使保护对象受到损害,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林木资源总量下降。巴南区森林区域连接城区,难以避免会受到城市边缘居民生产生活的一定影响。除开人为破坏,自然因素也给森林资源带来巨大威胁,比如2022年,因极端干旱,重庆共发生森林火灾30起,受害森林面积203.78 hm2,其中主城区的巴南区、北碚区受损巨大。一旦森林资源保护手段跟不上,必将给森林资源良性开发带来巨大威胁[9]。

2.4.2 市场竞争激烈

目前,重庆已建成市级以上森林公园85个、湿地公园26个、风景名胜区36处、地质公园10个,建成森林康养养生基地40多处,森林旅游市场蓬勃发展也导致在旅游产品开发上必定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特别是在武隆仙女山、南川金佛山、涪陵武陵山等周边国家级森林公园声名远播的情况下,巴南区森林旅游发展必然要与同类明星产品进行激烈竞争,如何保持森林旅游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3 巴南区森林旅游高质量发展策略

3.1 以创新发展思路提高森林旅游发展的竞争力

创新是森林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森林旅游竞争激烈,要实现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创新性地把本区域的资源特色结合起来,打造独具特色的优质旅游路线,与其他景区形成错位发展,提高森林旅游竞争力。

巴南区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山峡险峻,又有江河秀美,既有温泉氤氲,又有森林郁郁,既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又有多彩的民俗风情。要提高巴南区森林旅游的竞争力,就要把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森林旅游产品加大力度开发出来,通过构建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把森林资源优势与山峡江河、人文历史、民俗风情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差异化产品,凸显出巴南区“春季花海徜徉、夏季避暑纳凉、秋季蔬果采摘、冬季温泉养生”的特色,提高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和吸引力,以满足各地游客特别是主城区游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丰富森林旅游产品体系供给,满足游客多样化、高档次的旅游需求,做大做强森林旅游品牌[10]。

3.2 以秉持发展理念增强森林旅游发展的生命力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是森林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保证森林旅游行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森林资源保护与旅游项目开发之间的关系。首先,森林旅游发展要深入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要时时处处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地方政府与林业部门要通过构建新时期森林资源年度监测评价体系,对辖区森林与林地的数量、质量及其消长动态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监测,及时地为森林资源的保护性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其次,森林旅游从开发建设到开放运营全过程均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与约束。近些年来,国家林业局持续推动森林旅游行业及资源开发的立法进程,并大力宣传湿地、沙漠公园等的管理办法,以此为契机,巴南区各级政府也需整合各方力量,协同推进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与管理的规范化与法治化。最后,森林旅游开发者要与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形成联动,在日常经营管理中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森林资源保护的宣教活动,从根本上提高森林旅游经营人员和游客的保护意识。

3.3 以拓宽融资渠道提升森林旅游发展的驱动力

森林旅游开发与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需要有稳定的资金投入。当前,我国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也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在此背景下,要高质量发展巴南区森林旅游就要求在对财政政策的利用上提质增效,即把同样的钱花出更大成效。要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充分利用各类平台,创新森林旅游的投、融资模式,以政府资金扶持、政策优惠做主导,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森林旅游的开发,多渠道、多层次地筹集森林旅游发展资金。同时加强与其他宏观政策协同联动,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效果。

4 结语

推动森林旅游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公众对森林旅游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森林旅游发展的巨大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在推进巴南区森林旅游高质量发展开发中,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通过创新发展思路、建立制度支撑、拓宽融资渠道来更加有力地推动森林旅游业的改革,打破当前森林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科学推进森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巴南区森林旅游尽快登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刘青青.基于ROST-CM文本分析的森林旅游概念辨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0-23.

[2] 秦炜琳.浙江省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1.

[3] 贾苗苗,刘斌.新时期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思路浅析[J].西部林业科学,2020(5):164-167.

[4] 刘艳梅,邱守明.国外森林旅游的文献计量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5):34-41.

[5] 游礼枭,龚加辉,张绿水.基于核心期刊文献的国内森林旅游研究进展[J].南方林业科学,2021(6):63-68.

[6] 王庆,林卿.新时代森林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研究[J].生态经济,2021(10):137-163.

[7] 包玉霞.森林旅游发展问题研究[J].漫旅,2022(6):147-149.

[8] 陈玲玲,屈作新.我国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J].江苏农业科学,2016(1):483-486.

[9] 席一.重庆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 SWOT分析及对策[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3):76-79.

[10] 李霞.基于 SWOT分析的建宁县森林旅游开发策略[J].广东农业科学,2012(21):23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