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肥料在土壤改良和植物生产中的应用及推广情况
2024-09-11赵寒梅宋建军
摘要:微生物肥料是一种新型的肥料,其具备环保、高效、安全,符合绿色农业的发展需求。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发现,传统的化肥追施给农田土壤环境带来了影响,土壤板结严重,有机质成分显著下降,严重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等。本文主要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微生物肥料在土壤改良和植物生产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当前推广状况,希望本文同行及农业生产管理者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微生物肥料;土壤改良;植物生产;应用;推广现状
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广泛,而且十分重要,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多种功能,在土壤改良、提升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减轻病虫害、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现代农业对环保、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为微生物肥料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随着政策支持和行业标准的完善,为微生物肥料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相对传统肥料而言,微生物肥料是一种新型肥料,在其研发推广过程伴随着困难与挑战。未来,随着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微生物肥料的菌种筛选、生产工艺等方面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提升。这将有助于开发出更多高效、稳定、环保的微生物肥料产品,满足不同作物和土壤的需求,促进我国农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1 微生物肥料概述
微生物肥料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善植物生长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肥料。它是由活性微生物制成的肥料类型。产品种类分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等三大类。市场上产品形态有粉剂、液体、颗粒[2]。微生物肥料种类繁多,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微生物肥料主要有固氮菌肥料、硅酸盐细菌肥料、根瘤菌肥、生物有机肥等等。这类肥料具有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的特点,对于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微生物肥料应用过程中,其肥力和效果主要受制于自身数量、活性和土壤温度、湿度、酸碱条件的影响,以及一些人为因素影响,要合理科学施用[3]。
微生物肥料对人、畜、植物无害,不会破坏土壤微生态环境,符合现代农业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
广价值。
2 微生物肥料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2.1 分解有机质,提供养分
选择富含有利于有机质分解的微生物菌株的微生物肥料,比如具有腐解能力的真菌和细菌。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生物降解过程实现有机物质的分解或转化,给植物提供养分。适量的微生物均匀使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助于微生物能够更好地与有机质接触,并进行大量地生长繁殖和高效分解有机质。此外,通过施用含有固氮细菌的微生物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含量。微生物如磷酸溶菌杆菌和磷酸盐溶菌杆菌等,能够分解磷肥或直接溶解土壤中存在的磷矿物,使之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磷素形式,为植物提供养分。
2.2 改善土壤结构
微生物肥料中含有一些腐生菌和细菌等,加快了土壤有机质的降解过程,使土壤更加肥沃。肥料当中的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胶体聚合物,如黏多糖和黏蛋白等。这些聚合物可以黏合土壤颗粒,增加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和孔隙空间,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土壤存在一定的湿度,改善土壤结构。此外一些特定类型的微生物,可以促进土壤中黏土颗粒的凝聚和胶团的形成。这些胶团有助于提高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能够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促进根系生长和发育,增加根系对土壤的穿透力和稳定性,从而改善土壤结构。
3 微生物肥料在植物生产中的应用
3.1 种子处理
利用微生物肥料进行农作物种子处理可以提高种子萌发率、增加幼苗生长势和抗病虫害的能力。将种子浸泡在稀释后的微生物肥料溶液中,稍微晾干后即可播种,或将微生物肥料培养液经过稀释后喷洒在种子表面,也可以将微生物肥料与种子混合均匀后播种。
3.2 根际施肥
根际施肥是将微生物直接应用到植物根际的方法,以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产量。可将微生物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还可以将肥液喷洒在植物的根部区域。
3.3 叶面喷洒
将微生物肥料溶解在水中,配成适当浓度的液体喷洒到农作物的叶片上。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光照较弱的时候喷洒。使用适当的喷雾设备,避免过度喷洒导致滴流或叶面聚过多的微生物。
4 微生物肥料推广现状分析
4.1 微生物肥料市场混杂
微生物肥料市场混杂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微生物肥料生产过程的可能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使得产品品质参差不齐,产品中有效活菌含量达不到要求。一些产品因为运输、储藏等问题也难以保证质量。二是盲目夸大产品效果,误导消费者。一些企业或者经销商在宣传时,过分强调微生物肥料的某些功能,夸大其效果。三是市场上存在可能仅含有大量微量元素或者使用生长调节剂制成的假肥料。这些产品的流通,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声誉。四是监管能力需要提升。虽然农资执法等相关部门对微生物肥料市场进行了一定的监管,但由于一些原因,仍然存在监管漏洞问题,使一些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4.2 微生物肥料没有得到广泛认可
经市场调查,微生物肥料不被农民认可主要是以下一些原因:一是产品本身的问题。部分微生物肥料可能存在质量不稳定、活菌数量不足的情况,导致施用效果不理想。这直接影响了农民对微生物肥料的信任度。二是成本和价格原因。微生物肥料的生产成本较高,价格也相对较贵。这让大部分农民在选择肥料时更倾向于价格更低、效果更明显的传统化肥。三是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损害微生物肥料的声誉。农民购买时难辨真假,怕买到假肥料不敢购买。四是农民认知与习惯问题。许多农民对微生物肥料知识了解不足,对其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和效果持怀疑态度。也存在许多错误的认识,如:见效快的就是好菌肥,菌种的种类越多、菌种数量越大越好,一种菌种可以解决多种问题等等。另外,长期以来农民习惯于使用传统化肥,他们会认为微生物肥料的效果不如传统化肥明显,或者担心使用不当会对作物造成损害。
4.3 技术推广与服务不够完善
一些地方推广服务还不够到位,对微生物肥料相关知识宣传不足。微生物肥料种类繁多,很多农民对其了解不多,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菌肥,分不清菌肥还是菌剂等等。导致农民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
4.4 加强微生物肥料推广的措施
要加快微生物肥料的推广,需要政府、企业、商户和农民共同努力,加强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完善服务体系等措施的实施。一是多渠道加强宣传与教育。利用电视、广播、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使用微生物肥料的好处、使用方法和成功案例。提高农民对微生物肥料的认知度。组织针对农业技术人员和经销商的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提升农技人员的推广服务能力。二是提升产品品质。生产企业规范生产,确保产品合格率达到较高水平,保证微生物肥料的性能和使用效果。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对生产微生物肥料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对使用肥料的农民也要给予资金补贴或奖励,提高他们的使用积极性。四是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对市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
4.5 加强示范与推广
建立微生物肥料示范基地,通过现场观摩,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组织微生物肥料推广活动和展览会,通过产品展示,加深他们对微生物肥料的了解,提高农民对微生物肥料的信任度和使用意愿。
4.6 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通过下乡技术指导、设立服务热线等方式,加强技术服务,方便农民随时咨询和解决问题,为农民提供产品选购和使用指导等服务。
5 结语
微生物肥料在土壤改良、植物生长促进、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随着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增长、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微生物肥料的推广使用前景广阔。然而,目前微生物肥料推广使用力度还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和技术推广,提高农民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引导广大农民使用微生物肥料。
参考文献
[1] 欧诗婷,李晓晴,吴雨晴,等.不同配比基质理化特征及其与微生物菌剂协同对上海青生长的影响[J].现代园艺,2020,43(23):5.
[2] 马常宝,史梦雅.我国微生物肥料产业发展状况[J].中国农技推广,2016,32(2):13-18.
[3] 肖玉平,安军.微生物肥料在土壤改良和植物生产中的应用[J].乡村科技,2020(1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