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少奇与援越抗法战争(上)

2024-09-11张明金

党史博览 2024年9期

1949年12月,刘少奇为出访苏联的毛泽东送行

1949年10月,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刘少奇作为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就积极参与了决策援越抗法斗争,在中国的援越抗法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决策作用,为越南人民的民族自由独立解放斗争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援越抗法战争的历史由来

中法战争后,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成为法国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帝国主义取代法国,开始对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进行法西斯统治。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时,以胡志明为主席的印度支那共产党,领导越南独立同盟会(简称越盟)发动了“八月革命”。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宣布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

但是,法国政府坚持要恢复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1946年12月,法国派兵对越南的河内等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大举进攻,同时占领老挝、柬埔寨。面对强敌,刚刚建军不久而且战斗力弱小的越盟主力部队,撤兵越北山区丛林,坚持抗法民族解放斗争。法军占领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的主要城市和战略目标,扶持原越南皇帝保大于1949年建立全国性的政府,对越、老、柬三国实行殖民统治。

1949年12月3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批准国家安全委员会关于亚洲问题的研究报告,开始直接向法国侵略军和保大政权提供援助。为此,以胡志明为主席的越盟,开始领导越南人民进行抗击法国殖民主义的斗争,史称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战争前期,越盟的部分武装力量已经进入老挝、柬埔寨,同当地的抗敌力量共同作战,建立起越盟西部战线。当时,越盟西部战线的领导人,是越共中央主要领导成员黄文欢。

此时,越南民主共和国还是一个在丛林中进行游击战争的政权,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给予外交承认。就连当时作为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的苏联,也没有公开承认胡志明领导的越南民主共和国。

1949年10月1 日,胡志明从收音机中收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萌发了到中国寻求援助的想法。因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这些中国领导人,他都非常熟悉,并在共同的战斗中与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胡志明相信,中越两国一衣带水,中国朋友会帮助越南的革命斗争。于是,越共中央致电中共中央,希望建立越中两党、两国关系。

此时,正值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即将率团访问苏联,中共中央决定在毛泽东出访苏联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有关建立中越两党、两国关系的重大决策和组织援助越南的问题,就由刘少奇承担起来。

12月24日,刘少奇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此问题加以讨论。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的意见,刘少奇当日以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名义起草关于越南问题给正在苏联莫斯科访问的毛泽东的电报,汇报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的意见。电报指出:“关于越南要求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及我们承认越南共和国问题尚未答复,今天政治局开会曾就此问题加以讨论,认为在法国尚未承认中国之前,我们和胡志明建立外交关系是可以的,利多害少。但我们在没有得到你的复电之前,我们将不给越南答复。”

当天,毛泽东在莫斯科下榻的迎宾馆里起草致刘少奇电报并于即日发回北京,“可要越共派一个政治上负责的代表团来中国,此代表团亦可公开用中越亲善会名义,来到时可予以公开欢迎”,明确提出要越共中央派出负责的代表团到北京正式会谈建立正式关系问题。随后,越共中央回电中共中央,告知他们将派中央政治局委员陈登宁率随员9人来中国。

为回应越共中央,12月28日,刘少奇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关于中越两国建立外交关系问题给越共中央胡志明的电报:“越共中央胡志明同志:关于越南民主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问题,中共中央同意你们的提议即时建立中越两国的外交关系。苏联及各新民主国家亦可能在中越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后陆续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为了实现此事,中共中央向越共中央建议:(一)即由胡志明同志以越南民主共和国名义发表公开文告,声明愿意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如像毛泽东主席在今年10月1日发表的公告那样,由你们电台广播,同时由内部电台告我们及苏联与各个新民主国家。如此,我们及苏联和各新民主国家即可采取各自认为适当的步骤开始和你们建立正式的关系。(二)如果中越两国开始采取步骤建立公开的关系,那么,我们前次邀请你们派一个政治上负责的代表团来中国,即可公开用中越亲善的名义来中国,而不必秘密地来。(三)我们准备派到越南的代表暂时仍采取秘密的形式。(四)对于以上各项,望将你们的意见告诉我们。”

12月28日,越共中央致电中共中央,说他们派了一个负责的全权代表团已经动身来华,要求中国在广西接待并帮助提供交通工具,以便他们到北京,但未通报说是越共中央主席胡志明率团来中国。

从此刻起,刘少奇时刻关注着越共中央代表团的行程。 1950年1月2日,刘少奇致电中共中央中南局的负责同志,通报了越共中央全权代表团出发来中国的情况,要求他们即通知与越南边境地区接壤的前方部队很好地接待越共中央代表团,并安全地保护他们迅速送达北京,但要暂时保守秘密。

1月3日,越共中央致电中共中央,说越共中央代表团已经启程访华即将到广西龙州,但仍没有说明是胡志明率团来华,只是要求中方迅速协助代表团到达北京并严守秘密。刘少奇得知越共中央代表团启程访华的电报后,于1月6日致电中共中央中南局负责同志,通报了越共中央代表团即将到达广西龙州的情况,要求他们即通知前方部队热情接待越共中央代表团,并安全地保护他们到达北京。

1月中旬,胡志明和随行人员步行穿过越北丛林到达中国。刘少奇得知胡志明主席突然到中国,非常高兴。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们就在广州相识了。

1月14日,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发表声明,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并要求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月15日,越南民主共和国外交部部长黄明鉴致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周恩来,表示愿意建立两国外交关系。1月17日,毛泽东以周恩来的名义,草拟出复黄明鉴的电报,于次日早晨、下午3时30分两次发给刘少奇处置。据此,刘少奇批示给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胡乔木,让其于1月18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复越南外交部部长黄明鉴电报。

1月18日当天,刘少奇亲笔起草以中共中央名义给越共中央的复电。19日,《人民日报》发表以周恩来的名义复黄明鉴电报:“我现在通知贵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认为,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是代表越南人民意志的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愿意和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借以巩固两国邦交,加强两国的友好和合作。”

1月18日这一天,中越两国正式建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并同它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由此,越南民主共和国把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日子,定为越南的国家外交胜利日。

安排胡志明秘密访问莫斯科

1950年1月25日19时,中共中央华南局致电中共中央,说胡志明主席代表2人及随员3人即将抵达武汉。26日2时,刘少奇即以中共中央名义起草致中共中央中南局电,通报胡志明一行5人即将抵达武汉的情况,指示他们说:“胡同志到达武汉,暂不要公开欢迎,而采党内秘密欢迎。在他到达武汉后,你们可和他商量是否能在北京公开欢迎他,看他意见再作决定。你们对胡同志应热情招待,周密护送来京。”

1950年的刘少奇

同日,刘少奇就胡志明一行5人由武汉起程到北京的情况,以及胡志明到北京后是否公开欢迎的问题,致电正在莫斯科访问的毛泽东,请毛泽东作指示。

次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指出:对越要求帮助的事项,凡可能者均应答允之,刘少奇、朱德、董必武、聂荣臻均应去车站迎接。此外,请刘少奇询问胡志明可在北京住多久,可否待毛泽东、周恩来回到北京后见一面?如此则须在北京住一个月,是否于越南工作有妨碍?毛泽东在致刘少奇的电报中还特别指出:“胡志明过去将党隐蔽起来,及宣称越南可以处在中立地位,这两点是否原则错误,还值得考虑。因为越南坚持斗争并未因这两点而受损失。”毛泽东要求刘少奇待胡志明到北京后,要得到他对这两点的明确意见。

1月28日8时,胡志明一行的专列由武汉起程。胡志明在起程前的27日,通过中共中央中南局,转达了给斯大林及毛泽东、周恩来的电报。他的电报全文如下:“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同志鉴:两天后我将秘密抵北京,我希望你们同意我秘密往莫斯科报告,你们的复电请由刘少奇同志转给我。布的敬礼。胡志明,1月27日。”

当日21时,刘少奇致电正在莫斯科访问的毛泽东,通报了胡志明抵达北京并要求秘密而只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去北京火车站迎接的安排,以及胡志明起程前致斯大林及毛泽东、周恩来的电报。

1月30日,胡志明一行乘坐的专列抵达北京。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前往车站迎接,并把他们安排在中南海住下。刘少奇到胡志明的住地看望了他。当晚,中共中央政治局设宴招待胡志明,刘少奇主持欢迎宴会和谈话会。在谈话会上,胡志明将越方的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并提出了要求中国对其援助事项的计划。他提出的计划中,有粮食、武器、弹药、医药、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等。

刘少奇、朱德等除盛赞他们抗法战绩外,对他们的要求均给予满意的答复。刘少奇在谈话会上表示,尽管新中国刚刚成立,面临着很多困难,但一定尽力向越南提供援助。胡志明听后非常高兴地说:有中国政府的援助,我们的抗法战争就有希望尽快取得胜利了。但我还有最后一个要求,就是希望中国最好直接派人民解放军进入越南境内与法军作战。说完,他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刘少奇。

刘少奇听完胡志明的这个要求,经过一番沉思后回答说:关于出兵问题,我曾同毛主席、恩来商量过,我们刚刚立国,内部建设和外部环境都有不少困难。由于连年战争,经济上也遭受了巨大创伤,饱受战乱苦痛的人民急需得到休养生息,出兵的确有一定的困难。但无论怎样困难,除出兵以外,我们都将全力以赴支持你们的民族解放斗争。

胡志明听了刘少奇的解释后仍继续争取说:现在,你们的军队就在我们国家的边缘,再往前挪动一步,就可以使一个国家求得解放,你们为什么就不能迈出这一步呢?

稍许沉默后,刘少奇建议胡志明前往莫斯科,拜会斯大林,利用毛泽东、周恩来正在苏联访问的机会,共同争取苏联的援助。胡志明同意这个建议,当即要刘少奇为他联系去莫斯科的事情。

刘少奇及时将胡志明的要求向毛泽东作了报告,并将胡志明欲前往莫斯科一行的想法通过苏联驻华使馆转达给苏共中央。斯大林接到报告后推托不想见。经过毛泽东、周恩来的斡旋和做工作,斯大林同意胡志明到莫斯科。

当胡志明听到中国同志告诉他如去莫斯科来回需一个月的时间后,又有些犹豫表示不愿去莫斯科,而在北京等候见毛泽东、周恩来出访苏联归来又不可能,便对刘少奇说他启程离开越南时,越共中央只有2个人知道他来中国,他不可能在外时间太长,只能在北京停留数天即需返回越南去。1月30日,刘少奇将与胡志明谈话会上的有关事项,致电毛泽东。

毛泽东接到刘少奇的电报后,经过与斯大林协商,在次日回电刘少奇:你对胡志明同志的要求的处理甚适当;胡志明同志电报来后我即以电话通知斯大林同志。他(指斯大林)说胡可以来,最好在苏联承认越南后公开来莫斯科。我说:胡不愿公开出面,只能秘密来。他说,也可以。今日接到你30日电说胡因路远不来了,当再告知斯大林同志商定。

刘少奇接到毛泽东1月31日的电报后,当即又请来苏联驻华代办史白夫,与胡志明一起商量秘密去莫斯科的行程:如胡志明乘火车则需10多天后才能到莫斯科,按照预定访苏行程,那时毛泽东、周恩来可能已离莫斯科。故胡志明希望在莫斯科见到毛泽东、周恩来很难确定。因此,决定两套方案:如毛泽东、周恩来在2月13日后离莫斯科,胡志明即乘火车去莫斯科;如毛泽东、周恩来不能在莫斯科等到2月13日,胡志明则乘飞机去莫斯科见毛泽东、周恩来。飞机则由史白夫代办准备。

2月2日5时,毛泽东致电刘少奇说:“我们不能等候胡志明同志至2月13日,而坐飞机又不适宜(我们反对坐飞机),因此,如胡决心来见斯大林同志,应乘火车来,待回程至北京再和毛周见面。”

刘少奇接毛泽东2日5时电报后,再与胡志明商量,确定他于2月3日晚乘火车去莫斯科。

2月3日,乘苏联飞机专程回国迎接胡志明的周恩来站在沈阳火车站的月台上,迎着凌厉的寒风,等候着胡志明。随后,胡志明便在周恩来的陪同下赶赴莫斯科。

几天后,毛泽东、周恩来向斯大林引见了胡志明。胡志明提出了发表越苏会谈消息、签订越苏友好条约、派遣军事顾问、提供弹药等要求。斯大林只同意向越南提供弹药,其他的要求则婉言拒绝了。

其实,斯大林的想法是,援助越南的事要与中国同志商量。因为在1949年刘少奇秘密访苏时,中苏之间已经达成一个初步协议,除曾在战后受苏军占领的北朝鲜外,亚洲国家的共产党组织应由中国党负责联络、指导和帮助。自然,越南党的各种需要和问题,就将由中国负责了。所以,斯大林对毛泽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将成为亚洲的革命中心。你们是越南的邻邦,比较熟悉越南的情况,双方比较了解,地理位置也接近。希望援助越南的任务主要由中国来承担。我们援助中国搞建设,怎么样?

毛泽东说:这个建议很好。你们援助我们搞建设,中国援助越南抗法斗争。在这种背景下,中苏达成协议:苏联援助中国的建设,中国援助越南的抗法斗争。

2月17日,毛泽东、周恩来和胡志明等乘专列回中国。3月4日,专列抵达北京西直门火车站,朱德、刘少奇等到车站迎接。刘少奇与胡志明热烈拥抱,祝贺他访苏成功。

3月11日晚8时,胡志明一行5人圆满完成访问中国和苏联的任务后,从北京乘坐专列,先经武汉转广州,再由广州前往广西回越南。为保证胡志明回国途中的安全,刘少奇除指派公安部的处长杨平带1个武装排负责护送他们到中越边境外,又于3月12日以中共中央名义起草致中共中央中南局负责人林彪、邓子恢,中共中央华南分局负责人叶剑英、方方,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云逸等人的电报,指示他们:“在胡同志经过你们地区时,望切实注意保卫工作,必要时应由你们加派干部和武装,负责护送,保证安全。由广州去广西及由广西去边境,其所需之交通工具,应由叶、方和云逸同志负责调配。胡之行止及沿途情况望随时报告中央。并保守秘密。”

毛泽东、周恩来与胡志明(左二) 在一起

随后在1952年9月间,刘少奇又安排胡志明秘密访问莫斯科,列席了10月召开的联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为保证胡志明安全抵达北京,刘少奇致电广西省委第二书记陈漫远于 9月21日到边界的水口站等候胡志明,并准备好一套长衫给胡志明穿,然后再陪同胡志明乘火车到达北京。10月6日,胡志明乘中国派出的专机飞往莫斯科。

派出中共中央驻越共中央联络代表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越共中央立即决策将其战略后方由越泰边境地区转移到中越边境地区。同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结束西南战役后,正在中越边境地区进行剿匪作战时,越共中央向中共中央提出军事援助的请求,要求中国派遣顾问帮助越军作战,并要求支援可供3个师装备的战防炮弹、步(机)枪弹,以及援助1000万美金等。

当越共中央致中共中央请求中国提供军事援助的电报呈递到刘少奇办公桌上时,他认真思考后于 1949年12月24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此问题加以讨论。根据会议讨论的意见,刘少奇即在当日以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名义起草关于越南要求中国提供军事援助问题给正在苏联莫斯科访问的毛泽东的电报,汇报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的意见。电报指出:“越共中央来电说……越南派来李碧山(即李班)及阮德瑞(越南商人、越共党员)2人要求3个师的装备及其他物资,并要求援助1000万美金……我们拟答应给越南一部分武器弹药及医药,但不能给予太多,可给他们一部分物资,并进行若干贸易,但不能有1000万美金。他们要求派军事干部去,我们拟即派罗贵波(中共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带电台及秘书前去,了解他们的情况,然后再派军事干部去并再给他们一些武器和物资的帮助。你对以上各项,有何指示?”

当天,毛泽东即致电刘少奇说:“关于援越武器、弹药、医药物资问题,同意先给一部,然后逐步增加,使越共善于掌握这些物品……派罗贵波带电台及秘书去越了解情况极为必要,但请谆嘱罗贵波等到越务须采取友好合作态度,多鼓励、不要批评(越共缺点问题待胡志明的负责代表来北京时再依实情酌量提出),将来派去军事干部宜任副职或参谋人员或充顾问,似不宜任正职。”至此,中国就派出中共中央驻越共中央联络代表一事确定下来。

12月25日,刘少奇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关于中国派出顾问问题给越共中央的电报。电报说:“李碧山、阮德瑞二同志来北京,已经作了报告及转达了你们的要求。我们很愿意给予你们一些援助。为了使这些援助能够具体实现,我们拟派一个代表并随员五六人携带电台一具同阮德瑞同志一道经广西到越南和你们接洽。”

1950年新年刚过,刘少奇多次同罗贵波谈话,就任务与工作方针等问题作了指示。刘少奇说:中央经过仔细考虑,并报告了毛主席,都同意让你去完成一项特殊任务,担任我党中央的联络代表去越南工作,时间大约3个月。

刘少奇指示罗贵波到越共中央的任务是:转达两党的意见,沟通两国之间的关系;还要搞好调查研究,向中共中央提供制订援越计划的依据。

罗贵波说:坚决服从中央的决定,努力完成任务。

在罗贵波动身出发赴越前,刘少奇考虑到他到越南后必然要与国内的许多部门发生工作关系,便帮助他与中共中央中南局、华南分局,广西、云南省委建立了关系,作出了周密安排。刘少奇指示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安排罗贵波在北京与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黄文欢和胡志明派来的代表李碧山、阮德瑞等见面谈话,并就援越抗法作战的问题与军委总参谋部、军委总后勤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联络部等部门进行了联系;指示有关部门为罗贵波配备了1部电台、8名随行人员。

罗贵波临行前,刘少奇又同他谈了一次话。他对罗贵波说:到越南后的工作方式要由越共中央确定,行动暂时保密,在适当时候回国汇报。

最后,刘少奇拿起毛笔写了一封致胡志明主席的介绍信。信中说:“兹介绍我们的一位省委书记和军队中的政治委员罗贵波同志,到你处担任中共中央联络代表。带助手和随员共8人。”署名是“中共中央委员会刘少奇”。

罗贵波一行在1950年1月底动身赴越,于3月9日到达越南北部。罗贵波向胡志明面呈了刘少奇草拟的中共中央介绍信。然后,胡志明与罗贵波进行了亲切的会见与谈话。

不久,胡志明邀请罗贵波参加了他们的中央政治局会议。

会后,罗贵波研究了越方提供的有关材料,并深入实际进行了考察。在与越共中央协商后,他于3月19日致电中共中央,报告了越共要求中国急需援助的几个问题:经济上,需尽快解决的问题是粮食和货币;军事上,需提供一定数量的武器装备,以及规模不能太小、有各方面人才的顾问团,第一步以军事和经济方面的顾问为主;在中国的边境地区建立援越的物资库;组织几个战役,尽快打通中越边界的通道,以便保障援越物资运抵越境;越军一般以营团为单位活动,战斗力分散,须组建一二个正规的作战师(越军称为大团)。

中共中央接到罗贵波的电报后,对他提出的意见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后来的援越工作中,基本上是按照他提出的意见进行安排的。

由于中国援助越南的工作与广西、云南两省密切联系,1950年3月26日,刘少奇在一份电报中以中共中央名义指出:“对越南工作以广西为主,云南为辅。”这就明确规定了中国援助越南的工作重心,为后来各项援越工作指出了明晰的工作思路。

刘少奇对于援助越南,除尽全力给予帮助外,也对其一些不正确的做法给予批评。如针对1950年9月14日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所属的广东钦廉(今广西钦州)地委副书记温焯华给华南分局并广西军区,报告越共海宁省委书记黄清在经过当地返回越南时提出了要求援助武器装备的问题;9月16日中南军区领导人林彪、邓子恢、谭政、赵尔陆、苏静向中央军委报告越军第98中团要求援助武器装备的具体处理意见等。刘少奇于9月17日以中共中央名义致电华南分局并中南局,指示:此次越南第98中团来防城要求装备和训练,因越共中央没有介绍,他们也没有事先通知并获得我方同意,我们毫无准备,他们部队就突然开来,以至各种问题均不能解决。我们已去两电给越共中央问他们是否需要装备第98中团,但越共中央尚无回电。此种情形,望告知第98中团及海宁省的负责干部,要他们以后注意,凡他们大部队开来要求大批援助的,必须事先通知并取得我方同意,并须定好日期地点,我们方能有准备,物资预先运好,否则决不要满足他们要求。9月24日,因越共中央来电请求中国发给第98中团武器装备,刘少奇才又致电华南分局并中南局,同意把相关数量的武器弹药发给越军98中团,使该团能适时回越参战。

这一时期,刘少奇极为关注中国援助越南军需物资的保管、使用等问题。1951年1月22日,刘少奇以中共中央名义起草致韦国清并告罗贵波电:“请你们向胡志明同志提出,以后越军前方要求援助,均先经韦国清审查,后方要求先经罗贵波审查,再由罗、韦分别电告中央军委请示。”“越军后勤司令部和兵站运输线及各部队的供给部,应即建立,武器弹药和物资的浪费损坏,应即规定办法加以禁止,说明爱护和节省武器弹药和物资的严重的政治意义,以教育所有人员。”

这时的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援助越南民主共和国抗击外国殖民主义统治的国家。

负责组建援越抗法军事顾问团

1950年3月上旬,胡志明随毛泽东、周恩来乘专列回到北京后,与刘少奇共同商定了向越共中央派遣军事顾问和进行援越抗法作战事宜。中共中央决定,为保证援越抗法作战,除向越南大力提供无私的、无偿的军事以及财政经济援助外,还派员赴越任军事和政治顾问,到越南的总军委、越军总部及大团(相当于师)等高级指挥机关担任顾问,介绍中国军队建设和作战的经验,全面帮助越军建设,并协助组织指挥作战。其中,派遣军事顾问团由刘少奇负责落实,周恩来提议可由原准备出任联合国大使的韦国清担任中国军事顾问团团长。

4月间,刘少奇将韦国清召到中南海,传达了中央的决定:“应胡志明的请求,中央决定向越派出军事顾问团,帮助越南进行抗法战争,军事顾问团的团长周总理提议就由你来担任。”

韦国清表示:“我坚决服从中央决定,只是我从来没有搞过这样的军事顾问团。”

刘少奇说:我们考虑你比较合适。打仗、军校自不必说,谈判小组你也搞过,同美国人打过交道。你又是广西人,到越南工作有方便的一面。对援助越南的工作,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们,中央分工我管这方面的事。现在要赶快进行军事顾问团的组建工作,最重要的是干部,选调一批适合做顾问的干部。我给你写了一封介绍信,你拿着去找在京的几位野战军负责同志,同他们当面商量,干部要由你们来选调。

韦国清拿着刘少奇的信,先去找当时在京的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邓小平。邓小平了解事情的原委后说,你担负的这个任务非常重大,军事顾问可以从各个野战军选调。但你的几位助手和团部工作人员,应由第三野战军配备。与其你这样一处一处跑,不如请几位老总在一起,由你当面说更好。韦国清听了喜出望外。

第二天,邓小平出面邀请彭德怀等几位野战军首长聚在一起,由韦国清当面出示了刘少奇的信,并说明选调赴越顾问的相关事项。与会领导同志都表示坚决支持,要干部给干部,要装备给装备,需要什么给什么,需要多少给多少。韦国清对各位领导同志从全局出发、高瞻远瞩的精神由衷地钦佩。事后,他又立即向刘少奇作了汇报。

4月17日,中央军委根据越方对顾问数量的要求,向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下达组建援越军事顾问团命令,规定这三个野战军各选调1个师的全套干部(包括师、团、营三级)作为顾问。第三野战军选调团部的顾问及工作人员。第四野战军选调1个军校的全套顾问及教员。4月26日,又指示西北、西南、华东、中南军区和军委炮兵司令部,增调营以上干部13名参加顾问组,担任援越顾问或助理顾问。各部队接到命令后,顾问选调工作进展顺利,不到半个月就完成了。营以上干部59人,加上其他人员共计281人。选调的人员于5月底集中到北京学习。

6月上旬,军事顾问团的团以上干部梅嘉生、邓逸凡、朱鹤云、马西夫、于步血、窦金波、林钧才、张兴华等先后抵达北京,边集中学习边等待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准备在军事顾问团出国前的接见。由于当时正处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前夜,他们的工作很忙。27日上午,在朝鲜战争爆发两天后,军事顾问团的多位顾问到了中南海颐年堂,接受了刘少奇、朱德的接见。刘少奇招呼大家就座后,复又站起来说,今天请大家来,是谈谈去越南工作的问题。本来,毛主席和周总理也要来和大家见见面,但南北朝鲜已经打起来了,局势很紧张。主席这几天很操劳。他是夜间工作,现在正睡觉,我们就不打搅他了。周总理正忙着开会,也不能来了。

说罢,刘少奇请朱老总先说,朱德则请刘少奇先说。刘少奇继续说,中央派同志们到越南去,是一件大事,是执行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中央作出这个决定,是有重大意义的。越南现在有困难,我们现在也有困难。但如果我们不去帮助越南,让侵略者待在那里,我们的困难就会更大,麻烦也就更大。如果说越南被法国占领,我们的边界能够安全吗?肯定不能。他们被征服,我们就受到直接的威胁。所以,援助越南,既是国际主义义务,也是为了巩固我们自己的胜利。你们去后,要帮助越南建设正规军队,进行正规作战,并且一定要打胜仗。你们去了以后,要注意与越南同志搞好团结。我们不担任他们的主官,只是当顾问。顾问可以多提办法,让人家作决定。人家也可以不听你的意见。但是,如果关系搞得好,你的话是会被采用的。

朱德接着讲话,在讲话期间,毛泽东缓步走了进来,与韦国清、梅嘉生、邓逸凡等人一一握手,接着又亲切地询问了他们的姓名、职务、年龄等情况。大家请毛泽东作指示。

毛泽东说,我们第一次向外国派出顾问团,这个意义很重大。你们是执行一项很重要很光荣的任务……不能认为我们打败了蒋介石,就认为我们的任务就都完成了。还要看到帝国主义他们是不会甘心在中国失败的。他们在朝鲜、越南的行动,是想造成对我们的包围形势,一有机会就会直接对准我们。所以,帮助他们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安全着想。你们去越南工作,是一举两得的事。这是我们要派顾问团的根本原因。毛泽东还谈了顾问团的任务,也谈了如何当好顾问。

在这次接见中,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的讲话,进一步阐明了援越事宜,在战略方面的指导讲得既原则又具体。中南海接见后,越南第4联区司令员洪水,向在北京的顾问们介绍了越南的风土人情、地理、气候、敌我态势、越军情况等。之后,顾问们返回原部队,打点行装,于7月下旬赶到南宁集中。

1950年7月下旬,中国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率团进入越北山区。在越南卫国军(后改称越南人民军)总部建立军事顾问团,向越军的3个主力师派出顾问组,向营一级单位派出顾问。随后,在越南的政府机构中也派出了中国政治顾问。中国的军事和政治顾问,其职责是传授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经验,当参谋。

对顾问团制定援越抗法战略方针和工作原则的指导

罗贵波赴越就任中共中央驻越共中央联络代表后,于1950年3月11日致电中共中央,对他的身份和工作思路作请示报告。3月23日,刘少奇起草中央给罗贵波的电报,对他的工作方针作出明确指示。电报说:同意罗贵波对外不公开他的身份;对其了解情况和对中央建议明确为两步:“第一步大体了解一般的情况,然后对急需解决的问题和急需中国的帮助首先进行研究,听取越南同志意见,即就若干问题提出意见,以便加以解决。例如他们急需的军火帮助,交通运输组织的建立以及其他问题等。第二步就战胜法国帝国主义所须解决的各项根本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意见,例如建立主力部队及党与政权问题等。因为这需要相当多的时间搜集多的材料,才能形成具体意见,故须放在第二步来做。”刘少奇还在电报中指出:罗贵波要特别地了解越南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财经问题,以供中共中央决策时使用。为使罗贵波的工作开展起来顺利,刘少奇要求他的电台要与中共中央中南局林彪、华南分局叶剑英和张云逸的电台保持顺畅的联络。

4月13日,刘少奇又以中共中央名义起草致罗贵波电:“越南同志向你提出许多问题,你可就你所知道的尽量予以答复和讲解,不知道的就不要任意答解。关于毛泽东军事思想你可就毛主席在1947年12月目前形势与任务报告中十条军事原则加以解释,并可将古田会议决议及中国革命战争战略问题介绍给他们。”

同年7月19日,刘少奇又以中共中央名义起草致罗贵波电:越共要求你介绍中国各种经验,你可就你知道者作一些介绍,不知道者应老实说你不知道,不要勉强介绍。刘少奇起草中央给罗贵波的电报,对他做出的工作步骤和方针的指示,就成为罗贵波以及中国后来派出的军事、政治顾问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为加强对中国援助越南军事顾问团的领导,1950年8月8日,刘少奇以中共中央名义起草致韦国清、邓逸凡、梅嘉生三人指示电:批准中国援助越南军事顾问团成立党委,下设党总支(师)及支部(团),党委受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同意党委由韦国清、邓逸凡(时任中国援助越南军事顾问团顾问,负责顾问团政治工作)、梅嘉生(时任中国援助越南军事顾问团顾问,负责顾问团军事工作)、马西夫(时任中国援助越南军事顾问团顾问,负责顾问团后勤工作)和两个政治助理共6个人为党委委员,韦国清为书记,邓逸凡为副书记。

8月25日,中国援助越南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致电中央军委并中共中央西南局,广西、云南省委,报告中国援助越南军事顾问团人员的思想情况,及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由王稼祥主持起草的《顾问团工作守则》。刘少奇认真地阅读了《顾问团工作守则》,并于8月28日以中央军委名义批示:“同意你们顾问团工作守则七条。”毛泽东又在刘少奇的批示后加上“望坚决执行”五个字。同日,中央军委致电韦国清贯彻执行。

刘少奇在指导中共中央驻越共中央代表的工作中,要求调查研究、请示报告,只提参考意见。1951年1月,越共中央要求中共中央驻越共中央联络代表罗贵波就其2月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政治报告提出意见并在大会开幕式讲话。对此,罗贵波于2月1日致电中共中央,将他准备的处理意见报告并请示如下三条原则:(一)凡有关越共过去和今后在政治上目前尚不可能接受的且非目前必要的问题,概不轻易发表意见。(二)估计目前该党领导上可能接受的和对他们确实有些帮助的、又是目前需要的且带一般性的具体问题,采取慎重适当的态度并通过他们的党中央,提出意见供参考。(三)若代表们向我反映对大会或对某些领导人有不满意见时,我应根据有利于促进其全党团结、服从胡志明、服从其党中央领导和服从抗战的原则,对其进行必要的个别说服工作。我的讲话拟根据毛主席、少奇同志、朱德总司令等曾经指示过的原则(即越共中央今后应注意加强对战争的领导,包括注意军队建设、重视根据地建设、勿忽视对游击战争的领导、正确解决财经问题等)和越共中央在这些问题上的经验,提出意见供他们参考。

1963年5月,刘少奇正式访问越南。图为胡志明到机场迎接刘少奇

刘少奇接到罗贵波电报后,立即于当日以中共中央名义jSp+i0FjtdJCGOQh8/U9UQ==致电罗贵波:胡志明同志关于政治问题征求你的意见时,你可答应他们将他们考虑成熟的意见电告中共中央,由中共中央答复,你自己不要答复。如你看到他们对政治问题有明显不正确的意见,亦可自动报告中央。但当他们征询你对某些具体政策问题发表意见时,你可根据你过去在中国的经验和你对越南情况的研究提出你考虑成熟的意见,以供他们参考。对于他们互相争论的问题,亦可如此处理。你在大会说话,站在促进他们全党团结服从越共中央与胡志明的领导的精神上是正确的。

刘少奇要求中国援越顾问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作风。1951年6月2日,中共中央驻越共中央代表罗贵波给中共中央发来电报,报告说:越共中央主席胡志明及其他同志经常邀请我参加越共政治局会议,并要我发表意见。我对此问题所持的原则和态度是:(一)能不参加的会议,尽量不参加;必须参加的会议则参加。(二)只提知道情况的意见,不知者不提。(三)只提成熟的意见,不成熟的不提。(四)对方可能接受的意见现在提,目前尚不可能接受的不提。(五)重要的问题先报告、请示中央。(六)凡涉及其内部的人事、历史争论等原则性问题,不参与和发表意见,或不轻易发表意见。刘少奇审阅后于6月25日致电罗贵波,指示:越共中央邀请你参加他们党内的会议,你可以参加,但不去要求参加他们的会议。在会议上所采取的态度和提意见的办法,同意你的意见。但你应力求了解越南问题,多准备一些意见,成熟者即向他们提出。同年9月24日,刘少奇就罗贵波当月两次请示报告他应越共中央邀请出席其二届二中全会一事,指示他:你可以参加越共二届二中全会,考虑成熟了的意见,可以酌量提出;对于敌后工作,你可将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经验,特别是武装工作队的经验告诉他们;可根据越南具体情况向他们提出一些意见。

1952年4月11日,中国援越军事顾问团参谋长梅嘉生、政治部主任邓逸凡致电中央军委并中共中央驻越共中央联络代表罗贵波,请示中国援越军事顾问团党委会组成方案:(一)如果对外工作方针和任务主要由总顾问或团长决定,不必经党委集体讨论与决定,党委工作实际上相当于机关党委性质,保证任务的完成和对内进行思想教育、组织学习、检查工作守则的执行、鉴定提升干部、批准干部回国休假及一般党务工作等,如此即可保留原来由梅嘉生、邓逸凡和李文一、马西夫四人组成的党委会。(二)如果与国内部队党委一样,不仅执行上述任务,而且要作为决定工作方针与任务的集体领导机构,则建议组织成员缩小。以罗贵波、梅嘉生、邓逸凡三人组成之。刘少奇审阅后在电报上批示:可同意第一方案。据此,中央军委于4月14日复电:同意4月11日来电所提的第一方案。这使中国援越军事顾问团党的建设得到了加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