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分“好坏”,3种食物要少吃
2024-09-04仇上斌
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物质,但过多的胆固醇会导致血管堵塞,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胆固醇分为“好胆固醇”和“坏胆固醇”,其中“好胆固醇”有助于保护血管,而“坏胆固醇”可导致血管堵塞和硬化。因此,了解如何通过饮食控制胆固醇水平,对于维护健康至关重要。



胆固醇不全是“大反派”
好胆固醇与坏胆固醇,实际上是胆固醇在人体内存在的两种形式,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运输胆固醇脂蛋白的类型不同。
“好胆固醇”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种密度较高、体积较小的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主要功能是将血管壁上的胆固醇运输回肝脏,经肝脏代谢后排出体内,从而减少血管壁上胆固醇的积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因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誉为“血管的清道夫”,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通常被认为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种密度较低、体积较大的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负责将胆固醇从肝脏运输到身体各个部位。然而,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高时,它携带的胆固醇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血管壁变厚、变硬,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高胆固醇还会引起脂肪肝,造成肝脏的代谢异常;或影响胆汁分泌,胆固醇沉积在胆囊形成胆结石,引发急性胆囊炎、胆管炎。因此,建议定期检查血脂,如果已经出现头晕、四肢麻木等情况,除了检查血脂,还应找医生进行详细诊断。
了解“好胆固醇”与“坏胆固醇”的区别后,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认识,维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一定水平,同时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正常范围内,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胆固醇为什么会升高
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来源,一是自身合成(内源性),约占70%;二是膳食摄入(外源性),约占30%。因此,胆固醇升高包括内外两方面原因。
1. 内部原因:合成或代谢异常
人体内胆固醇合成过多,或代谢障碍时,可引起胆固醇水平升高。①遗传因素:由于基因缺陷,胆固醇受体缺失或不足,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胆固醇升高。②肝胆疾病:肝脏是合成和转化胆固醇的主要场所。一旦肝细胞受损,胆固醇的代谢就会出现障碍,导致胆固醇堆积在体内。胆汁排出受阻时,也会造成肝内胆固醇合成亢进,进一步增加胆固醇。
2. 外部原因:长期饮食不当
长期饮食不当会造成血脂异常,主要包括3种饮食习惯。①长期高脂饮食:摄入过多脂肪使肝脏合成胆固醇更活跃,每增加10千克脂肪,胆固醇合成就会增加约200毫克。饱和脂肪酸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原料,反式脂肪酸会引起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动物内脏、部分海鲜等食材属于高胆固醇食物,过多食用不利于血脂健康。②长期高碳水饮食: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促使肝脏合成更多胆固醇,也易引起胰岛素抵抗,诱发糖尿病,增加脂质代谢异常的风险。③长期饮酒:酒精可刺激脂肪组织释放脂肪酸,使肝脏合成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增加,影响血液中胆固醇水平。
少吃3种食物,避免胆固醇过高
1. 动物的脑:胆固醇之王,敬而远之
猪脑、牛脑、羊脑等动物的脑是名副其实的“胆固醇之王”。猪脑中胆固醇含量堪称食品界的冠军,猪脑的胆固醇含量约为2571毫克/100克,牛脑为2447毫克/100克,羊脑为2004毫克/100克。这类食物胆固醇含量极高,高胆固醇血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避免食用。
2. 蛋类:有利有弊,适量食用
1个鸡蛋蛋黄中含有约200毫克胆固醇,这在食物中属于较高水平。虽然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脂质,参与细胞膜构成和激素合成,但过量摄入胆固醇会提高血液中总胆固醇的水平,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蛋黄中除了胆固醇,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卵磷脂可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并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沉积。因此,吃鸡蛋要适量,健康人群建议每天吃1个鸡蛋,高胆固醇血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高风险人群须将每周鸡蛋食用量控制在3个以内。
3. 动物肝脏:健康人群可偶尔食用
动物肝脏因其独特的口感和味道,被很多人喜爱,成为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动物肝脏富含维生素A、铁和其他营养素,同时,动物肝脏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平均每100克动物肝脏中含有200—400毫克胆固醇,猪肝中的胆固醇甚至达到1017毫克/100克。高胆固醇人群的脂质代谢功能可能已经存在异常,摄入高胆固醇食物可能进一步加重脂质代谢紊乱,不利于控制血液胆固醇水平。因此,有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不宜吃动物肝脏。
常吃5种食物,稳定胆固醇水平
1. 绿豆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可促进胆固醇排泄,帮助清除体内垃圾,还可与食物中的胆固醇结合,将其转化为胆酸排出体内。
2. 苹果:是生活中人们容易忽视的“降脂果”。苹果富含果胶,可吸收多余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并与其他降胆固醇的物质,如维生素C、果糖等结合增强降血脂功效。此外,苹果分解产生的乙酸有利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3. 三文鱼:鱼肉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强血管弹性。
4. 鲤鱼:在淡水鱼中,鲤鱼是非常值得推荐的降脂食物,虽然鲤鱼肉脂肪含量较高,但大部分是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排除血管“垃圾”,降低胆固醇水平。
5. 去皮鸡肉:相比于猪、牛、羊等畜肉,鸡肉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禽肉,更适合血脂异常的人群。鸡肉是蛋白质的最佳来源之一,是禽肉中的首选,食用时应去皮,这一步骤可去掉绝大部分脂肪。
(编辑 姚宇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