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松阻断癌变的漫漫“肠”路

2024-09-04朱巍莹万珺汪晶

祝您健康 2024年9期

肠道就像一条路,健康时食物从这里畅通无阻地经过,但时间久了“路面”难免出现问题,甚至引发“交通事故”,最严重的无疑就是肠癌。

〇“肠”路漫漫,认识大肠癌

肠癌,一般指大肠癌,是来源于大肠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可发生在大肠各个部位,尤其是乙状结肠和直肠,故常称结直肠癌。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改变,胃肠道问题越来越多,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呈年轻化趋势。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新发的癌症中,肠癌已上升至第二位,更可怕的是,我国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56.9%。究其原因,主要是肠癌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或症状轻微,经常被忽略,或被误认为其他常见的消化道问题,超过85%的肠癌患者待症状明显、被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〇 从蛛丝马迹中识别肠癌

肠癌早期症状虽然隐匿,但只要留意,是能够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当出现这些症状时,需要高度警惕肠癌的可能性,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1. 腹痛与腹部不适:肠道的“呼救信号”

早期肠癌患者可出现腹痛症状,通常较轻微,可自行缓解,但腹痛反复发作,且疼痛位置相对固定。当肿瘤逐渐增大侵袭周围组织时,腹痛程度会明显加重,患者可出现持续的腹胀和腹痛,部分患者可出现肠梗阻的表现,如腹痛、腹胀、呕吐、排气减少或停止等。当肚子“闹脾气”时,千万别只知道吃药止痛,这可能是肠道的“呼救信号”,一定要去医院做详细检查。

2. 便血:红色警报

如果大便后发现粪便上有红色的血液,这是肠道健康的红色警报。便血是肠癌的早期症状之一,是肠道内肿瘤增大过快导致破裂出血,或肿瘤侵袭肠壁血管引起,便血量一般不多,主要呈暗红色,可与粪便同时出现或便后流出,有时伴有黏液。部分患者会将便血误认为痔疮出血,痔疮导致的便血一般呈滴状鲜红色血液。

3. 排便习惯、大便形状改变:肠道排毒“计划”被打乱

如果发现排便习惯突然改变,如每天1次大便变成数天1次,或频繁腹泻,这可能是肠癌引起的。肿瘤的刺激使肠道蠕动增强,排便次数就会增加;随着肿瘤的增大,肠道变窄,造成排便不畅,粪便可出现一侧有压痕、形状不规则、粪便变细等情况;还可出现腹泻、便秘交替等情况。

4. 全身症状:身体的“红灯”亮起

肠癌不仅影响肠道,还可引发全身症状。如突然消瘦、乏力,甚至出现贫血等症状,这可能是肠癌在慢慢消耗身体的资源,一定要及时检查,找出问题的根源。

〇 肠癌的“攻克”大计从肠镜开始

虽然肠癌早期症状隐匿,但它是个“傻子癌”。研究发现超过90%的肠癌由肠道息肉恶变引起,即息肉渐渐变为恶性肿瘤,这个过程很漫长,有时需要5—10年。在这么长的“窗口期”内,只要做一次肠镜检查,及时发现,就可以对息肉等病灶进行治疗,从而有效预防肠癌。

肠癌的治疗效果与发现早晚有直接关系,早期肠癌切除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90%—95%,而晚期肠癌术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20%。因此,早期发现肠癌非常重要。

目前,常用的肠癌筛查方法包括粪便隐血试验和肠镜检查等。专家建议,45岁以上人群,无论男女,无论是否有症状,都要进行肠镜检查。对于高风险人群,如肥胖、长期吸烟喝酒、患糖尿病、有肠癌家族史等,建议每5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如果有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大肠腺瘤性息肉,建议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肠癌筛查不仅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还可在癌变前期进行干预,降低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〇 预防肠癌从饭桌上开始

肠癌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长期摄入高脂肪、低膳食纤维的食物,缺乏体育锻炼,吸烟和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都是肠癌的风险因素。为了预防肠癌,我们应时刻保持警惕,密切关注自身健康,及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1. 预防大肠癌,积极调整饮食

高脂肪、高蛋白质和低膳食纤维饮食是肠癌最常见的原因,预防肠癌可先从饭桌上开始,积极调整饮食。

(1)高膳食纤维食物,肠道的“清道夫”

肠道这条路上如果堆积太多杂物,就容易滋生有害物质,并且不利于“行走”。高膳食纤维食物就像勤劳的清洁工,帮助清理肠道里的“垃圾”。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可让肠道保持通畅,肠癌就不会轻易找上门。

(2)抗氧化食物,肠道的“守护神”

有些食物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够抵抗有害物质的侵袭,就像肠道的“守护神”,如坚果、深海鱼和橄榄油等。维生素D也有抗氧化性,如果维生素D的摄入量足够,肠癌的发病率可降低50%以上。日常饮食中,应适量补充胡萝卜素和其他维生素,多吃花生、牛奶、绿豆、黄豆、红豆、鱼、蘑菇、粗粮和海产品等,让肠道更健康。

(3)减少高脂肪,拒绝油腻

长期摄入高脂肪食物就像肠道里堆满了油脂,不仅会减缓肠道蠕动,增加肠道垃圾沉积,还会增加肠道内胆汁酸的浓度,增加肠癌的发生风险。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蔬菜的同时,尽量避免采用炸、煎等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促进肠道蠕动和肠道排空,减少有毒物质对肠壁的刺激,降低肠癌的发生风险。

(4)饮食规律,给肠道装一个“定时器”

饮食不仅要讲究吃什么,还要讲究怎么吃。三餐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会影响肠道健康。所以要养成定时、定量吃饭的好习惯,让肠道有规律地工作。

2. 增加运动量,防止便秘

适当运动可显著降低肠癌的发生风险,经常锻炼可将肠道息肉的发生风险降低16%,较大息肉或癌变息肉的发生风险降低30%。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如游泳、慢跑、快走等,可减少肥胖、防止便秘,预防大肠癌。

3. 保持好心情,远离肠癌

长期的精神压力和不良情绪会影响免疫功能,增加肠癌的发生风险。因此,积极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也能防病抗癌。遇到困难时,积极寻求家人、朋友及医生的帮助和支持,或尝试一些放松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以缓解压力和焦虑。

预防肠癌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定期体检、调整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量、保持心理健康等,只要我们时刻警惕,积极采取行动,就能有效降低肠癌的发生风险。

(编辑 王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