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沾染那种令人讨厌的自得气

2024-09-04袁岳

东方企业家 2024年9期

袁岳
零点有数董事长,飞马旅联合创始人,黑苹果青年公益理事长,民进中央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中国市场信息调查业协会副会长兼第三方评估委员会会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商业统计学会副会长。

碰巧我遇到了不少年长的导师——王绪三教授、袁方教授、龚祥瑞教授、应松年教授等。他们虽年资很深,但是为人谦逊,论事严谨,不会轻易表现牛气的神情,很少讲自以为是的论断,很少有极端的言语;没有一副学霸的嘴脸,也很少把自己直接当成权威;偶有得意时刻也就是那种正常自然人开心分享的表情。

不似当今有一类专家和教授,他们的年资不能和老先生相比,但是却表现得比谁都牛:动辄就说谁谁谁是我的学生,而且热衷突出他们的领导职务;说起另外一些专家,就一脸不屑和鄙夷的神情;说到某件事情,就强调自己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提到大人物圈子,自己就仿佛是其中最不得了的人物。每每遇到这样的人物,就特别想离得远远的。

如果这样的人还做过行政领导,那个味飘得更远,吹的牛已经到了谁谁谁当初就是我的下属;自己帮了台面上的大人物多大的忙;讲起谁谁谁那就是我的小兄弟,打起招呼来就是一句话的事情。这样的人还特别愿意把单位的说成是自己的,把别人工作范围内的事情当成是自己的事情,把平台的能量当成了自己的能力,把自己当成了天字第一号的要角。

我常想,这样一种自得气是从哪里来的?首先这样的人可能成长在比较困窘的环境中,一向很羡慕那些在上的人物与角色,稍微有些地位的时候,习惯了周围有一些常常吹捧他的小兄弟与下属,自己也习惯了吹捧更大的领导或者更牛的专家,在扮演这样的角色时,他们将周围的人视为可以自我吹嘘而无需自我警醒的对象,或者他们把体制或者平台的威仪替换成了自己的牛气。

重点是,这样的专家和领导人物似乎也很不少,在大家都越来越看不上专家的时代,他们浑然不知自耻和自省,在大家对于不知轻重的领导感到不舒服的时候,他们也浑然不知自重。

体制内这样的人物多了,往往就把体制的味道和水准带歪了,也就使得这些人成了某些群体或者单位的标签。我想,专家应该生活在一种可以互相批评的环境里,所以大学这样的机构不合适本院系培养的学生再留下来,导师不合适留下自己的弟子当后人,领导也不合适全是自己选择的下属,适度的张力有助于提示警醒我们的为人,苛刻一些的评价也有助于我们不要太高调放肆,少一点让人讨厌的自得味对人对己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