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好好说话怎么那么难
2024-09-03严凤平
上初中后,我明显感到压力变大了。我每天忙着应对课业、考试、人际关系,已经非常累了。可是,每当我耷拉着脑袋回到家时,父母并没有给予及时的安慰。有时候,我鼓起勇气主动找他们说话,想聊聊学校最近发生的事情,可他们经常不屑一顾。他们总是觉得,小孩子能有多大压力,读个书有那么难吗?于是我变得暴躁,经常冲着父母发脾气,父母再转头教训我。陷入这种恶性循环之后,我的家庭氛围变得非常紧张。
为什么没人读得懂我的情绪,没人能给我想要的东西?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小 北
为什么父母很难觉察和读懂你的情绪?我想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父母承受着较大的生活压力,无暇觉察到你的情绪,自然就难以与你共情。二是父母没有站在你的角度思考问题,认为小孩子读好书即可,哪来那么多的压力和消极情绪。三是父母没有觉察你情绪的能力。
那么,如何让父母觉察和读懂你的情绪呢?
首先,增强相互理解。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彼此间很难做到感同身受。一方面,父母缺乏对你的关注,当你情绪消极时,父母没有及时捕捉到;另一方面,你情绪消极时也没有通过沟通恰当地向父母表达。因此,父母和你需要彼此之间增强相互理解。
其次,掌握沟通技巧。当你出现压力或者消极情绪时,应该主动与父母沟通。当然,在沟通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一是注意场合。当父母心情不错时,可以与父母沟通,让父母了解你的想法,感受你的情绪。二是多些耐心。当被父母批评或责骂时,不要急于反驳,试着先倾听。三是注意态度。即便与父母沟通不良,也不应大发脾气或顶嘴,避免说出伤害父母的话和做出伤害父母的事情。如果感到愤怒,可以尝试深呼吸,或用凉水洗脸。
再次,科学调节情绪。试着掌握一些科学调节情绪的方法,如:转变认知法、转移注意力法、积极心理暗示法、合理宣泄法。转变认知法,即换个角度看待事物;转移注意力法,即出现消极情绪时,去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积极心理暗示法,是指当出现消极情绪时,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如“会好起来”“我能行”等;合理宣泄法,即在适当的场合痛快地哭一场,进行剧烈的运动,放声大喊等,以宣泄消极情绪。
最后,寻求他人帮助。当自己很难调节情绪时,也可以寻求重要的人的帮助,如心理教师、班主任等。有时候,自认为很难解决的问题,借助他人的帮助,或许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