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喜老人

2024-09-02吴桂元

名家名作 2024年22期

在一个阳光明媚、温暖如春的时节,我乘坐着罗会长的车,不到半个钟头,就到达了目的地——“雷庭”。这个雷庭就是雷书记的“凤凰山庄”别院。

开车的人,是本地93级战友协会会长。每一次的相聚,大多都是罗会长来接。

下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边的木刻诗词:“凤舞秀山,凰栖名庄”。一个圆形的门楼,由无数块小青砖铺设,厚重的白色勾缝,彰显着大气与通透,青瓦骑墙上有两条活灵活现的龙,对峙恭迎着宾客。深青色的大块石板砖,有庄重奢华的气势,进入院内,墙上一个巨大的“福”字,给人福运将至,心境豁达的感觉。如此设计布局,主人一定是一位山河远阔之人。

如期到来的见面,第一眼见到“财喜老人”之时,我有一点小小的激动与惊讶。老人家虽已90岁高龄,但他精气十足。老人家全名叫雷财喜,双目炯炯有神,特别是他老人家的耳垂,厚实硕大。我开玩笑地向他老人家说,您是一个有福之人啊,他笑了笑,并慢慢讲述起他平凡的一生。他说当时已经体检合格,并穿上了发放的军装,由于父母体弱多病(母亲于当年病逝),他只能放弃了从军梦想。

不到二十岁的他,由朋友引见到长沙水利部门工作,几年后家乡正好修建“洞阳水库”,于是他申请来到水库工地,一干就是三年。想当年,从“横山”到洞阳水库是没有公路的,只有一条临时修建的施工小路。施工的条件非常艰苦,就是在那种无比险峻与危难的环境下,他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顶着烈日奋战在一线。冬天寒风刺骨,依然不下工地,有时还要赤脚浸泡在水里作业。由于他的出色表现,洞阳水库修建后,他回到了自己的村庄——新胜大队。一开始当会计,不久就当了大队长,两年后升为大队书记。

新胜大队的位置,就是现如今浏阳经开区财富广场附近, 背靠“畚箕山”与“罗家山”。往上游是“丰水坳”与“万家屋场”,东面为“毛里邓”,西面为“仁横村”。在20世纪80年代前,这里可以说是穷乡僻壤,老百姓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朴生活。出门基本靠走,无任何交通工具,运送物资一般靠肩膀挑,“土车子”推,后来有了“板车”,可以多拉一些货品。靠着这些简单而原始的交通工具,日复一日,当地百姓以最简单、最单一的工作方式,守护着自己的家园。也就是在这么一个贫穷落后的村落,财喜老人带领全村百姓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时代变迁。在老百姓的信赖与支持下,他在大队书记的岗位上工作了19年。在退下来的当天,他的小儿子雷冬根,为他写下一首喜乐诗:“两袖清风一身轻,无事忧愁何须忧。个人高兴全家乐,独享人间天伦乐”。

老人家谈笑风生,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此时的我问了老人家一个轻松的话题:您年轻时在长沙工作过,又在长沙有亲戚。后来为了几所学校的材料,您也经常奔波于长沙,难道您在结婚之前就没谈过女朋友(过去叫对象)吗?他含羞地回答说曾经有过,那是“凤鸣”的姐姐,大家都叫她“玲姐”。我不知道玲姐是哪一位,但看到他老人家皱纹巴巴的脸上微微泛着红,我深刻地感受着他曾经真爱过。沧海桑田几十年,还能被对方记住,那应该是一件开心、慰藉的事情吧。

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相遇,都是缘分。相聚是一种缘分,相识是一种幸运,相爱则是一种幸福。种种生活相遇,都是缘分错综演绎,真心相爱一辈子实属不易,如今老人家四世同堂。在我与老人家开玩笑时,老婶婶正好走到我们身边,听老人家说曾认识一位玲姐时,老婶婶没有说话,但我观察到,老婶婶还是有一点吃醋的感觉。还好小曾孙拿着两个橘子送给老人家和我,打破了沉闷的局面,一切恢复如初。这也许就是血缘的力量,小曾孙似乎懂得曾爷爷的尴尬。

晚饭时间快到了,因为是星期天,雷书记邀请了不少亲朋好友,坐下来有满满两桌。我去敬酒时,他老人家像年轻人一样高举着杯子一干到底。这样开怀的老人,豪气不减当年。

吃过饭后,我起身与老人家告别。临行前他握着我的手,我感受到他的一种谢意,一种情感的传递,真是一位受人尊重的老人家。一下午,让我深深感受到这一家人的热心和热情。我用16个字来概括我对老人家的敬意:励精笃行、乐善至诚、豁达坚韧、功德无量。雷庭,我一定还会再来的;财喜老人,我们肯定还会再相见的。天色已黑,但光明的路一直在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