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精准资助实施路径研究
2024-08-30刘欣邢露萍
摘要:精准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资助工作要树立数字化思维,运用大数据来解决现实困境。本文在厘清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存问题的基础上,立足大数据时代背景,从精准识别、精准资助、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四个方面提出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实施路径,促进高校资助育人进一步提质增效。
关键词:大数据;精准资助;资助育人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1]《2022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明确要“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要求,推动学生资助数字化转型,为精准资助提供支撑,为智慧资助创造条件”[2]。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进精准资助,既符合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要求,又能拓展资助育人的新方法、新路径。高校需要利用大数据的采集分析、组织融合的功能,加快推进学生资助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精准化、信息化转型升级,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1.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精准资助的重要性
1.1 适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大数据技术正在以新理念、新模式全面融入教育领域,为教育变革创新和迭代升级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近期,教育部着眼大数据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大数据中心建设。大数据作为当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为高校精准资助提供了新资源、新方法与新理念[3],有助于转变工作思维,拓宽资助育人路径,增强学生资助体系的时代性与系统性。
1.2 保障资助工作客观公正的有效手段
大数据是一种通过获取、存储、分析,从大容量数据中挖掘价值的一种全新的技术架构,其能力范围远远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4]。精准资助的关键在于分析、加工、运用大数据信息,提取受助学生的基本特征与内在诉求,实现“精准供给”。大数据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并集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数据,打破地区、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从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消费习惯等各个角度进行整合比对,通过分类筛选学生基本信息,量化认定指标,标准化处理数据,切实做到资助对象精准识别、科学认定、客观公平。
1.3 增强资助育人实效的必然要求
高校资助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加强育人导向,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借用大数据的整合、关联技术,对用工需求、学生专业水平、能力等信息的关联性进行整合,根据经济困难学生的差异化需求,高校可以在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帮扶方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树立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物质帮扶和能力提升相统一的理念,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2.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资助工作现存问题分析
2.1 资助认定精准性不够
精准识别和认定资助对象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高校仍然存在学生家庭经济情况难以真正掌握和识别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学生本人填报的“家庭人均收入”等信息的真实性难以核实,班级评议会出现与本人不熟或者拉票等情况,而困难生家访因地域、人力限制等因素难以做到全覆盖。同时,个别同学因为自尊心强、思想出现偏差等原因,存在部分真正有实际困难的学生不愿意进行困难认定的问题。
2.2 资助育人实效性不强
高校的资助工作要坚持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目前,部分高校的资助育人功能被弱化和忽视,导致资助与育人“两张皮”,在物质资助与情感关怀、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方面不能实现精准供给。一方面,资助过程中各项助学金往往是无偿资助,容易使受助学生滋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缺乏感恩意识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部分学生存在自卑、虚荣等心理偏差等;另一方面,资助过程中缺乏资助与育人的统一,存在育人方式较为单一、育人平台较为单薄的问题,忽视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支持和综合素质培养。
2.3 相关主体协调性不足
健全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各环节统筹协调有利于整合资源,增强执行力,提升资助育人工作效率和质量。当前,高校与其他部门组织、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兼容性较低,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系统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和排他性,信息系统建设标准不统一导致高校学生资助系统与学籍系统、民政系统等部门的数据信息仍不能实现有效对接和信息共享[5]。同时,学生资助队伍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亟待完善,需要建立健全队伍管理机制,做到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3.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精准资助的实施路径
3.1 精准识别,优化资助方式,资助认定由“传统型”转向“科学型”
3.1.1 构建“大学工”系统
搭建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平台,综合查询学生资助所需的各类信息,准确识别受助学生。一是打破地区与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资助精准滴灌,把每一分钱都落在实处、发挥效用。联合民政局、总工会等相关职能部门,将建档立卡、低保、孤儿、残疾、特困供养等学生纳入大数据信息库,进行综合研判,防止漏报、虚报,实现资助精准化、应助尽助。二是利用大数据精准挖掘“隐形经济困难学生”,发现隐藏的困难和问题,避免过度或不足的资助现象,平衡好资助公平和学生尊严之间的问题,提升资助工作科学合理性。
3.1.2 建立学生“行为画像”
围绕学校教务管理数据库、问卷调查、在线平台、校园一卡通等各类教育大数据,挖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消费、作息、社交等行为特征,让数据成为学生资助的参谋助手,实现学生精准画像,从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精准化了解高校学生在校的生活行为和学习情况,有效定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借助大数据手段,科学辅助学校甄别真正需要帮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精准认定研究提供精准预测模型,对精准资助进行动态监管和长期反馈,更好地把资助工作落到实处、做到细处。
3.2 精准资助,丰富资助形式,资助路径由“他助型”转向“自助型”
3.2.1 菜单式资助
通过“智慧资助”大数据功能,建立“菜单式”资助育人申报制度,密切关注不同学生群体的困难需求,分类帮扶,确保资助精准投放。如设置专业类特色勤工助学项目,发布学生“助教”“助管”岗位,广泛开展勤工助学,通过“一人双岗”“多人多岗”“自主管理”等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开设专项社团活动申报,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见习实习、研学活动等活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升综合素质与能力。组建“励志强能训练营”,优先推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营,开展礼仪、办公软件等培训,增强乡村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等。
3.2.2 订制式资助
增强资助育人内容与方式的精准性,为不同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订制式”方案。对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产生依赖、自卑、消极心理的学生,要及时安排专业心理健康教师进行疏导,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更加自信地面对大学生活。对于迷茫、没有前进动力的学生,则需要辅导员及时发现,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发奋勇前进的动力。针对有升学需求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济帮扶、学业指导,在择校、择专业方面提供建议;针对有创业意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创业指导、训练平台训练等[6]。
3.2.3 项目式资助
积极搭建发展型资助育人平台,通过资助育人项目与载体,保证大学生文化、科技与思想等素质综合培养的效能[7]。高校应充分整合和统筹校内和校外资源,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特别要结合学科专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进一步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大学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等。打造志愿服务实践平台,通过社会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感恩社会、艰苦奋斗、团队协作的品质和精神。
3.3 精准帮扶,增强协同育人,资助主体由“单一型”转向“多元型”
3.3.1 树立“大资助”工作理念与格局
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坚持资助工作始终与党建思政、学风建设、招生就业、心理健康、团学活动、科创工作等深度融合,建立协调联动、纵横内外的“大资助”工作格局,协同联合做好精准资助。打造学生资助、教务、学工、团委、就业、招生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资助育人共同体”,做到各司其职、全员协同。完善数据共建共享机制,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情况进行交叉比对、分析研判,构建学生多维度、全周期成长档案,有针对性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成长发展“精准资助包”[8]。
3.3.2 构建“大师资”学生资助工作队伍
明确岗位职责,构建“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院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年级评议小组”的四级资助工作体制,制定相关工作制度、方案、计划,厘清资助工作的权责和边界,在资助育人重点帮扶方面的工作量和实践成效,可作为职称评定、评比表彰等的重要参考。通过座谈会、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提升资助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提升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为实现全员资助育人奠定师资基础。建立资助工作经费保障制度,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和学校发展实际需要,在年度预算中统筹安排资助工作经费,用于开展培训教育、表彰先进、调研实践、改善设施设备等,提供资金和制度保障。
3.4 精准管理,完善跟踪监测,资助过程由“静态型”转向“动态型”
3.4.1 建立预警机制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教学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包括本专业的课程建设成果数据展示、课程结构学时与学分、教学知识难易情况、不同维度的教学满意度、各年级成绩数据等,可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预警、提前纠偏。健全“1+N”资助育人制度,通过对学生日常消费情况、学业成绩、家庭经济状况、受奖受助、勤工助学等数据监测,实现学校对困难生的动态把控,以便辅导员和班主任能够及时对受助学生开展学业辅导、就业指导、心理疏导等。此外,还要建立定期联系机制。通过实地走访、寒暑期家访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状况、经济来源和实际需求,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形成“一生一档”,保持动态跟踪,精准施策,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4.2 完善退出机制
落实常态化、动态化的资助管理。一方面,对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资助工作要建立追踪监督和纠错纠偏机制,对有高消费、不良表现的学生要及时沟通谈话,纠正错误消费观念和行为。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官方网站、邮箱、微博等开设专题专栏,并在班级、宿舍范围畅通反馈渠道,增强动态化监管,建立能进能出的动态认定调整机制,让学生接受全社会、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监督管理。如若发现困难程度认定结果或分类精准资助过程存在异议并调查属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部门有权降低困难等级,甚至取消之前被认定的结果,并有权追回资助资金[9]。
结语
大数据背景下,学生资助数字化转型是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举措,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未来推动高校资助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10]。当前,推动资助育人体系由“保障型”向“发展型”转化,切实提升资助育人成效,关键是提高精准化水平和精准度。通过建设“智慧资助”等大数据平台,科学全面地整合校内外所有数据资源,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深化资助育人实效,不断健全资助工作动态调整机制,更好地助力学生全面成长,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4-05-26].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22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N].人民日报.2023-11-03(14).
[3]陈敏锋,马幸飞.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精准资助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3,39(8):37-40.
[4]张鸣,丁嘉树.以大数据赋能决策精准化的探索与实践[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2,6(2):56-58.
[5]郑玉莲,曹浩.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困境与路径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20,11(7):92-95.
[6]张金明.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的理念创新与体系构建[J].教育探索,2021(12):44-48.
[7]蒋田儒.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发展资助育人型理念创新以及体系建立分析[J].才智,2023(19):89-92.
[8]李义波.新时代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体系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4):68-70.
[9]程刚,杨晨程,付成君.大数据时代高校精准资助工作体系构建研究[J].成才之路,2021(32):18-20.
[10]谢幼如,李成军,章锐,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湾区高校中国式课程数字化转型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23(2):67-73,89.
作者简介:刘欣,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邢露萍,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