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乡村旅游“夜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2024-08-21邵小慧曹敏
摘 要:“夜经济”并非城市发展的专属,处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海南省完全有条件进行乡村旅游“夜经济”的创新和探索。首先,虽然海南省发展乡村旅游“夜经济”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思想认识、政策支持、路径依赖、主体参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为此,从顶层设计、打造夜间旅游消费产品、丰富夜间消费场景、完善夜间经济功能配套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实施路径,旨在促进海南省乡村旅游“夜经济”的发展,推动海南全域旅游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建设,并为其他地区做好先行探索和示范。
关键词:海南省;乡村旅游;“夜经济”;障碍;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7;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14-0048-04
“夜经济”英文为“night-time economy”,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夜经济”一般指“发生在当日18∶00到次日6∶00,以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为消费主体,以休闲、旅游观光、购物、健身、文化、餐饮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1]。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都市先后发展了“夜经济”,如美国的纽约、法国的巴黎、韩国的首尔等。
我国古代也有夜间消费。夕市是古代夜市的雏形,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直至秦汉时期,其时我国形成了真正的夜市[2,3]。历史上唐、宋、明、清等朝代都有繁华的夜市,可见夜间消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夜市发展较快。早在1956年《人民日报》就发表了《农村夜市》的文章。之后,我国的国营夜市转向城市,如广州市的西湖路夜市,被称为我国的第一个灯光夜市[4]。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夜市也不断升级,成为我国夜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成为我国经济繁荣的映射和缩影。
2019年我国政府提出要“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5]。此后,“夜经济”在我国开始加速发展。北京、成都等地率先出台文件,旨在鼓励和促进城市夜经济的发展。202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出,要“有序发展夜间经济,引导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规范创新发展”[6]。“夜经济”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一、海南省乡村旅游“夜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新时代的乡村旅游需要“夜经济”
“夜经济”自诞生之日就与城市相伴。尽管目前学者们对“夜经济”的概念界定不完全相同,但对于“夜经济”的空间所指是城市这一观点一致。从国外的情况来看,英国伦敦成为“夜经济”的起源地和典范城市[7]。其他城市如巴黎、东京、首尔等也是夜经济发展的榜样。我国的情况同样如此,在扩大内需和激发市场活力大背景下,城市夜经济发展较快,成效明显。国内外发展的经验表明,“夜经济”是城市夜间的商业活动,“现已成为城市经济的新蓝海”[8]。
尽管“夜经济”与城市相伴,但“夜经济”并不是城市发展的专属。如今我国已经进入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富裕起来的居民开始追求生活品质,对于夜间消费需求趋向多元化,尤其是乡村居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乡村旅游“夜经济”。
(二)海南省乡村旅游“夜经济”发展概况
海南省的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30余年发展历史,乡村旅游人数和收入整体处于增长态势。2020年年初旅游人数和收入出现下降(见表1),特别是2022年,乡村旅游人数和收入低于2021年。但自2023年开始,乡村旅游复苏势头明显,成为旅游领域最早复苏和增长潜力较大的领域。
截至2023年8月,海南省有椰级乡村旅游点257家、高级别民宿“金银宿”132家,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9个,不少村庄还有其他国家级荣誉。横向对比来看,海南省乡村旅游发展还有很大差距,亟须提质升级,其中“夜经济”成为海南省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抓手。
三亚市是海南省“夜经济”发展较早的地方,上榜“2023夜间经济新锐十城”[9]。但除三亚市之外,海南省其他区域乡村旅游“夜经济”还处于“夜太黑”的阶段,仅有零星乡村旅游点有夜游产品。以海南省现有的29个全国重点旅游村(表2)为观察点,笔者进行了走访和资料调研,发现除个别民宿外,绝大多数村目前还没有夜间旅游产品,夜晚的乡村陷入了沉寂,难以吸引游客过夜停留和消费。海南省正在全力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更应率先创新和探索启动乡村“夜经济”发展,为新时期海南省旅游发展寻找新抓手,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二、海南省发展乡村旅游“夜经济”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乡村旅游“夜经济”是形成乡村良好社会风尚、满足居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30年来,海南省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如图1)。截至2021年,海南省登记在册的64.97万贫困户全部脱贫。在海南省农村,农民在没有更好娱乐项目的情况下会从事打麻将、打扑克牌等活动,长此以往,不利于农民的身心健康,而且这些赌博性质的活动也容易滋生惰性,助长不良社会风气。发展乡村旅游“夜经济”给了农民更多的消费休闲选择,不但满足了农民的娱乐、健身、消遣等需求,而且有利于移风易俗、培养良好社会风气[13]。新一代农民成长于物质生活并不缺乏的年代,喜欢追求个人生活品质。一些返乡的农民工以及进入乡村的新农人有夜间消费的习惯,也愿意夜娱、夜购、夜游等。因此,发展乡村“夜经济”,直接面向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农民有更好的精神慰藉,增强农民生活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图1 海南省农村居民近1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二)发展乡村旅游“夜经济”是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和展示文化的需要
乡村文化是乡村发展的基石。海南省乡村地区保留了很多传统而独特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乡村文化也成为本地人和外地游客都很感兴趣的共同主题。乡村旅游“夜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文化提供了绝佳的展示和出彩机会。例如,海南省儋州市的调声和四句歌等原本是本地人在闲暇时间的娱乐活动,多在夜晚和节假日举行,而乡村旅游“夜经济”的发展给其提供了传承和展示的舞台,增强了本地居民的文化自信。乡村文化首先要惠及当地人,其次才是如何吸引外地游客。只有农民的文化自信和热爱才能带来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才能更好发展吸引外来游客。
(三)发展乡村“夜经济”是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需要
新时代的乡村旅游需要进一步释放自身潜力,对接居民的美好需求,让人们在夜间能够更多驻留。发展乡村旅游“夜经济”已成为未来海南旅游业的增长亮点,海南省要进一步用好乡村资源存量,开拓创新,激发消费活力,扩展乡村旅游的时间尺度,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四)发展乡村旅游“夜经济”是城乡互动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需要
乡村旅游“夜经济”可以加快城乡互动[10],构建新发展格局。乡村旅游“夜经济”发展促使城乡资源和要素双向配置。首先,乡村的技术、设备需要从城市引进和采购。其次,随着乡村“夜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和部分劳动力开始向农村回流。再次,乡村良好的自然环境、淳朴的民俗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总之,乡村旅游“夜经济”延长了经济产业链,无论是从供给端还是从需求端来看,都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成为城乡互动融合、乡村振兴的新动能[11]。
三、海南省乡村旅游“夜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对“夜经济”认识不足,思想存在偏差
目前人们尚未充分认识到乡村旅游“夜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巨大价值,不少人还是根深蒂固地认为“夜经济”是城市发展的专利,乡村区域没有必要发展,这种思想认识偏差直接导致海南省乡村旅游“夜经济”发展缓慢。当前尽管有个别的民宿进行零星的夜间旅游消费产品开发,但由于其力量微小,并且难以持续,导致乡村旅游“夜经济”发展滞后且未被重视。
(二)政策支持不足,缺乏系统规划
海南省的“夜经济”发展在政策支持上明显不足。近两年,河北、云南、辽宁等省以及北京、广州、上海、成都等城市都出台了“夜经济”发展文件,多措并举支持和保障“夜经济”的发展。海南省除了三亚市出台了《三亚市夜经济三年2019—2021行动方案》[12],整个省级层面没有专门的“夜经济”发展文件,更谈不上对乡村区域“夜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众所周知,乡村旅游“夜经济”需要更高的层次和更宽的视野,否则就会出现同质化和低层次状况。乡村旅游“夜经济”发展与日间经济差异较大,如乡镇的亮化工程、夜间休闲场所的布局、夜市等等都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而这正是海南省所缺乏的。整体上看,“夜经济”多数都处于自发状态,发展盲目且速度较慢,政府的推动力量明显不够。
(三)乡村旅游发展存在路径依赖,缺乏创新思维
海南省乡村旅游虽然已有30年的发展时间,但政府和企业都习惯于发展日间经济,对于“夜经济”关注不够,政府的管理创新和夜间监管也不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不少企业还存在旅游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对夜间经济热情不足,夜间服务和产品仅仅是经营时间的延长,产品创新缺乏。
(四)市场主体的参与度不够,内生动能缺乏
自贸港建设以来,海南省的营商环境逐渐改善,但仍然还有一些堵点,特别是在鼓励市场主体参与乡村“夜经济”方面还有不足。由于省内旅游类企业缺乏创新性,对夜间经营有一定的担忧,造成旅游文化企业的经营几乎都是在白天,乡村夜晚成为企业经营洼地,从而直接导致海南省乡村“夜经济”发展滞后、内生动能不足,影响海南省旅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四、推动海南省乡村旅游“夜经济”发展的对策路径
(一)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全省乡村旅游“夜经济”布局
海南省乡村面积大,乡村旅游“夜经济”难以面面俱到。以目前的情况,所有的乡村区域都进行“夜经济”发展并不现实,且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出于对自贸港发展和海南省乡村旅游现实的考量,海南省需要有更高的格局和视野来进行全省乡村旅游“夜经济”规划,将其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统筹考虑,激发乡村“夜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要发挥现有的高椰级乡村旅游点、全国重点旅游村镇和知名景区为中心的乡村旅游点的示范和带头作用,辐射带动周边。有条件的市县要编制乡村旅游“夜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找准自身定位,形成具有特色的乡村“夜经济”发展的集聚区。
(二)与乡村建设协调发展,打造差异化的夜间旅游产品
乡村建设行动涉及乡村众多领域,海南省要全盘考虑。首先,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要适当考虑居民夜间休闲消费需求。其次,乡村的一些基础设施工程规划中,要考虑在人口聚集或人流量大的区域要做好亮化工程,改变现在“夜太黑”的现状。再次,乡村“夜经济”发展也要符合实际情况,不能“撒胡椒面”造成资源的浪费,避免不接地气的形象工程。最后,要充分彰显乡村生态资源优势,用科技助力提升景观夜间观赏性。如日本东京打造了江户杨彩棚田,荷兰打造了夜光自行车道[13]。在旅游基础较好的乡村区域要结合农田、水系、森林等情况,打造多维度的夜间景观和消费场景,构建独特的乡村夜间景观。
(三)以人民为中心,丰富夜间消费场景
人民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对于乡村旅游发展而言,首先是考虑乡村区域的居民需要。要以人民为中心,县乡一体,镇村联动,加强夜游、夜娱、夜养等产品的供给,带动农商旅文体融合发展,打造具有联动效益的乡村节庆、星光露营等产品。其次,在高椰级乡村旅游点、旅游小镇民宿集聚区、景区附近整合资源,依托独特的乡村文化、手工技艺、非遗项目等打造夜间消费体验场所,借鉴国内夜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经验,如山西省的司徒小镇,其独具特色的打铁花表演和老山西民俗印象基地体验已经成为国内的一大文化景观。在“夜经济”打造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共建共享理念,让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居民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参与人和受益者。再次,是满足游客和企业的需求。“市场主体的参与是夜间经济发展的基石”[14]。作为我国唯一的自贸港,海南省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释放大众的旅游需求,激发文化资源存量,让游客、企业有更多切实的获得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自贸港旅游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四)完善乡村旅游“夜经济”功能配套,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环境
相比于城市,乡村的“夜经济”配套设施还远远不够。因此,首先应该完善乡村旅游点的灯光设施、环卫设施、标识体系等基本设施,同时要加强夜间交通设施配套,优化交通路线,延长夜间运营时间。其次要加强乡村人居环境卫生的管理,加强乡村食品卫生环境的监管,同时要注重危机管理[15]。最后要完善乡村的健身、文化等设施,让乡村居民享受美好的夜间休闲生活,同时邀请旅游者参与,打造有乡愁、有温度的休闲产品,主客共享,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统钎,韩全,常梦倩.夜间经济发展与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N].中国旅游报,2019-02-26(3).
[2] 钟兴永.东汉集市贸易略论[J].益阳师专学报,1996(2):57-59.
[3] 徐宁,田茜.夜间经济的理论研究与运营推广路径企业经济[J].企业经济,2021,40(6):95-102.
[4] 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夜间经济[EB/OL].http://news.leju.com/2019-10-16/6590114176566607754.shtml,2019-10-16.
[5]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8-27/content_5425015.htm,2019-08-27.
[6]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EB/OL].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309/content_6907051.htm,2023-09-27.
[7] 夜经济创新怎么玩?国外这些城市经典案例值得借鉴[EB/OL].http://k.sina.com.cn/article_5861179715_15d5a814300100toni.html
[8] 邹统钎,常梦倩,韩全.我国夜间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N].中国旅游报,2019-04-24.
[9] 旅游“2023夜间经济新锐十城”出炉![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9632709482693179&wfr=spider&for=pc,2023-10-13.
[10] 如何开发乡村夜经济[EB/OL].https://www.sohu.com/a/335256701_509371,2019-08-21.
[11] 杨舒.夜间经济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及建议[J].黑龙江科学,2022,20(13):95-97.
[12] 三亚市鼓励发展夜间经济三年(2019—2021)行动方案正式公布![EB/OL].https://www.sohu.com/a/340625756_99948508,2019-09-12.
[13] 刘奇.人间烟火气,最抚百姓心:亟待开发的乡村夜市[J].中国发展观察,2021(8):53-55,69.
[14] 唐晓云.成都夜经济:面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生发展好样本[J].先锋,2020(1):47-50.
[15] 方堃.广西“夜经济”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基于路径依赖视角[J].市场论坛,2021(1):31-37.
[责任编辑 彦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