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作品《百鸟朝凤》的演奏分析

2024-08-20刘湃

百花 2024年6期

摘 要:《百鸟朝凤》是由我国著名民乐大师魏子猷原创的一首唢呐名曲,其作为一首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唢呐乐曲,将民族乐器唢呐的表现力演绎到极致,能够让听众感受到一派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后由作曲家王建中创新改编成同名钢琴独奏曲,他综合运用了倚音、颤音、泛音、琶音以及刮奏等钢琴艺术语言,将原唢呐曲中丰富生动的鸟鸣声惟妙惟肖地模仿表现出来,使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音乐感受。本文将对钢琴作品《百鸟朝凤》的演奏展开分析与探讨,旨在促进我国钢琴音乐艺术事业发展。

关键词:钢琴作品;《百鸟朝凤》;演奏特征;演奏技巧

作曲家王建中创新改编的钢琴独奏作品《百鸟朝凤》,不仅保留了原曲独特鲜明的民族特色,还创新运用现代作曲手法,有效赋予了新作品深层次的音乐文化内涵,促使其富有时代艺术气息,最终吸引了更为广泛的音乐受众群体。钢琴作品《百鸟朝凤》的改编融合应用了我国民族音乐传统五声调式特点及伴奏音型,并借助各种钢琴装饰音元素完成了对原曲唢呐演奏音中的鸟鸣声、吹打声的模仿,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百鸟齐鸣向凤凰献艺的浓郁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作曲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向往。

一、钢琴作品《百鸟朝凤》的演奏特征

(一)音色处理表现特征

钢琴作品《百鸟朝凤》改编于我国著名民间唢呐曲,钢琴演奏人员在弹奏表演该首曲目时,要深入剖析了解原曲的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理念,并与原有音色处理表现展开对比分析。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在演奏过程中,其音域表现主要被划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低音、中音以及高音,不同音域能够表现出各自鲜明的音色特点。[1]在低音演奏部分,能够表现出柔美的音色效果;中音演奏部分,能够表现出高亢的音色效果;高音演奏部分,则能够表现出清脆的音色效果。作曲者在创新改编该民间唢呐曲时,并不是直接移植应用原曲的旋律,而是创新采用了多声织体的音乐创作手法,主要是以我国传统五声音阶调式进行钢琴音乐创作,以此向受众展现出民间音乐《百鸟朝凤》中的“百鸟争鸣”特色。作曲者合理运用钢琴的不同音区音色表现出了原曲中的独特音色效果,这样一来听众在聆听钢琴独奏曲《百鸟朝凤》时,就能够直观清晰感受到曲中百鸟争鸣的自然氛围。此外,作曲者还在改编过程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以独特丰富的音乐节奏,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活力的自然生活景象。王建中先生还将自身的高超音乐创作技能、钢琴演奏技巧以及综合素养都融合在该曲子改编中,不仅体现了原曲浓郁的民族特色,还彰显了现代音乐艺术的个性气息。钢琴演奏人员在弹奏表演时,要注重表现出其浓郁的民族音乐特色,不能只是单一正确演奏出每个音符,而是要加强对原曲的鉴赏学习,融入个人的音乐情感,然后再训练学习钢琴曲式,科学展示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与西方乐器的融合艺术表演魅力。

(二)演奏技术表现特征

《百鸟朝凤》是我国著名的汉族民间乐曲,同时也是唢呐曲目中演奏技巧最全的一首音乐作品,其整体旋律热情欢快、激情四射,营造了大自然生机勃勃、莺歌燕舞的生动意境。王建中创新改编的钢琴作品《百鸟朝凤》,主要分为五个钢琴演奏段落。第一段总共有28个小节,在该段落乐曲内容演奏中,演奏者注重表现出乐曲的宽厚感,以四度和五度变化音程手法展现了我国传统乐器唢呐的曲调高音,同时也体现了笙的和声演奏效果。第二段为29-87小节,该段落演奏内容比较长,对钢琴演奏人员的演奏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演奏人员不仅需要合理规范使用颤音、波音等演奏手法,有效模仿出来两只小鸟(黄鹂与布谷鸟)在对话的生动画面场景,还需要向听众展现出百鸟争鸣的壮观自然景象。在演奏过程中,演奏人员要做到清晰准确表现出其中的几处装饰音,注意理清各个乐句的呼吸。第三段为88-187小节,该段落有较多的十六分音符,演奏人员要避免各个音黏在一起,确保能够清晰准确地演奏出来,向听众充分展现出该乐曲高潮部分的感情色彩;在187小节部分,乐曲主要表现了从几只鸟鸣到一群鸟鸣的氛围,演奏人员在弹奏该小节内容时,需要注意表现出乐曲的强弱对比,清晰弹奏出装饰音。第四段为188-234小节,该音乐段落的钢琴演奏需要表现出一种忽远忽近的音乐效果,演奏人员需要注意准确弹奏出不同小节中的各个装饰音与波音[2]。第五段为235-294小节,该音乐段落的钢琴演奏会存在较多相同节奏的弹奏内容,有良好的层次感。此外,该段落有比较多的附点音符,演奏人员在尾声演奏部分要注意双手交替弹奏,由低音部到高音部、由弱到强,让听众充分感受钢琴曲结束时的情感爆发力。

(三)情感处理表现特征

王建中先生在创作改编《百鸟朝凤》时,主要是以传统五声走综合性和弦的作曲方式,赋予了整首钢琴曲浓郁的民族音乐特色,并且还有效突破了传统民族音乐的单线旋律创作模式。王建中综合采用了大量的四、五、八度和声,准确还原了传统民族音乐的乐器表演艺术效果。

艺术家在创作实践相关作品时,通常会融入自身丰富的思想感情,不同的音乐情感会让听众产生不同的情绪。比如,生动活泼的音乐能够让听众感到身心愉悦,忧郁感伤的音乐会让人感到心情低落沉重。西方音乐艺术在创作中就极为注重主观情感的宣泄表达,而我国传统音乐创作则会更加强调乐曲的主旋律。唢呐曲《百鸟朝凤》本身就是一首充满热情与欢快的乐曲,王建中先生在对其进行创作改编时,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艺术中“情景交融,富有意境”的创作特点,表达了作曲家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塑造出了百鸟争鸣的生动活泼场景画面。作曲者一方面综合运用了多种钢琴音乐演奏技巧,还原了原曲中热情洋溢、欢快愉悦的情感,另一方面有效加入了更多装饰音,以此来模仿出森林中百鸟争鸣的景象,最终实现了“情景交融”。钢琴演奏者在弹奏该首乐曲作品时,需要注意表达出该乐曲激昂热情、喜庆欢乐的音乐特点,学习模仿我国民间乐器的演奏手法,寻找出最适合的钢琴演奏技巧与触键方式,充分体现出原曲的艺术境界和丰富情感。值得注意的是,钢琴演奏人员还需要额外注意在曲子演奏过程中的渐弱渐强处理,以此来更好表达出曲子蕴含的思想感情。

二、钢琴作品《百鸟朝凤》的演奏技巧运用分析

(一)和声演奏技巧

王建中在创作改编《百鸟朝凤》作品时,创新融入应用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艺术中的和声元素,以此来凸显该钢琴音乐作品的鲜明民族性特点。比如,在作曲过程中综合采用小二度重叠、纯五度音以及变化音等演奏手法,有效营造出了百鸟争鸣的生动景象。和声元素的搭配应用,能够让整个钢琴演奏情绪推向高潮部分,在一种激昂热情的氛围中完成作品演绎。[3]除此之外,王建中还采用了和弦组成音,这样做是为了让传统音乐功能和声与民族调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钢琴演奏人员在弹奏《百鸟朝凤》的引入部分时,要注意以和声方式去表现演奏效果,让听众能够清晰听到传统唢呐与笙的和音。

(二)节奏把握技巧

在音乐艺术作品表演过程中,每个表演人员都需要高度重视节奏的把控。王建中先生在改编创作《百鸟朝凤》时,对节奏进行合理设置,将各种元素有序组织在一起,有效凸显了该音乐作品的鲜明主题。人们在聆听鉴赏钢琴曲《百鸟朝凤》时,会感受到该乐曲的节奏表现较为随意,然而作者在改编创作过程中,对各种旋律、和声以及调式的设置运用都极为精妙。在钢琴音乐艺术领域中,任何一首音乐作品的格调通常都是基于节奏安排体现的,然而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创作对节奏的把握和应用相比于指法等技巧应用偏少,并没有明确详细的记录,这样虽然会给《百鸟朝凤》作品演绎带来较大的难度,但是也能够为演奏人员的自由发挥和创新创作提供更大的空间。王建中先生极大程度传承了原曲的民族音乐特色,同时又创新融合应用了大量西方音乐元素。钢琴演奏人员在弹奏表演该首曲目时,要注意科学掌握好rebuto的基本特点,灵活运用钢琴音乐节奏的变化去向听众展现出原曲中百鸟争鸣的生机勃勃景象。[4]比如,在钢琴作品《百鸟朝凤》的186小节Piacere记号、Tempo giusto-Vivace记号以及第五段的menomosso记号、Prestissimo记号和rit记号等部分,钢琴演奏人员要科学把握好演奏速度和力度,准确呈现出该段落内容的高潮精彩之处。与原唢呐作品《百鸟朝凤》相比,钢琴作品在音乐节奏上会有更为明显的强弱变化。

(三)装饰音演奏技巧

钢琴作品《百鸟朝凤》的改编创作一大特色,就是融入应用了各种装饰音,改编者将短装饰音、花舌音等穿插在各个音乐段落中,大大提升了钢琴音乐艺术的表现水平。为了能够充分展现出演奏效果,钢琴演奏人员需要熟练掌握运用好各种装饰音的演奏技巧。首先,在花舌音演奏技巧应用上,钢琴演奏人员要认识到花舌音其实是我国民间乐器唢呐演奏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吹奏技巧,具有浓郁的民族音乐特色。钢琴演奏人员要想让听众充分体验到该钢琴曲的民族音乐特色,就必须以熟练的技法表达出曲中的花舌音内容。王建中融入应用的大量颤音实际上就是对大自然中蝉鸣的模仿,从而营造出富有自然气息的艺术氛围。其次,在滑音演奏技巧应用上,钢琴演奏人员要认识到滑音通常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上滑音,一部分是下滑音。我国传统民间乐器唢呐吹奏出来的滑音,能够给听众带来一种生动活泼的感觉。[5]演奏人员在表演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滑音演奏技巧去表现出原曲中的唢呐音效特色。比如,钢琴演奏人员在对《百鸟朝凤》作品中的E音展开弹奏时,要注重控制手指触键的速度和力度,保证声音效果,以从弱到强的方式去逐渐提升钢琴演奏力度。最后,在短装饰音演奏技巧应用上,钢琴演奏人员要认识到短装饰音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演奏速度快。在短装饰音演奏技巧实践应用过程中,演奏人员要注意合理规范地提升手指的触键力度和速度,充分表现出原曲中的短装饰音艺术效果。比如,演奏人员在表演钢琴曲《百鸟朝凤》的装饰音#D内容时,需要以快速准确的触键方式描绘出鸟儿从枝头一跃飞下的画面。

(四)踏板应用技巧

在钢琴作品《百鸟朝凤》演奏过程中,每个演奏人员除了要注意控制好触键力度、速度,还需要熟练掌握运用好踏板技巧,以此来帮助提升整体演奏效果,给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比如,演奏人员在创设“空山鸟语”音乐艺术意境时,在控制手指触键力度和速度的同时,还需要间歇使用好钢琴踏板,配合好自己的双手弹奏速度。演奏人员需要根据作品主题内容与节奏音色变化,有效融入自身的内心情感,合理使用踏板,最终实现手指触键与踏板应用的完美配合,最大限度提升该首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艺术效果。在《百鸟朝凤》这首钢琴作品中,很多段落小节内容的旋律都是横向发展的,演奏人员在弹奏这些乐曲内容时,要注意充分展现出该小节鲜明的旋律特点,同时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好钢琴演奏中的各项踏板技巧。比如,在《百鸟朝凤》第233小节演奏中,演奏人员需要在弹下颤音之后,立即踩下踏板,以切分踏板的深浅交替方式充分表现出原曲中的蝉鸣声。

三、结 语

《百鸟朝凤》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一首钢琴改编作品,受到了众多音乐艺术爱好者的追捧和喜爱。演奏者在表演该首音乐作品时,要结合原曲的民族音乐特色和作者的情感,合理运用好各项演奏技巧。

参考文献

[1] 董鑫妍.试析王建中钢琴作品《百鸟朝凤》的演奏特征[J].戏剧之家,2023(22):77-79.

[2] 张倩.钢琴作品《百鸟朝凤》的演奏技巧分析[J].大观(论坛),2023(4):57-59.

[3] 张洹浩.浅谈我国钢琴作品《百鸟朝凤》演奏技巧及其风格表现[J].戏剧之家,2023(2):99-101.

[4] 刘庆庆.中国钢琴作品《百鸟朝凤》演奏技巧与表现风格研究[J].时代报告(奔流),2021(11):46-47.

[5] 郭维婷.试析中国钢琴改编曲《百鸟朝凤》的演奏特征[J].北方音乐,2020(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