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影视到科技,城市转型的东阳样本

2024-08-20江欣屏

决策 2024年7期

在中国百强县中,浙江东阳是比较特殊的存在。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东阳,但一定听说过横店。

横店被誉为“中国好莱坞”,是东阳的地标。作为中国影视产业的重镇,东阳影视产业在全国县域中独一无二,尤其是其影视上市企业众多。可以说,这个县城走出来的上市公司养活了半个娱乐圈。

然而,东阳并未满足于影视产业的成就,而是推动影视与科技双轮驱动。通过实施科技创新首位战略,积极布局新材料、生物医药、自动驾驶等高新技术产业,引入北大信研院,打造磁性电子产业园等,科创驱动发展卓有成效。

从影视到科技,东阳为城市转型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样板。

影视崛起

横店原本是一个贫瘠偏僻的小山村,四处是荒山荒坡。为打破发展窘境,横店曾探索农村工业化的路子,因生产粗放,一度造成环境污染。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横店集团以拍摄电影《鸦片战争》建造广州街起步,大力推进影视产业园、梦外滩等文化类重点项目,先后建成30多个大型实景基地和130余座高科技大型室内摄影棚。如今,年接待剧组400个,全国电影的1/4、电视剧的1/3、古装剧的2/3均在横店拍摄,是全国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

横店的崛起和东阳这座城市的特点密不可分。东阳有“三乡一城”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教育之乡、建筑之乡、工艺美术之乡,“一城”即影视文化名城。

当年谢晋导演为拍摄《鸦片战争》找取景地时,“建筑之乡”东阳能够快速建设所需要的场景,短短三个月时间就凭空造出来个“广州街”;东阳作为“教育之乡”,有尊重人才、尊重文化的良好氛围,对剧组的服务、对影视人才的尊重做到了极致,也是企业家诞生的重要土壤;另外,作为“工艺美术之乡”,东阳有精工善艺的“工匠”,能够很快为剧组制作所需的道具,所以东阳的影视产业很快就兴旺起来。

目前,东阳有影视企业1500余家,其中大型企业几乎都是东阳的本土企业,比如横店影视、华谊兄弟、唐德影视等。横店系在东阳的上市公司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目前,东阳的上市公司已达到11家,其中横店就占了8家,属于横店集团的有5家,几乎占据了东阳上市队伍的半壁江山。

横店影视主要从事影视投资、制作、发行、电影放映及相关衍生业务,2017年成功上市。2023年,随着疫情后线下经济和院线经济的复苏,横店影视也成了东阳的盈利大户。根据2023财年年报数据,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超过60%,达到了23.4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更是同比增加152%。

影视产业发展起来之后,东阳又探索“影视+旅游”“影视文化+美食”“影视文化+娱乐”等,打造影视文旅深度融合全域旅游目的地。2023年,东阳市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亿元。

东阳商帮

东阳影视产业发展,不仅得益于城市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企业家敢为人先的精神。

相比影视行业的高调热闹,东阳庞大的本土企业家群体则显得低调内敛。目前,东阳人控制的A股上市公司,有近20家之多,其中复星系、“横店系”的影响力,在国内称得上首屈一指。这些企业家的创业经历也颇具传奇色彩。

楼忠福掌舵下的浙江广厦,可以视为东阳商帮的一个缩影。1997年,浙江广厦在上交所上市,拉开了东阳企业进军资本市场的序幕。浙江广厦的前身为东阳三建,原为东阳县城关修建社。1984年,建筑工人出身的楼忠福成为公司总经理,广厦创业自此开始。1995年,广厦集团将总部从东阳迁至杭州,但浙江广厦的注册地始终保留在东阳。

众多东阳籍企业家中,最为知名的是郭广昌。他生于1967年,东阳横店人。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创办复星,逐步打造出“复星系”,旗下的复星医药、豫园商城、南钢股份等在业内均有较大影响力。

楼忠福、郭广昌人们耳熟能详,但也有很多低调企业家,他们的成就相当不凡。

2023年10月,绿源电动车成功登陆港股,其创始人倪捷同样来自东阳。1978年,倪捷只有十七岁,就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系学人工智能。本科毕业后,他继续在该校攻读信息与系统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成了大学老师。

此时,国内下海创业浪潮兴起,倪捷和妻子放弃了“铁饭碗”和分到的房子,回到浙江金华老家,在叔叔开的焊机厂里当起了二把手。这个经历让他感受到,做实业才是他向往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1995年,倪捷开始筹划自主创业,投资了一个电动车项目。在一个简陋的地下室中,经过3个月无数次的失败后,终于造出第一辆电动自行车。此后,倪捷多次面临企业生死关头,但最终成长为行业巨头。

“他是电动自行车的创始人,为浙江开辟了一个年60亿产值的新产业;他是‘绿色交通’的倡议者,为获得电动自行车的生存空间不懈抗争;他是城市‘以人为本’理念的吹鼓手,以他的电动自行车与城市管理体制艰难赛跑。”这是倪捷当选风云浙商时,主办方的颁奖辞。

企业家的经历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成长史,更是东阳城市发展的缩影。东阳,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城,却有着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企业家精神,创造出很多令人瞩目的商业奇迹。城市的力量,很多时候并非建立在高楼大厦之上,而是来自于那些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努力与创新。

科技转型

影视产业崛起和当地企业家群体,让东阳发展原本可以“躺赢”,但东阳并没有选择躺平,而是主动转型,努力走出一条科创驱动发展的新路子。

近年来,东阳在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首位战略上打出一套组合拳,如出台“科技新政42条”、设立“政府科技创新奖”、组建产业创新研究总院、成立西安交大和西北工大东阳创新协作技术转移中心、助力院企校地合作等,构筑科技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通道。

为推动科技转型,东阳选择从科技产业入手,展开全方位的探索和布局,如积极引进生物医药、自动驾驶等高新技术产业,并投资生物医药基金和自动驾驶项目,为城市的转型升级增添了一抹亮色。可以说,东阳政府所展现出的前瞻性规划和决策,体现了对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视和认知,也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创新动力和活力。

资本的支持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至关重要。2017年,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东阳市设立了总规模达200亿元的东阳江产业基金,由东阳市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运作。

东阳市政府作为战略基石投资人参与发起设立的了信白橡生物医药基金,首期规模为10亿元。重点关注生物医药领域创新赛道及相关产业链条中成长期股权投资机会,解决重点领域“卡脖子”的问题。

在产业投资中,东阳有不少成功案例,比如自动驾驶项目。2022年,东阳市冠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领投了纵目科技。东阳冠定是由东阳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99%持股,也就相当于东阳政府投资了纵目科技。

纵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自动驾驶和高级汽车辅助驾驶研发的企业。作为一家行业领先的L4企业,纵目科技近几年发展势头强劲,先后被小米、同创伟业、君联资本等产业和机构投资,获得资本青睐。

2023年,东阳在科技产业方面谋划了很多大事,比如与北大信研院签署合作协议,设立浙江省县市首家创新概念验证中心;打造以东阳籍人才为主的科技项目库、企业需求库,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东阳磁性电子产业园成功创建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81家,均创历史新高,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实现大跃升。

随着今年以来“新质生产力”概念的兴起,各地对硬科技的重视程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东阳科技转型的步伐也在不断加速。从影视到科技,东阳的故事还将精彩继续。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新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