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野鸡之殇
2024-08-19刘无敌
日前,英国《卫报》报道称,英国野鸡泛滥,种群数量已达6000万只。野鸡现在是英国公路上出现数量最多的鸟类,野鸡们四处乱窜,常常跑到路上妨碍交通,由此引发了许多交通事故。野鸡数量多到让英国政府束手无策,甚至提出捕杀一只奖励20英镑的措施,但是野鸡数量依旧庞大。
狩猎成为风潮
英格兰国王忏悔者爱德华在世时,为了获得支持、稳固政权,曾经向三个人许诺继承自己的王位。第一位就是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因为他是爱德华的表弟,英勇善战,所以爱德华向他承诺:“我死后就由你继承王位。”
除了威廉一世,爱德华还向英格兰贵族——哈罗德·戈德温森以及挪威国王做了同样的承诺。爱德华在世时,有了他们三人的辅佐和帮助,政权稳固,但是他死后,继承权问题一下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1066年1月,爱德华逝世,留下遗嘱让哈罗德继位。身处英格兰的哈罗德当即宣布:“爱德华生前就说过我是王位的继承人,我就是英格兰国王。”他的拥护者当即跪拜国王,而反对者都遭到了哈罗德的压制。
哈罗德跳过全国会议的审议,直接在约克大教堂加冕为王。哈罗德的举动彻底激怒了威廉一世,因为爱德华在世时,威廉一世曾经挟持过哈罗德。当时威廉一世曾问他:“你到底想不想成为英格兰的国王,如果你有这个想法,我就放弃当王。”
然而哈罗德为了活命,信誓旦旦地对威廉一世说:“我能力不足,不配当国王,等国王逝世后,我会尽全力支持你登基的。你放心,我会是你最忠实的联盟者。”
威廉一世为了确保哈罗德的支持,甚至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哈罗德。但是身为女婿的哈罗德,不仅没有帮威廉一世夺权,还趁他没反应过来时抢了王位。
威廉一世发誓:“我要带兵踏上英格兰拿回属于我的东西,并且把哈罗德那个小人碎尸万段。”在那之后,威廉一世不停地招兵买马,加强战备。
经过万全的准备后,威廉一世在1066年9月横渡英吉利海峡,在哈罗德的祖传领地登陆,而此时哈罗德本人还在约克郡作战。战争十分惨烈,双方士兵都血流成河。
僵持阶段持续到10月,威廉一世和哈罗德展开决战,史称“黑斯廷斯战役”。在黑斯廷斯战役之中,诺曼人的骑兵给予英格兰人十分巨大的打击,有史料称:“战马飞驰而来,所有人都开始恐慌起来。”
威廉一世非常善于用兵,他让骑士佯退吸引英格兰人解除盾墙进行追击,而后再进行反冲锋,最后依靠弓弩手进行远距离攻击,大败哈罗德的军队,诺曼底一方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哈罗德也在混战中被射死。
不久后,威廉一世在西敏寺加冕,成为当年的第三位英格兰国王。诺尔曼人有爱打猎的传统,威廉一世成为国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常常叫王公贵族们一起打猎。他在英格兰的不同地区建了68个王室森林区、13个猎苑以及781座园林,闲暇无事的时候就邀请他想要拉拢的人四处狩猎。
当时,猎杀鹿和野猪是王室与上宾的专享特权,被邀请的人也感到很有面子。尤其是打猎时,威廉一世常说:“你们是我最亲近的人,是英格兰最尊贵的人,所以才能杀鹿猎猪,其他人,不管是谁,只要敢猎杀鹿和野猪,我就剜去他们的双眼。”
自此之后,英格兰掀起狩猎的风潮,许多人都以能参加狩猎感到骄傲。不久后,狩猎的特权逐渐被授予贵族和地主,英国的狩猎文化也逐渐影响了平民,形成了全民爱狩猎的情景。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再满足于只猎杀鹿和野猪,他们开始引进新的动物。
1547年,英国贵族威廉·塞西尔随摄政大臣萨默塞特公爵远征苏格兰时,发现当地有人在养一种羽色华丽,体积小、动作快且灵敏,还能短距离低空飞翔的长相似鸡的动物,饲养它的人说这是野鸡。塞西尔立刻想到,这种不起眼的小动物非常适合作为狩猎对象。于是在回英格兰时,塞西尔特意带了一批野鸡同行。
流行猎杀野鸡
将野鸡带回后,塞西尔安排专人精心培育,野鸡数量大增。他向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建议:“野鸡体积小、动作快,作为靶子最能体现猎手的能力,如果将它加入庄园射禽中,大家都会玩得更开心。”
见了塞西尔带回的野鸡后,伊丽莎白一世非常满意,当即将野鸡放入皇家猎场,让王公贵族猎玩,有人射中后,伊丽莎白一世也会亲自奖赏:“你是最好的猎手之一。”人们都以获得奖赏为荣。用弓箭、猎枪射杀野鸡这一既有对抗,且有不错收获的围猎项目,迅速受到英国上流人群的追捧。
自此,英国皇室每年12月26日的“英国庄园射禽”日,也就是来自英国上流社会的达官贵人及新晋的年轻新秀都会聚集在诺福克郡的桑德林汉姆参加的猎禽活动中,野鸡渐渐成为主角。
彼时,娱乐匮乏,民间应运而生许多打猎俱乐部。俱乐部发现皇室猎场引入野鸡后,也纷纷效仿,由此狩猎野鸡自上而下传到了民众当中。俱乐部为了增加猎人的命中率,会让会员先通过飞碟射击来练目力。他们先是研究雄野鸡和雌野鸡的飞行速度、高度和轨迹,再用飞碟模仿它们的轨迹,让会员射击。
会员们狩猎野鸡往往都在俱乐部划定的森林、荒郊中。当他们抵达狩猎点后,俱乐部会派专人负责在野鸡栖息的树丛中驱赶,使野鸡翔于空中,从而被射猎。为安全起见,俱乐部不允许会员射猎飞得过低的野鸡。
由于野鸡掠空而过,且射猎使用的是装弹两枚的枪,俱乐部会给每一位会员配两支枪,以及一名负责装弹的助手,击落的野鸡则会由小猎犬们负责带回。
野鸡被猎回后,俱乐部还会提供烹制服务。厨师们将嫩的野鸡烤熟,配上薯条、面包酱和肝酱。这里的薯条指的是一种专门搭配野鸡的薯条,区别于搭配炸鱼或牛肉的那种粗大且外脆里糯的薯条。而面包酱指的是用面包制成,搭配香叶、胡椒、丁香、洋葱等烹制肉类常用的香料制成的奶汁的一种酱料。肝酱则是直接用野鸡的肝脏制成料汁。
每当狩猎季开始时,伦敦的各大老牌狩猎俱乐部的菜单上便会出现野味,而俱乐部往往都会组织“光荣第十二日”的主题晚宴,让会员们品尝自己猎回的猎物。
打猎后吃野鸡的习俗一直流传下来,甚至文物专家王世襄之子王敦煌在《吃主儿》一书中都曾写道:“用西餐方法烹制野鸡虽然算是西餐中的名菜,但口感比起中餐中用野鸡烹制的野鸡丁炒酱瓜丁、野鸡片儿炒荠菜、野鸡丝炒冬笋,那差得可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狩猎作为人类最古老的生存方式之一,目的就是充饥。纯粹以猎杀作为乐趣的行为则为人所不齿。过去,野味和狩猎是贵族才有的专享,那时许多中产阶级会想方设法购买野味或是仿制野味,比如将羊肉用红葡萄酒浸泡使其色泽似鹿肉。但当野鸡成为猎物后,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能够有狩猎的机会,烹饪野鸡成为流行。
由于野鸡数量多,烹饪起来又很好吃,人们纷纷相邀一起猎杀野鸡。猎杀野鸡的人越来越多,野鸡供不应求了怎么办?
于是,各个农场主和俱乐部想出了一个方法,自己饲养野鸡,然后再放入猎场供人们打猎。可是谁也没想到,“放鸡回林”变成了“放虎归山”。养的野鸡多了,总有几只会跑出猎场,开始自由繁殖。
野鸡耐热又耐寒,它们在夏季可以承受高达32摄氏度的高温,在冬季零下35摄氏度的严寒中也能存活。而且野鸡的适应能力极强,无论是高山、平原、丛林还是草原,它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栖息地,安逸地生存下来。它们还不挑食,无论是昆虫还是稻谷,都能吃得津津有味,生命力旺盛得令人咋舌。
最重要的是野鸡每年可以繁殖多次,雌鸡每次产卵可达到10到15枚,据统计,野鸡每bRZcVd+8ee3D6e4RnLzuPQ==年可以产下40枚左右的蛋,这些特性让野鸡在野外环境中能够迅速繁衍后代,野鸡数量不断增加。
野鸡引发灾难
到了16世纪,英格兰的农场主发现狐狸常常破坏农田,还会跑到鸡圈里捉鸡,有时一家农户一晚上能被吃掉十几只小鸡。狐狸给农场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许多农场主自发地养猎犬捕杀狐狸,有时还会用弓箭、猎枪猎杀狐狸。
渐渐地,不仅农场主平时会猎狐,连贵族、乡绅和猎人也开始带着猎犬和猎枪在森林和旷野中猎杀狐狸。他们之所以将狐狸作为狩猎的对象,是因为狐狸是一种特别聪明的动物,猎杀狐狸比野鸡更让他们感到刺激。
为了狩猎狐狸,人们甚至训练出了猎狐犬和猎狐马,狩猎过程中,人与狗的配合度,人与马的默契度得到培养,这也大大提高了人对合作精神的认识。在持续不断地猎狐活动中,狐狸的数量迅速减少。
然而狐狸是野鸡的天敌,一只成年狐狸每日可轻松吞食3~5只野鸡。随着狐狸的减少,野鸡肆无忌惮地繁殖起来,数量开始快速增多。大量种植油菜籽、小麦的农田成了野鸡的自助餐厅,它们一个个吃得膘肥体壮。
为了保证野鸡幼雏的安全,英国政府明令禁止在繁殖季节捕猎,还贴心地投放人工繁育的野鸡来壮大队伍。
好在随着猎枪的改进,让射猎野鸡在18世纪和19世纪重新变得更流行,野鸡又成为英国标志性射猎猎物之一。据记载,乔治五世在1913年12月的一场为期六天的射猎中猎得一千多只野鸡,而那一次射猎的野鸡总量为3937只,乔治五世非常开心,在狩猎场就奖赏了陪同打猎的所有人。
虽然猎杀野鸡的数量不低,但是繁殖出的野鸡更多。野鸡太多了无处安放,农场主只能将野鸡放归野外。与此同时,由于化学农药毒杀掉天敌、同时气候变暖让幼雏存活率大大提高,野鸡军团开始异军突起,种群数量迎来了井喷式的增长。
自1960年后,野鸡的释放量增加了9倍,不仅释放量增加,被放归野外的野鸡繁殖数量也在成倍增加,英国的野鸡数量增加远远超过了英国政府的预计。
最重要的是据射击行业的调查称:“有76%的射击者无法准确测量距离,不能真正射杀野鸡,有很多野鸡直接就跑了,成为真正的野鸡了!”
这些情况交织,让野鸡数量不断增加,面对这么多的野鸡,英国林业部门的专家相当头疼,赶紧放宽了野鸡狩猎的限制,并鼓励人们多多猎杀,并且禁止在野外投喂野鸡,还常常组织工作人员人工捣毁野鸡的巢穴。
数量庞大的野鸡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它们成群结队,无所顾忌地在公路上乱跑,经常被车碾压。交通部门统计每年至少超过十几万只、甚至几十万只野鸡被汽车碾压,一度占到公路鸟死亡总量的40%。更严重的是,穿行公路的野鸡受到惊吓,跳跃过程中常把司机的视线遮挡住,令近年来因野鸡引发的交通事故成倍增加。
野鸡的大量繁殖还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当地的植被、昆虫和爬行动物数量被严重破坏,因为野鸡是杂食性动物,如果找不到食物就会吃植物嫩芽或者嫩草。它们在夏秋季节则大量捕食昆虫和两栖动物,因此对本土物种构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据调查,英国已经有至少十几种昆虫由于被野鸡捕食导致濒临灭绝。
据英国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统计的数据,2016年时总共有5700万只野鸡被释放到野外,在过去的50年间里增长了588%,其中还释放了1300万只鹧鸪,但被记录猎杀的野鸡只有1800万只,而鹧鸪则为590万只。野鸡不断增加,英国政府只能要求农场主不许再释放野鸡。
更让英国政府头疼的是,2019年12月10日,英国萨福克郡的农场中出现禽流感疫情。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证实,他们发现了低致病性禽流感(LPAI),为此英国政府捕杀了大约27000只野鸡。而在第二年英国北约克郡的一家养殖农场发现具有高度传染性的H5N8毒株,英国政府再次捕杀10500只野鸡。
禽流感的暴发让英国对野鸡的泛滥再也忍无可忍,政府直接将野鸡列为“危害本土野生动物名录”,甚至提出猎杀一只野鸡奖励20英镑。但这项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是现在娱乐项目丰富,人们不愿再以猎杀野鸡为乐;二是野鸡往往在偏远地区,哪怕有奖励,弄不好也要赔钱;三是野鸡听觉灵敏,一旦发现危险就会迅速逃跑或飞走,非常难以猎杀,而且现在英国使用枪支需要严格的许可和管理,普通民众很难获得合法的武器。
于是从2021年起,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要求释放野鸡时申请许可证,并且在保护区周围禁止释放野鸡,据估计这项措施至少可以少释放750万只野鸡,而英国射击与保护协会则称,这项法案非法并且没有科学依据,反对此项法案成立。
英国政府无奈之下,只能采用生物控制的方法,引入或保护一些天敌,如狐狸、猫头鹰、老鹰等,平衡野鸡的数量。但是这种控制方法速度太慢,还有可能造成其他的威胁和干扰。直到近两年英国研制出专门针对野鸡的病毒,野鸡的数量才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想要彻底解决野鸡泛滥的问题,对英国政府来说,仍然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的投入。
最重要的是,在采取措施消灭一部分野鸡后,他们还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让人类、动物和植物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和谐相处,从而实现生态平衡。
生物入侵是长期困扰人类的问题,每个国家都应该在引入新物种前考虑到其后的巨大影响,否则就像野鸡在英国一般,难以收场。
编辑/张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