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拉克老王:跟着味蕾探索舌尖上的中国

2024-08-19凤尾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24年7期

一身精致的西装、一句阿拉伯语与中文同时“在线”的问候语和一架自拍的相机,便拉开了王立轩一天的工作序幕。作为中国互联网上的伊拉克网红,王立轩不仅在中文社交媒体平台运营着拥有1500多万粉丝的美食达人账号“老王在中国”,还与朋友合伙经营着一家食品营销公司,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他的短视频账号简介是这样写的:“经历过生离死别的痛楚,更懂得珍惜来到中国后安定生活的来之不易,我爱这里的美食,我爱这里的风景。”

10年前,王立轩因为特殊经历来到中国,从此和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近年来,他凭着对中国美食的炽热兴趣,一直用味蕾探索着舌尖上的中国。

童年时颠沛流离

1994年,艾哈迈德·贾巴尔出生在伊拉克一个家族庞大且富裕的家庭。9岁前,他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祖父是成功的生意人,父亲是石油工程师,一家人住着800多平方米的别墅。每到周末,全家老小聚在一起谈笑风生,他和他的堂兄弟们嬉戏打闹。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了,曾经的幸福安宁被动荡不安所取代。艾哈迈德一家迫不得已舍弃万贯家产,逃离被战火笼罩的伊拉克。他和家人饱经战火洗礼,艾哈迈德还被流弹打穿了身体,差点失去生命。

2014年,艾哈迈德一家人在亲戚的帮助下,来到了中国。初到中国时,他在宁夏银川的一个国际学校做阿拉伯语的实习老师。为了能更好地融入和开启异国新生活,他给自己起了一个特别中国化的名字:王立轩。

王立轩一边在学校教阿拉伯语,一边自学汉语。为了早一天用汉语和人无障碍交流,他成了社交达人,哪里人多,他就往哪里钻。他学会的第一句汉语是:“你好,这是什么?”之后,这句话成了王立轩与人打招呼的开头语。

久而久之,不管是同事还是学生,只要看到王立轩,就会习惯性地教他一句中文“这是水杯”“这是烤羊肉串”“这是照相机”……王立轩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包里随时准备着各种小礼品,他会把不同的礼品送给不同的人。

有一次,一个名叫丁波涛的人带着自己的女朋友,来学校报名学习阿拉伯语,但是因为错过了报名时间,名额已经报满。丁波涛的女朋友很失望,言语里充满了对他的责怪。

王立轩得知后,就主动提出每天晚上抽出两个小时免费帮对方补习阿拉伯语。丁波涛特别感动,后来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王立轩也在对方的帮助下,学习了更多的中文。短短一年时间,他就可以用中文与人无障碍交流了。

2017年初,王立轩遇到了人生中职业转折的第一个契机。他被一家模特公司看上,并邀请去做了一次时装走秀。最初,双方谈好的价格是一次500元,因为王立轩形象好,台步走得也好,做事努力又真诚,打动了老板,当即又给他加了300元。

王立轩抽出三张百元大钞,还给老板,说:“我就按我们约定的价格收费,希望我们合作愉快。感谢您为我提供的机会,我非常喜欢在舞台上的感觉。如果再有这样的工作,希望您还能找我。”

之后,王立轩就和那位模特公司的老板成了朋友,对方还把他举荐给了一位电影导演,让王立轩得到了人生中第一次拍电影的机会。结果,因为王立轩的勤奋努力,敢拼敢做,把角色塑造得很精彩,又给导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该导演又将王立轩推荐给了其他导演,就这样,王立轩陆续参与拍摄了32部电影,并随剧组去了新疆、内蒙古、四川、重庆、江苏、广东、东北……每到一个地方,王立轩一定少不了去品尝当地美食,游览当地的名胜古迹。他说:“我爱中国,我一定要了解我脚下的这片土地,走遍中国的大好河山,交遍天下朋友。”

王立轩有一次和朋友聊天,他说:“我童年的伙伴都在战乱中失去了生命。所以,我特别羡慕你们有发小,我也渴望交到很多很多朋友,弥补我的遗憾。”而王立轩的热情和真诚也确实让他交到了不少朋友,同时也让他的事业一步步走向成功。

王立轩对朋友非常讲义气。有一次,一个同事家里遇到了困难,王立轩得知后,把身上仅有的5000元钱全部给了他。而那一个月,因为没有足够的生活费,他靠面包与白开水充饥。

因为喜欢表演与创作,2018年,王立轩报名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举办的网络短视频培训班,开始学习网络短视频的制作和平台的运营技巧。

不久后,王立轩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公司,开始尝试拍摄微电影。公司规模不大,包括他在内一共有11人。他把每一位员工都当成了自己的兄弟,和大家一起策划,找剧本,选场地……然而,就在公司慢慢好起来时,却因为投资方遇到了无法解决的困难,公司面临着破产。王立轩便用积蓄和借的5万元给员工发了工资,影视公司就此戛然而止。

用诚信开创事业

王立轩的生活再次举步维艰,可即便如此,与朋友聚会时,他还是会抢着买单,开心地与大家交流,脸上看不出一丝愁容。知道他处境的朋友,对他说:“你应该学会向我们示弱,毕竟朋友就是用来麻烦的。所以你需要帮助了请一定告诉我们。”王立轩笑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想创业,只要你们愿意教授我一些生意经就可以了。”

有一位做销售的朋友给王立轩出主意:“找到一个你喜欢做的领域,在这个领域找一个你认为不错的品牌,再找更多人一起销售。不光对外批发,还可以线上线下一起做。等有了固定客户,就可以开始做自己的品牌了。”

朋友不仅把自己的创业经验告诉王立轩,还手把手教他怎么寻找品牌,怎么做宣传,怎么去销售。王立轩说自己有一个中国胃,特别喜欢中国美食,所以他想选择这个领域。于是,他瞄准了牛肉干这个创业领域。

2020年5月,王立轩开始跟两个朋友合伙做美食团购,主要销售牛肉干。内蒙古牛肉干全国闻名,不仅好吃,其历史文化背景更是源远流长,是王立轩最喜欢的一道“开胃小菜”。

朋友负责提供货源,王立轩负责前端销售。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由于货源质量过硬,物美价廉,团购生意越来越好,回购率也越来越高。这一年,他们竟然销售了2000多万元的产品。

但好景不长,因为货源不充足,其中一个合伙人竟然找来了猪肉干代替牛肉干卖给了消费者。得知此事后,王立轩第一次向朋友发了脾气,并要求追回卖出去的产品。

最终,王立轩决定退出合作团队,大家都劝他算了,毕竟一天的流水就是一百多万元。而且,又不是只有他们一家公司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只要他们不再有下次,就行了。

但王立轩不想让利益蒙住自己的眼睛。他说:“诚信就如碎了的玻璃,再也回不到最初的模样。尤其对我更重要,失去了它,就等于失去了我的生命,所以我必须得离开。”

2022年,王立轩又和朋友丁波涛合作,步入了第三次创业,他们选择的仍然是牛肉干的销售。不过,这次的模式是自产自销。

两人给公司起名“龙帮”。“龙”代表中国,“帮”是友好地互帮互助。公司成立之初,王立轩就立下规矩:诚信和品质永远第一。

王立轩和丁波涛经常出去考察市场。有一次,他们刚到锡盟,王立轩便拉着丁波涛开启了“炫”饭模式:牛肉面、羊蝎子、贴骨肉、羊肉汤、涮羊肉……种类繁多的锡盟美食,让王立轩应接不暇。

吃饭时,王立轩不停地念叨:“好吃好吃,实在太好吃了。”吃到麻辣的食物,他说:“有很多蚂蚁在我嘴巴里打架。”吃到软糯香甜的糯米粥,他说:“这是一团棉花糖,咬上一口,滋味胜过千言万语。”

王立轩还一边吃一边讲解美食的来历。丁波涛觉得有趣,便拍下来发在了王立轩的个人视频账号“老王在中国”上。

那条视频赢得了很多人的点赞和转发,丁波涛便对他说:“既然你这么喜欢吃美食,又喜欢旅游,不如去做一个美食探店达人。”朋友无意的一句话,点醒了王立轩。

在一次旅途中,王立轩吃到一份“肉比面多”的牛肉面。他觉得店主很真诚,于是就把那家店和那碗牛肉面拍在了他的镜头里,还一边吃一边说出了对美食的感受。出乎意料的是,这条无比“随意”的作品竟然又大火了。

用味蕾了解中国

王立轩决定把公司交给丁波涛经营,而他则专注于寻找中国美食,做一个探店达人。因为他觉得中国美食博大精深,在不同的地域都有其特色美食,就如同一条悠长的历史长河,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味蕾变迁。

要想真正读懂中国,就要先了解不同地域的不同美食,这也是对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敬畏和尊重。而他,是真的想要了解这个国度。

2023年年初,王立轩开启了“美食探店”之旅。他会在网上先搜索一个城市的“地标美食”,然后再去那个城市待上两周,把有特色的餐厅吃个遍,再换新的城市继续吃。

吃饭时,王立轩会把随身携带的相机拿出来放在旁边,然后边吃饭边和粉丝畅聊,交流美食感悟,交流地域文化。他发现以这种随意的记录方式,更能感染观众。

无论是北京的烤鸭、四川的火锅,还是广东的点心,王立轩都用自己的方式展示着中国美食的丰富多样。吃河南蒸饺时,他会操着一口蹩脚的河南话说:“咦,这还怪好吃嘞”;吃广东肠粉时,他赞叹道:“好吃到词穷”;吃东北压锅面时,他要求:“肉多面香炫整碗”……粉丝纷纷在视频评论区夸他:“有趣的灵魂还有会吃的胃。”

王立轩的视频吸引了不少网友前去他吃过的餐厅打卡,甚至还传到了国外。他感到了肩上的责任重大,此后,每次出镜他都会穿上笔挺的西装,既充满仪式感,也表达对粉丝和食物的尊重。

“老王在中国”的账号拍摄到第三个月时,粉丝数量就从数千人涨到了数万人,渐渐有了名气。

有一次,王立轩在河南一家烩面馆拍摄美食时,旁边一桌客人误以为他要拍自己,于是对他嚷起来:“不要对着我拍,移开你的相机。”王立轩一边向对方道歉,一边将镜头转向。

在接下来的拍摄中,有粉丝认出了王立轩,于是热情地与他打招呼,还送给了他一盘辣子鸡,两人一边吃一边聊了起来。而刚刚那位误会王立轩的男子也端来了羊肉串,对他说:“刚才我语气不好,希望你能理解。我不知道你是在做美食探店,现在的人为了流量什么都做得出来,我是怕给自己找麻烦,所以才……”

更让王立轩意想不到的是,得知他的故事后,又有人给他送来了一盘清凉解暑的凉菜,随之而来的是更多食客的友善示好,有人送上饮品,有人递上酸奶,有人给他送酒,让王立轩配着辣子鸡畅饮。

河南人的厚道与热情让王立轩深受感动。同时,他也请饭店老板给每位客人做了一道拿手好菜,回馈给他们。有人在视频下评论:“老王兄弟,你知道吗?快乐会传染的,你的好心情也温暖了身边人和观众。此外,我们从你的视频中,看到了你对我们国家的热情,喜爱和友好。”

王立轩经常在视频中,通过美食分享自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见解和感悟,这种深度的文化交流,让粉丝不仅仅是因为美食关注他,更因为他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王立轩每次吃当地美食时,都会习惯性地说一声:“好吃。”有人曾质疑他是假装喜欢吃中国美食,以此博得中国网友的喜爱,这是他的流量密码。

但王立轩是真的喜欢中国美食,他曾自豪地说:“我有一个中国胃,这里的美食我都喜欢。我能从战火中死里逃生,中国给了我安全感,之后我就告诉自己,没有什么是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两顿。”

王立轩和粉丝真诚的互动让他的视频更火了,一条视频往往能获得数十万点赞。王立轩就开始把作品“搬”到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希望更多国家的网友通过他的美食探店,来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真实面貌。

2024年年初,王立轩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伊拉克,见到了朝思暮想的父母。他惊喜地发现祖国有了新变化,过去战争留下的残垣断壁正被中国政府帮助修建的学校、医院、公路所取代。“我的第二故乡正在用温暖的手拉着我的祖国,一步步往前走。”王立轩深有感触地说。

王立轩说,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和父母一起在中国买房买车,定居工作,成为中国人。前不久,他把自己的妹妹也带到中国发展。接下来,他打算将父母也接到中国,帮两人开一家伊拉克风味的小餐馆。让父母感受中国朋友的热情,也将伊拉克的美食带给中国朋友。

如今,王立轩的短视频账号的粉丝量已暴涨到1500多万,网友们通过他的镜头,能够足不出户就领略到中国各地的特色美食。有人问起王立轩的成功秘诀,他腼腆地说:“将心比心,以真诚换真诚啊,当你认真地去对待一件事情和一个人的时候,也能收获到相应的尊重。”

是的,不管从事哪个行业,老师、模特、演员……还是创业、拍视频、做探店达人,王立轩始终遵循着一个原则,那就是:对朋友真诚,重诺守信,勇于推销自己。他在向中国人释放善意的同时,自然也会收获我们的善意。

编辑/张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