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者之心:我是第一位征服英吉利海峡的女性
2024-08-19李心怡朱欢
海滩上,女人们穿着丝袜和羊毛连衣裙,这是她们的泳衣。一百多年前,女性游泳是一件受拘束的事。1907年,在波士顿里维尔海滩,一名澳大利亚女游泳运动员穿着紧身连体泳衣,肌肤裸露,被警察逮捕。
近二十年过去,21岁的格特鲁德·埃德尔穿着分段式泳衣,戴着一顶红色泳帽,身上涂满了猪油和羊毛脂,她将向英吉利海峡发起挑战。1926年8月6日晚上9点42分,埃德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游过英吉利海峡的女性。在那个女性被认为不适合参加体育运动的年代,她超越男性的成绩,创下世界纪录。
2024年5月31日,改编自埃德尔真实故事的电影《泳者之心》上映。这位杰出的女性游泳运动员,在近百年前完成震惊世界的壮举,但她的故事至今鲜为人知。
独自站在海边,眼前是变幻莫测的海浪,和无人能够预测的前景,也许成功游到对岸,也许就此葬身其中。埃德尔轻轻哼起小时候唱过的儿歌,她即将横渡英吉利海峡,这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事。在电影中,人们总是告诉埃德尔,因为你是女性,所以做不到,而她却证明:我想要做到,我可以做到。
“我就是停不下来”
医生宣判了埃德尔“死刑”。
5岁的埃德尔因为麻疹卧床不起,医生告诉她的父母,她已经无法救治。然而,一夜过去,埃德尔凭着顽强的意志力活了下来。麻疹影响了她的听力,医生叮嘱她不能游泳,否则听力会变得更糟,但她太喜欢水了,“我就是停不下来”。
在电影里,埃德尔最初想要学游泳时,遭到了父亲的反对,是母亲支持她和她的姐姐玛格丽特,独自领着两姐妹来到地下女子游泳协会,让她们接受专业训练。母亲曾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悲剧:斯洛克姆将军号轮船在曼哈顿东河上巡游时起火,造成超过1000名乘客死亡,很多女性在离岸10米的渡船上被活活烧死,只因她们不会游泳。
起初,埃德尔并不被看好,相比其他人,她泳姿笨拙,速度也算不上快,但她有自己的优势——坚韧。参加第一场比赛时,埃德尔起步比别人慢,但当别人都累了,她还保持着体力,在水中兴奋地加速,最终拿到第一名。
一位游泳天才就此诞生。
埃德尔12岁时打破世界女子800米自由泳纪录,15岁时打破7个世界纪录,1921年到1925年间保持了29项全国和世界业余游泳比赛纪录。
这样的天才,直到19岁,才第一次有机会参加奥运会。因为在当时,人们并不支持女性参加竞技体育。1912年,现代奥运会发起人皮埃尔·德·顾拜旦说,自己永远拒绝举办“女子奥运会”。许多人认为,女性弱小、容易受伤,代表强大、速度的体育项目,应该属于男性。而女性,只要保持优雅、美丽和瘦弱就足够了。
1900年的巴黎奥运会第一次以“示范”的名义允许一部分女性参加。在民间,许多爱好体育的女性自发形成组织,为自己争取参加赛事的资金和机会。不过,这些呼声还是很微弱。1922年,体育观察家热奥·安德雷指出,人们热衷于观察女运动员裸露的双腿,而非体育动作。
参加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时,埃德尔立志拿下所有金牌。当时,她的膝盖受伤了,坐船从美国到法国的旅程也十分疲惫。美国官员不希望女运动员被法国开放的风气所影响,安排她们住在远离市中心的旅馆,埃德尔每天要走五到六个小时,去奥林匹克泳池练习。最后,埃德尔获得两枚铜牌,并在团体接力赛中拿到金牌。这样的成绩虽然不错,但埃德尔还是对自己失望了。
回到家中,埃德尔得知,曾经一起学习游泳的姐姐玛格丽特即将和父母安排的男人结婚。
她难以置信,问姐姐为什么要这样。
否则,还能过什么样的生活呢?姐姐反问她。
电影将姐姐塑造成埃德尔心目中的英雄,她们从小一起学游泳,相互竞争,相互鼓励,也曾一起捉弄过相亲对象,企图抗争被安排的命运。而如今,姐姐妥协了。
埃德尔不想这样,她想过一种不受束缚、遵从自己意愿的生活。在此之前,可能没有人这样生活过,也不会有人理解这种生活,比如,作为一名女性,游泳穿越英吉利海峡。
一名运动员的胜利
英吉利海峡分隔了英国和法国,最窄的位置相隔34公里。在埃德尔之前,仅有5名男性成功横渡,还有无数挑战者丧生于大海。游泳最快的男性,也花了16小时33分钟才抵达终点。
游泳穿越英吉利海峡,意味着直面寒冷的天气、有毒的水母、多变的潮汐。潮汐每五到六个小时就会改变一次,人不能沿着直线游泳,要与潮水同行,所以,实际游泳长度为56公里。风浪大的时候,即使是巨大的船只也很难掌握方向、与海浪抗衡。
1925年,埃德尔第一次挑战横渡英吉利海峡,由纽约女子游泳协会提供资金赞助。她的教练雅贝斯·沃尔夫曾发起22次挑战,都未能成功。从埃德尔宣布挑战那天起,质疑声就未停止过。撰稿人约翰·海沃德建议女性停止追逐荒谬的梦想:“成功横渡者5个都是男人,女人有什么希望呢?”
无数媒体关注着埃德尔的壮举,在她下水后,许多记者雇了船只跟着她。
在距离终点11公里的时候,教练沃尔夫认为埃德尔体力不支即将溺水,强行抓住了她,想要将她捞上来,也因此,埃德尔失去了挑战资格。被捞出水面时,她痛哭流涕。后来有媒体称,沃尔夫害怕埃德尔成功——这是一个曾经扬言“女性没有足够的毅力去挑战英吉利海峡”的男人。
这次挑战失败后,国际上多家媒体冷嘲热讽,认为女性就是无法横渡英吉利海峡。
但埃德尔没有放弃。一年后,她开始第二次尝试。
她找了托马斯·伯吉斯作为新教练。伯吉斯是世界上第二个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人,为此他尝试了14次。为了筹集挑战所需的9000美元,埃德尔接受了《纽约每日新闻》和《芝加哥论坛报》的赞助,条件是授权个人故事,代价是她失去了业余选手的身份,从此无法再参加奥运会及其他业余比赛。
第一次挑战时,埃德尔穿的连体泳衣兜满了水,变得很沉,擦伤了皮肤,阻碍了游泳。在当时,即便是游泳选手,女性也不被允许裸露肌肤。为了能够更好地挑战,埃德尔和姐姐玛格丽特一起设计了新装备:两件分段式泳衣,一顶红色泳帽,还有一副护目镜。她在身上涂满了猪油、羊毛脂等用于御寒和抵御水母。
教练伯吉斯、埃德尔的姐姐和父亲都登上了领航船。出发前,埃德尔告诉他们,无论发生了什么,无论自己看起来如何,都不要触碰自己,她不想再失去挑战资格。
下水后,天气多变,最坏的时候,甚至有6米高的海浪打向她。游到后面,她的双腿渐渐失去力气,无法抵御海浪,几乎每往前一步,就会被水流推后两步。
当晚,在英格兰金斯当海岸,无数人点亮照明弹和篝火,为埃德尔指明方向。独自穿过风浪和水母,在夜晚的暴雨中,用了14小时39分钟,埃德尔终于游到岸边。这个时间比最好的男子纪录少了两个小时。
蹒跚着从水里走出来时,埃德尔满身瘀伤,舌头肿得说不出话,英国移民局的官员把她当成了一个“满眼泪水的少年”。“从来没有男人或女人能这样游泳,这是人类无法理解的。这是她作为一名运动员的胜利,没有性别的前缀。”伯吉斯说。
很多年后,当记者问埃德尔为什么要横渡英吉利海峡时,95岁的她回答:“总需要一个人证明,女性也能做到,不是吗?”
不要为我哭泣
超过两百万人涌上纽约街头,为埃德尔庆祝。劳累的女工举起报纸,高喊她的名字。女性新式泳衣销量暴增,大码运动装成为流行。红十字会水泄不通,报名参加游泳证书考试的女性人数大幅增加。时任美国总统柯立芝说埃德尔是“美国最好的女孩”,人们称她为“海浪女王”。
完成了这样的壮举,埃德尔备受关注,接受了大量采访,那时的媒体曝光让她每周能赚2000至3000美元,几乎每周都有男人发邮件向她求婚。她参加了巡回表演,还去好莱坞拍摄了一部关于自己的10分钟电影。
埃德尔的成功具有强大的示范效应,她打破了人们认为女性做不到的偏见。在她之后,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4人都是女性。埃德尔创下的纪录直到1951年才被另一名女性温妮·罗奇·莱斯勒打破。
令人激动的新故事层出不穷,埃德尔渐渐被人遗忘。
她和一个男人几乎要订婚了,后来,男人因为埃德尔的听力问题离开了她。
1933年,埃德尔在公寓楼梯间摔倒,脊椎受伤,打了4年石膏,医生说她不能再参加竞技游泳项目。
20世纪40年代,埃德尔完全失去了听力。她在纽约列克星敦聋人学校教聋哑人游泳,不太擅长手语的她会下水示范给学生看。多年来,她一直在教聋哑人游泳,和两个女性朋友共同生活,终身未婚,无儿无女。她的房间挂满了游泳的获奖证书和照片,回想起那些日子,她感慨:“那真是美好的生活,游泳时我感到很幸福,我原本可以继续游下去的。”
2003年,埃德尔在新泽西的一家疗养院去世,享年98岁。她生前,几乎没有人记得她。只是每到她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纪念日,会有记者来采访她。那些报道为她的现状感到唏嘘,但是埃德尔说:“不要为我哭泣,不要写任何哭泣的故事。”
在电影中,奥运会结束后,埃德尔从巴黎返回家中,她因为成绩不够理想、姐姐要结婚而沮丧。她擦拭着家里开的肉店的橱窗,有几个小女孩站在一旁偷偷看了她很久,终于鼓起勇气走上前对她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我才能游泳。”
至少,她曾鼓励过无数个女孩。在说出许多个“我想要”“我想做”“我决定”后,埃德尔站在茫茫大海前,跃入凶险的海浪。她是第一个征服英吉利海峡的女性,身后还有无穷无尽的女性等着征服英吉利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