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空间信息传播感知体系及架构研究
2024-08-16郭媛媛
【摘要】互联网媒介产生后,新媒体发展不断呈现出空间偏向,人类信息传播活动也越来越依靠并体现为空间感知力的强化。其中,以生活态、情境态、应用态内容的拟真化场景感知为基础,以全息态、多模态、沉浸态形态的数字化生态感知为面貌,以场势态、智势态、动势态状态的符号化态势感知为结构,以效能态、数值态、建模态成效的全域化融合感知为能效,构成了媒介空间信息传播的基本感知体系与架构。
【关键词】媒介空间 信息传播 感知体系 态势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4)8-084-08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4.8.011
在人机交互增强的信息时代,人类社会进入媒介全面伴生且深度嵌入的虚实混融阶段。一方面人被媒介全方位、立体式绑定,另一方面人对媒介形成更深程度的依赖,无媒介无生活、无媒介无工作、无媒介无社会、无媒介无心理定位与满足,无媒介无法实现社会化生存。手机、电视、平板电脑等屏幕呈现更加精准的信息图景,人们通过蓝牙耳机、移动终端等传送即时通讯、应用信息声讯,人的思维想象也越来越来自对“通过媒介呈现给大众的宏大奇观或景象”的媒介景观[1]的观照、反应与省思。在真实空间社会实践与线上虚拟行为交错、混融中,人与媒介建构起嵌入式的关系。[2]借助手机移动端等信息载体、通道、端口,人们既能随时置身和感知真实与虚拟两重世界,也可以在线上线下瞬时转换,在现实与虚拟空间便捷地生活和工作。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深度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机交互越来越成为信息传受的主要方式。在现实和虚拟空间出入的不是具有生物性、具身性的人类本身,而是借助于信息设备、信息连接、符号表征的人的心理感知与体验过程。在此过程中,传统媒介主要依靠视觉、听觉两个感官系统传受信息的模式,转变为利用媒介空间传受全感知样态的信息,为人类在信息传受过程中强化空间感知力创造了条件。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媒介空间,在约翰·哈特雷那里,是“充满了符号运作和象征性实践”的符号空间。[3](218)媒介空间作为新的媒介形态,其功能、作用被约翰·B.汤普森定义为“开辟了新的社会互动及互动新场所,重新建构了部分社会关系以及体制和机构”。[4]上述阐释,为“媒介空间既是符号空间,也是人类社会实践新空间”的观点奠定了认识基础。所谓感知,是人类意识对接触到的内外信息的觉察、感觉、注意、知觉的系列过程。[5]胡塞尔认为人类始终生活在感知之中,感知是人类的基础经验行为,其功能是显现对象并设定为让我们信以为真的东西。因此,媒介空间感知力指的是人在媒介虚拟空间中的生物感知能力,也就是人类以符号实践体现设定媒介及其虚拟空间“真实”运行并据此生存的新能力。
媒介空间是符号集成的传播形态,是信息传受要素及实践的环境;感知是信息传受的行为方式,规定了传播行为、传受效果等实践框架、面貌与路径。在以媒介空间为介质,以数据符号为要素,以人机协同为模式,以信息建构、传播、应用一体(以下简称建传用一体)为追求的新的信息传受样态中,若想面对甚至虚拟置身于媒介空间,实现全要素信息传受的目标,人们需要具备能够捕捉虚拟空间信息要素存在,并能在符号运作与象征性实践中开展、推进信息传受的感知力。作为捕捉、确认符号空间中人与媒介关系的基础性意识能力,媒介感知力成为媒介空间化发展时代的核心和关键。没有媒介空间感知力,人类就无法获取信息数据信号,无法完成信息传受行为,无法在媒介空间信息数据传受实践支持的人类媒介社会中实现生存价值,媒介空间信息传受及行为过程就不会发生。
当前,人类依托移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等新技术,搭建空间媒介,实现真实世界与媒介空间叠加、迁移的发展。不断迭代、更新、升级的信息新技术,推动新媒体传播的内容生产方式从专业生产内容走向用户生产内容,而当下,人工智能生产内容的模式正在颠覆一切。平台媒体以传播元素、体系集成为专长,社交媒体强化对社会关系网络的连接和重构,自媒体促进了人性化、日常化、情感化、微粒化的细颗粒媒介传播结构的生成,元宇宙初步实现以符号空间为表现形式的生态化媒介虚构,向构建虚拟媒介社会进阶。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异军突起,进一步引发了国内外学界的相关研究,形成人工智能赶上或超过人类智慧的奇点时刻日益临近的判断。[6]基于新技术产生的新媒体的功能特质、空间进阶特性描述见表1。
无疑,新媒体演化和发展促进了人机一体、互动共生状态的深化。人类的主要传播方式正在从借助机器媒介开展点、线、面信息传播向基于体形态的媒介空间生态传播进化。基于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和加强对人类媒介感知力的认识、分析和研究。因此,本文将结合新媒体发展的历史,以及媒介空间和虚拟社会建构的新形势、新趋势,立足信息传播媒介空间场域,在厘清人类空间信息传播行为特质的基础上,思考人机互为时代媒介传播的根本基础是什么,对媒介空间中达成人类信息传受和符号化社会生存的感知体系和架构进行研究,为人机协同、媒介空间时代的媒介传播发展提供阶段性的学术支持。
付晓光等认为,随着技术的加速变革,虚实共生的世界已然来临,“在虚拟现实技术加持下,虚拟空间从现实空间中被剥离开来,媒介复制对象逐渐多元化,单个传播要素的虚拟化走向整个虚拟空间的生成”。[7]在这样的整体性虚拟媒介空间中,信息传受实践的内容、面貌、状态、传受效果等都呈现出新的特质与情状。媒介空间信息传受感知的基本体系与框架以内容的场景感知、面貌的生态感知、状态的态势感知、效果的全境感知为要素,逐渐建构和完善。基于人类的空间实践特质,本文选择以“态”(这一概念兼具空间、立体、动态等指向)为研究和论述切入点,对可感知的静态(如信息要素)或动态(如传播行为)的信息及传播形状、状态进行细分描摹和分结构阐述。
二、拟真化场景感知:内容的生活态、情境态、应用态
有研究者认为,媒介空间“是一个由媒介重构的拟象空间,或是一个通过蒙太奇语言和剪辑构成的视听影像的空间”。[8]同时,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相互映射、频繁交融,越来越难区隔,导致很多正在发生的事情难以区分是真实还是拟真,“文明的虚拟化发展趋势日益变得不可逆转,人类大部分时间都在虚拟空间中度过,工作、娱乐、交流、结识新朋友,甚至埋葬自己”。[9]学者们的研究阐释道出媒介发展的一种真实景况: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边界已经模糊,互嵌程度正在加深,改变了媒介实际的形与状,以及人与媒介的关系。在“充满了符号运作和象征性实践”[3](218)的拟真化媒介空间中,人的信息传受依赖于场景化感知。
场景常用来表述电影或戏剧等艺术作品场面,原意是“泛指人、空间、时间和实践构成的情境”。[10]而新媒体时代经常用到的场景化概念,“是一定时空中,由于移动互联网和社交传播而被凸显、强化的人性需求被满足的过程”。[11]移动互联网作为社会交流、交融的新基础设施,使人类不用围绕媒介所在的空间位置就能完成信息内容传受,新的传受方式以人的所在为核心,并基于实时应用、当下需要匹配特定信息或服务情境。
每一次新场景的质量积累,都预示着一次生活和情感的重塑与新生。[12]符号为媒,媒介空间为境,人类感知的信息内容通过融入即时态的生活和情感体验,体现传播实践泛空间化的新面向。
1. 生活态
媒介空间作为新媒介,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形成了如影随形的关系。信息传受实践围绕人类的生活、工作等场景即时建立信息数据联系,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不断塑造人类生活与情感的新体验。媒介空间中的人类感知新体验,体现在移动支付、在线商务等新业态助力人们的工作生活等方面,信息传受更多基于用户需求展开,为其在线生活、工作提供精准的信息,满足其数据需求,使相关行为随时随地展开。在变动不居的人、用、场的构建过程中,人们在媒介空间中的信息内容感知与生活、工作需要联系在一起,形成对人内外感知的扩容。生活态的场景与真实生活互为表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情感交流等需求,映射人的生活经验、人生体会的持续累积,成为媒介空间感知的内容和基础结构。
2. 情境态
场景空间给予并建构人与媒介的复杂感知联系,也激发人类深度参与其中的意愿。场景化的传播允许纳入人类生动的情绪、情感,补偿传统媒介信息传播过程中缺失的丰富的情感要素。所谓情境,即某一时间和空间的许多具体情形的概括。李吉林将情境实践的特点归纳为“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13]随着媒介的持续发展,以人、货、场为基本要素的网络直播营销兴起,网络主播在客观介绍货物、产品的同时,也将自身的主体形象、在场表现,以及当下的情绪、情感融为一体,构建出情境化的直播氛围和场域。以情动情是很多成功的带货主播的直播风格和策略,他们在展现形象和出众的口才之外,还常常表现出对用户的真心与关爱,让用户在内心感受到温暖的同时放心购买直播间的产品。如董宇辉凭借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文化涵养,通过直播时热情、幽默、娓娓道来的讲述,塑造了自身的独特魅力,构建出直播带货中“形、情、意、理”俱佳的场域情境,从而吸引大批用户涌入直播间并下单。情境是媒介空间场景感知的重要内容及结构要素。
3. 应用态
媒介空间与人类的生活化场景伴生,促进了媒介实践下沉,向更加日常和普泛的社会性应用衍化,构建出新的内容形态。媒介空间围绕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各式各样的需要,通过无所不在的移动互联网,以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满足不同个体的多样化需要。在此过程中,媒介空间也被无数应用场景动态化地构建、重构和复构。媒介组织、政府部门、专业机构、社会组织和商业实体等纷纷创建自己的移动APP;抖音、快手等社交化短视频平台支持人人发布短视频——无论是专业的影视工作者、媒体工作者,还是业余短视频爱好者、创作者,抑或职业、半职业的自媒体主播、网络博主,都能够以个人或团体的形式,参与到短视频即摄、即传、即发的信息传受过程中。人类社会生活中越来越丰富和个性化的需求,催生了日益多样的产品形态、服务样态和应用场景,建立了千姿百态的微单元生态的信息传受场。当前,新媒体构建了信息内容生产、传播、接受、运用等多环节、各方面人人参与的态势,从而对接并贴合信息、数据及传播过程以人为本、应需而在的特质。源于应用、衔接应用、服务应用,让媒介空间的内容功能指向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应用目标。
总之,信息传播内容的拟真化场景感知表现为生活态面貌、情境态性状和应用态功能,架构出媒介空间感知体系“质”的层面(见图1)。
三、数字化生态感知:面貌的全息态、多模态、沉浸态
数字技术以“0”和“1”构成的通用计算机语言为工具,实现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任何形态的信息的格式化、数字化编码重组,为信息的处理、检索、存储和传输创造了条件,成为构建媒介虚拟空间的基础。而随着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朝着构建更加直接、高效的网络空间和数字文明社会的目标加速推进。
数字技术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媒介空间的建构与完善中,一方面促进媒介传受在用户信息触达、传受等基本流程、环节与感官运用等方面的形态破圈和模式激变,另一方面以数字符号构建的虚拟空间日臻成熟与完备。以元宇宙为代表,媒介开始呈现“既有数字原生,也有数字孪生”的虚实相生状况。[14]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媒介进一步成为可以嵌入社会、文化和环境的虚拟生态体。完成信息传受实践,需要人类重组感知信息的官能运用及机制:不仅要看和听,还要激活身体的全感知官能;感知过程中的媒介化交互关系发生改变,媒介产品既需要关注用户的感觉、触觉、知觉等全感官感知需求,也需要营造空间沉浸的感觉氛围、身临其境的感受体验。同时,围绕信息传受主体、传播内容、传播载体、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等环节来定义、把握和划分的传播学术、实践链条,已经无法准确捕捉、描绘媒介空间混融一体的生态性感知性状。数字化空间的生态感知,基于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介的整合运用,呈现出传播的新面貌。
数字化促进了信息要素杂合、结构耦合、系统复合,形成了媒介传播以点、线、面、体为基本形状结构的空间系统与架构。数字化的生态空间,映射着真实社会及其物理空间的面貌,也构建出传媒技术虚构的拟真环境;数字符号建构的虚拟体系、机制,与真实空间中的人、情、事、理、法兼容。因此,数字生态的媒介空间含有“行为主体、空间位置、行为主体与空间的联结关系”[15]三个要素,呈现出以下特质。
1. 全息态
在加速迭代的新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技术深度参与、融入人类的信息传受行为后,人们基本可以随时随地进出媒介空间。数字符号空间进一步超越物理空间,模糊了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真实世界与符号世界的边界。媒介空间朝着人类智慧、人工智能、人机智性主导的建传用一体的信息传播生态系统演进,在选择性映射、人机协同共构的过程中,在与真实世界点、线、面、体空间要素兼容并行、片段交织、时空交错中,体现全息运行的拟态、活态、情态和形态。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使人类在媒介空间中虚实难辨,全息态的虚拟世界也越来越显性化。典型的如应用了虚拟现实技术的电子游戏产品,其以动态、立体、交互的全息虚拟真实,将抽象符号转化为真实场面,使虚拟和现实的界限消弭,游戏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互渗透,给游戏玩家带来深度沉浸、置身其间的参与感。
2. 多模态
在向空间生态体演进的过程中,新媒介综合已有媒介的全部特质,增强既有功能、补偿缺失功能,对媒介传播的环节、要素进行发展性的再资源化和空间偏向性重构。数字化的全息媒介空间是以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以及各种传感终端捕捉、海量数据资源传送为基础,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进行信息交互和感知,实现多媒介共同作用的媒介生态系统。其在对信息元素的大数据资源形态、传播过程与面貌格式的融合重组形态、传受效应与价值测量建模态势的空间化捕捉、描述中,以多模态信息传播形态提供丰富、多维的信息体验,帮助用户深入理解和感受信息内容。多模态传播的新面貌与信息巨量无法分类而必须“分形”①才能处置的大数据互为表里。
3. 沉浸态
人类在媒介空间传受信息,将自身置于无所不在的信息互通、应用中,形成虚拟化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回到人类以全感官为感觉端、以全身心沉浸为过程、以全面激活生物感知为路径的示现媒介传播原点。借由数字技术和统一的二进制符号,人类标识事物、传受信息,置身符号空间、虚拟系统,在媒介空间实现拟真互动、社交,获得沉浸式的感知及体验。真实空间需要身体的触摸和感知,虚拟空间则需要心理触摸和感同身受。在媒介空间持续完善的进程中,沉浸式信息传播环境不断优化,立体化、空间化、体验式的信息传播产品持续涌现。沉浸态是媒介空间时代强化和体现心理专注力的一种形式,促使数字化虚拟空间从信息传播领域扩展到广泛的社会应用场景。当前,沉浸式的影院、旅行、运动等业态的兴起,彰显了真实空间和虚拟空间向深度、广度常态交织发展的前景。
总之,信息传播面貌的数字化生态感知,以全息态样貌、多模态形式、沉浸态形状为呈现方式,架构出媒介空间感知体系“态”的层面(见图2)。
四、符号化态势感知:状态的场势态、智势态、动势态
白龙等认为,元宇宙拥有丰富的悖论性,既在三维立体的深度空间提供虚拟现实的真实还原感,又能构建起数字代码的符号空间。[16]这为我们理解符号化、空间态的媒介形态提供了可借鉴的学术资源。媒介空间以数字符号重绘了传播结构,借助现实与虚拟的融通,传播开始重新赋权,受众的传播权力和功能逐步扩大。人类信息传受的过程与形态、媒介功能与社会权益混融交织、互动互为,难分传者与受者,难分人、机所作所为的边界,难分信息内容构建、传播、应用的点、线、面区隔。相对于以静态的点、线、面视角勾勒、描摹的物理空间,媒介空间由信息符号构成,在虚实互动、人机互动、人媒互动的传受过程中存在。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时间与空间并不是绝对的。[17]媒介空间也可能出现时间与空间的交织、融合,对其动态进行感知,既关乎时间,也涉及空间。就时间而言,彭兰认为,“媒介空间中的时间与现实时间常常会产生错位,媒介空间里的时间轴是基于对内容的价值判断来建构的”。[18]而要感知媒介空间信息的内容价值及状态,需引入物理学上的能量概念“势”,以捕捉静态的或稳定进行的信息内容之演变、传受趋势。就空间而言,需以“态”描摹信息符号传受及其结构的形式和状况。所谓“态,形也;势,上也;态势,形而上,道也;感,觉也;知,察也;感知,觉而察,可道也;态势感知,道可道非恒道也(默会的道)”。[19]居于时间、空间两重维度的信息传播“事物发展的形式及状态”,需要进行态势感知才能实现“道可道、道其道”。
Endsley将态势感知定义为:“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对环境因素的获取、理解以及对未来状态的预测。”[20]这一定义可以延伸到传播学领域。“运用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的由数据构成的非物质空间形态,其重要意义在于人类可以在其非物质化的空间形态中产生社会行为,满足人的社会需求”,[21]在人机协同的信息建传用一体实践中,态势感知是用户主体通过感知环境中的各种信号和信息,对环境的状况和特征进行感知和理解的过程。[22]态势感知体现出以下三种状态。
1. 场势态
在网状的信息符号连接中,人们围绕主题信息参与信息传受的主体、数据、节点、反馈的要素规模和运用范围等,以场的结构、样态指向媒介空间信息传受的结构状态、技术资源的采用状态、媒介空间节点的激活状态、传播效能的共振状态。“场”作为物理学用语,“指某种空间区域,其中具有一定性质的物体能对与之不相接触的类似物体施加一种力”。[23]空间生态结构化存在、系统化运行,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场效应。以场势态为特质,以每一次信息传受行为为核,新媒介空间展现出不同于传统媒介传播的空间整合力、融通力和协同力。信息传受场势态所具有的引力场效应,助力人类建构新的社会文化场景,贯通虚实空间。
2. 智势态
媒介正从过去的信息容器、传播通道等介质性的存在,向应用场景映射端口、虚拟空间生态系统等形态转化。人工智能及其技术的嵌入式应用,在扩大人类身体全感官感知、建构人机协作信息生态系统的过程中,推动媒介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重构信息建传用一体的实践过程。如智能化的算法推荐技术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数据集成、遴选等方面,帮助人类解决信息冗余时代注意力无限分散的问题,满足人类的个性化信息需求;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也促进了媒介环境、信息传播全要素的精准适配,提高了信息传受效率。因此,传播的状态日益呈现为人机协同下的智慧投入、智能参与、智性互嵌激发。人工智能体在人类多元主体的共时参与和协作中,展现出人机融合、“机智”成长(如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自我学习和成长)的趋势。媒介空间在人类“众智”协作及“人智+机智”的智势态强化过程中,展现出信息符号存在、运行和传播的新状态。
3. 动势态
媒介空间是基于信息和数据的传受而建构的动量存在之所,其以人机交互的动势态实现信息联动、智慧互促、智性生长。在虚拟符号空间中,信息及其传受行为保持动态结构,不同角色身份、不同意见倾向的民众借由网络等媒介实现信息的共创共传,使同一主题事件在不同主体的参与中得以共构和新变,延长了信息的传播链,将事件的影响扩散至更广的社会圈层。近年来的很多网络热门事件都体现了这一点。而以G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成熟,让基于智能媒介进行的信息传受,出现了经人机互动不断调整、矫正、完善相关信息的新情况。在人类通过感知参与和完成媒介空间信息传播的实践中,人机智慧互动、机器智能层次始终保持动态演进。而人在这一过程中,既是运动中的信息传播实践的结构要素,也同智能机器一起嵌入媒介空间,呈现出持续联动、互促互为的态势感知状态。
总之,信息传播状态的符号化态势感知,以场势态结构、智势态过程、动势态存在为表现,架构出媒介空间感知体系“状”的层面(见图3)。
五、全域化融合感知:效果的效能态、数值态、建模态
人类的传播行为是为了传递信息、交流互通、影响社会。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帮助和促进社会成员更好地实现社会化生存与实践。所以,在信息传播越来越成为专业、重要的社会领域后,关注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传播者的意图,社会成员接受信息后“在知识、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24]成为评价传播实践效果的指标。
在与媒介建立起日益紧密的关系后,人类日益习惯通过社交网络、即时通讯、云端会议等方式,不受地理距离限制地进行远距离沟通交流,将现实生活和工作搬到线上虚拟世界的进程加快。人们深度融入媒介空间并向新的社会形态前行,“万物互联与虚拟社会的来临,正在重置传播网络中的个体、结构与系统属性”。[25]在此情况下,对媒介空间全域化建传用一体融合的信息传播成效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是媒介空间感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媒介传播效果强调信息传播所引发的受传者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4]借助媒介空间实现的信息传受,在信息内容建构、传播、应用中呈现出即时融通、联动和互为的特点。当信息内容智能化推介、信息形式数据化集成、信息建传用一体,用户与信息内容、用户与传播主体共在时,对媒介空间中全域化、融合态的传播效果进行评价,就不能止于静态、片段和个别环节,而应以全感官、全方位、全过程的瞬时捕捉、即时反馈,以及人机合作、数据记录分析等新思路、新方式,建立新的模式和机制。
具体而言,评价媒介空间信息传播的效果,需要将“态势感知”和“势态知感”结合起来,融入全域化融合感知中加以考量。一方面,融入“态势感知”,构建主体对条件的认知过程,涉及主体对环境、情境、其他个体、自身状态等的感知和理解;另一方面,在了解传播实践如何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和信息来源的基础上,溯源传受实践开展的“势态知感”,分析主体为开展行动而进行的思维过程,涉及主体对环境、情境、目标和资源等的认知和评估。[22]感知“势”与“态”,并通过模型和算法分析等手段,对信息带来的影响和趋势进行推测和判断。[26]
“虚实共生时代的媒介技术与传播逻辑已然发生改变,从突破物理空间限制到生成虚拟空间,再到虚实空间的交互融合,是‘空间变革’的主要进路。”[7]以全域化融合感知对媒介空间信息传受的效果进行评价,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 效能态
效能由效率、效用、效益三个层面构成。其中,效率强调信息传播在单位时间内的工作实绩;效用强调信息传播行为产生的较为直接的作用和成果;效益强调信息传受对经济或社会的影响。融以上“三效”于一体的效能,强调信息传受以较少的时间投入,获取较多的成果,取得较好的影响。效能评价侧重于判断信息传受行为是否高效率、优配置、快成效、佳影响。也就是说,当评价信息传播的效能时,既要考虑浏览量、点击量、跟帖评论量等指标,也要观察相关新闻报道是否迅速成为热点、占据热搜榜单时间的长短等,这些也是评价的指标。此外,还要衡量信息的接受率、到达率,而传播链的长短和圈层跨越的程度也是重要的评价指标。在沉浸虚拟化生存成为常态,技术与空间的关系从“媒介空间化”走向“空间媒介化”的时代,[7]要想在媒介人机协同、虚实融合、线上线下交替、建传用一体推进的复杂过程中评价动态、融合的传播效果,就需即时记录信息传受的全感官、全过程、全域态感知效能,以准确描述融合感知的传播成效。
2. 数值态
要想对空间信息传播的效果与影响进行具象描摹和具体评价,离不开大数据技术支持的智能算法以及数值数据分析。人类“具有较强的直觉和经验判断能力,可以通过感知和分析环境信息来判断可能的行动和结果”,而机器“具有较强的计算和模型分析能力,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对未来的趋势进行预测和判断”。[26]因此,对空间信息传播效果进行评价,可以借助可机器计算、可数值记录、可数据分析的人机协同手段。“智能传播中人机融合理论体系建构的基本核心就是建立起智能的人的情、境、意、识+机的态、势、感、知协同机制。”[26]在媒介空间,“人的情、境、意、识+机的态、势、感、知”深度耦合,有助于实现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具体评价乃至具象描摹:一方面通过呈现一系列“态”值和“势”值,形成量化的数值记录;另一方面利用掌握的数据,描述并呈现“态”表、“势”图,对数据进行可视化描述与说明。
3. 建模态
“赛博空间的态势感知是指由赛博空间中所有电子设备和电子系统的运行状况、设备行为以及用户行为等因素所构成的整体安全状态和变化趋势。”因此,需要“通过多传感器多手段协同侦察的方式,对能够引起赛博空间态势发生变化的所有环境要素,进行获取、理解和评估,并预测其发展趋势”。[27]对全域化融合信息的传播效果进行评价,需要采用人机协同手段,为“分形”的大数据传播、多模态的信息传受过程建模,以融入人类思维习惯的抽象指标体系兼容数值数据模型,从而实现对媒介空间信息传播及其效果的规律性把握与评价。“在智能传播中的人机融合过程里,态面临的困难是形式化符号如何准确地表征,势对应的瓶颈为意向性如何完整地抽象提炼,感遇到的麻烦在如何反身性主动获取,知直面的阻碍在于局部—全面关系如何转换,以及人的态、势、感、知如何与机器的态、势、感、知相融相合。”[19]信息传受融合感知及其效果评价动态而复杂,难以把握和有效利用。利用数学、统计学等工具,抽象、简化空间信息传播的复杂现象,通过模型描述、分析、评价其中的特征和行为,结合人机协同过程中人、机、物、境、意、识等关键节点,构建信息传播效果的描述模块、评价体系和分析机制,形成建模的基础面向和方式。
总之,信息传播效果的全域化融合感知,以效能态标准、数值态结构、建模态方式为要素,架构出媒介空间感知体系“能”①的层面(见图4)。
六、朝向虚拟社会生存的信息传播感知体系建构
当前,媒介空间信息传播感知体系建设尚处于初始阶段。一方面,基于人机共生、虚实互嵌的演进,感知体系依然在进一步细分和演化;另一方面,感知体系及其结构的丰富和完善,与新媒体加速演进的空间化进程同向而行,朝着人类虚拟社会生存的方向推进和发展。
借助新技术支持的移动终端,人类深度嵌入媒介空间开展信息传播,一方面输送个体的信息需求——内在精神系统向虚拟空间打开;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媒介空间感知力,探索乃至构建人类在虚拟社会的新生存样态。为此,人类应以生活态、情境态、应用态内容的拟真化场景感知为基础,以全息态、多模态、沉浸态形态的数字化生态感知为面貌,以场势态、智势态、动势态状态的符号化态势感知为结构,以效能态、数值态、建模态效果的全域化融合感知为能效,构建媒介空间的信息传播感知体系(见表2),在提升空间感知力,开展泛空间传播实践的进程中,向着以人机共生、大数据传输为基础的全景化虚拟社会生存的方向持续发展。
从学术角度看,基于媒介空间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表达、阐述信息空间化分布、互动的状态,捕捉、记录数字符号生态的系统传动、信息互动的行为实践,运用“传感”概念似乎比传统的传播、传受更为适配。感知、认知媒介空间中信息传播的各种状况,把握、分析、处理信息演变的显在、潜在趋势,越来越需要通过人机协同,借助多方、多类智力资源。而提升人类在媒介空间的信息感知力,目的是站在人本主义立场,助力虚拟社会中人作为智慧主体实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本文有关媒介空间信息传播感知体系的研究,是循此方向试图做出的一点学术贡献。
参考文献:
[1] 居伊·德波. 景观社会[M]. 张新木,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6-8.
[2] 孙信茹,段虹. 再思“嵌入”媒介人类学的关系维度[J]. 南京社会科学,2020(9):103-110.
[3] John Hartley. Uses of Television[M]. London: Rout-ledge, 1999.
[4] Thompson John B. 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227-228.
[5] 吴鹏. 感知在场——表象呈现与身体临场[J]. 齐鲁艺苑,2023(5):71-78.
[6] 美媒:只剩7年!人工智能奇点逼近人类[EB/OL].[2023-03-0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9160608683554263&wfr=spider&for=pc.
[7] 付晓光,苏日古嘎. 虚实共生传播的逻辑演进、空间交互与感官之思[J]. 青年记者,2023(22):9-13.
[8] 王方. 从“传统展示空间”到“媒介空间”的呈现[J]. 传媒观察,2015(7):38-40.
[9] 吴宁,刘金凤. 元宇宙与文明的虚拟化[J]. 山东社会科学,2022(6):93-100.
[10] 蒋晓丽,梁旭艳. 场景:移动互联时代的新生力量——场景传播的符号学解读[J]. 现代传播,2016(3):12-16,20.
[11] 罗伯特·斯考伯,谢尔·伊斯雷尔. 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定位系统如何改变商业和生活[M]. 赵乾坤,周宝曜,译.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6.
[12] 程曼丽. 多维建构“数字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EB/OL].[2023-
01-05].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s://www.cssn.cn/xwcbx/rdjj/202301/
t20230105_5578246.shtml.
[13] 李吉林. 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 人民教育,1991,(5):27-33.
[14] 高承实. 数字化转型:从信息互联网到元宇宙[J]. 张江科技评论,2022(3):14-17.
[15] 范可.“边界”:社会科学的重要概念[J]. 西北民族研究,2023(5):74-90.
[16] 白龙,骆正林. 沉浸式网络、数字分身与映射空间:元宇宙的媒介哲学解读[J]. 阅江学刊,2022,14(2):68- 77,173.
[17] A·爱因斯坦. 相对论的意义[M]. 李灏,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19.
[18] 彭兰. 分化与交叠:移动时代的时间[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7(5):21-28.
[19] 刘伟. 智能传播时代的人机融合思考[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24):16-24.
[20] Endsley M R. Design and Evaluation for Situation Awareness Enhancement[EB/OL].[2023-12-16].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10198488_Design_and_Evaluation_for_Situation_Awareness_Enhancement.
[21] 陈中岚,唐艳艳,罗小娇,等. 浅谈网络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协同作用对城市规划启示[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5):215-216.
[22] 刘伟. 态势感知与势态知感的再认识[EB/OL].[2023-12-05].https://blog.csdn.net/VucNdnrzk8iwX/article/details/134796906.
[23] Hornby A S.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M]. Hongko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97: 538-539.
[24] 张博,李竹君. 微博信息传播效果研究综述[J]. 现代情报,2017,37(1):165-171.
[25] 杜骏飞. 数字交往论(1):一种面向未来的传播学[J]. 新闻界,2021(12):79-87,94.
[26] 刘伟. 当态势感知与势态知感同时发生时,人机协同才能实现最好结果[EB/OL].[2024-03-31].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TYwNzk0NA==&mid=2649720001&idx=2&sn=5d0d7abb7a983f5ced1198a15f00d909&chksm=88037ea6bf74f7b0ced531c8a28ec12bbc59358e27398acac13339e9258cc32c10c0b0a1b0c3&scene=27.
[27] 张勇,丁建林. 赛博空间态势感知技术研究[J]. 信息网络安全,2012(3):42-44,80.
The Perception System and Architecture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 Media
Space——Also Discus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with Spatial Bias
GUO Yuan-yuan1,2(1. School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0070, China; 2.Institute of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007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media, new media are constantly developing towards spatial bias, an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ctivities in human society are increasingly relying on and reflected in the strengthening of spatial perception. Among them, the content of realistic scene perception of life state, situational state, and application state is the foundation; the digital ecological perception of holographic state, multimodal state, and immersive state is the face; the symbolic situational perception of field state, intelligent state, and integrated state is the structure; and the global perception of efficiency state, numerical state, and modal state is the energy efficiency, forming the basic perception system and framework of media spatial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Key words: media space;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perception system; situation
(责任编辑:张茂)
作者信息:郭媛媛(1965— ),女,江苏泗阳人,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新媒体技术与国际文化传播。
① “分形”一词由芒德勃罗提出,指具有不规则、支离破碎等形态特征,也指以非整数维形式充填空间的形态特征。
① 这里的“能”参考了物理学“能”的概念,意为媒介空间人、机、物、境、意、识所有要素动态、集合释放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