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动漫速写》课程的微课开发与教学实践策略
2024-08-15朴泳宇
摘要: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动漫速写》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微课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总结了微课资源开发的策略与方法。指出微课有助于优化教学流程,拓展学习时空,为学生提供碎片化、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在微课开发过程中,需要围绕体块、肌肉、衣纹等核心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实践指导,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文章还从课前预习、课中训练、课后拓展3个维度,具体阐述了基于微课的教学实践策略。
关键词:《动漫速写》;微课;教学设计;教学实践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动漫产业的蓬勃兴起,动漫专业已成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中的热门之选。作为动漫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动漫速写》旨在学生快速捕捉对象特征、准确表现动态和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原创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形式,其“短、小、精、趣”的特点恰好契合了《动漫速写》课程的教学需求[1]。将微课引入《动漫速写》教学,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流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如何基于动漫速写课程特点和教学实际开发设计高质量的微课资源,并将其与课堂教学实践深度融合,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拟在梳理高职《动漫速写》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微课在动漫速写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总结提炼《动漫速写》课程微课开发的策略与方法,探索基于微课的教学实践模式。
一、高职《动漫速写》课程概述
《动漫速写》是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通常安排在第二学期开设,学时为64个,其中理论学时20个,实践学时44个。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快速捕捉对象的基本形态、比例、动态以及神态等特征的能力,掌握人体结构、人体动态的基本规律和速写表现方法,为后续的动画原画、漫画创作、插画设计等课程奠定造型基础。《动漫速写》主要包括体块、肌肉、衣纹、应用速写四大模块:体块部分重点训练学生利用几何形体来概括刻画人物的整体比例结构和基本体态,强调体块的穿插、连接和动势的把握;肌肉部分要求学生在初步理解人体解剖结构的基础上,能准确表现人体主要肌肉群的形态、位置和动态变化;衣纹部分注重基本衣纹的形态特点和表现方法,以及衣纹与人体运动的关系;应用速写则强调动态速写、场景速写、组合速写等技能在动漫创作中的实际运用。四部分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符合美术教学的一般规律,又紧密结合了动漫专业的行业需求。
二、《动漫速写》课程开发微课的必要性
速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训练才能真正掌握人体结构把握、人物动态刻画、衣纹表现等速写技能。随着动漫产业的蓬勃发展和技术变革的日新月异,开发设计《动漫速写》微课,并将其创新性地融入教学实践,已成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受课时安排和场地条件限制,学生课堂上的速写训练时间极少,将人体结构分析、肌肉走向、衣纹变化等绘画技法制作成微课视频,将前沿的速写技法、真实的项目案例引入微课内容,学生能在课前通过微课视频示范了解训练要领和方法,在碎片化时间教师也可以利用在线教学平台远程指导,突破传统课后练习的时空限制,有助于学生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速写练习体系[2]。
三、《动漫速写》课程微课开发策略
(一)围绕体块、肌肉、衣纹等重点内容设计微课
《动漫速写》课程以人物速写为主要训练内容,在微课设计过程中,需要立足动漫专业速写教学的特点,遵循速写技能训练的基本规律,合理把握微课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开发出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优质微课资源。
1.体块结构
在体块结构的微课设计中,要注重几何形体与人体比例的有机结合。体块是人物速写的基础,通过几何形体来概括和分析人体结构,是学生掌握人物比例、理解人体空间关系的重要途径。在微课内容的选择上,可以将球形、圆柱体、圆锥体等简单几何形体与人体头部、躯干、四肢建立联系,利用形体的组合和穿插,探索人体各部位的比例规律;通过正侧面人体全身比例示意图,分析人体各部位之间的比例关系,引导学生在速写练习中科学运用比例法则。微课视频拍摄过程中,可以运用分屏动画技术,将几何体的组合与人体照片对比呈现,加深学生对人体空间结构的理解。
2.肌肉素描
肌肉是人体塑造的关键,表现肌肉的体积、形态和走向是刻画人物身体立体感和力量感的重要手段。对于初学者而言,肌肉部位错综复杂,记忆和理解都有一定难度。因此,微课视频要围绕躯干、四肢等部位的主要肌肉群,如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等,通过局部特写、分解示范等方式,讲解肌肉的形态特征和空间走向,帮助学生建立肌肉的概念模型;将肌肉与人体运动关联起来,通过对比静态和动态下肌肉形态的变化,分析肌肉群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肌肉的收缩伸展与人物动态之间的关系[3]。在微课练习环节,可以提供真人动态照片或3D人体模型作为参考,引导学生用速写的方式表现肌肉的起伏变化和力量感,巩固肌肉结构的造型能力。
3.衣纹表现
在衣纹表现的微课设计中,衣纹的生成逻辑与人体运动规律的融合至关重要。衣纹的丰富层次和律动美感能够生动传神地刻画人物的动态神态。微课内容要重点分析衣纹的生成逻辑,即衣纹的基本类型如何随着人体的运动而产生形态和空间上的变化。例如,可以通过真人穿着宽松、贴身等不同类型服装的动态视频,示范衣纹的受力分析,总结悬垂衣纹、弯曲衣纹、折叠衣纹等类型及其与人体运动的关系,讲解不同质地面料,如棉质、丝质、毛呢的衣纹特点,引导学生根据衣着材质来表现衣纹的质感。微课练习时,可以提供服装模特参考图,引导学生用速写方式表现衣纹的形态变化和空间感。
(二)注重微课的实践指导作用
动漫速写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的训练和练习,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要着眼于指导学生的课外练习,强化速写技能的训练效果。微课要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材,引导学生开展重点训练。在人物速写的学习过程中,男女老幼、静态动态、单人群像等不同类型的速写题材各有其训练侧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阶段性学习目标,筛选能够突出训练重点的典型题材。在微课视频中,教师要围绕典型题材进行速写示范,配以讲解说明。以五官速写训练为例,微课可以从眼睛、鼻子、嘴巴等局部入手,采用分步示范的方式,展示每一个步骤的操作要领,同时配以文字或音频解说,说明每一步的重点和难点,提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五官整体比例、眼球圆度、唇部厚薄,在部分练习环节要设置鼓励性语音,正向引导学生坚持训练。
(三)增强微课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在微课内容设计方面,可以适当穿插与动漫形象相关的速写训练素材,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例如,在头部速写训练中,可以选取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头像,如《海贼王》《火影忍者》中的角色作为临摹对象。在人体速写训练中,可以引入Cosplay真人照片作为素材,让学生通过模仿二次元动漫形象,学习人体比例、动态和服饰表现技巧。将学生喜爱的动漫元素与速写训练相结合,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练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同时,还可以在微课视频中穿插一些速写技法的小窍门,如三庭五眼、万能起形等,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四、基于微课的《动漫速写》教学实践策略
(一)课前:布置微课学习任务,引导预习体块、肌肉、衣纹知识
在高职《动漫速写》的课前环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布置针对性地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提前预习重点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在课前一周将与本次课程相关的微课视频推送给学生,明确告知学习任务和要求,微课视频应紧扣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同时包含一定的拓展素材,如人物体块对比、肌肉动态解析、质地面料的衣纹表现等。视频时长以5—8分钟为宜,附上相关的文字说明、知识脉络图等辅助资料。其次,为了检验学生对微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设计与微课内容相对应的课前测试题,以选择题、判断题等客观题型为主,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学生完成测试后,系统自动判分并给出解析,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找出薄弱环节。最后,课前微课学习绝非单向的知识传授,还应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教师可以在微课平台上开设课前讨论区。例如,在学习体块知识后,可以发起“如何利用体块来塑造不同年龄、不同体型的卡通形象”的讨论。在学习肌肉知识后,可以讨论“如何通过肌肉的刻画来展现动漫角色的力量感和动感”。通过发起讨论话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和点评,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表达能力。
(二)课中:微课示范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突出重难点内容训练
课堂教学环节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关键阶段。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微课资源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结合现场演示和实践指导,突出对重点内容和难点技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速写技能水平。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与本次课程主题相关的微课视频,作为引入和示范。例如,在学习人体结构和比例时,教师首先播放微课视频,视频中通过标准人物模型,分析和演示了人体头身比例、躯干与四肢比例关系等,辅以文字说明和参考线,然后现场绘制不同比例的人体草图,加深学生印象。在示范过程中,教师要放慢速度,边画边讲解,强调绘图过程中躯干形体概括、四肢骨骼的定位关键步骤和技巧,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临摹练习。其次,在微课示范和现场演示的基础上,教师要着重突破重点和难点内容,以肌肉素描为例,学生往往对人体肌肉结构的理解不够深入,表现肌肉形态和走向时容易遇到困难。教师可以播放上臂三头肌、股四头肌等局部肌肉的微课视频,通过人体模型或真人图片,分析肌肉的起止点、形态特征和运动状态,并配以局部放大和动态变化等视觉效果,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肌肉形象。在实践训练中,教师可以提供与微课内容相对应的石膏像或人体照片,让学生以此为参考进行素描写生,重点刻画肌肉的量感、空间感和动势,教师在巡回指导时,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问题给出具体的修改建议[4]。最后,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在微课使用时穿插一些拓展性的速写训练,引导学生将所学技法灵活运用到动漫创作中,例如,在学习衣纹表现时,教师可以播放不同风格动漫人物服饰的微课视频,如古风长袍、洛丽塔裙装等,分析其衣纹的造型设计和质感表现。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实践,以某个动漫人物为原型,设计服装并表现衣纹。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在掌握衣纹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探索个性化的表现技法,如夸张变形、装饰图案等,以期创作出具有鲜明风格的动漫形象。
(三)课后:布置微课拓展资源,引导学生完成速写作业,强化实践
课后环节的设计对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展学习视野、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平台,在课后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拓展资源,引导学生完成速写作业,延伸课堂学习,提升动漫速写的综合技能。教师可以在微课平台上建立课程资源库,上传与本门课程相关的优秀动漫速写作品赏析、速写技法应用案例、业内大咖访谈视频等拓展学习材料,针对教学单元,上传动漫电影、游戏设定集中的人物速写稿,分析其在角色设计、分镜头绘制等环节中的作用。学生在课后浏览这些拓展资源,能够加深对速写技能的理解,提升专业思维和鉴赏能力。其次,为了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拓展资源,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思考题,如发布速写主题“校园生活速写”“动漫角色速写”等,让学生根据主题要求,在日常生活或动漫作品中选取素材,完成一定数量的速写作品。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平台的听课情况、片段复播率、作业提交率、通过率等数据,了解学生的绘制过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修改意见,对学生作品中的局部进行详细点评和指导[5]。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速写练习过程录制成视频,上传到微课平台,教师通过视频了解学生的绘制过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修改意见。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的标注和语音功能,对学生作品中的局部进行详细点评和指导。学生通过这种“一对一”的在线指导,能够及时获得个性化的反馈,有助于突破速写学习中的瓶颈,提高练习效率。
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形式,在高职动漫专业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动漫速写》课程是动漫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作素养具有关键作用。将微课引入《动漫速写》教学,有助于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途径。教师应立足课程特点和教学实际,遵循速写训练规律,精心设计微课内容,把握难度和梯度,突出重点和目标,将微课资源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本文系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微课在高职〈动漫速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22ZCY14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赵彩虹.高职微课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9.
[2]宗传玉.高职院校动漫专业“金课”建设研究——以《动画运动规律》课程为例[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56(03):7-9.
[3]孙雨慧.探析在线精品课程建设领航中职动漫专业教学改革——以“动漫造型基础”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为例[J].知识文库,2023,(07):89-92.
[4]张涛.《定格动画制作》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9.
[5]刘东亮,刘哲军,田鉴.信息时代高职动漫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科技风,2021,(29):117-119.
(责任编辑:宋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