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汽车教师参与乡村振兴的优势和作用
2024-08-15文富强 唐国松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中,人才振兴为重要的一环,高职汽车教师能为人才振兴出一份力,能更好地服务和助推乡村振兴。本文以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师参与绿春县G乡的乡村振兴为案例,运用案例分析法探析高职汽车教师参与乡村振兴的优势和作用,认为高职汽车教师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或缺的作用,为高职院校教师提出提升参与乡村振兴效果的建议,对“后乡村振兴”时代高职院校参与乡村振兴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汽车;汽车专业人才;乡村振兴
引言
“五个振兴”即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的5个具体路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中的重点,高职汽车教师能为人才振兴出一份力,能更好地服务和助推乡村振兴。高职汽车教师在乡村振兴中有何优势,如何发挥作用,怎么更进一步提升都值得探究。
一、案例引入
G村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G村村委会距离乡政府0.5公㎞,距县城有40.2㎞,距离州首府蒙自有165.7㎞。国土面积15.6㎞²,平均海拔1250m,年平均气温18.2℃,年降水量1550.45㎜。至2022年年末,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605户3124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元。耕地面积2400亩,人均面积0.78亩,林地1800亩,人均面积0.5亩,林果面积2500亩,人均面积0.81亩。
参与乡村振兴的队员,其中有一位是汽车教师W老师(汽车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由高职院校2021年5月派往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G村驻村,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是全国第一批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在为期两年的乡村振兴工作中,W老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资源成功帮助了G村的乡村建设,为当地培养了大量后备汽车人才。具体干了以下4件实事:
(一)创建汽车基地
W老师在当地村委会创建了汽车基地,和当地老百姓宣传汽车相关的基础知识,讲解汽车的发展历史,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讲解安全驾驶的重要性。比如,W老师说:“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依靠动力分类,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3类”。当地老百姓YYG说:“在汽车基地了解到很多知识,丰富自己的见识,精神活动也丰富”。
(二)开展驻村小课堂
每周开展一次驻村小课堂的活动,对象有村委会干部、村组干部、村里老百姓、中小学教师等,每次驻村小课堂大家均收获满满,觉得干货很多。在驻村小课堂中,W老师会教大家一些基础的汽车检测和修理知识,比如,更换机油、三滤、检查胎压、检查刹车片、补胎和更换轮胎等。大家觉得确实能学到实用技能,每次都早早来抢占座位,每次结束都会意犹未尽,想拉着W老师再问几个问题。
(三)组织汽车专业大学生三下乡活动
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暑假,W老师都组织汽车专业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开展了地震防灾演练活动,通过这样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地震的相关知识、发生地震时避险的方法,提高了孩子应对地震的反应能力和自救互助能力。开展了书法培训活动,培养书法兴趣、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审美素养。开展了环保宣传活动,活动培养了孩子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抵制环境污染、节约能源、爱护绿色环境的意识。慰问老人活动,通过努力,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给老人以温暖和关心。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了解社会、关爱社会、奉献社会的热情。弘扬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培训汽车后备人才
W老师和绿春县中职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经常进行交流,为他们带去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帮助学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给老师进行培训,给学生上课,为当地汽车后备人才的培养倾注了心血[1]。
二、高职汽车教师参与乡村振兴的优势
高职院校汽车教师参与乡村振兴有着独特的优势,具体为以下3方面:
(一)专业知识扎实
W老师作为学校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教研室主任,专业知识是经过时间积累沉淀下来[2]。拿过多次云南省技能大赛维修检测奖项,出版过汽车教材,有汽车方面的专利,参与各种汽车方面的科研项目,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汽车教师在汽车方面的专业知识扎实过硬。截至2021年6月,学校共有教职工520人,其中高级职称115人,博士10人,硕士197人,“双师”教师128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云南省十大“云岭工匠”1人,“云岭教学名师”1人,云南省级教学名师6人,云南省优秀教师1人,云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国土资源行指委资源勘察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5人,云南省国土资源行业、安全行业、测绘行业、住房和城乡建设类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4人。创建5个云南省名师工作室,有3个云南省级教学团队。青年教师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云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技能大赛、云南省辅导员技能大赛等比赛中荣获佳绩,指导学生参加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演讲、测量技能、珠宝玉石鉴定技能、玉雕手工加工技能等比赛获得不同层次的奖项。
(二)学校资源丰富
学校现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共1051亩。学校资产总额达196724.7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68668.13万元,无形资产9474.91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7196.49万元;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断推进,学校内外网络、校园一卡通、安防监控、中心机房、多媒体教室、校园公共广播、网络安全建设、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建设等全面展开;成功进入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试点院校”名单[3]。截至2021年4月,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为近70万册,电子图书近60万余册。此外,学校还购买了北京万方学位论文、重庆维普期刊论文、北京超星读秀、武汉鼎森博看期刊数据库的服务。图书馆全馆实现免费WiFi覆盖。图书馆现有完全开放书库6个,工具书库一个,自习室一间,可容纳80人的培训教室一间,全馆拥有阅览座位1140个。机电设备专业群教研室由机电设备技术、数控技术、汽车电子技术3个专业组成,本专业群在校生有700余人,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2000多名合格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学生就业面向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中的智能制造、精密加工、设备维护、运输电气控制及维护、汽车自动生产线控制及维护、自动控制等工作岗位,从事产品技术工艺设计、控制程序编制调试、设备状态监测、设备维护管理、产品质量检测、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4]。专业群现有教职工22人,其中专任教师20人,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7人,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13人,硕士研究生学历7人。同时,“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0%。专业群还聘请了10余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教研室教师多次参加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荣获多项,荣获省级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人次。专业群拥有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和实训教学设备。建有汽车维修实训车间、汽车认知实训室、汽车电子实训室、汽车营销实训室、液压与气动实训室、焊接实训室、电子与单片机综合实训室、电工综合实训室、PLC实训室、电机维修与电机拖动实训室等10个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实训室,1个金工综合实训车间,教学、科研设备600余台套总资产达1000余万元,实训场地面积2000余平米。
(三)行业资源广阔
拥有高校、4s店、汽车制造公司、零部件制造企事业单位等资源。能给当地老百姓车辆交易、学习技能带来丰富的资源。经过严格职业技能训练,老百姓能成为获得汽车运用与维修及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更重要的是,可解决就业。当地培养出来的汽车人才,可以选择到云南省各大4S店、综合维修企业、学校、部队、公务员单位等企事业单位就业。
三、高职汽车教师参与乡村振兴的作用
(一)给予指导
驻村队员是国家派去给基层农村帮扶和指导的。作为高职院校教师,能给予当地指导的更多。当地高职院校教师学历和知识能力水平过硬,能靠自己的资源给予当地所需的指导,能帮助当地解决困难,并帮助其发展。尤其在专业方面,从专业知识传递、人才的培养、就业的渠道等多方面都能给予当地老百姓,学生等有需求的人帮扶指导。
(二)培养人才
依托高职院校资源,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技术技能,面向汽车维修公司、汽车4S店、汽车制造公司、零部件制造等企事业单位,能够从事汽车电控系统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子产品制造与检修和车联网应用技术,经过严格职业技能训练,获得汽车运用与维修及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校在汇聚和培养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需要利用这一优势,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对此,高校要因势而进,优化调整专业结构,一方面,打破固有学科边界,破除专业壁垒,推进农工、农理、农医、农文深度交叉融合创新发展,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提高农村所需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积极布局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的新型涉农专业,着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拔尖型农业人才。
(三)树立榜样
给驻村队员树立榜样和模范,驻村队员要大力弘扬干实事、求实效、创实绩的优良作风,坚定发展信心,保持发展定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扎实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重点工作,坚持沉下心、扑下身、扎下根,多走进群众家里,多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多办实事、办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参与乡村振兴效果的建议
虽然高职院校教师参与乡村振兴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但也存在诸多不足。首先,乡村振兴工作内容多,并非一两个专业就能涵盖,对于乡村振兴的目标而言,有5个方面的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要做到真正的振兴,就需要多方面,多维度的投入、合作、发展;其次,农村基层情况复杂多变,很考验参与乡村振兴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最后,教师Htgy/3WfxCmy6YDuss6RUg==的农村工作经验不足。教师教书育人,科研方面的能力出众,因为专业对口,经验丰富,但是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乡村振兴主阵地是在基层农村,像语言、饮食、风俗等都会给教师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给出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参与乡村振兴效果的2个建议,具体如下:
(一)因地制宜地设定发展目标和规划
学校应该依托自己的优势和专业给予帮扶的乡村因地制宜地设定发展目标和规划。这样就可以避免如下问题,(1)发展主体设置的目标太空、太大,不易实现;(2)避免发展主体发展方向错误,比如,有些农村因看到中草药经济价值高,不顾地理特性盲目发展中草药;(3)发展的持续动力不足,比如,八角种植需要8年,中途可能因看不到收益,就会半途而弃。有着高校经调研论证定出的科学目标就会避免上述问题,更好地实现目标。
(二)派出对口专业人才
根据乡村特色优势和资源,派出对口专业教师人才,更好地帮助其发展。比如,红河元阳地区乡村主打旅游业,那就派出旅游专业教师人才,给当地合理规划打造提升,帮助其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转化成经济资源;西双版纳盛产茶叶,就派出农业方面专业教师,帮助茶叶的管理,提质增效,派出营销的老师,帮助其做好绿色品牌,帮助销售和推广;绿春地质灾害严重,派出地灾治理专业教师,帮助预防和处理地质灾害,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三)加大交流学习力度
多组织像驻村队员大擂台比武活动,外出专项培训等学习。村(社区)驻村工作队定期各推荐1名队员代表围绕驻村工作职责及工作重点任务清单,通过展示工作成绩、提炼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步打算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分享。成绩中体现出驻村队员坚持为民服务原则、坚持建强基层组织、参与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发挥先锋作用。在每位汇报人发言结束后,评委及参会人员根据汇报内容、所在村(社区)工作情况及了解的工作进行了提问,问题涉及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及发展、人居环境提升、巩固脱贫成果方法及政策知识、亮点打造、教育发展、领导干部群众思想教育引导等方面,汇报人进行了客观回答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驻村队员会在下步工作中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识,与村组干部共同推动工作落实;提升担当能力,落实工作有成效,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转变工作作风,发挥带头作用,在全乡范围内为领导干部群众树立起学习榜样,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结语
总体而言,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中,高职汽车教师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以绿春县 G 乡的为案例,运用案例分析法探析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汽车教师的优势和作用,认为因地制宜地设定发展目标和规划、派出对口专业人才、加大交流学习力度才能更好实现人才振兴,更好地服务和推进乡村振兴。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当下,对“后乡村振兴”时代高职院校参与乡村振兴有着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强.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农机,2023,(01):36-38.
[2]刘敬坡,朱利娟.高职院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策略探索[J].才智,2023,(03):155-157.
[3]高俊波,朱锋钊,杨佳琪,等.涉农高职院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河南农业,2023,(03):49-51.
[4]王媛媛.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南方农机,2023,54(01):102-104.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