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为人知的中美三次水雷战

2024-08-15

读报参考 2024年23期

1950年3月19日,中国人民海军第一支扫雷部队——华东海军扫雷大队在上海成立。从1950年代到70年代,人民海军扫雷部队先后与美军在三个国家进行了水雷战,鲜为人知。这三次水雷战全方位展现了人民海军扫雷部队在国际战场的实战风采,令人叹为观止。

朝鲜清川江布雷:严防美军重演仁川登陆

中国人民海军布雷分队首次出国前往朝鲜布设水雷,是因为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受到美军重演仁川登陆的威胁。

林有成,曾任海军护卫舰某支队“济南”舰水雷班长、东海舰队训练团教员等职,他回顾了当年参加海军布雷分队到朝鲜布设水雷的往事。

1953年2月22日,林有成在“济南”舰上当水雷班长。上午9点左右,水雷长刘文华通知他立即赶到支队司令部作战室开会。与林有成一起前去开会的还有“西安”舰、“武昌”舰和“长沙”舰的水雷班长郑长晖、唐兆贤和应加琪。到了作战室后,作战室主任立即宣布了命令,你们4人于后天出发,到北京海军司令部接受作战任务。4人小组于2月27日按时抵京,赶到海军司令部,接受的任务是奔赴朝鲜西海岸指挥部参加抗美援朝,并单独执行清川江水下设障战斗。接着,宣布了海军命令,此次作战任务由海军参谋长张学思任总指挥,任命华东海军扫雷大队大队长孙公飞为总负责;由原扫雷大队参谋长刘培良、原中队长马志高配合;由原扫雷大队航海业务长杨德全带领5位航海班长负责航海保障;原扫雷大队参谋钱鳌任作战参谋;原“济南”舰水雷班长林有成等7人负责各型水雷的各项战斗准备及定深和敷设到海中的战斗任务。后来又明确孙公飞任抗美援朝西岸指挥部岸防处处长。至此,这支由华东海军抽调17人组成的赴朝作战水雷分队秘密组建完成。

1953年2月底,水雷分队乘火车前往朝鲜。根据西海岸指挥部的安排,他们改乘汽车直奔朝鲜平安南道龟城郡青龙里,分散住在朝鲜老乡家里。由于这次战斗任务非常特殊,他们事先的准备工作全部是在高度保密的条件下进行的。他们要在美海空军眼皮底下,在清川江若大的江口上布设水雷,只能加强保密和发挥反侦察手段。在船只的选择上,考虑到铁壳船会招来敌人雷达的跟踪,决定选用木船。水雷分队从国内征集了5条木制机帆船,分别由地方的10名船工,昼宿夜行,悄悄送至清川江口。抵达后,他们立即对渔船进行改装,拆除了上层甲板和建筑,以便能更多地装载水雷。此外,另一路由海司装备部水中兵器科提运的苏制水雷,从中国西南地区某弹药库运抵清川江畔的肃川前线。

为了摸清敌情,有的放矢,水雷分队把所有的美军登陆舰画出图样,送到安东(今丹东)做成模型, 大大小小做了100多个,对照模型了解美舰的作战性能,以求做到精确的打击。按照苏联专家的要求,苏制水雷必须用布雷舰布设才更为科学。面对当时的作战条件,没有布雷舰,只能土法上马,将清川江海域进行了精确的换算,用尺子在麻绳上量好了布雷的距离,决定在布雷时采用边放麻绳边布雷的办法。

万事俱备后,指挥部突然提出来,考虑战争结束后还要清扫清川江航道,以恢复通航,要求他们布设不规则、零散型的水雷阵,并要求在布设过程中,依水雷在退潮后露出水面为宜。大家集思广益提出了“总体上正规,局部上零散”的思想,西海岸指挥部最终采纳了作战方案,并批示他们尽早按作战计划,实施布雷行动。

1953年4月10日是个漆黑的夜晚。由于连年遭受战火的摧残,清川江两岸已经找不到一个可以导航的参照坐标。为确保布雷准确到位,由杨德全航海长率领的航海保障组人员看中了敌占岛的一座山头,并决定偷潜到那里去设一个临时的航标灯。这个位置可以覆盖整个布雷工作海域。晚饭后,布设导航灯的几名水兵,潜伏进山。21时,他们准确地将导航灯放到了指定位置,解决了航海保障问题。与此同时,海上布雷分队也在规定时限内,将装满水雷的木船驶抵布阵区内。由于作战计划作得详细充分,他们在海上布雷过程中,按计划执行得非常顺利、快捷,前后仅一个小时,在夜幕下的敌人眼皮底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在清川江底布上了90枚水雷。

4月12日,水雷分队按指挥部的命令,悄悄撤出了肃川前线,返回到平安南道青龙里待命。4月28日,美军试图离开谈判桌,依靠强有力的海、空优势,掀起新一轮战争,并拿出了第二次登陆计划,试图从清川江突破。后来,敌人看到志愿军强大的西海岸防线,没敢轻举妄动,仅派出了几艘舰艇,在清川江先搞了一次试探性的登陆,结果一艘登陆舰当场触雷沉没。无隙可乘的美军只好退出了清川江,随即开始实施报复性轰炸。在志愿军海军水雷分队驻地一平方公里内,敌机竟炸出了500个弹坑。17人的水雷分队在这次美军空袭中,1人当场牺牲,2人失踪,连遗体都没找到,8人受伤。

越南北方海域扫雷:中美海上的一场对抗战

1964年8月,美国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北部湾事件”,随后扩大侵越规模,发动了对越南北方的武装侵略,并把侵略魔爪伸向我国南部沿海。到1972年春,在中国的大力援助下,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取得节节胜利,恼羞成怒的美国对越南发动了一场大规模水雷战。

5月9日凌晨,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对越南北方沿海航道、港口实施大规模的水雷封锁。1小时后,美军用飞机将几千枚水雷空投在越南北方各重要港口、航道、河口和东北群岛的广大海域,使越南的沿海港口成为死港,各国援越物资的舰船进不去、出不来。

在美国布设水雷的当天,越南驻中国大使紧急求见周恩来总理,代表越南政府提出请求中国帮助扫除水雷。5月10日晚9时,中央政治局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专门研究赴越扫雷问题。5月27日,毛泽东签发了总参谋部《关于入越协助扫雷问题》的电报,批准首批在广西东兴待命的水雷调查工作队入越。

当年“援越扫雷工作队”政委郭宝兰这样回忆往事:5月10日上午,南海舰队政委段德彰打来电话,向我交代了去越南的任务和注意事项以及出国人员的编组等。我们组成了34人的水雷调查工作队,张寿瀛任队长,我任政治委员,下设潜水组、技术组、扫雷组和两名翻译;5月29日到达越南海防驻地,受到越南同志真诚、热情的欢迎。我们入越第2天,越南海军参谋部副参谋长阮作,率海军机关有关部门领导和业务技术干部,连续3天给我们介绍美国海军布雷情况和越南人民反水雷斗争情况,还派人陪我们对已捞到的两枚美国MK-52和 MK-42水雷作了研究和分析,并制订了排雷方案。7月14日,我带一个组回国接扫雷部队入越。在南海舰队汇报会上,讨论并决定了援越扫雷部队的编组、体制和干部任命等。舰队根据上级意图,将原水雷调查工作队改为援越扫雷工作队,执行师级权限,张寿瀛任队长,我任政委。现有5条扫雷艇编一个大队,对外称扫雷艇队,欧略任队长,刘维仁任政委。各艇舷号分别为01、02、03、04、05,受扫雷艇队管辖。中国海军共出动援越扫雷人员318名,先后分5批出国,共出动各种舰艇16艘,其中扫雷艇12艘、生活保障登陆艇3艘、海工修理艇1艘。

7月底,中国海军扫雷艇队第一批5艘艇,通过隐蔽航道,由越南艇引航,先后到达海防港外,停靠在中国货轮旁。8月12日19时,05号扫雷艇奉命出航,首战楠潮口。楠潮口是海防港的咽喉,美军在这里先后7次布雷。05号艇进入雷区后,美军一架鬼怪式飞机前来骚扰,在05艇上盘旋,并俯冲投下4颗照明弹,艇上官兵全然不顾,继续前进。在05号艇急速转向过程中,在艇的左后方约20多米处,爆炸1枚水雷,高大的水柱腾空而起。在场的中越两国人员欢呼跳跃,共庆05号艇首战告捷。8月14日,中国海军02号扫雷艇出海扫爆1枚MK-52水雷,人艇安全。随后是04号艇、05号艇、02号艇,都连续扫爆了MK-52水雷。中国扫雷队几天共扫爆5枚水雷,士气大振。

中国扫雷部队取得节节胜利,触动了美军,他们寻机进行报复。9月2日,中国驻越使馆武官处传达了总参谋部发给扫雷工作队的指示,美国已经发现中国扫雷艇活动情况,扬言要炸沉中国扫雷艇;要求扫雷队加强备战和防空,随时准备抗击美军来自空中和海上的挑衅。一天晚上,乘着夜色,05号艇隐蔽出航,04号艇救应。根据越南通报,当夜有5艘美军驱逐舰在涂山外海活动,敌机不断在航道上空飞行。05号艇孤军深入进行扫雷。河内时间20时引爆1枚水雷,到22时05分,像连珠炮一样,连续引爆8枚水雷。这是中国扫雷队最辉煌的一次战果。

截至1972年11月25日,中越联合扫雷队先后在海防港航道上扫除水雷19枚,其中中国扫除16枚,越南扫除3枚,海防航道已经具备了通航条件。海防港开通后,被困在港内的各国商船自由自在地驶出港口,新到的各种商船又不停地进入海防港。12月17日,已经扫通的航道又遭美军布雷封锁。中国扫雷队展开了援越扫雷的第二次战役。同一天,中国第二批援越扫雷部队入越。新来的扫雷艇11、12、13号,登陆艇16、17号,修理艇07号等6艘艇同老艇合编。

中国扫雷队的主攻方向仍然是海防航道的咽喉部位——楠潮口,但越南要求派一定力量尽快疏通勒苗水道,因为这里是通向东北航道的枢纽,运输任务一刻也不能停顿。1973年元旦,是越南战争停战后第一个新年,但中国扫雷部队一天也没有休息。从1月1日到7日,12号艇取得扫雷开门红,随后是01、05、04、11号等艇连续扫爆7枚水雷,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在航道清扫30次以后,2月5日,以中国扫雷队为主力的编队,引导中国几条商船通过了海防航道。越南政府再一次宣布海防港正式通船,被封锁的各国商船陆续出港。

巴黎和谈签字后,越南战争结束。当时在巴黎和谈协定上有一条规定,美国要承担清扫它在越南所布水雷的任务。为此,美国海军组织了“78扫雷特混舰队”,出动各类舰船40多艘、直升机40多架,总兵力4700多人。根据越南要求,中国派一个“312”艇分队,越南出1艘环圈艇和1条高速艇,清扫勒苗水道。3月初,越南又作出新的安排:美国扫雷队清扫外海;中国和越南的兵力负责清扫内海和各航道。勒苗航道的扫雷作战,是中国军队同美国军队第一次“协同行动”。开始扫雷的第一天,中国51号艇7时30分开始作业,6分钟内扫爆2枚水雷,2天扫爆11枚水雷。美方扫雷部队却没有扫除1枚水雷。中美战果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1973年7月中旬,越南人民军副总参谋长冯世才会见了中国扫雷队领导,高度赞扬了中国援越扫雷工作队在越南反水雷封锁斗争中所作出的贡献。8月24日,中国援越扫雷工作队班师回国。

柬埔寨湄公河水雷战:中美对决鹿死谁手

1970年3月18日,以柬埔寨王家武装部队总司令兼总参谋长、内阁首相兼国防大臣朗诺为首的柬右派集团乘西哈努克亲王出国访问之机发动政变,废黜西哈努克亲王的国家元首职务。美国策动和支持了这场政变。政变发生后,西哈努克以北京为基地,宣布成立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和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号召一切爱国力量团结起来在柬埔寨开展武装斗争。一场轰轰烈烈的抗美救国战争很快在柬埔寨全面展开。1970年5月20日,毛泽东发表题为《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声明,全力支持以西哈努克亲王为代表的王国民族团结政府的抗美救国战争。

朗诺政变成功后,在美国经济、军事援助和军事顾问团的支持下,向越共及柬共发起猛烈进攻,结果惨败而归。1974年6月,柬共作出了解放首都金边和进行全国决战的决定。在围攻金边的战役中,中国支援了一批“沉五型”水雷。这种水雷是一种模块化水雷,采用次声和水压复合引信,是一种非常难清扫的水雷,用以封锁朗诺集团叛军在湄公河上的水上运输。

据《解放军海军水雷战记》记载,这次指导柬方布雷作战,中国海军采取了相当特别的布雷手段,根据湄公河水文资料,定好定时器,从上游游击队控制区将水雷漂流而下,到预定河段定时器操控浮箱灌水,水雷就沉底待发了。这次一共布设了30枚水雷,炸沉了对方10艘船舶,有17人被炸死,30余人被炸伤,水雷战成效显著。封锁中,朗诺集团的叛军对水雷束手无策,请求美国援助排雷,美国派出扫雷部队支援朗诺政权清扫水雷,但没有取得任何结果。水雷的攻击完全封锁了湄公河水道,切断了湄公河的运输,朗诺政权不得不靠美军空投度日,加速了金边城内的崩溃。

1975年,金边解放,以西哈努克亲王为代表的王国民族团结政府赢得抗美斗争的胜利。战后,中国又帮助柬埔寨清扫湄公河水道。中国人民海军使用鱼雷快艇投放深水炸弹清扫水雷,采用鱼雷艇定距投放深水炸弹引爆水雷,使湄公河的水雷被全部清理干净,中国海军排雷技术也使美军惊叹。

(摘自《党史博采》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