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瓦解伪军的

2024-08-15

读报参考 2024年23期

抗战时期,尽管伪军的战斗力不如日军,但鉴于伪军与中国本土的社会联系更甚,其危害性和破坏性不容小觑。周恩来在新四军军部干部大会上讲话时曾指出,新四军瓦解伪军的任务至关重要,“不仅在军事上消灭他,而且在政治上瓦解他”。

“瓦解敌军和优待俘虏”的指导原则

八路军总政治部在1939年与1940年先后发布《关于敌伪军工作的训令》和《关于伪军工作的指示》,在总结既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了对伪军工作的方针。总的来说,有消灭与争取同时并进、反正与瓦解同时并进、既联络上层又在下层进行工作、散布宣传品并培养专门人才打入伪军建立抗日堡垒等四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在“瓦解敌军”的原则下将“打”与“拉”双向紧密联合,进行了系列工作方法探索。

首先,准确分析了伪军构成——伪军多来自东北、内蒙古、华北、河北、山东等地方军,且“多半为流氓地痞所领导”,以及“伪蒙军因语言隔阂,须派遣熟习蒙民生活与言语的分子进行工作”。其次,针对不同伪军,有的放矢采取斗争策略。在与日本帝国主义斡旋之时,要坚决肃清汉奸,但同时也要认识到“伪军伪政府中是有两面派的”。根据实际情况把伪军发展为共产党的内线,以待时机成熟里应外合,最大程度打击日本帝国主义。最后,根据伪军的构成特征实现扩兵计划。1940年,八路军总部在扩兵工作中指出,针对不同对象要制订不同的口号。其中,针对伪军加入八路军的口号是“驱逐日寇”以及“打倒汪精卫”;在争取伪军反正的工作上,“争取俘虏的兵士原则上应争取其全部加入我军,其军官亦争取其进步分子分配适当工作,不能争取的军官应优资遣散”。

基于伪军组织的思想摇摆性,中共中央在1941年下达了《关于敌伪军伪组织的工作决定》,指示要争取和发展两面派,给予政治教育,不断孤立削弱日军力量。与此同时,共产党发现敌人也在仿效我党争取两面派的政策,因此及时调整工作,一旦发现就切断一切联系并由锄奸部门给予处理。到1942年,冀南军区在伪军伪组织中建立的秘密关系已有1397个,并且根据这些秘密关系建立了许多秘密交通线与秘密交通站。

伪军在抗战时期处境尴尬,对外背负“汉奸走狗”“民族败类”骂名,对内也并未真正得到赏识重用。伪军对日军的畸形依附,决定了二者内部必然存在矛盾嫌隙。这种矛盾,不仅有日常摩擦,甚至还存在日军清除伪军的极端情况。共产党抓住这些矛盾并加以利用,将其巧妙分化。

争取策动伪军投入抗战

“争取策动伪军投入抗战”,是瓦解伪军的重要军事工作内容。1939年,周恩来指出,确定新四军在江南敌后地区的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哪里“只要有敌人伪军”,就向哪里发展,“可以减少摩擦,利于抗战”。

在实际的瓦解工作中,各地根据时机确定具体内容:在战斗前,注意了解伪军的政治活动并搜集情报,作好准备张贴布告,书写“医治伪军伤员,欢迎反正”等标语,充分运用“红黑点”攻心战,鼓励犹疑伪军自新,警示打击作恶伪军,通过宣传攻势、群众动员、设调查员收集材料与登记“红黑点”、定期公布善恶等步骤扩大影响,最终实现动摇伪军的效果。在战斗中,一边打仗,一边“喊话”,宣传“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质问他们的打仗动机,呼吁不要盲目地被敌人利用等。总之是想尽一切办法动摇伪军军心,让他们反战情绪高涨,不愿意打仗。在战斗后,慎重考虑伪军问题,一般不要他们立即反正,争取长期埋伏,以待将来的有利时机。在开展伪军工作与其碰面时,照顾伪军的情绪,最好叫“同胞”,或别的名字,少说“伪军”,以及把“反正”叫“起义”等,以积极谨慎的态度把握并照顾伪军的心理及情绪,从而实现最大的争取策动效果。

在瓦解伪军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群众路线开展的伪属工作发挥着巨大的动员作用。说服教育伪属并联络伪属对伪军进行情感上的渗透与施压,力争达到两个目标:第一,争取伪军思想觉醒,让他们知晓抗日战争是民族自卫的正义之战,不能帮助敌人戕害同胞;第二,策动伪军走向正确的革命道路,使伪军积累厌战情绪,实现“不反对抗战-同情抗战-参与抗战”的情感转变。

开展伪属工作前,首先,营造“伪军可耻”的舆论氛围,从而调动他们的民族意识与正义感,进而对伪属进行调查与登记。为防止伪属逃跑,在调查时必须同时说明宽大政策及目前形势,使伪属了解这一工作是为了救家中伪军,而不是处罚和为难他们。其次,为打消伪属顾虑,通过公开保证、群众劝说、召开伪军反正欢迎大会、发动反正伪军现身说法、个别访问等方式,鼓动伪属劝说家中伪军改过自新。对于保持怀疑态度的伪属做到耐心解释,争取消除其疑虑。最后,给予伪属支持,帮助其接近据点伪军,为他们出主意,利用“送鸡蛋”“送鞋子”等方式达到见面目的,进而给伪军分发抗日传单、反正条例等宣传物品。感动、号召伪属争取策反伪军一度形成瓦解伪军的高潮,为争取策反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瓦解伪军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共产党的军事打击攻势与政治争取策反之下,有的伪军在战场上自动缴械投降参加人民军队,携枪逃出、投奔解放区者日益增多。有的伪军则想方设法与人民军队接头传递情报,“扫荡”时则朝天放枪,设法让路以便人民军队顺利通过。《华北战场敌伪军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一文中即指出,“在冀南30余县,不是用兵力占过来的,大都是由争取伪军而成功的”。

抗战胜利前夕,共产党针对伪军伪组织的工作既包括军事威胁、经济封锁,也包括上层统战以及对下层瓦解等方面,极大破坏了伪军组织。据统计,到1945年10月,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共俘伪军512933人。

以参加过青帮、跟随李长江(原国民政府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出任第二纵队司令的颜秀五为例。颜秀五先后在共产党、国民党、汪伪政权工作过。1939年,陈毅率领新四军一支队渡江北上,通过中间人与颜秀五取得联系,使其成为为新四军提供重要情报的联络人。党争取策动颜秀五参加抗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打探并传输敌伪军情以作御敌准备。1943年2月,日军集结1万多人,拼凑伪军七八千人准备大举“扫荡”,颜秀五派人四处打探敌伪的部署,并透露给了新四军。第二,掩护新四军活动并为之提供武器弹药。颜秀五充当新四军的“挡风墙”,允许新四军第18旅在颜秀五的塘头据点活动,敌我相距不足5公里。在日军对江都地区频繁“扫荡”无法生产武器时,颜秀五同意将新四军兵工厂搬进其塘头据点制造武器,使新四军得到弹药补充。

共产党在争取策动伪军参与抗战工作的智慧策略影响之下,成功建立了对抗日军的缓冲地带,保卫了抗日根据地的安全。自全国性抗战爆发至日军战败投降,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毙伤伪军490130人,俘虏伪军512933人,策反伪军183632人。

(摘自《党史博览》朱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