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畅享阅读自由
2024-08-15颜阳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汹涌而至,一个崭新的阅读生态正悄然崛起。
阅读,这一传统而神圣的行为,已挣脱了线下纸质书的束缚,在网络与云空间的广阔天地中自由翱翔。市民们对数字阅读的渴望愈发强烈,数字阅读已然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阅读方式。
济南,也在紧跟数字化阅读的潮流。
作为“十大数字阅读城市”之一,近些年济南顺势而为,不断适应广大读者阅读习惯变化,开辟新的数字化阅读新空间,提升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的社会可见度、场景覆盖度和群众参与度,构建起了“天上一朵云,地上一张网”的全民数字阅读推广共建共享格局,让群众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畅享数字阅读自由。
数字阅读空间,“指尖上的阅读”
在历下区草山岭路801号,有一个约100平方米的“数字阅读空间”,是济南首家24小时泉城书房·数字阅读空间,也是全国设计理念、设备技术先进的科技时尚数字阅读空间,不仅配有多台自助借还设备,还有数字资源瀑布流、电子阅读设备等。
高2.9米的瀑布流电子借阅系统是一套智慧型24小时电子书自助借阅系统,涵盖经典名著、经管理财、成功励志、小说传记、历史军事、人文社科等12大种类,每月更新150种新书。除了电子书籍,还精选了300集名师视频,涵盖国学子集、诗词歌赋、经济政治、文化旅游、科学常识等领域。
在这里,市民不愁找不到自己心仪的图书。读者只要用手指轻轻地触碰瀑布流电子书借阅机显示屏上的图片就能实现对主机的操作,用微信扫描即可阅读。
读者如想更好感受阅读体验可以下载并安装超星学习通APP,在电子书借阅机屏幕上选择心仪图书,扫描图书封面二维码,便可将该书下载至手机,免费享受高清电子阅读,方便快捷。
空间内还有60台电子阅读本可供市民借阅,电子阅读本内置在线书城有40000余本免费图书,每月还会自动更新,可以说是一座小型的“便携图书馆”。读者可用支付宝扫描柜体屏幕二维码进行借阅,如芝麻信用分达到700及以上就可免收押金借阅,每位读者每次限借1台,免费借期30天。
市民可在其中尽情畅享海量数字阅读资源,感受“指尖上的阅读”。
“泉民悦读”扫码看书,掌上的图书馆
坐过济南市公交车的市民游客,经常被其前排座椅背后的二维码吸引。人们只需要拿起手机轻轻一扫,就能享受免费的海量阅读资源。电子书的来源,就是“泉民悦读”扫码看书平台。
济南市历城区的“90后”上班族赵曦琛,每天通勤时间需要两小时,“泉民悦读”扫码看书平台成为他的“路上伴侣”。“每天上车后直接扫码。”赵曦琛说,平台海量的资源是吸引读者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没有阅读时长限制,没有任何门槛,就像一座真正的“掌上图书馆”。
目前,“泉民悦读”扫码看书服务场景已经覆盖1000个以上公共场馆、1000个社区乡村、4000个地铁车厢电视和781块地铁站台大屏、5500个公交电视、220个公交车厢,并通过打造书香地铁、爱阅巴士等方式实现宣传推广全覆盖。
从2021年上线至今,“泉民悦读”扫码看书已经成为济南市的“大型惠民IP”,注册用户超过257万人,超过济南市常住人口的1/4,“超星移动图书馆”“QQ阅读”“懒人听书”等年轻人熟知的互联网读书App资源被整合起来,超20万册电子书和44万小时有声读物可免费欣赏。
此外,“泉民悦读”扫码看书平台还会定期举办“泉民讲书人”和“码上读荐书”推广活动,邀请市民以短视频形式分享推荐“泉民悦读”平台电子图书,发布热门书单邀请市民票选,并将得票最高的12本图书版权买下,作为热门图书放在平台首页供市民使用,且该书单每月更新一次。
不仅如此,“泉民悦读”扫码看书平台会根据社会热点和用户需求,进行针对性资源定制更新。比如寒暑假期间,平台会重点上线中小学推荐书目,让孩子们不用去图书馆就能实现“云阅读”。
As t h e b i g d a t a era progresses, w e a r e s e e i n g the emergence of a new reading ecosystem.
The act of reading has broken free from the constraints of offline paper books and soared freely in the vast world of the Internet and cloud space. The public’s desire for digital reading has grown stronger, and digital reading is now an indispensable way of reading in their lives.
Jinan is following the trend of digital reading. As one of the "Top Ten Digital Reading Cities", Jinan has wholeheartedly embraced the digital reading trend in recent years. It has adapted to changes in the reading habits of the majority of readers, opened up new digital reading spaces, enhanced the social visibility of the public library digital reading services, increased scene coverage and mass participation, and constructed a pattern of universal digital reading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the people. The people can enjoy the freedom of digital reading wherever they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