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郁闭度杉木林下套种的岗梅生长适应特征分析

2024-08-14江保东王秀兰朱雁鸣陈宏牛雨晴郑梅霞朱育菁苏海兰

福建农业科技 2024年5期

摘 要:为了解不同郁闭度杉木林下岗梅的生长情况,选择郁闭度为 0.1、0.2、0.4、0.6、0.8 的杉木林地套种岗梅,以探索杉木林套种岗梅的最适宜郁闭度。结果表明:杉木林下套种岗梅的最佳郁闭度为 0.4,此时岗梅农艺性状表现最优,株高、主杆粗和根粗均最大,分别为(145.00±11.76)、(1.63±0.12)和(1.54±0.08)cm;根长次高,为(31.65±1.17)cm;根部重量和枝杆重量均最大,分别为(376.66±25.87)g 和(720.00±101.03)g。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分别与枝杆重量和根部重量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可作为评价岗梅产量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杉木;郁闭度;岗梅;产量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2301(2024)05−0039−04

DOI: 10.13651/j.cnki.fjnykj.2024.05.007

Analysis on the Growth Adap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lex asprella Intercropped Under Chinese Fir Forest with Different Canopy Densities

JIANG Bao-dong1,WANG Xiu-lan1,ZHU Yan-ming2,CHEN Hong2,NIU Yu-qing2, ZHENG Mei-xia2,ZHU Yu-jing2,SU Hai-lan2 *

[1. Jinggangshan Changping Forest Farm, Jinggangshan, Jiangxi 343603, China; 2.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jian Germplasm Resources Center), Fuzhou, Fujian 350003,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growth of Ilex asprella under Chinese fir forest with different canopy densities,the Chinese fir forest land with the canopy density of 0.1, 0.2, 0.4, 0.6 and 0.8 was selected for intercropping with Ilex asprella,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ost suitable canopy density of Chinese fir forest to interplant Ilex asprell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canopy density of Chinese fir forest for intercropping with Ilex asprella was 0.4. At this time, the agronomic traits of Ilex asprella were the best, and the plant height, main stem diameter and root diameter were the largest, which were (145.00 ± 11.76), (1.63 ± 0.12) and (1.54 ± 0.08) cm, respectively. The root length was (31.65 ± 1.17) cm. The root weight and branch weight were the largest, which were (376.66 ± 25.87) g and(720.00 ± 101.03) g, respectively.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height of Ilex asprella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branch weight and root weight, respectively, which could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Ilex asprella.

Key words: Chinese fir;Canopy degree;Ilex asprella;Yield

岗梅 Ilex asprella(Hook. et Arn.)Champ. ex Benth.为冬青科植物,别名秤星树、山梅根等,202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岗梅根入药[1],《广东省中药材标准》规定岗梅以根及茎入药[2]。岗梅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利咽消肿、散瘀止痛等功效[3],999 感冒灵、王老吉等中成药、保健饮料均以岗梅为原料[4−6],年用量万吨以上[4,7]。岗梅主要生长在广东、广西、江西和福建等地的丘陵地灌木丛中和疏林中,随着野生资源急剧减少,岗梅的人工林下栽培产业兴起,福建和江西林下种植岗梅已超过万亩。杉木是我国最重要的用材树种,人工林面积居全国人工乔木林总面积第 1,杉木林下套种岗梅也是最常见的种植方式。优化岗梅的林下栽培条件,对于岗梅人工种植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为止,有关岗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用植物的基源鉴别、药用成分分离、药理作用分析以及组培繁殖等方面[8−11],虽然岗梅遮阴栽培有初步研究[3,12],但尚未见到不同郁闭度杉木林下种植岗梅的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分析不同郁闭度杉木林下套种的岗梅生长适应特征,以探索套种岗梅的杉木林最适宜郁闭度,为岗梅林下种植技术的开发、岗梅产量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岗梅的林下栽植时间是 2021 年 11 月从广东潮州引种的二年生袋苗,种植在井冈山市罗浮林场坑尾山场,于 2024 年 4 月采集岗梅样品。

1.2 试验地概况

井冈山市罗浮林场坑尾山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林分为纯杉木林,树龄 30 年,平均树高 12 m,平均胸径 18 cm,无其他植被(种植时经过清山整地),有野生岗梅分布。地理坐标 114°22′38E,26°67′34N,海拔 368 m,坡度 20~25°。

1.3 试验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样地为 15 m×20m,重复 3 次。用树冠投影法测出杉木林分的郁闭度,分别选择郁闭度为 0.1、0.2、0.4、0.6、0.8 的杉木林地套种岗梅,岗梅种植株行距为 1.5 m×1.5m,不同样地的管理措施相同。

1.4 数据调查与分析

2024 年 4 月分别从每个样地随机选取 10 株岗梅测量植高、冠幅、主杆粗、根长、根粗、根部重量(湿重)和枝杆重量(湿重)。使用 DPS 软件进 行 数 据 处 理 , 用 LSD 法 进 行 多 重 比 较 , 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岗梅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郁闭度杉木林下套种的岗梅生长性状分析

由表 1 可知,5 种郁闭度的杉木林下套种岗梅,岗梅的冠幅随着郁闭度的增加而减小,但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岗梅的株高、主杆粗、根长和根粗随着郁闭度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郁闭度 0.4 时,岗梅农艺性状表现最优,株高、主杆粗和根粗均最大,分别为(145.00±11.76)、(1.63±0.12)和(1.54±0.08)cm;根长次高,为(31.65±1.17)cm。郁闭度 0.2 时,岗梅的根长最长,为(37.95±1.33) cm, 株 高 和 主 杆 粗 均 为 次 高 , 分 别 为(125.50±8.26)cm 和(1.47±0.23)cm;根粗为1.36±0.04 cm,小于郁闭度 0.4 和 0.6。

2.2 不同郁闭度杉木林下套种的岗梅经济性状分析

岗梅的根部为主要药用部位,地上部枝杆为凉茶和提取物的生产原料,市场对岗梅的根和枝杆均有收购。由表 2 可知,郁闭度对岗梅的根部重量和枝干重量均具有显著的影响。郁闭度 0.4 时,岗梅的根部重量和枝杆重量均最大,分别为(376.66±25.87)g 和(720.00±101.03)g;郁闭度 0.2 时,根部重量和枝杆重量次高,分别为(283.34±17.59)g 和(552.49±68.96)g;郁闭度 0.8 时,根部重量和枝杆重量均最低,分别为(96.33±5.41)g 和(124.95±14.06)g。不同郁闭度杉木林下岗梅根部重量最大相差 3.91 倍,地上部枝杆重量最大相差 5.76 倍。综上分析,郁闭度 0.4 时杉木林下套种岗梅的经济性状表现最好。

2.3 岗梅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 3 可知,岗梅枝杆重量与株高、根部重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枝杆重量与株高的相关系数最高,为 0.989。株高还与根部重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 0.949。岗梅根部重量和枝杆重量对于提高岗梅经济效益都具有积极作用,结果显示株高分别与根部重量和枝杆重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且根部重量与枝干重量之间也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株高可作为评价岗梅的重要指标。

3 讨论与结论

郁闭度会通过影响土壤温度和植物光合作用等环境参数进而影响植物生理特性,是影响耐阴性植物生长最重要的因子[13−14]。岗梅在日照较少、年均温较低的地区,种植环境的郁闭度应适当降低,生产中应避免过度荫蔽。井冈山地区杉木林下套种岗梅的株高、主杆粗、根长和根粗随着郁闭度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郁闭度 0.4 时岗梅的农艺性状表现最优,郁闭度 0.2 比 0.7 的环境更有利于岗梅根和枝杆的产量增加。而广东省梅州油茶林下套种的岗梅在郁闭度为 0.5 左右时根产量最高,且郁闭度0.7 比 0.3 的环境更有利于岗梅根产量增加[12]。这是因为岗梅喜温暖湿润环境,需要特定的光照、土壤温度[15],一定的光照有利于岗梅生长,过高的郁闭度会抑制岗梅生长[3]。梅州市的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 974.5 h,年均温为 21.7℃,而井冈山市的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 511 h,年均温为 14.2℃,所以最佳郁闭度有所差异。然而,各区域套种岗梅的最适合郁闭度及相关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关性分析结果说明岗梅的株高影响着根部重量和枝杆重量,从而影响岗梅的经济性状。岗梅具有灌木的生物学特性,未干预的岗梅植株大部分接近地面且枝条密集丛生,会影响株高的增加。曾淑燕等[12]研究表明,岗梅在主杆高度为 0.8~1.0 m时截干,能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因此,人工栽培岗梅过程中,前期应加强修剪密集丛生的枝条、培养主干枝条,后期适当修剪和打顶,以利于促进主杆和根系生长发育,进而提高岗梅产量。另外,在岗梅品种选育过程中,可根据株高选择种质资源。本研究仅对杉木林下套种的岗梅进行分析,后续还可开展套种植物间互作机理的研究,从而更系统地为岗梅及中药材植物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249.

[2]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一册)[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111−113.

[3]蔡锡安 ,饶兴权 ,刘占锋 ,等.遮荫处理对梅叶冬青叶片形态、光合特性和生长 的影 响[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0,28(1):25−34.

[4]谈英,邢建永,韩正洲,等.岗梅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3):539−543.

[5]李俊仁 ,陈秀珍 ,张振山 ,等.岗梅种子检验规程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6,27(3):428−433.

[6]郑夏生,袁玉贤,徐晖,等.岗梅药材的 TLC 鉴别和 HPLC 指纹图谱[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1):23−26.

[7]郑夏生,罗秀秀,徐晖,等.岗梅转录组及其乌索烷型三萜皂苷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发掘[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7):1505−1512.

[8]梅瑜 ,周子雄 ,王继华. 南药岗梅的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科学,2020(2):31−38.

[9]陈炜璇 ,韩正洲 ,仰铁锤 ,等.岗梅根、茎体外抗呼吸道病毒的作用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6,18(2):156−163.

[10]杜冰曌,杨鑫瑶,冯晓,等.岗梅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7(1):20−28.

[11]公绪云,周丽霞,傅声雷,等. 不同处理对梅叶冬青插穗生根的影响[J]. 经济林研究,2017,35(3):85−92.

[12]曾淑燕,张冬生,肖腊兴,等. 不同营林措施对油茶林下套种岗梅根系生长的影响[J]. 湖南林业科技,2021,48(5):65−68.

[13]公绪云,饶兴权,周丽霞,等. 尾叶桉林下5 种植物的耐阴性生物量及其个体消长[J]. 生态学报,2018,38(3):1124−1133.

[14] 殷东生,沈海龙. 森林植物耐荫性及其形态和生理适应性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2016,27(8):2687−2698.

[15]李秉钧,颜耀,吴文景,等. 环境因子对植物根系及其构型的影响研究进展[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19,31(3):41−45.

(责任编辑:柯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