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奏响工业与艺术的交响曲
2024-08-10宫瑾
随着青岛的城市化步伐加快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许多传统工业被更有效率的方式取代,曾经代表城市工业文明的工厂及工厂群被闲置,成了城市中“被遗忘的角落”。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中指出:推动传统流通企业创新转型升级,鼓励经营困难的传统百货店、大型体育场馆、老旧工业厂区等改造为商业综合体、消费体验中心、健身休闲娱乐中心等多功能、综合性新型消费载体。
青岛积极响应政策,将曾经的百年纺织厂、机车厂、食品加工厂等厂区改造盘活为创意商业空间,注入商业元素,实现文商旅融合,让“工业心脏”焕发全新活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老厂房没有被抛弃,而是与时代并行,再度熙熙攘攘起来。
青岛纺织谷再上青天
发端于1902年的青岛城市纺织业,是青岛的“母亲工业”,曾为青岛赢得“上青天”的美誉,是青岛的城市品牌,也是曾经的城市骄傲所在。老厂房、老水塔、老金桂树、老墙、老井、老空调室、老防火门……这些在改造中保留下来的老物件儿,成为记载青岛百年纺织发展的“印记”,无时无刻不在诉说过去的故事。
时过境迁,青岛国棉五厂的旧址已经不再承担主要的生产任务,2014年12月,青岛纺织谷正式开园。园区拥有4万余平方米的百年德式包豪斯建筑群以及体现早期青岛工业化进程和城市记忆的大量珍贵纺织工业遗存,于2018年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工业遗产”。扎根于青岛百年“母亲工业”历史文化,打造贴合时代需求的新传承载体,既有年代感,又具有现代工业气息,既是城市地标级网红打卡地,又是包罗万象的艺术基地。
漫步园区,复古工业与街头时尚相融合,高塔厂房上的涂鸦碰撞出独有的艺术氛围。包豪斯车间、红砖长廊、1902美术馆、国棉大道、时光艺术长廊,潮流店铺……这些位于纺织谷的拍照打卡好去处更是众多影视剧的取景地。作为城市中心的天然摄影棚,无论是新奇的艺术装置,还是特色的体验空间,都竞相出现在影视拍摄的画面里。《天才基本法》《倒数说爱你》《不说再见》《婚姻的两种猜想》等多部热播剧在此取景拍摄。
青岛纺织谷集合历史、文化、非遗、创新创业等为一体的转型探索及多元化文化创意实践,秉承着“百年经典、演绎时尚”的品牌文化理念,以时尚设计和品牌孵化为抓手,通过搭建现代纺织服装产业生态,吸引集聚相关企业300余家,集聚包括中国金顶设计师、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在内的各类创意设计师500余名,入驻纺织服装等上下游企业(机构)300余家; 集聚金顶设计师等创意设计人才500余人。每年举办时尚发布、商贸会展、时尚节庆、品牌营销等高端主题活动30余场次,孵化原创品牌20余个,成为国家级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园区和引领现代都市生活的城市“时尚产业秀场”。
而作为纺织谷潮创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谷里窑艺术空间的揭幕同样引人注目。谷里窑艺术空间由原青岛国棉五厂的溴化锂冷却塔改造而成,内部布局有Clay吧、Food吧、Idea吧、Romantic吧 、Uncle吧等诸多形态各异而又独具创意的复合功能空间。该空间将聚焦匠人、匠心、匠艺、匠品,通过培育陶艺等艺术品研发、学生研学、文化交流、艺术沙龙等业态,打造青岛老城区时尚业态的聚合体和多元文创艺术的新地标。它的启用,也成为青岛国际时尚创意产业联盟推动产业发展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老车头领跑老片区“工业心脏”驶向未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四方”作为青岛曾经的“工业心脏”,在西至胶州湾、北至李村河、南至鞍山路、东至重庆路这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出四方机厂、国棉五厂、海晶化工、青岛染料厂等百余家机械厂和化工企业。这些工厂在青岛乃至中国的工业化历程中,都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1899年,德国办山东铁路公司修建胶济铁路,“四方站”旁建起了能更便利维修机车、车辆,生产零配件的四方铁路工厂。青岛人习惯叫它“四方机厂”,在落成后的几十年中,“四方机厂”是青岛第一大厂,职工逾万人。
目前保存下来的机车车间是于1942年建成,最具辨识度的是正面背面的阶梯外形。次年安装的60吨天车,据说是青岛当时最大的起重设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方机厂生产出中国第一台铁路机车,这里是机车制造的终点站,也是机车新征程的始发站,见证了工厂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动车组的落成与庆典,浓缩了80年的机车历史记忆。
随着青岛市北老城区改造,这座承载着百年荣耀的老厂房开始发生蜕变,曾经的模样又显露出来。而中车四方智汇港项目的落成与逐渐开放,让这里成为市民休闲漫步的工业公园,曾经的四方机厂也焕发出新的活力。公园大门入口处的雕塑,由高8.8米、宽12米耐候钢板构造的“G”字母造型,它的表面刻着四方机车的发展史,一辆复兴号机车从腐朽、剥落的蒸汽机车中破壳而出,象征着中国机车从蒸汽时代到高铁时代一路走向辉煌。广场上的水系喷泉地面,被设计成原胶济铁路路线图。在广场的中心处有一处四方机厂图片展,像剖开的地质层般,展示着四方机厂从1900年至今的发展历程。公园内展示着3台机车和车辆,每辆车的含金量都很高,其中一台KD7型蒸汽机车是国内仅存的 5台之一,还有满满年代感的绿皮火车、“中原之星”电力动车组,在“退役”之后回到了它们出生的地方,在尊重原工业遗存建筑设计风格的前提下,融入时尚、未来,科技感的元素,使得原工业遗存建筑重生活力。
蛰伏多年的青岛“老四方”,正以更加轻盈的脚步回归到青岛全新的产业和商业版图中。中车四方智汇港在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基础上,围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建链强链,实现中车四方所新总部及上下游企业入驻,打造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基地。海东东咖啡社区在这里安营扎寨,潮手造展、青岛城市生活艺术季等陆续在此上演,将工业文化与人文活动深度融合——糖球会联动四方机车公园,将举办开街仪式、文化演出、好品优品展销、非遗展销等活动搬进百年机车厂,通过国潮演艺、文创市集、潮流街区展览等打造新春城市生活艺术季,解码民俗新玩法、新概念,引领国潮新风尚。
修旧革新 创意启动
爱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南姜社区,占地面积1.86公顷左右,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左右。它的前身是一个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食品加工厂,原为村办海鲜加工厂,废弃多年无人问津。后以产业新旧能转为方向,与本地村庄携手合作,发展乡村振兴,实现线下体验、线上采购的新运营方式,实现利益最大化。
整个园区为原始工业风为设计为亮点,老车间改为艺术空间,被爬山虎覆盖的老宿舍改为餐厅茶室,养殖池改为会议中心……园区的建设秉承着“修旧革新”的原则,以产业新旧能转换为方向,以设计文化创意为驱动,将青年设计群体的力量引入到园区建设中来,打造出形态不一、彰显个性的园区建筑。同时园区致力于打造独特的青年生活场景,引进领地咖啡、一言茶堂、依山溪谷餐厅等行业一流服务品牌,打造了以咖、茶等传统艺术为共性的文化圈层。园区现有超百家设计企业入驻,其中青年人占比80%,已经形成了设计青年聚集的新业态。自由挥洒的人文艺术气息让城市更具发展活力与魅力,人文艺术持续为旅游业发展赋美赋能。喝一杯咖啡,体验一次陶艺,品尝一次西餐,购买一次设计服务……在爱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园,一切都触手可及。
园区设有文化市集区、美术馆区、艺术策展区等多个共享空间。入驻行业包括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珠宝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动漫设计、陶艺、雕塑、器物修缮及髹漆工艺等众多的文化艺术企业。其中青岛浮山窑陶瓷艺术博物馆,占地面积500平方米,集陶瓷艺术创作、陶瓷专业人才培养、高端学术活动策划、文旅产品开发等综合功能于一身。如今,它已成为崂山区首批文旅板块示范园区之一,见证着设计与文化的完美结合。
Qingdao: The Symphony of Industry and Art
As Qingdao accelerates its urbanization and upgrades its industrial structure, many traditional industries have been replaced by more efficient methods. Factories and industrial complexes, once symbols of urba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now languish as forgotten corners of the city.
In 2019,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the Opinions o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tion to Promote Commercial Consumption, emphasiz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irculation enterprises to encourage innovation and upgrade. It encouraged the conversion of struggling traditional department stores, large sports venues, and old industrial factory areas into multi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new consumer platforms such as commercial complexes, consumer experience centers, and fitness,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cen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