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扬门下大秧歌

2024-08-09杨晓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24年3期

正月里来闹新春,没有秧歌不叫年。瞧,正月初八,蓬莱阁下人山人海,振扬门外鼓乐喧天,一场千人大秧歌拉开了阵势。

正月初八,是中国传统农历的顺星节,也是谷日节,还是敬八仙节。在以八仙闻名的蓬莱,这一天格外隆重。振扬门是通往蓬莱阁的南大门,建于明洪武年间,今日已焕然一新,两层阁楼,三层飞檐,披红挂彩,脊上神兽沐浴晨曦,檐角风铃欢快舞蹈。振扬门下,一列列绚丽缤纷的花车,一队队精神抖擞的秧歌演员,携着风神,带着酣畅,以汹涌澎湃之势舞动起来,奔腾而来。

小伙子奔跑跳跃、生龙活虎,大姑娘裙带飘摇、轻盈柔美;迎宾桥上,丑婆婆丑公公插科打诨、妙趣横生,戴着玩偶面具的小朋友摇头晃脑、憨态可掬;草坪上,花伞翻飞,绸扇飘舞;马路上,雄狮起舞,游龙翻飞……这边鼓点高亢雄浑,那边乐声宛转悠扬,秧歌队伍也不时穿插变换,舞姿翩翩,好一派盛世欢腾的动人画面!任你有一千双眼睛、一千只耳朵,也只觉得应接不暇,美不胜收。

清代吴锡麟在《新年杂咏抄》中记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可见秧歌起源于农事劳动,是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蓬莱秧歌,历史也很悠久,蓬莱人有正月里逛阁的习俗,即赶蓬莱阁庙会,沿袭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蓬莱阁庙会源于对海神娘娘的崇拜。海神娘娘,也称天后、妈祖,常在海上救助遇险民众,深受人们敬仰。相传正月十六是海神娘娘的生日,人们便在这一天祭祀祈福,以求出海平安。到了宋朝,社会经济繁荣,加之蓬莱阁、天后宫等建筑群的兴建,祭祀活动逐渐丰富,周边村落纷纷组织戏班、秧歌队到天后宫对面的戏楼、广场献艺表演,节日气氛日益浓郁,逐渐形成了蓬莱阁庙会。此地有“蓬莱阁上逛庙会,一生富贵又平安”之说,因此蓬莱秧歌不仅是一种庆祝丰收的娱乐形式,更融入了祈福纳吉的深意。当然,蓬莱秧歌不仅限于蓬莱阁庙会,凡是节庆时分,都能看到其身影。各乡镇、各村子往往都有自己的秧歌队伍,春节期间尤为活跃,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到正月十六,他们组织操练,走街串巷,来到城市广场,来到蓬莱阁下,一场接一场,乐此不疲地上演秧歌大戏。

且看今日的秧歌表演,各支队伍既相互独立,又和谐统一,有着严格的程式。前面是花车开道,彩旗飘飘,花团锦簇,醒目的景观照片、吉庆标语,红火而热烈。后面是豪华隆重的秧歌队伍,队伍也分三个部分:最前边的是执事,也就是总指挥;随后是乐队,主要有大杆号、唢呐、锣鼓、钹、镲等民间乐器,也有电子音响;压轴的是粉墨登场的舞者,他们装扮夸张,衣着鲜亮。舞绸的,挥扇的,打着花伞的,擎着长烟袋锅的,时而一字排开,时而汇成圆形,时而小碎步轻摇,时而大刀阔斧热扭,场中的亮点不时变换,好似众星捧月、百鸟朝凤。特别是有摄像机、照相机聚焦的时候,舞者们会加大动作幅度,表情也更生动更夸张,举手投足、一颦一蹙之间都透露出自信与满足。其实,让观众大呼过瘾的不是他们饰演了天上的神仙、海里的蚌精,以及地上的百态世相,而是这里演绎着一个个生动精彩的故事,有八仙过海、西游记、白蛇传、天仙配等神话传说,有小姑贤、拾玉镯、铡美案、打渔杀家等戏曲故事,有丑婆与傻小子、货郎与村姑、箍漏匠与翠花等传统表演,还有孩子们喜欢的动画人偶剧表演。他们或踏拍而舞、婀娜多姿,或潇洒拙朴、剽悍豪放,或耍逗有致、异彩纷呈。其中许多角色是反串,大姑娘饰演小生、武生不新奇,老爷们装扮成新媳妇、老婆婆就倍加让人惊叹了,那粗皮厚肉上浓浓的脂粉,那大脚上的粉色绣花鞋,还有那顾盼多情的神态举止,逗得观众哈哈大笑又紧追不舍。在这些情景剧般的表演中,又穿插着抬阁、跑驴、跑旱船、耍大头、戚家拳表演、汉服表演等,充分展现了蓬莱秧歌的特色:集歌唱、舞蹈、戏曲、武术、杂技等多种艺术元素于一体,广泛吸收了周边地区秧歌和其他艺术的特长。蓬莱人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时俱进的气魄可见一斑。

人海中忽然鼓声激越,随之扬起道道尘烟,翻起滔滔浪花。跻身上前,定睛一看,既非尘烟,也无浪花,原来是两名红衣舞者高高扬起的拂尘,也叫马甩。演员们一律是武生装扮,戴着行头,扎着绑腿,生气勃勃,英勇威武。红衣人既是指挥,也是领舞,他们吹着哨子,颤步晃头,抖肩踏步,动作粗犷,雄猛剽悍。随后是两列腰鼓队员,一身黑衣,斜挎大红腰鼓,他们左冲右扑,腾挪闪转,既有舞蹈的优美,又不乏武术的刚健。他们敲击出的鼓点,铿锵有力、直击心房,如戚家军从埋伏的山谷中呼啸而出,又似黄海大潮一泻千里惊涛拍岸。看着这奔放激昂的舞步,听着这如怒如裂的鼓声,周围的气氛欲燃欲爆,你也会情不自禁地激动起来,舞动起来,融入这欢乐的海洋中,恣意地宣泄内心的感动。

这边的高潮刚落下,那边的叫好声又一浪叠作一浪高,不需踮脚,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更加热烈的画面:看,红色狮子蹿蹦跳跃,翻滚戏珠;瞧,黄色狮子抖毛、搔痒,眨眼、卖萌;呀,紫色狮子忽然直立起后腿,狮口大张,吐出一张条幅——“恭贺新春”,紧接着又一个后仰翻滚。在你正专注叫好之时,旁边的蓝色狮子忽然掀开狮头,后面的演员将前面的演员抡起来,上下舞动翻飞,那种协调流畅和惊险,让人叹为观止!为什么舞狮这样备受青睐?我想大概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祈求合境安宁、五谷丰登的心理,还蕴含着团结合作、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舞狮表演既为节日增添了热闹欢腾的气氛,又让人们在享受心灵愉悦的同时,加深了对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与热爱。

这时,锣鼓声大作,一黄一红两只蛟龙从天而降,将我从沉思中惊醒。只见龙首时低时昂,龙身或腾或闪,如两道海浪连绵起伏,如一条流线上下翻舞,一会儿奋勇前冲,一会儿左右盘桓,一会儿拔地而起,一会儿又互相缠斗,直把人看得眼花缭乱。舞者手持木棒撑起巨龙,有力地挥舞,敏捷地穿梭,迅速地奔跑,此时此刻,山在舞动,海在舞动,天地仿佛都在舞动!舞者腰间的铃声与龙身甩动时发出的唰唰声,与锣鼓声、呐喊声、掌声、喝彩声交织在一起,演绎成一首回旋在振扬门下的狂欢曲,极富神圣感与祥和之美。

如果说舞狮舞龙是精神的狂飙,那么大杆号吹奏则是灵魂的震撼。大杆号长约8尺,演奏者身着暗绿色礼服,头戴大檐礼帽,腰扎宽腰带,他们托起长长的号管,上仰45度角,运足丹田之气,吹出低沉浑厚的乐声。乍一听来,声音既不清脆,也不明亮,但随着乐曲的演奏,音调节节上扬,竟有一种极强的穿透力,据史料记载,这种乐音可传扬数里。蓬莱大杆号又名“喇叭”“招军”“先锋”“号角”,是无孔无键、直管吹奏的铜管乐器,它虽构造简单,却极难演奏,必须掌握复杂的技巧。明代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中有记载,大杆号本是军中乐器,用于操典、演兵、战斗等武事活动中,后经长期演变,流传至民间,遂成老百姓喜爱的乐器。此时,眼前的大杆号艺人已变换了旋律,吹出了欢快的乐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继而又吹奏起《好日子》,曲调欢快喜庆,艺人们是完全靠唇齿之间的功夫和对气息的控制来演奏的,他们将这些技巧归纳为“塌”“挑”“颤”“顿”“滑”“臌”“连”“粘”等。大杆号艺人们还不断创新,将传统和现代相融合,并发扬光大,使蓬莱大杆号吹奏成为流动的艺术瑰宝。亲耳聆听富有阳刚之美的大杆号声,真是一件难得的幸事。

扭秧歌的热闹,看秧歌的更热闹。来这里的多是本地居民,也不乏外地游客,大家喜气洋洋,看得津津有味,遇到熟人了还不忘连连问候,到处洋溢着浓浓的乡音乡情。大家围着秧歌队伍,里三层外三层的,有踮着脚看的,有骑到大人脖子上看的,有爬到路旁的石栏上看的,还有的干脆登上高高的振扬门城楼居高临下欣赏。里面扭得带劲,外面评论得热烈,这是哪家的老汉,那是谁家的大婶,这是哪家的媳妇,那是谁家的小子……谈论者都以熟悉这些演员而自豪,甚至把有这样的亲戚或邻居作为炫耀的资本:“瞧,那就是我78岁的二姑奶奶!”“那个,那个,那个擎龙珠的是我邻居!”大家看得如痴如醉,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兴高采烈地跟随着秧歌队伍,从振扬门下跟到宝龙广场,欢呼着,雀跃着,嬉闹着,争论着,有的干脆模仿着扭呀扭,跳啊跳……长长的北关路上出现了三条蛟龙:中间是舞动的秧歌龙,两边是紧紧跟随的观众龙。三条蛟龙游弋在欢乐的海洋、喜庆的海洋、幸福的海洋里。这哪里只是千人闹秧歌?这分明是一场盛大的民俗风情嘉年华,一种酣畅淋漓的精神享受!

凝视着演员们脸上的油彩、汗珠,甚至皱褶,倾听着那来自心灵深处的鼓声、锣声、呐喊声、喝彩声,你或许会真正明白为什么秧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或许只有经历过泥土里的艰辛、浪潮中的搏击,饱受风霜的侵蚀、岁月的磨砺,才会对生活的苦乐悲喜有如此深刻的感悟,才会对美好与幸福有如此热切的企盼与讴歌。秧歌是他们生活的缩影,是他们对人生的通透表达,是他们心目中最美的艺术。

听,这敲出来的,是蓬莱大地沸腾的音符。看,这跳起来的,是奔腾不息的黄海大潮;这舞动着的,是老百姓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古老的振扬门静静伫立着,看人间仙境,看百姓欢舞,看巨龙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