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短板剖析及对策研究

2024-08-09薛鹏

体育教学 2024年7期

摘 要: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决定着体育课程落地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和国家的体育战略。本文通过层层剖析,发现作为关键能力的体育教学实施能力是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重要短板。提高体育教学实施能力是发展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从差异分析和短板剖析两个角度提出建设性对策。

关键词:体育教师;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短板;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4)07-0047-04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最新出台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这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素养时代的开始。体育教师是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重要主体力量,要使学生具备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首先是体育教师需具备相应核心素养。发展体育教师核心素养亦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途径。近年来,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文件的发布,体现了国家政策不断推动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决心和意志。发展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以“核心素养”关键词搜索,检索到近700篇文献资料,通过可视化分析发现:关于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较多,教师核心素养研究较少。理论层面的研究集中在概念内涵研究和体系探索构建,占比70%以上,而在实践层面,培养策略研究和短板剖析及对策研究较少。基于此,以青岛市为例,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访谈法等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短板进行剖析并提出可操作、可落地的建设性对策,以期丰富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促进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一、研究设计

(一)主要调查工具

国内学者尹志华等人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出新时代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结构体系,形成《中小学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量表》[1],该量表前半部分为基本信息部分,由符合教师职业特点和可能会影响到体育教师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变量因素,即身份、性别、政治面貌等九个基本信息变量题项组成(表2);后半部分即体育教师核心素养量表部分,该部分对标学生核心素养,分成三个方面、八个维度。三个方面是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正确价值观主要是正确制度观、正确师生观;必备品格主要包括体育人文底蕴与体育科学精神、体育品德;关键能力四个方面包括体育教学能力、课程领悟能力、课外体育执行能力、体育科研与反思学习能力。每个维度由3~6个题项组成,量表在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研究方面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科学性,故以此量表为主要调查工具,并结合《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访谈提纲》,得出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

(二)研究流程框架

本文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访谈法,研究工具为《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发展量表》和《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访谈提纲》,访谈提纲主要以“各方面能力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提高策略”展开访谈。通过对青岛市311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22名中小学体育教研组长进行访谈得出数据结果和访谈资料,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出中小学校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短板,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可落地、可操作的建设性对策。

二、基于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整体水平的短板界定

(一)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整体水平

根据对青岛市311名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利用描述性统计绘制表1。

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青岛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水平总体来说处于中上位,整体表现不错,得分较高的两个维度是价值观念方面的师生观和体育品德,得分较低的两个维度是关键能力方面的体育教学实施能力和体育教研与反思学习能力,体育教学实施能力得分最低。

(二)结合木桶理论界定短板

木桶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博士在管理学领域提出的重要理论,原意描述为水桶容纳的水量由最短板决定,不由长板决定,延伸至其他领域:一个组织的劣势部分是决定其整体水平的关键,说明短板是影响一个事物发展的关键因素。木桶理论的精髓在于“均衡发展”[2],迁移到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方面,可以有的放矢地提高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短板,创造性地解决体育教师发展问题,使其均衡发展,达到整体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通过统计,关键能力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三个方面的短板,如果说价值观念和必备品格是新时代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软实力”,那么关键能力则是“硬实力”[3],新时代国家政策和社会氛围不断推动教师师德师风、教育信念和文化素养的提升,作为具有教师核心素养内隐特性的价值观念和必备品格也有相当程度的相应提高,而具有外显特性的关键能力则参差不齐,尤其对于体育学科而言,相较于文化学科,体育学科更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实践性是指体育学科主要在教室外运动场所以身体活动为主要练习手段展开,需要体育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身体运动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开放性是指体育学科项目丰富、内容广泛,以课标为引领,不设统一教材,需要体育教师具有较高的课程领悟能力和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能力。通过访谈22名青岛市体育教研组长得知,如今中小学体育教师在示范能力、重难点掌握、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教学创新、科研能力等方面有很多的不足。由此可见,关键能力是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短板,故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关键能力是整体提升体育教师核心素养和学生体质提升的突破口。

体育教师关键能力由体育课程领悟能力、体育教学实施能力、课外体育执行能力、体育科研与学习反思能力构成,为直观地呈现体育教师的关键能力,根据木桶理论和表1绘制图1。

根据木桶统计图1可以直观看出,体育教学实施能力是体育教师关键能力的短板,是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水平不足的症结所在。本文基于关键能力的重要短板,依据文献资料、访谈资料和逻辑推理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以提出可操作、可落地的建设性对策。

三、基于关键短板——体育教学实施能力的剖析

根据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量表,体育教学实施能力主要包括体育教师具备实施教学、创设情境、设计教学计划、管理课堂、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等范畴。实施教学能力可以简单理解为“上课”的能力,主要指对教学内容的统整和掌握、对场地器材的规划与使用等。创设情景的能力指的是教学方法中创造丰富情景的能力,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绘制能力图2。

图2可以直观地看出作为关键能力短板的体育教学实施能力在实施教学、创设情景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范畴较弱,现就此情况进行剖析。

(一) 短板一:实施教学能力

其一,大班额教学的制约。学者于素梅曾论述过大班额导致体育课堂教学“组织难”“落实难”“开展难”的三难现象,通过访谈了解,青岛市大部分学校每个班人数在40人左右甚至更多,考虑到学生的注意力特点,学校将体育课安排在上午第三、四节或者下午,导致同一时段上体育课的班级众多,该时段学生的注意力下降,自我约束力降低,加之体育课对安全的要求较高,使体育课组织实施的难度变大,教师在严把安全、纪律的同时必定会损耗教学实施的效果。

其二,编制课程内容的难度。体育项目丰富、教学内容广泛,单从易开展的田径径赛项目来说就有非常多的教学内容,径赛是承载体育跑跳投中“跑”能力的重要项目,单从跑来说就有起跑、快速跑、耐久跑、障碍跑、跨栏跑、接力跑、弯道跑等教学要点,再涉及到球类、操类、传统体育、新兴体育、水上或冰雪类更是不胜枚举[4],对于教学实施能力不足的体育教师,就如同“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体育教师的统整能力较弱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美国学者Beane指出,课程统整包含4个主要部分:经验统整、社会统整、知识统整和课程设计统整。体育课程应将学生的课内课外经验、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体育学科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中的实践知识整合起来,设计出整体优化的统整课程。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熟悉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而且要具备分析课程标准、界定各年级学生培养目标的能力,应确立重备课、活课堂的思路[5]。如果说课程统整是将点串成面,那么对教学内容准确性的把握就是各“点”的核心。准确性指的是精准的重难点把握和标准的示范能力,教师的准确讲解与正确示范,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错误的信息输入自然就会导致错误的认知概念,故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准确性”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

其三,硬件条件的限制。场地器材资源限制着体育课程内容的实施。2014年教育部发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器材场地标准中体质测试器材部分是否需要适应新的体质健康标准,足球场地部分是否需要适应国家对校园足球的战略要求,最新版的课程标准提出的新兴体育项目、水上和冰雪类项目等场地器材是否考虑纳入其中。再者,器械的种类和数量是否配齐配足,在面对大班额同时上课时,普及程度较高的足球、篮球,较易开展的投掷、障碍跑等项目是否有足够的器械。兴趣程度较高、运动参与较好的体育游戏是否有专门、有效的器械,场地器械是否有兼职或者专职人员管理,这些问题都是较为普遍的问题,也是制约体育教学实施能力的客观因素。

(二)短板二:创设情境能力

“情境”是实用主义教育或功利主义中的观点,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务实特点,比如说练习足球和篮球的基本技术,要在某个比赛情境中练习,例如有对抗的射门、有观察的接球等。简单的运动情境指的是静态的、可预测的、重复的单个技术练习,比如说行进间单手运球。复杂的运动情境是指动态的、难以预测的情境,主要包括游戏练习、对抗练习、教学比赛或成套动作的展示。从知识和技能学习与掌握的角度来讲,创设复杂的运动情境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简单运动情境,创设时应该将简单运动情境、中等复杂运动情境和复杂运动情境相结合,以复杂运动情境为主[6]。难在复杂运动情境的创设需要对课程内容有较强的把握能力,对教学项目有成体系的知识结构,同时创设复杂情境有别于传统体育课,还需要有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

无论是最新的课程标准还是《〈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均提出鼓励适当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情境式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这也是五育融合的重要载体[7],所以说跨学科教学的能力可以促进创设情境的能力,这就对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宽度、广度、深度、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短板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有效、可操作、符合教育现实,比如说常用的可穿戴心率监测背带、运动手环(测运动强度、密度等)、多媒体大屏和体育教育相关软件(技术分析、可视化讲解等)等,同时这些设备也可以归纳到场地器材范畴。与体育产生关联的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有很多,其中人工智能是当下和未来最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颁布和Chat 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助推体育教育发展已然成为未来趋势,智能将会代替各个领域的机械工作,比如说体育测试、体育成绩公布这种机械性工作将会被智能体育成绩测试系统和区块链加密的成绩公布系统所代替。《课程标准(2017年版) 》明确提出要“将智能手机、运动手表、心率监测仪、计步器、加速度计等深度融合到体育课程中”,从而提高学生智能素养[8],这需要体育教师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开放的思维拥抱体育智能时代的到来,并需要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育接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这对体育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带来了考验。

四、基于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短板的提升对策

提高体育教师的关键能力,着重从体育教学实施能力入手,具体提高体育教师实施教学能力、设置体育教学情境能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一)基于差异分析的对策

本文通过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事后多重比较法等统计方法对不同变量上的差异进行一一分析,为凝练研究观点,在此不再将不同变量所有差异情况的表格一一列举,而汇总后形成如下差异总表(表2)。

从汇总表中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的维度上影响其水平差异的变量不同。其中体育教学实施能力维度在婚恋状况、职称、月收入、任教学校所在地上有显著性差异,婚恋状态上结过婚的具有优势;在职称上,职称越高越具有优势;在月收入上,月收入越高越具有优势;在任教所在地上,优势由区市到乡镇逐渐递减。

如何发挥不同变量群体高水平体育教师的带动辐射作用是提出对策的焦点,如何精准提高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维度中弱项的水平是实践的最终指向。

树立榜样引领,提高已婚体育教师和高职称、高收入体育教师的带动辐射作用。设立相亲角提高未婚教师相亲成功率,开设婚恋幸福有关讲座提高教师幸福度,将家庭育儿管理等迁移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使工作生活协同进步,利用职称评审制度的导向作用,向体育教学实施能力方面倾斜。设立有效激励机制,发挥中高级职称体育教师“传帮带”作用提高低职称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实施能力。落实并提高体育教师的相关待遇。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强校辐射带动或者集团化办学等方法提高村镇等薄弱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大力发展体育城乡交流活动,出台政策改善村镇学校体育条件弱的短板,使村镇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学生也有机会享受到城区优质的体育软硬件条件,从而促进村镇等薄弱学校体育教师教学实施能力。

(二)基于短板剖析的对策

通过层层剖析,深入挖掘,形成逻辑链条,“打蛇打七寸”,实施教学能力、创设情景能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是提高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七寸”所在。结合剖析的原因和22名青岛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访谈来看,具体要从应用开发场地器材的能力、内容统整的能力、学习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方向着重发力。

1.大胆尝试体育“走班制”,可通过职前教育的专业培养、职后教育的专业培训以及包括自主学习、集体备课、带队实践、项目导师制的持续性多元化培养路径,全方位持续提升“体育走班制”教学教师专项化教学能力[9]。“走班制”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场地器材难以统筹的问题,没有条件开展的学校可以先从“班内专项化”教学开始探索,同时学校应该进一步划定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的安全责任范围,并加强安全事故的预防和管理能力,防止安全事故带来的不利影响使体育教师“因噎废食”而难以进行探索变革。

2.教育不平衡现象存在,国家不能“一刀切”地制定标准,可以鼓励地方结合经济发展和人文特色制定符合区域的场地器材实施意见,统筹体育场所,鼓励学校开发校园及周边的体育运动场所,鼓励体育教师开发场地、巧用善用器材、创作器材的能力。

3.从职前的培养和职后的教研、培训来看,要加强两个方面的能力提高。一是要着重提高对“点”的记忆和把握能力,这里的点是指重难点、教学内容选择点、跨学科点、创设情景点、便于理解的正确示范夸张点等,足够多的关键的“点”联结就会形成系统的认知和统整的课程内容。二是提高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学习,旨在与未来接轨,接受未来人工智能在体育教学应用的必然,主动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操作,坚持大胆在体育课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

五、结语

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决定着体育课程落地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和国家的体育战略。本文以青岛市为例,以点带面分析出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短板及对策,发现关键能力是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短板,提高体育教学实施能力是提高关键能力的核心所在。在对策上,从差异分析和短板剖析两个角度提出提高实施教学能力、创设情景能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方法。

广大体育教师要认清形势,虽然有各种条件的制约,也要调整心态“带着镣铐”把舞跳好。国家层面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大胆地为体育教师摘掉可以摘掉的“镣铐”以更好地发展体育教师的核心素养,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助力,落实国家对学校体育的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1]尹志华.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于文谦,张廷晓.基于“木桶理论”视域下的非奥运项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04).

[3]尹志华,付凌一,孙铭珠,等.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的结构探索: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J].体育学刊,2022,29(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5]包雪鸣.试论“学生中心”体育课程的整体设计[J].体育科研,2008(05).

[6]季浏.《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突出的重点与主要变化[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10).

[7]董鹏,于素梅.五育融合导向的体育课堂教学:内涵厘定、策略探骊与误区规避[J].体育学研究2022,36(02).

[8]尹志华,郭明明,贾晨昱,等.人工智能助推体育教育发展的需求机理、关键维度与实现方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3,49(02).

[9]张长思,丁天翠,杨多多,等.“体育走班制”教学教师专项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体育学刊,2022,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