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生种植及配方施肥

2024-08-08张蔚

新农民 2024年21期

摘要:花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高产潜力、经济价值和工业中的多重用途,种植区域广泛,营养价值丰富。在花生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与品质,必须采用科学方法种植,通过配方施肥等满足花生生长对营养的需求。本文介绍了花生种植的技术要点、配方施肥以及病虫害等技术,促进花生种植的增产、增收及增效。

关键词:花生;种植技术;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农技术推广

花生是一种豆科植物,它的根瘤作为微生物制剂,可将空气内游离氮素进行固定,增加自身营养并利用根瘤菌,实现对氮素的固定,提供花生生长所需要的氮量的5~7分。但在花生开花前,其根瘤菌并未完成生长完成,因此,为了促进花生生长,在种植过程中应为其补充氮素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种植户及相关管理及技术人员必须掌握有效施肥、合理施肥技术,在符合环保要求的条件下,为花生的生长提供保障。

1 花生种植技术要点

1.1 品种选择

为了确保花生健康生长,从而增加商业价值,种植户需要做好选种工作。花生选种应考量所在种植区域的气候、温度等环境因素。南方温度较高,可选择两季花生;北方可选择单季花生。如果北方的地区气候相对温暖满足南方花生的生长条件,种植户也可选择南方花生品种。某些品种产量较高,但如果土壤贫瘠,产量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在这种条件下,应当选用环境适应能力强花生品种[1]。

1.2 选地及整地

为确保花生顺利生长,在种植前,相关人员应进行土壤的翻整和打垄。土壤深耕需在秋冬季进行,通过松动土质,加速土质养分分布均衡,土壤处理有利于降低土壤中病虫害。选地需要检测土壤的pH,正常情况下土壤的pH在6.5左右,健康土地的pH最高不应该大于7.0,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花生生长。要选择偏砂性的土地种植花生,增加后期花生进行排灌时的基础支持。偏砂性土壤一般由三部分构成,沙粒、粉粒、黏粒,这三部分会影响土壤的水分含量,影响花生生长。偏砂性拥有吃水、酸碱适中等优点,较为适合花生种植。

1.3 播种时间

影响花生播种时间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地表的温度,其是指地面的即时温度。另一方面,是土质的硬度,土质的软硬程度影响花生种植的生长所需要的水分。花生种植所需要的温度为播种时土层5 cm处的温度要达到15℃以上,其温度上下波动不应超过5℃。种植时土质的硬度应达到手握时呈团状,松开则散开的状态,采用地膜种植时要求相对放宽。种植时间在南北方选择也不同,南方由于气候原因可以适当提前时间种植,北方由于温差等原因可能会推迟时间种植,具体时间还要因地制宜。

1.4 种植方式

播种时,务必注意地垄的间距及高差。宽垄行距为50~55 cm,窄垄行距为35~40 cm。播种的深度应当在5 cm左右,垄与行之间至少要有12 cm的间距。足够的间距是保证花生的根系拥有合适的空间发展、互不影响。植被不应当过度追求茂密,密度过高,则植被产量可呈现出减少趋势。

1.5 种植密度

种植花生的密度需严格控制,春季种植的花生生长周期比较漫长,合理的把控种植密度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每667 m2的地块种植8 000~10 000穴为宜,每穴种植2粒种子。如种子品质较好可以在密度上酌情调整,每穴种植1粒种子。

2 花生施肥

2.1 施肥原则

花生的施肥首先要遵循因地制宜,根据预计产量进行施肥。可将磷钾肥作为底层的肥料,氮肥则需要根据土壤的营养元素分批次施加。

2.2 施肥方法

花生施肥要受季节影响,春天播种的花生因其生长期长,产量相对高,要比夏季播种的花生施用量高出10%~20%。花生种植也有套种策略,其中,与麦套种即为小麦花生同时种植。麦套花生一般采用追肥形式,将有机肥作为底料一次性施出。与麦套花生不同,夏天播种的花生一般以底肥为主要施加类型。夏季施肥时,建议采用种子和肥料保持一定时间间隔,产量较低的土地采用底肥加追肥的形式,肥料分批次追加,氮肥于花生开花时再次施放。花生播种的土地应当根据地块不同情况施肥,贫瘠区加大肥料的施放量。碱性的土地应当采取措施进行调理,如:施放磷酸钙调理土地,进一步提高花生根瘤的吸氮量。在肥料的施放过程中应当控制水分的用量,从而减少水分的流失。当然,许多土地的状况各不相同,如果土地肥力十分低下的,可以采用另外一种形式,即为叶面施肥,让肥料以溶液的形式进行施放,在后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进行追肥。施肥的方法分为一次性施肥和批次施肥,一次性施肥可以在土地情况较差时进行,其目的是保证花生种子能够更快生长。批次施肥则是为了花生生长中能够多次吸收营养,根据生产情况控制肥料的用量。种植户也可以大力采用有机的肥料,让种植花生更加环保。

2.3 配方施肥

花生需利用配方施肥的手段,确保其幼苗能够顺利生长。而种植人员所应用的配方施肥增产技术,还应加强对相关施肥指标的把控,避免对花生生长带来负面影响。第一,由于花生进行种植时,它的产量和钾肥、氮肥及磷肥的施加含量有直接关联,所以,若地块花生总量在3 750~4 500 kg/hm2,其氮肥含量需要处于120~150 kg以内;若地块花生总量在3 750 kg/hm2以内,区域内的氮肥总施肥量需要维持在105~120 kg;若地块花生总量≥4 500 kg/hm2,仍需加强对氮肥施肥量的把控,调整到180 kg。经过对花生种植地的检测,确保地块有效磷的含量维持每亩施用50~100 kg;而磷肥的含量需要控制在每亩45~60 kg以内;若地块中有效磷的含量为28.2 mg/kg,则调整磷肥的变幅为7.70~60.01 mg/kg即可。第二,磷肥、钾肥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种植人员需将钾肥的施加量控制在75~120 kg以内,而有效钾总含量为1 200~1 875 mg/kg。若有效钾的总量在小于1 200 mg/kg或者大于1 800 mg/kg,可以让施肥的总量为150 kg或450 kg[2]。有效的配方能够为种植户节省成本的同时创造更大的价值。

2.4 减肥增效模式

要推进配方性与水肥一体的施肥模式,科学的应用肥料,可持续发展,要让花生种植各个环节一体化,播种与施肥同时进行。在施肥的过程中注意肥与种子应当保持距离,避免烧苗的现象发生。施肥的土地深度应为播种的2~3倍。还有一种形式是有机肥料去辅助水肥的形式,有机肥往往肥力不足,这时候种植户就可以相应的采用水肥进行灌溉或者滴灌等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因土质而异,采用以上模式就可以达到花生减少肥料增加产量的现象。

3 预防倒伏及病虫害防控技术

3.1 预防倒伏

花生开花时期到结荚前期是防止其倒伏的关键时期,此时花生的高度适宜,种植户可采用防止倒伏的调节剂兑水进行根茎的喷洒,这一时期喷洒农药效果最佳。例: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 g加水50 kg喷洒,以控上促下,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比例,防止植株徒长倒伏。

3.2 病虫害防控

病虫害防控的关键在于土壤,需注意土壤周边的秸秆病害症状。其病症主要以白绢病、叶斑病、棉铃虫及蚜虫为主。要加强对地头秸秆的处理,减少侵染源。例如,防控叶斑病可使用戊唑醇或嘧菌脂等药剂进行全范围均匀喷洒,有效增强对花生病害的防控。适当增加生长调节剂、叶面肥。通过喷施异菌脲等预防白绢病;而棉铃虫通过含量为20%的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稀释3 000倍液进行防治;蚜虫过含量为25%吡蚜酮悬浮剂,选取1.6 g/hm2与40 kg的水混合进行喷雾。

4 结语

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种植花生,提升花生所产生的经济价值,未来,种植户需要多方面考虑,从品种选择、种植地选择、种植时间安排、种植的方式方法等科学管理生产过程,同时,通过配方施肥为花生生长提供帮助,促进提高花生产量与品质,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宪涛,王涛.花生种植要点与配方施肥增产技术探讨[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4(4):32-34.

[2] 孙国磊.山东肥城花生种植要点与配方施肥综合增产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24,44(4):101-102.